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蜜环菌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264356阅读:4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蜜环菌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菌种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蜜环菌液体菌株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蜜环菌(Armlllaria mellea)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白蘑科,蜜环菌属,是一种夏、秋季发生,能兼性寄生,药食兼用的真菌。蜜环菌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辐射、促进造血机能、降低血糖、增强免疫力、提高记忆力等作用,还可治疗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眩晕综合症、血管性头疼等常见病、多发病,并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等药理和保健功能。目前已开发出多种与密环菌有关的药品和保健品,如:蜜环菌片、脑心舒口服液、蜜环菌浸膏、蜜环菌糖浆等。公知的蜜环菌培养方法有固态发酵和液体深层发酵。固态发酵周期过长、容易染菌、药效成分分离困难;目前,液体深层发酵普遍受欢迎,但液体发酵存在发酵培养的培养基成本较高、种子菌质量不高,大小不一、发酵产物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蜜环菌液体菌株的培养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菌株的培养效率和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蜜环菌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制备母种:制作试管培养基并进行高压灭菌30_45min,冷却后在无菌环境下向试管培养基中接入豌豆粒大小的菌种块,置于23-28°C环境中避光培养6-12天;2)摇瓶培养:制备摇瓶培养基,然后将步骤I)中培养的母种进行碎化处理,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到摇瓶中,将接好种的摇瓶放在25-28°C,震荡频率500-650 / min的电磁摇床上培养4-7天;3)发酵罐培养:对发酵罐进行空罐灭菌,然后在发酵罐中配置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的表层或浅表层设置起支架作用的支撑物,并进行灭菌处理;将步骤2)中摇瓶培养的菌种流入发酵罐中,完成发酵罐接种;打开发酵罐的气泵,设置通气量为015-0.35L/min,温度控制为25-28 °C,使菌种在发酵罐中培养5_9天。进一步,所述步骤I)中的试管培养基为每升培养含:玉米粉60_80g,黄豆粉10-15g,蔗糖(白糖)10-18g,PH 值为 5.5-6.5。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摇瓶培养基和步骤3)中的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均为为每升培养基含:大米面15-25g,白糖12-20g,酵母膏0.5_2g,蛋白胨3_9g,磷酸二氢钾1.0-2.5g,硫酸镁 0.5-1.25g,PH 值为 5.5-6.5。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起支撑作用的支撑物为:不锈钢丝网或者海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玉米粉、大豆粉、大米粉和食用蔗糖为培养基,原料为成本低、易获得的农副产品,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农副产品利用价值;同时,对种子菌进行碎化处理,可使菌球变小并大小一致,提高了种子菌的质量,加快了菌球生长速度,使蜜环菌深层液体发酵生长迅速、产量大幅提高。且本发明中采用静置悬浮培养,菌株自培养基中吸取营养,自空气中吸收氧份,菌丝体向下方生长直至长成粗壮的菌索并充满整个发酵罐。所得到的菌索以干重法计,蜜环菌可达35-40g/L。相对于固态发酵或普通的液体深层发酵,操作简单,分离方便,周期短,菌索产量高、活性多糖产率也高且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蜜环菌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制备母种:制作试管培养基,玉米粉75g,黄豆粉12g,蔗糖(白糖)13g,PH值为
6.0。并进行高压灭菌40min,冷却后在无菌环境下向试管培养基中接入豌豆粒大小的菌种块,置于25°C环境中避光培养10天;2)摇瓶培养:制备摇瓶培养基,大米面20g,白糖15g,酵母膏I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0g,硫酸镁lg,PH值为6.5。然后将步骤I)中培养的母种进行碎化处理,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到摇瓶中,将接好种的摇瓶放在25°C,震荡频率500 / min的电磁摇床上培养4天;3)发酵罐培养:对发酵罐进行空罐灭菌,然后在发酵罐中配置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大米面20g,白糖15g,酵母膏l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0g,硫酸镁lg,PH值为6.5。在液体培养基的表层设置不锈钢丝网,并进行灭菌处理;将步骤2)中摇瓶培养的菌种流入发酵罐中,完成发酵罐接种;打开发酵罐的气泵,设置通气量为0.25L/min,温度控制为27°C,使菌种在发酵罐中培养7天,完成液体菌种的培养。实施例2一种蜜环菌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制备母种:制作试管培养基,玉米粉60g,黄豆粉10g,蔗糖(白糖)10g,PH值为
