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四合一改性沥青胶体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2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四合一改性沥青胶体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四合一改性浙青胶体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胶体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带动转子与转子相配的定子做相对的高速旋转,其中一个高速旋转,另一个静止,被加工物料通过本身的重量或外部压力加压产生向下的螺旋冲击力,透过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时受到强大的剪切力、摩擦力、高频振动和高速漩涡等物理作用,使得物料被有效的乳化、分散、均质和粉碎,达到物料超细粉碎及乳化的效果,但是在现有的胶体磨中,转子和定子之间的距离为固定,不能对其进行调节,转子没有强劲的混合、剪切、研磨和均化功能,使得物料的粉碎研磨和均质乳化的不彻底。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四合一改性浙青胶体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效四合一改性浙青胶体磨,包括底座、电机、联轴器、轴承座和机头,所述电机设置于底座的端部,所述电机的前端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前端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前端设有机头,所述机头上下两端设有双层夹套,下端双层夹套外壳设有导热油管,所述机头的前端设有进料法兰盖,所述机头的上端设有出料法兰盖,所述轴承座的尾部套接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通过轴承座内部的轴承A和轴承B与置于机头内的主轴连接,所述轴承B上套接有与机 头后端相配套的压盖,所述轴承B四周与机头之间设有密封室,所述主轴上套接有转子和与转子相啮合的定子,所述主轴的前端与进料法兰盖之间设有三叶轮,所述转子从中心到边缘依次包括转子内大齿区、中齿剪切区、研磨区和均化区,所述转子内大齿区由梯形齿牙组成,所述中齿剪切区由梯形齿牙和台阶齿牙组成,所述研磨区为凹凸胶体磨组成,所述均化区为锥形细齿剪切条组成。转子内大齿区由正角度为30度梯形齿牙组成,内边为剪切式,外边为梯形,在高速运转下将改进浙青高速混合物甩出,使物料的颗粒碰击定子形成强劲的剪切力。中齿剪切区由梯形齿牙和台阶齿牙组成,梯形齿牙和台阶齿牙角度为正角度10度,可将上道工艺甩出的物料大颗粒进行研磨粉碎,将大的粘团进行剪切破碎。研磨区由凹凸胶体磨组成,可将已剪切的小颗粒进行深度研磨,研磨时可调距离为 0.01~3mmη均化区为四组锥形细齿剪切条组成,由于均化区在研磨区的外沿,转子的线速度更长,均质微乳化效果更好。所述轴承座上端设有加油孔。所述轴承座的尾部设有固定调节盘的固定螺丝。所述联轴器上也设有固定螺丝。[00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调节盘主要起到将主轴进行前后移动的作用,可调节转子与定子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改性浙青的细度以及维修时调正转子与定子之间的距离,方便维修;具有强劲的混合、剪切、研磨和均化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 电机,3、联轴器,4、轴承座,5、机头,6、进料法兰盖,7、出料法兰盖,8、调节盘,9、轴承A,10、轴承B,11、主轴,12、压盖,13、密封室,14、转子,15、定子,16、三叶轮,17、转子内大齿区,18、中齿剪切区,19、研磨区,20、均化区,21、加油孔,22、固定螺丝,23、双层夹套,24、导热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四合一改性浙青胶体磨,包括底座1、电机
2、联轴器3、轴承座4和机头5,电机2设置于底座I的端部,电机2的前端连接有联轴器3,联轴器3的前端设有轴承座4,轴承座4的前端设有机头5,机头5上下两端设有双层夹套23,下端双层夹套23外壳设有导热油管24,机头5的前端设有进料法兰盖6,机头5的上端设有出料法兰盖7,轴承座4的尾部套接有调节盘8,调节盘8通过轴承座4内部的轴承A9和轴承BlO与置于机头5内的主轴11连接,轴承BlO上套接有与机头5后端相配套的压盖12,轴承BlO四周与机头5之间设有密封室13,主轴11上套接有转子14和与转子14相啮合的定子15,主轴11的前端与进料法兰盖6之间设有三叶轮16,转子14从中心到边缘依次包括转子内大齿区17、中齿剪切区18、研磨区19和均化区20,转子内大齿区17由梯形齿牙组成,中齿剪切区18由梯形齿牙和台阶齿牙组成,研磨区19为凹凸胶体磨组成,均化区20为锥形细齿剪切条组成。