专利名称:手扶拖拉机旋耕机罩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扶拖拉机旋耕机罩壳,特别是一种121型手扶拖拉机旋耕
机罩壳。
背景技术:
旋耕机是与手扶拖拉机配套完成农田耕作的农业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旋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为公知的121型手扶拖拉机旋耕机罩壳,它包括左翼子板2、上盖板3、后档板4和右翼子板5,上盖板3对应罩盖在旋耕刀I上,该结构的旋耕机罩壳在作业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上盖板3与后挡板4之间形成一个小于90度的锥角,作业时飞溅的土壤粘在该罩壳的锥角上,大大增加了旋耕机的重量,导致转弯调头时机手十分费力,旋耕深度控制不稳定,粘结的土壤会与旋耕刀产生较强的摩擦力,这不仅增加功率的损耗,而且也加快旋耕刀的磨损,为此机手不得不常常停机清理粘结在罩壳上的粘土。为了便于清理罩壳上的粘土,在设计罩壳时又不得不增加旋耕刀与上盖板3及后挡板4之间的相应空间,这样不仅使罩壳体积增大,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还会影响碎土效果。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都进行了开发和研究,但至今未有理想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手扶拖拉机旋耕机罩壳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碎土效果好、体积小、重量轻、生产成本低、不会粘结积土的手扶拖拉机旋耕机罩壳。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左翼子板、上盖板、右翼子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左翼子板和右翼子板对称固定在盖板的两侧,上盖板罩盖在旋耕刀上,上盖板前端和末端与旋耕刀中心形成的夹角β控制在125-145度。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去除上盖板与后挡板之间形成的锥角,使作业过程中飞溅的土壤不容易粘结在罩壳上,从而解决了罩壳积土需常常清理的问题,延长了旋耕刀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机耕工作效率。二是上盖板与旋耕刀之间的空间更加合理,不仅可以减小罩壳体积、减轻重量、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碎土效果。三是由于罩壳体积减小,留出了使用空间,在适当改进相关部件后,可以使121型手扶拖拉机的转弯半径减少14厘米,使整台手扶拖拉机操纵更加灵活方便,机动性能更好。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 构示意图。其中1旋耕刀,2左翼子板,3上盖板,4后挡板,5右翼子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手扶拖拉机旋耕机罩壳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左翼子板
2、上盖板3、右翼子板5,所述的左翼子板2和右翼子板5对称固定在盖板3的两侧,上盖板3对应罩盖在旋耕刀I上,上盖板3前端和末端与旋耕刀I中心形成的夹角β控制在125-145度,最佳的夹角β 为136度。
权利要求1.一种手扶拖拉机旋耕机罩壳,包括左翼子板(2)、上盖板(3)、右翼子板(5),其特征是所述的左翼子板⑵和右翼子板(5)对称固定在盖板(3)的两侧,上盖板(3)对应罩盖在旋耕刀(I)上,上盖板(3)前端和末端与旋耕刀(I)中心形成的夹角β控制在125-145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扶拖拉机旋耕机罩壳,包括左翼子板(2)、上盖板(3)、右翼子板(5),所述的左翼子板(2)和右翼子板(5)对称固定在盖板(3)的两侧,上盖板(3)对应罩盖在旋耕刀(1)上,上盖板(3)前端和末端与旋耕刀(1)中心形成的夹角β控制在125-145度。采用本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碎土效果好、体积小、重量轻、生产成本低、不会粘结积土等优点,整台手扶拖拉机操纵更加灵活轻便、机动性能更好。
文档编号A01B33/12GK202889881SQ2012205215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李顺宝 申请人:浙江四方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