5.5。并进行高压灭菌30min,冷却后在无菌环境下向试管培养基中接入豌豆粒大小的菌种块,置于23°C环境中避光培养6天;2)摇瓶培养:制备摇瓶培养基,大米面15g,白糖12g,酵母膏0.5g,蛋白胨3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PH值为5.5。然后将步骤I)中培养的母种进行碎化处理,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到摇瓶中,将接好种的摇瓶放在26°C,震荡频率600 / min的电磁摇床上培养5天;发酵罐培养:对发酵罐进行空罐灭菌,然后在发酵罐中配置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大米面20g,白糖15g,酵母膏l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0g,硫酸镁lg,PH值为6.5。在液体培养基的表层设置不锈钢丝网,并进行灭菌处理;将步骤2)中摇瓶培养的菌种流入发酵罐中,完成发酵罐接种;打开发酵罐的气泵,设置通气量为0.15L/min,温度控制为25°C,使菌种在发酵罐中培养5天,完成液体菌种的培养。实施例3
一种蜜环菌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U制备母种:制作试管培养基,玉米粉80g,黄豆粉15g,蔗糖(白糖)18g,PH值为
6.5。并进行高压灭菌45min,冷却后在无菌环境下向试管培养基中接入豌豆粒大小的菌种块,置于28°C环境中避光培养12天;2)摇瓶培养:制备摇瓶培养基,大米面25g,白糖20g,酵母膏2g,蛋白胨9g,磷酸二氢钾2.5g,硫酸镁1.25g,PH值为6.5。然后将步骤I)中培养的母种进行碎化处理,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到摇瓶中,将接好种的摇瓶放在28°C,震荡频率650 / min的电磁摇床上培养7天;3)发酵罐培养:对发酵罐进行空罐灭菌,然后在发酵罐中配置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大米面20g,白糖15g,酵母膏l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0g,硫酸镁lg,PH值为6.5。在液体培养基的表层设置海绵,并进行灭菌处理;将步骤2)中摇瓶培养的菌种流入发酵罐中,完成发酵罐接种;打开发酵罐的气泵,设置通气量为0.35L/min,温度控制为28°C,使菌种在发酵罐中培养9天,完成液体菌种的培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蜜环菌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母种:制作试管培养基并进行高压灭菌30-45min,冷却后在无菌环境下向试管培养基中接入豌豆粒大小的菌种块,置于23-28°C环境中避光培养6-12天; 2)摇瓶培养:制备摇瓶培养基,然后将步骤I)中培养的母种进行碎化处理,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到摇瓶中,将接好种的摇瓶放在25-28°C,震荡频率500-650 / min的电磁摇床上培养4-7天; 3)发酵罐培养:对发酵罐进行空罐灭菌,然后在发酵罐中配置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的表层或浅表层设置起支架作用的支撑物,并进行灭菌处理;将步骤2)中摇瓶培养的菌种流入发酵罐中,完成发酵罐接种;打开发酵罐的气泵,设置通气量为015-0.35L/min,温度控制为25-28 °C,使菌种在发酵罐中培养5_9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环菌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试管培养基为每升培养含:玉米粉60-80g,黄豆粉10-15g,蔗糖(白糖)10-18g,PH值为5.5-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环菌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摇瓶培养基和步骤3)中的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均为每升培养基含:大米面15-25g,白糖12-20g,酵母膏0.5-2g,蛋白胨3-9g,磷酸二氢钾1.0-2.5g,硫酸镁0.5-1.25g,PH值为5.5-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环菌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起支撑作用的支撑物为 :不锈钢丝网或者海绵。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蜜环菌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包括制备母种、摇瓶培养和发酵罐培养,本发明原料成本低、易获得,且对种子菌进行碎化处理,可使菌球变小并大小一致,提高了种子菌的质量,加快了菌球生长速度,使蜜环菌深层液体发酵生长迅速、产量大幅提高。本发明中采用静置悬浮培养,菌株自培养基中吸取营养,自空气中吸收氧份,菌丝体向下方生长直至长成粗壮的菌索并充满整个发酵罐。所得到的菌索以干重法计,蜜环菌可达35-40g/L。相对于固态发酵或普通的液体深层发酵,操作简单,分离方便,周期短,菌索产量高、活性多糖产率也高且稳定。
文档编号C05F11/00GK103070012SQ201310009898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肖永东 申请人:关岭自治县丰硕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