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夏季高温强光逆境环境下培育辣椒壮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夏季高温强光逆境环境下培育辣椒壮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育苗是辣椒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育苗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省用种量,解决季节衔接和茬口安排的矛盾,节省劳动力,便于管理。集约化保护育苗有利于防止自然灾害和病虫危害,提高秧苗素质,提高产量,控制上市时间,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目前我国辣椒栽培和大面积生产上,切实可行且使用较多的是保护地育苗。保护地育苗因栽培方式和栽培季节的不同又分为保温育苗和降温育苗,保温育苗又因热源不同分为冷床育苗和温床育苗。只利用自然阳光不增加其他热源的保护地保温育苗叫冷床育苗,常见的有非加温温室育苗,塑料大、中、小棚育苗和阳畦育苗。既利用阳光保温而且有加温设施的育苗叫温床育苗,常见的有电热温床育苗、火热温床育苗和酿热温床育苗。保护地育苗主要是为保护地春提早、秋延后辣椒栽培提供优质壮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夏季高温强光逆境环境下培育辣椒壮苗的方法,适应了我国辣椒栽培的科技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如下:
一种夏季高温强光逆境环境下培育辣椒壮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选建苗棚:按每亩10万钵(苗)的参数确定苗床大小搭建育苗棚,并提前一个月实施高温闷棚和高温煮田处理。于播种前5 7天搭建育苗大棚,覆膜后上盖65-75%遮光率的黑色遮阳网遮荫,大棚两侧保持敞开。⑵作床注水:按每万钵1-1.5kg的量对苗棚畦面均匀撒施98%磷酸二氢钾肥料,然后实施旋耕,耕后作宽为1.4m-l.6m的小高畦,理沟、围边,并在加深和疏理棚中操作沟时,将操作沟中理出的土加于畦边形成宽15m的小围埂,从而最终使埂内畦面形成深约6-8cm的平底浅槽,在制钵前一天的午后,向槽内注水平畦。过干的畦土吃水会很快,可在吃净水后再灌一次。结合灌水可用50%辛硫磷、按200ml/万钵的药量随水灌入畦中以防除地下害虫。⑶制钵(俗称泥猴):次日上午,畦面水吸干后,于畦面撒一层草木灰或育苗用的有机基质,再于畦两边围堰上横担上一脚宽的厚硬木板,人蹲于木板上,以直径6-8cm、高8-lOcm的制钵器在育苗畦面逐次取泥制钵,并逐次将土钵按每排20 22钵往后排好挤紧,逐次移板,逐次制钵,最后在播种前向制好的钵面喷水以去除钵面多余的草木灰(若用的是基质,可免喷)。⑷播种:亩用种40g。播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2 3h,然后用约55°C的热水烫种并不断搅拌15min,再加入清水至常温浸 种2 3h,捞出以干毛巾揉干种子表面的水分,再于育苗畦两侧围堰上横担上一脚宽的厚硬木板,人立其上逐次将种子播入钵穴中央,每钵播一粒。可于操作沟两侧选两条边行每钵播两粒,以备日后补苗用。随后用事先筛制好的细土盖穴,使土钵顶盖土后呈自然小尖堆状。播后于床面盖上地膜,再于地膜上加盖用水打透的草帘,盖严大棚上的遮阳网。若此前未作防地下害虫处理的,此时可用90%敌百虫拌入热炒过的菜籽饼或育苗用的有机基质,撒于苗床边以诱杀地下害虫。最后用中眼网具将苗棚四周围严,以防狗、防鸡、防兔。(5)苗床管理:在播种后5-7天,有50%出苗时,选傍晚揭去床面覆盖物。待子叶平展时,选一傍晚用小竹片挖取备用苗对空钵实施补苗,并于两天后定苗。定苗后可用50%福美双800倍液或15%苗菌敌1000倍液细雾喷于床面和幼苗上,实施防病一次。苗期一般不再补水,仅在特别干时于钵间可见干见湿地条施适量水。在无风夜间应将大棚膜及遮阳网推折至棚顶,敞开大棚让秧苗在露天条件下尽多感受夜凉。在阴雨天则仅将遮阳网推折至棚顶。定植前5-7天开始逐渐增大揭棚揭网时间以逐步适应棚外强光和高温,达到逐步炼苗的目的。日历苗龄25天 28天,秧苗生长量达6片 8片真叶时,即可择天(最好是阴雨天或多云天)定植。步骤(I)中所说的高温闷棚和高温煮田处理的步骤有:
