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2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所属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贝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是捕捞扇贝的刚性扭簧式弹力 齿扇贝拖网。技术背景[0002]目前,在我国沿海地区,扇贝的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原主要产于日本、俄罗 斯的虾夷扇贝,现已成为我国北方的辽东半岛、山东长岛等海区的重点养殖产业,特别是适 合大规模养殖的底播增殖方式发展极为迅速,已经形成产业化。伴随虾夷扇贝底播增殖产 业化模式的养殖,捕捞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虾夷扇贝的产量的高低,传统网具在捕捞时, 存在漏贝、压贝和伤贝的问题,网具的贴地底网与海底的紧密接触对海底生态环境造成了 “碾压、扫荡”式的破坏,网具贴地捕捞导致泥沙等杂质也进入了网内,使得虾夷扇贝的含沙 量很大,后续处理非常困难;同时捕捞时,随着网具内扇贝重量的不断增加,贴地底网与海 底的摩擦非常大,造成拖网阻力大、采捕效率低,也导致了捕捞船只耗能量大的能源浪费。[0003]近年来随着捕捞网具的不断革新,漏贝、压贝和伤贝以及对海底环境的破坏等问 题都有所降低,如申请人前期申请的“201210095697.6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但有些 底播养殖区成品贝的平均亩产量少,单网捕获量小,基本在500—1000公斤,甚至更低,这 意味着在同等船只和装备及人员的配置下,采捕效率大幅下降,从而使得拖网主机的设计 功率及采捕能力处于浪费状态,即“大马拉小车”。同时弹力齿选用弹性材质,捕捞过程中, 拨贝不完全,使养殖海取采捕漏贝,采捕不完全;另一方面,市场对活品贝的需求量又在不 断地增加,现有船只的采捕量在销售旺季满足不了供货需求,造成捕捞船队不得不靠延长 作业时间来完成生产任务,致使单位采捕量的能耗和员工辛苦程度增加。为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人在自身前期获得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做了进一 步研究。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增加采捕效率保护海底生态环境的节能高效扇贝捕 捞网具。[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包括网架和网身两 部分,其中:[0006]网架部分由桁杆平面和网拐组成,桁杆平面为由网杠及支架、横向支架构成不规 则方形,顶部为弧形,并设有吊栏,桁杆平面下方设置主网拐和副网拐,主网拐垂直焊接于 桁杆平面的网杠和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上,在主网拐上设置可拆卸的滑翘板,副网拐分 散焊接于桁杆平面上,且一端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上,主网拐和副 网拐平面平行且垂直于桁杆平面,相对于桁杆平面,主网拐和副网拐的凸起最高点处在一 条直线上且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平行,主网拐和副网拐平面垂直于桁杆平面 的横向支架链接点处为钝角;支架上分散设置刚性扭簧式弹力齿,刚性扭簧式弹力齿的自由端长度大于主网拐相对于桁杆平面凸起的高度4 IOcm ;[0007]网身部分由网口链、腹网和背网组成,网口链固定于主网拐及副网拐上,网口链为 双层链,第一层网口链连接腹网,第二层网口链长度短于第一层网口链,第二层网口链起到 “扫海”作用,双层网口链有利于减少漏贝。腹网即与海底接触的拖网面为铁环网衣,背网为 捕捞网衣,背网固定于网架的桁杆平面上,并与腹网连接,背网和腹网尾端设置有相同的铁 环,便于拖网捕捞时与腹网用连接绳使拖网闭合,捕捞起网后,抽出连接绳收获捕捞扇贝。[0008]所述的滑翘板宽度宽于主网拐的宽度,滑翘板前端沿主网拐与网杠连接的弧形弯 曲且止于网杠前。[0009]所述的滑翘板前端弧度大于主网拐与网杠连接的弧形,主网拐的弧形前端穿过滑 翘板弧形前端。[0010]主网拐前端网杠上设置弹力齿固定板,弹力齿固定板上设置弹力齿固定套管,用 于固定可拆卸的单只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或刚性弹力齿。在主网拐前端设置弹力齿,减少捕 捞过程的漏贝。[0011]所述弹力齿固定板为三角形,宽度与滑翘板宽度相同,弹力齿固定套沿固定板三 角形斜边分布设置。[0012]所述的副网拐前端及支架上分组设置的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每组各设一支长弹力 齿和短弹力齿,由刚性弹簧连接。[0013]所述每组刚性扭簧式弹力齿的间距与组内长短弹力齿之间的距离相同。[0014]所述刚性扭簧式弹力齿自由端与刚性弹簧之间用弹力齿夹具连接固定。[0015]为了减少拖网阻力和起吊网的重力,拖网的结构设计成“宽头窄尾”型,网口宽度 大于网尾。[0016]在捕捞过程中成对平行使用的拖网,网架成不对称偏置结构,偏置宽度不超过网 架自身宽度的1/6。[0017]所述第二层网口链长度短于第一层网口链,第一层网口链连接腹网,第二层网口 链连接一片独立的捕捞网衣,独立的捕捞网衣置于腹网和背网之间且短于腹网和背网。[0018]所述的腹网上主网拐和副网拐至网尾平行设置连接铁链,增强腹网受力强度,在 腹网网身后部铁链上设置托架,托架上带有轮子;[0019]背网上分散设置浮力,使网身捕贝时易张开,降低扇贝漏网率。[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网具主、副网拐的结构分别设计不同结构的刚性 扭簧式弹力齿,排布均匀稳固,拨贝效果明显,大大减少了捕捞过程中的漏贝、压贝和伤贝 的现象,且捕捞干净彻底,单网捕捞量同比增加30%左右;通过“宽头窄尾”网具的结构的设 计及腹网设置托架,有效减轻拖网本身承重,减少拖网阻力和泥沙入网,大大减少了捕捞过 程中拖网与海底的摩擦力和起吊网的重力,避免了拖网捕捞对海底环境的破坏,且捕捞效 率高、耗能低,同时捕捞的扇贝清洁干净,含沙量低;主网拐上设置可拆卸滑翘板,其结构设 置是拖网适用于礁石、沙质、泥质不同底质养殖海区的采捕;背网浮球的设置,使网身捕贝 时易张开,降低扇贝漏网率;本实用新型对虾夷扇贝底播增殖产业具有不破坏海底环境,并 且易于制造和操作。


