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瓜无土栽培的菌渣复合基质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29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黄瓜无土栽培的菌渣复合基质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光温室蔬菜无土栽培中的基质栽培配方,具体涉及一种黄瓜无土栽培的菌渣复合基质配方。
背景技术
基质栽培属于无土栽培,是一种不采用土壤栽培而是用草炭、岩棉等有机基质及配套设施栽培日光温室蔬菜的新技术。其中,基质栽培的配方是决定栽培成败的关键。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栽培的配方,但是使用这些配方栽培的黄瓜,需要定时浇灌营养液,定期检查营养液浓度和成分,及时检测、调整营养液的PH值等等。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技术要求闻。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菌渣复合基质栽培黄瓜的配方,其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无土 栽培中复杂的营养液配制和操作技术要求,只需浇清水、补施少量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同正常土壤栽培的田间管理技术即可实现无土栽培。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黄瓜无土栽培的菌渣复合基质配方,按下述方法配制先将菌渣、农畜粪便、酵素菌粉按体积比3:1:0.1的比例进行发酵,然后将发酵后的混合发酵料、草炭、珍珠岩按体积比6:4:1的比例混合配制即可填槽使用。所述菌渣为工厂化生产废弃的金针菇或杏鲍菇。所述农畜粪便为鸡粪或猪粪。所述发酵料的的发酵过程为
Cl)堆料
在地面上将菌渣、农畜粪便、酵素菌粉混合发酵料按上述比例堆积成条状,高度为1.5m 2m,宽度为1. 5m 3m,长度视场地大小和发酵料多少而定。(2)水分控制
堆肥初期含水量控制在40% 70%,即用手紧握堆料有水被挤出,平放手中又没有水自然流出为最佳;随堆肥进行,在高温阶段含水量保持在50% 60%,其后应适量添加水分保持在40% 50%,同时不应使其渗出。(3)温度控制
堆后第二天温度即可上升至70°C,应立即翻堆;堆肥最佳温度控制在45°C 65°C之间,堆肥高温期保持在65°C 70°C即可。(4)通风供氧控制
根据堆肥温度控制通风供氧量,使堆肥温度维持在65°C 70°C即可。(5) pH 值控制
pH值控制在7. 5 8. 5。
(6)翻堆处理
从建堆到发酵结束需要20天 30天;观察料下20cm处料温超过60°C时,保持该温度一天即可进行翻堆,连翻3 5次,每次温度达到60°C,保持24小时再翻堆。(7)发酵结束
发酵完成后,摊开料堆晾一晾,翻料使料温降至30°C以下或气温相等;腐熟的料中心无白心,无酸臭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充分利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废弃的菌渣资源,以及农畜粪便资源,降低环境污染、节约生产成本。2、利用菌渣进行无土栽培的基质经过高温发酵,杀死了有害微生物及病虫卵等污染源,杜绝了土传病虫害的危害,彻底解决了土壤的连作障碍的限制。3、菌渣复合基质栽培的黄瓜生长指标、果实产量、均超过土壤栽培和传统基质栽培;果实品质指标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等含量也超过土壤栽培和传统基质栽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步骤1:原料准备 (I)场地准备
选取地势平整的地块,铺上塑料膜,有条件的直接选取水泥地面。

(2)备料
将金针菇或杏鲍菇菌包去袋粉碎,干鸡粪也同样粉碎。(3)拌料
根据栽培槽数量、具体体积确定投料产量现以I个IOm长,48cm宽,高30cm的栽培槽为例,需要复合栽培基质约为1. 5m3。将O. 6 m3金针菇或杏鲍菇菌渣、O. 2 m3干鸡粪、2kg (O. 02 m3)酵素菌菌粉加水充
分混合。(4)堆料。在地面上将菌渣混合发酵料堆积成条状,高度为1. 5m 2m,宽度为1. 5m 3m,长度视场地大小和发酵料多少而定。(5)水分控制
堆肥初期含水量控制在40% 70%,即用手紧握堆料有水被挤出,平放手中又没有水自然流出为最佳。随堆肥进行,在高温阶段含水量保持在50% 60%,其后应适量添加水分保持在40% 50%,同时不应使其渗出。(6)温度控制
堆后第二天温度即可上升至70°C,应立即翻堆。堆肥最佳温度应控制在45°C 65°C之间,堆肥高温期保持在65°C 70°C即可。(7)通风供氧控制
根据堆肥温度控制通风供氧量,使堆肥温度维持在65°C 70°C即可。(8) pH 值控制pH值在7. 5 8. 5,堆肥过程一般不需要调节。(9)翻堆处理
从建堆到发酵结束需要20天 30天。观察料下20cm处料温超过60°C时,保持该温度一天即可进行翻堆,连翻3 5次,每次温度达到60°C,保持24h再翻堆。翻堆方法是“内外相调、上下换位”,以保证混合料全部经过发酵,每次翻堆时应检查基料失水情况,并依据气候状况,一般每次翻堆可按1:0.1 1:0. 2料水比加水,以补充水分散失。(10)发酵结束
发酵完成后,可摊开料堆晾一晾,翻料使料温降至30°C以下或气温相等。腐熟的料中心应无白心,无酸臭味。(11)基质配制
将O. 9 m3发酵后的混合发酵料、O. 6 m3草炭、O. 15 m3珍珠岩均匀混合即为黄瓜无土栽培的菌渣复合基质,充分混匀后即可填满一个栽培槽。 步骤2 :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槽及灌水系统建设
(I)先将日光温室内土壤整平,北面留Im作为生产走道、南面留50cm,用废旧红砖堆砌成南北走向的无土栽培槽,其长根据温室长度而定、宽48cm(内径)、高24cm、槽距70cm。槽底铺一层10丝厚的塑料薄膜,用砖压紧边缘,膜上铺如5cm厚细沙,沙上覆盖就编织袋,然后将配制好的复合基质施入槽中,厚度为30cm,平铺均匀,与槽齐平。(2)在温室接近水源的一头建造挖一个深1. 2m、长2m、宽Im的蓄水池,用于整个温室的灌水。温室内主管道及栽培槽内的滴灌带可用塑料管,槽中间铺设滴灌带I根。步骤3:育苗