转子内大齿区17由正角度为30度梯形齿牙组成,内边为剪切式,外边为梯形,在高速运转下将改进浙青高速混合物甩出,使物料的颗粒碰击定子15形成强劲的剪切力。中齿剪切区18由梯形齿牙和台阶齿牙组成,梯形齿牙和台阶齿牙角度为正角度10度,可将上道工艺甩出的物料大颗粒进行研磨粉碎,将大的粘团进行剪切破碎。研磨区19由凹凸胶体磨组成,可将已剪切的小颗粒进行深度研磨,研磨时可调距离为 0.01 ~3mmη均化区20为四组锥形细齿剪切条组成,由于均化区20在研磨区的外沿,转子14的线速度更长,均质微乳化效果更好。轴承座4上端设有加油孔21。轴承座4的尾部设有固定调节盘8的固定螺丝22。联轴器3上也设有固定螺丝22。胶体磨主要是将带有固体颗粒的物料或液团尚未混合均匀的物料以螺旋送料的方式进行高速均质混合,物料进入内大齿区17后流体中的大颗粒进入中齿剪切区18,在转子14的高速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流体中大颗粒甩出并且与定子15进行剪切、粉碎以及混合,之后将流体压入研磨区19,由于研磨区19的间隙变小、齿距变短、齿数翻倍、剪切濒率不断提高,流体中颗粒在高速剪切粉碎研磨下不断细化后进入均化区20,均化区20装在胶体磨的外沿,这样转子14和定子15的线速度更长,均质微乳化效果更好。调节盘8主要起到将主轴11进行前后移动的作用,可调节转子14与定子15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改性浙青的细度以及维修时调正转子14与定子15之间的距离,方便维修;具有强劲的混合、剪切、研磨 和均化功能。
权利要求1.高效四合一改性浙青胶体磨,包括底座、电机、联轴器、轴承座和机头,所述电机设置于底座的端部,所述电机的前端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前端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前端设有机头,所述机头上下两端设有双层夹套,下端双层夹套外壳设有导热油管,所述机头的前端设有进料法兰盖,所述机头的上端设有出料法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尾部套接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通过轴承座内部的轴承A和轴承B与置于机头内的主轴连接,所述轴承B上套接有与机头后端相配套的压盖,所述轴承B四周与机头之间设有密封室,所述主轴上套接有转子和与转子相啮合的定子,所述主轴的前端与进料法兰盖之间设有三叶轮,所述转子从中心到边缘依次包括转子内大齿区、中齿剪切区、研磨区和均化区,所述转子内大齿区由梯形齿牙组成,所述中齿剪切区由梯形齿牙和台阶齿牙组成,所述研磨区为凹凸胶体磨组成,所述均化区为锥形细齿剪切条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合一改性浙青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端设有加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 效四合一改性浙青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尾部设有固定调节盘的固定螺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四合一改性浙青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上也设有固定螺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四合一改性沥青胶体磨,包括底座、电机、联轴器、轴承座和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尾部套接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通过轴承座内部的轴承A和轴承B与置于机头内的主轴连接,所述轴承B上套接有与机头后端相配套的压盖,所述轴承B四周与机头之间设有密封室,所述主轴上套接有转子和与转子相啮合的定子,所述转子从中心到边缘依次包括转子内大齿区、中齿剪切区、研磨区和均化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调节盘主要起到将主轴进行前后移动的作用,可调节转子与定子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改性沥青的细度以及维修时调正转子与定子之间的距离,方便维修;具有强劲的混合、剪切、研磨和均化功能。
文档编号B02C7/16GK203140059SQ20122073171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陈旭东, 陶裕兴, 陶淘 申请人:南通富莱克流体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