(1)拔秸腾茬:对春茬收获过的大棚田块进行桔杆拔除,清理地表残枝 落叶,并带出棚外处理;
(2)高温闷棚:关闭大棚曝晒3-5日;
(3)深耕围边:对大棚内畦土实施深耕,然后继续闭棚或在卸膜后的露天状态下曝晒若干日,然后以田块为单元,在四周开掘深25-30cm的浅沟,再用宽30-40cm的塑料薄膜沿沟外侧围上一圈并回土压实,防止田水外漏;
(4)注水保层:选持续高温晴天,向围好的田块内注水,使田块内形成10-15cm的薄水层,并保持薄水层7-10天 ;
(5)息水静养:浅水层维持7-10天后,让水层自然息干,保持静态休养,直至复茬前施基肥旋耕。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夏季高温强光逆境环境下培育辣椒壮苗的方法简单、可行、稳妥、实用,秧苗质量也有保障,适应了辣椒种植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不需要任何大棚控温设备,节能环保,节约了辣椒种植的成本,提高了人们的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⑴选建苗棚:按每亩10万钵(苗)的参数确定苗床大小搭建育苗棚,并提前一个月实施高温闷棚和高温煮田处理。于播种前5 7天搭建育苗大棚,覆膜后上盖65-75%遮光率的黑色遮阳网遮荫,大棚两侧保持敞开。⑵作床注水:按每万钵1-1.5kg的量对苗棚畦面均匀撒施98%磷酸二氢钾肥料,然后实施旋耕,耕后作宽为1.4m-l.6m的小高畦,理沟、围边,并在加深和疏理棚中操作沟时,将操作沟中理出的土加于畦边形成宽15m的小围埂,从而最终使埂内畦面形成深约6-8cm的平底浅槽,在制钵前一天的午后,向槽内注水平畦。过干的畦土吃水会很快,可在吃净水后再灌一次。结合灌水可用50%辛硫磷、按200ml/万钵的药量随水灌入畦中以防除地下害虫。⑶制钵(俗称泥猴):次日上午,畦面水吸干后,于畦面撒一层草木灰或育苗用的有机基质,再于畦两边围堰上横担上一脚宽的厚硬木板,人蹲于木板上,以直径6-8cm、高8-lOcm的制钵器在育苗畦面逐次取泥制钵,并逐次将土钵按每排20 22钵往后排好挤紧,逐次移板,逐次制钵,最后在播种前向制好的钵面喷水以去除钵面多余的草木灰(若用的是基质,可免喷)。⑷播种:亩用种40g。播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2 3h,然后用约55°C的热水烫种并不断搅拌15min,再加入清水至常温浸种2 3h,捞出以干毛巾揉干种子表面的水分,再于育苗畦两侧围堰上横担上一脚宽的厚硬木板,人立其上逐次将种子播入钵穴中央,每钵播一粒。可于操作沟两侧选两条边行每钵播两粒,以备日后补苗用。随后用事先筛制好的细土盖穴,使土钵顶盖土后呈自然小尖堆状。播后于床面盖上地膜,再于地膜上加盖用水打透的草帘,盖严大棚上的遮阳网。若此前未作防地下害虫处理的,此时可用90%敌百虫拌入热炒过的菜籽饼或育苗用的有机基质,撒于苗床边以诱杀地下害虫。最后用中眼网具将苗棚四周围严,以防狗、防鸡、防兔。(5)苗床管理:在播种后5-7天,有50%出苗时,选傍晚揭去床面覆盖物。待子叶平展时,选一傍晚用小竹片挖取备用苗对空钵实施补苗,并于两天后定苗。定苗后可用50%福美双800倍液或15%苗菌敌1000倍液细雾喷于床面和幼苗上,实施防病一次。苗期一般不再补水,仅在特别干时于钵间可见干见湿地条施适量水。在无风夜间应将大棚膜及遮阳网推折至棚顶,敞开大棚让秧苗在露天条件下尽多感受夜凉。在阴雨天则仅将遮阳网推折至棚顶。定植前5-7天开始逐渐增大揭棚揭网时间以逐步适应棚外强光和高温,达到逐步炼苗的目的。日历苗龄25天 28天,秧苗生长量达6片 8片真叶时,即可择天(最好是阴雨天或多云天)定植。 实践证明,利用本方法培养出来的辣椒幼苗,克服了夏季高温强光逆境带来的影响,叶片发达,茎杆粗壮,长势良好,成苗率高,秧苗综合素质也能得到充分保障。
权利要求