[0021]图I是实施例I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I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的仰视图。图3是实施例I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的采捕使用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 “宽头窄尾”型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 “宽头窄尾”型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的仰视图。图6是实施例2 “宽头窄尾”型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采捕使用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3偏置“宽头窄尾”型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3偏置“宽头窄尾”型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的仰视图。图9是实施例3偏置“宽头窄尾”型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的的采捕使用示 意图。图10是刚性扭簧式弹力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网杠,2、支架,3、横向支架,4、吊栏,5、主网拐,6、副网拐,7、刚性扭簧式 弹力齿,8、滑翘板,9、第一层网口链,10、第二层网口链,11、腹网,12、背网,13、托架,14、弹 力齿夹具,15、弹力齿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实施例I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包括网架和网身两部分。网架部分由桁杆平面和网拐组成,桁杆平面为由网杠I及支架2构成不规则方形,顶部为弧 形,并设有吊栏4,桁杆平面下方设置主网拐5和副网拐6,主网拐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的网 杠I和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3上,在主网拐5上设置可拆卸的滑翘板8,滑翘板8的宽度 宽于主网拐5的宽度,滑翘板8前端弧度大于主网拐5与网杠I连接的弧形,主网拐5弧形 前端穿过滑翘板8弧形前端,主网拐5前端网杠I上设置三角形弹力齿固定板14,弹力齿固 定板14的宽度与滑翘板8的宽度相同,弹力齿固定板14上设置弹力齿固定套管,弹力齿固 定套沿固定板三角形斜边分布设置,用于固定可拆卸的单只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或刚性弹力 齿,以减少捕捞过程的漏贝;副网拐6分散焊接于桁杆平面上,且一端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 支架3上,主网拐5和副网拐6平面平行且垂直于桁杆平面,相对于桁杆平面,主网拐5和 副网拐6的凸起最高点处在一条直线上且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3平行,主网 拐5和副网拐6平面垂直于桁杆平面的横向支架链接点处为钝角;在副网拐6的前端及支 架2上分散分组设置刚性扭簧式弹力齿7,如图10所示,每组各设一支长弹力齿和短弹力 齿,由刚性弹簧连接,所述每组刚性扭簧式弹力齿7的间距与组内长短弹力齿之间的距离 相同,每组刚性扭簧式弹力齿7自由端与刚性弹簧之间用弹力齿夹具15连接固定,刚性扭 簧式弹力齿7自由端大于主网拐5相对于桁杆平面凸起的高度4 10cm。网身部分[0040]由多段式双层链网口链、腹网11和背网12组成,第一层网口链9固定于主网拐5 和副网拐6上,第二层网口链10固定于第一层网口链9上,且第二层网口链10长度短于第 一层网口链9,腹网11固定于第一层网口链9上,背网12为捕捞网衣,固定于网架的桁杆 平面上,背网12与腹网11连接,第二层网口链10连接一片独立的捕捞网衣,独立的捕捞网 衣置于腹网11和背网12之间且短于腹网11和背网12,腹网11上每个主网拐5及副网拐 6至网尾平行设置连接铁链,腹网11网身后部设置托架13,托架13上带有轮子,如图11所 示;背网12上分散设置浮力,用以减轻捕捞过程中拖网的重量;背网12自由端设置有与腹 网11相同的铁环,便于拖网捕捞时与腹网12用连接绳使拖网闭合,捕捞起网后,抽出连接 绳收获捕捞扇贝。[0041]如图3所示,使用拖网采捕时,通常是由捕捞船只船尾平行拖曳两盘拖网,网架及 网身的宽度3.6米,整个网身长度4米,捕捞拖网作业时两网间距1.9米。[0042]实施例2[0043]如图4和图5所示,“宽头窄尾”型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在实施例1网架和 网身的结构基础上,网架及网身网口加宽至4.8米,网身尾部宽度为3.6米,即网头宽度大 于网尾。[0044]如图6所示,采捕时,捕捞船只平行拖曳两盘拖网,网架及网身网口的宽度4.8米, 网尾宽度3.6米,整个网身长度4米,捕捞拖网作业时两网间距0.7米。[0045]实施例3[0046]如图7和图8所示,偏置“宽头窄尾”型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在实施例2网 架和网身的结构基础上,网架呈不对称偏置结构,偏置宽度不超过网架自身宽度的1/6。[0047]如图9所示,平行拖曳两盘拖网,网架及网口的总宽度5.4米,偏置宽度为0.6米, 网尾宽度为3.6米,整个网身长度4米,捕捞拖网作业时两网间距0.7米。