(I)品种选择
水果型如申绿3号,普通商品黄瓜选用津优系列。(2)育苗时间
秋冬茬于9月上旬开始育苗。(3)浸种
将种子放入55°C的热水中不停搅拌5 IOmin,冷却到30°C以下后浸泡4 5h。(4)催芽
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湿毛巾或纱布包好,放在28V 30°C的条件下催芽,9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5)装盘
使用72穴规格育苗盘,将育苗基质装至2/3。(6)播种
将催好芽的种子播至穴内,每穴一粒,再用育苗基质盖满穴盘。(7)浇水
将穴盘在苗床摆好后,浇一次透水,盖上白色塑料薄膜。(8)苗期管理
出苗前,草帘或无纺布遮光,白天28°C 30°C,夜间20°C左右;出苗后,白天温度25°C 28°C,夜间15°C左右。适时浇水、通风。苗龄30 35d,3 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步骤4:定植
秋冬茬定植时间于10月上中旬。定植前一周,将槽内基质用清水浇透后盖上地膜。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定植黄瓜幼苗,株距28cm,浇足缓苗水。步骤5:管理
(I)水肥管理
定植当日浇足缓苗水,2 3d后即可缓苗;如干旱,在午前浇一次缓苗水;缓苗后促根控秧,干时再浇水,一般一周2 3次清水。挂瓜前、后每周随水冲施一次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2)温湿度管理
温度白天保持25°C 30°C,夜间15°C 17°C,夜间湿度较大,白天适时通风降温降湿。(3)整枝吊蔓
用尼龙绳缠绕吊蔓,8叶后留瓜,及时打底叶,摘除枯、黄、老、病叶和卷须,适当进行疏瓜。步骤6 :病虫害防治 (O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提倡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2)防治措施
使用农药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步骤7 :采收
适时采收,一般盛果期每隔一天采摘一次。以上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法描述的目的是为了举例和说明。根据上面的示例,可能有许多变形和变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法,凡是采用发明的相似方法及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黄瓜无土栽培的菌渣复合基质配方,按下述方法配制先将菌渣、农畜粪便、酵素菌粉按体积比3:1:0.1的比例进行发酵,然后将发酵后的混合发酵料、草炭、珍珠岩按体积比6:4:1的比例混合配制即可填槽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瓜无土栽培的菌渣复合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渣为工厂化生产废弃的金针菇或杏鲍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瓜无土栽培的菌渣复合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农畜粪便为鸡粪或猪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瓜无土栽培的菌渣复合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料的发酵过程为Cl)堆料在地面上将菌渣、农畜粪便、酵素菌粉混合发酵料按上述比例堆积成条状,高度为1.5m 2m,宽度为1. 5m 3m,长度视场地大小和发酵料多少而定;(2)水分控制堆肥初期含水量控制在40% 70%,即用手紧握堆料有水被挤出,平放手中又没有水自然流出为最佳;随堆肥进行,在高温阶段含水量保持在50% 60%,其后应适量添加水分保持在40% 50%,同时不应使其渗出;(3)温度控制堆后第二天温度即可上升至70V,应立即翻堆;堆肥最佳温度控制在45°C 65°C之间,堆肥高温期保持在65°C 70°C即可;(4)通风供氧控制根据堆肥温度控制通风供氧量,使堆肥温度维持在65°C 70°C即可;(5)pH值控制pH值控制在7. 5 8. 5 ;(6)翻堆处理从建堆到发酵结束需要20天 30天;观察料下20cm处料温超过60°C时,保持该温度一天即可进行翻堆,连翻3 5次,每次温度达到60°C,保持24小时再翻堆;(7)发酵结束发酵完成后,摊开料堆晾一晾,翻料使料温降至30°C以下或气温相等;腐熟的料中心无白心,无酸臭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瓜无土栽培的菌渣复合基质配方,按下述方法配制先将菌渣、农畜粪便、酵素菌粉按体积比3:1:0.1的比例进行发酵,然后将发酵后的混合发酵料、草炭、珍珠岩按体积比6:4:1的比例混合配制即可填槽使用。该配方充分利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废弃的菌渣资源,以及农畜粪便资源,降低环境污染、节约生产成本菌渣复合基质栽培的黄瓜生长指标、果实产量、均超过土壤栽培和传统基质栽培;果实品质指标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等含量也超过土壤栽培和传统基质栽培。
文档编号C05F17/00GK103039338SQ20131002441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
发明者李志强, 张黎杰, 周玲玲, 王夏雯, 余翔, 田福发 申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