1.一种夏季高温强光逆境环境下培育辣椒壮苗的方法:泥猴法育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选建苗棚:按每亩10万钵(苗)的参数确定苗床大小搭建育苗棚,并提前一个月实施高温闷棚和高温煮田处理;于播种前5 7天搭建育苗大棚,覆膜后上盖65-75%遮光率的黑色遮阳网遮荫,大棚两侧保持敞开; ⑵作床注水:按每万钵1-1.5kg的量对苗棚畦面均匀撒施98%磷酸二氢钾肥料,然后实施旋耕,耕后作宽为1.4m-1.6m的小高畦,理沟、围边,并在加深和疏理棚中操作沟时,将操作沟中理出的土加于畦边形成宽15m的小围埂,从而最终使埂内畦面形成深约6-8cm的平底浅槽,在制钵前一天的午后,向槽内注水平畦;过干的畦土吃水会很快,可在吃净水后再灌一次;结合灌水可用50%辛硫磷、按200ml/万钵的药量随水灌入畦中以防除地下害虫;⑶制钵(俗称泥猴):次日上午,畦面水吸干后,于畦面撒一层草木灰或育苗用的有机基质,再于畦两边围堰上横担上一脚宽的厚硬木板,人蹲于木板上,以直径6-8cm、高8-lOcm的制钵器在育苗畦面逐次取泥制钵,并逐次将土钵按每排20 22钵往后排好挤紧,逐次移板,逐次制钵,最后在播种前向制好的钵面喷水以去除钵面多余的草木灰(若用的是基质,可免喷); ⑷播种:亩用种40g ;播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2 3h,然后用约55°C的热水烫种并不断搅拌15min,再加入清水至常温浸种2 3h,捞出以干毛巾揉干种子表面的水分,再于育苗畦两侧围堰上横担上一脚宽的厚硬木板,人立其上逐次将种子播入钵穴中央,每钵播一粒;可于操作沟两侧选两条边行每钵播两粒,以备日后补苗用;随后用事先筛制好的细土盖穴,使土钵顶盖土后呈自然小尖堆状;播后于床面盖上地膜,再于地膜上加盖用水打透的草帘,盖严大棚上的遮阳网;若此前未作防地下害虫处理的,此时可用90%敌百虫拌入热炒过的菜籽饼或育苗用的有机基质,撒于苗床边以诱杀地下害虫;最后用中眼网具将苗棚四周围严,以防狗、防鸡、防兔; (5)苗床管理:在播种后5-7天,有50%出苗时,选傍晚揭去床面覆盖物;待子叶平展时,选一傍晚用小竹片挖取备用苗对 空钵实施补苗,并于两天后定苗;定苗后可用50%福美双800倍液或15%苗菌敌1000倍液细雾喷于床面和幼苗上,实施防病一次;苗期一般不再补水,仅在特别干时于钵间可见干见湿地条施适量水;在无风夜间应将大棚膜及遮阳网推折至棚顶,敞开大棚让秧苗在露天条件下尽多感受夜凉;在阴雨天则仅将遮阳网推折至棚顶;定植前5-7天开始逐渐增大揭棚揭网时间以逐步适应棚外强光和高温,达到逐步炼苗的目的;日历苗龄25天 28天,秧苗生长量达6片 8片真叶时,即可择天(最好是阴雨天或多云天)定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建苗棚、高温闷棚与高温煮田等土壤处理、苗棚遮荫、作床注水、温汤浸种、泥猴制作与播种、病虫防治及苗床管理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夏季高温强光逆境环境下培育辣椒壮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说的高温闷棚和高温煮田处理的步骤有: (1)拔秸腾茬:对春茬收获过的大棚田块进行桔杆拔除,清理地表残枝 落叶,并带出棚区处理; (2)高温闷棚:关闭大棚曝晒3-5日; (3)深耕围边:对大棚内畦土实施深耕,然后继续闭棚或在卸膜后的露天状态下曝晒若干日,然后以田块为单元,在四周开掘深25-30cm的浅沟,再用宽30-40cm的塑料薄膜沿沟外侧围上一圈并回土压实,防止田水外漏; (4)注水保层:选持续高温晴天,向围好的田块内注水,使田块内形成10-15cm的薄水层,并保持薄水层7-10天; (5)息水静养:浅水层维持7-10天后,让水层自然息干,保持静态休养,直至复茬前施基肥旋耕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夏季高温强光逆境环境下培育辣椒壮苗的方法,通过选建苗棚、作床注水、制钵、播种、苗床管理等步骤,使得辣椒栽培的技术适应了科技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的需要。该方法简单、可行、稳妥、实用,适应了辣椒种植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不需要任何大棚控温设备,节能环保,节约了辣椒种植的成本,提高了人们的收入。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168586SQ20131001885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秦勇, 张金龙, 赵桂根, 徐海, 李绍海, 李俊松, 阮富成, 王世祥 申请人:和县蔬菜技术指导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