权利要求1.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包括网架和网身两部分,其特征在于,网架部分由桁杆平面和网拐组成,桁杆平面为由网杠及支架、横向支架构成不规则方形,顶部为弧形,并设有吊栏,桁杆平面下方设置主网拐和副网拐,主网拐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的网杠和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上,在主网拐上设置可拆卸的滑翘板,副网拐分散焊接于桁杆平面上,且一端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上,主网拐和副网拐平面平行且垂直于桁杆平面,相对于桁杆平面,主网拐和副网拐的凸起最高点处在一条直线上且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平行,主网拐和副网拐平面垂直于桁杆平面的横向支架链接点处为钝角;支架上分散设置刚性扭簧式弹力齿,刚性扭簧式弹力齿的自由端长度大于主网拐相对于桁杆平面凸起的高度4 IOcm ;网身部分由网口链、腹网和背网组成,网口链固定于主网拐及副网拐上,网口链为双层链,第一层网口链连接腹网,第二层网口链长度短于第一层网口链,腹网即与海底接触的拖网面为铁环网衣,背网为捕捞网衣,背网固定于网架的桁杆平面上,并与腹网连接,背网和腹网尾端设置有相同的铁环,便于拖网捕捞时与腹网用连接绳使拖网闭合,捕捞起网后,抽出连接绳收获捕捞扇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翘板宽度宽于主网拐的宽度,滑翘板前端沿主网拐与网杠连接的弧形弯曲且止于网杠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翘板前端弧度大于主网拐与网杠连接的弧形,主网拐的弧形前端穿过滑翘板弧形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其特征在于,主网拐前端网杠上设置弹力齿固定板,弹力齿固定板上设置弹力齿固定套管,用于固定可拆卸的单只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或刚性弹力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齿固定板为三角形,宽度与滑翘板宽度相同,弹力齿固定套沿固定板三角形斜边分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网拐前端及支架上分组设置的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每组各设一支长弹力齿和短弹力齿,由刚性弹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刚性扭簧式弹力齿的间距与组内长短弹力齿之间的距离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扭簧式弹力齿自由端与刚性弹簧之间用弹力齿夹具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其特征在于,拖网的结构设计成“宽头窄尾”型,网口宽度大于网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其特征在于,在捕捞过程中成对平行使用的拖网,网架成不对称偏置结构,偏置宽度不超过网架自身宽度的1/6。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网口链长度短于第一层网口链,第一层网口链连接腹网,第二层网口链连接一片独立的捕捞网衣,独立的捕捞网衣置于腹网和背网之间且短于腹网和背网。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网上主网拐和副网拐至网尾平行设置连接铁链,在腹网网身后部铁链上设置托架,托架上带有轮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网上分散设置浮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贝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是捕捞扇贝的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一种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扇贝拖网,针对网具主、副网拐的结构分别设计不同结构的刚性扭簧式弹力齿,排布均匀稳固,拨贝效果明显;主网拐上设置可拆卸滑翘板,其结构设置是拖网适用于礁石、沙质、泥质不同底质养殖海区的采捕;“宽头窄尾”网具的结构的设计及腹网设置托架,有效减轻拖网本身承重,减少拖网阻力和泥沙入网;背网浮球的设置,使网身捕贝时易张开,降低扇贝漏网率。本实用新型捕捞效率高、耗能低,同时捕捞的扇贝清洁干净,含沙量低,对虾夷扇贝底播增殖产业具有不破坏海底环境,并且易于制造和操作。
文档编号A01K80/00GK203152299SQ20122073171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吴厚刚, 杨君德, 许瑞建, 李明智, 史明礼, 姜敏远 申请人: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