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银杏无性繁殖位置效应的方法

文档序号:143962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克服银杏无性繁殖位置效应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本植物苗木培育中的无性繁殖领域,特别是一种关于克服银杏无性繁殖位置效应的一种技术工艺。
背景技术
银杏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举世闻名的活化石和孑遗植物,为我国特产,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银杏全身是“宝”,集食用、药用、经济、生态、文化价值于一体,为最典型的特有多用途树种。中国不但是栽培银杏起源,引种驯化的古老中心,也是世界上银杏资源及种类多样性最丰富且生产量、出口量最大的国家。目前已被世界上50多个国家栽培。银杏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达1000年之久,作为经济林栽培的历史达600年。银杏繁殖包括种子繁殖、嫁接繁殖、插条繁殖、组织培养及树瘤繁殖5大类。目前,嫁接和插条繁殖是银杏无性繁殖的2个主要途径。嫁接繁殖是中国、日本、韩国等银杏种实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银杏嫁接至少在我国已有400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通过该项技术进行雄株优良品种的繁殖和保存。早在1947年,美国新泽西州的Vermeulen就已开始进行银杏雄株插条繁殖的研究,但直至到1951年才由Teuseher首次报道成功。本世纪50年代银杏插条繁殖技术引起国内许多人重视,90年代初期这一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因此,嫁接和插条繁殖对于银杏良种快速繁育、提早结实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银杏嫁接苗和扦插苗一个突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具斜向生长习性,即分生组织的机体状态由其在树体上的位置决定,并在营养繁殖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一种生物学现象,称为位置效应(Topophysis)。位置效应虽有促进花芽分化、使始果期提前、枝条的斜向和弧形生长为银杏盆景制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等优点,但它有极大的弊端:(1)降低了良种母树的繁殖速率;(2)从用材和绿化角度上看,位置效应常使繁殖的良种树干弯曲、成层性差,不能再现母树的优良生长性状;(3)从果树栽培上看,斜向生长不便于丰产树形的培养,且不利于密植。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克服银杏无性繁殖位置效应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扦插苗的基部存在大量的隐芽,隐芽容易产生复干,垂直向上生长,具有返幼复壮的特点,即利用复干枝条嫁接或扦插,主干可以垂直向上生长,可以消除位置效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银杏无性繁殖的过程中扦插苗具有斜向生长的现象,为控制或消除扦插的位置效应,提出一套完整的新型银杏无性繁殖技术工艺,以实现再现母树的优良生长性状、提升良种母树的繁殖速率、培养丰产树形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I)采条母树选择:用于扦插繁殖的采条母树一定是结果大树的优良品种,果大、优质、丰产,或者树形优美、干形圆满通直、生长速度快的材用品种优树;(2)插穗选择及处理:选择生长健壮、芽饱满、无病虫害插条,在树冠阳面中上部采条,插穗上切口为平切口,下切口用锋利的刀片或芽接刀切成单马耳形,嫩枝插条保留2-4片叶子,插穗长8-10cm,基径0.3-0.8cm ;硬枝插条插穗长10_30cm,粗0.4-0.8cm,削面长
.1.5-2.0cm ;(3)嫩枝扦插时间可在5月中旬进行,6月下旬移栽;硬枝扦插时间3月15日左右或秋季扦插、春季移栽,扦插深度10-15cm ;锥孔直插,插后喷透水一次;(4)扦插后管理:嫩枝扦插要求控制床面温度在30°C左右,保持土壤湿润,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硬枝扦插5-8月份要进行遮阴降温,防止基质变干,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白天气温以21°C -25°C,夜间以15°C为宜,最适土壤温度为15-20°C,设施荫棚透光率以30%-50%为宜,注意病虫害防治;(5)银杏属前期生长型,嫩枝扦插当年无高生长,因此扦插时间以早为宜,以防冬天发生冻害,当年苗高15.2cm,地径0.4cm ;银杏硬枝在苗床内即可抽生新枝,新梢萌发率可达80%左右,苗木移栽后由于缓苗期长,当年生根量很少;(6)平茬复壮,平茬工具为修枝剪,平茬时间可以在扦插苗移栽后I年、基部有新生复干时进行,注意平茬时茬口要平滑,无劈茬裂口,留茬高度3-5cm ;通常I株扦插苗经平茬后可以萌生3-5个垂直向上生长的复干,随年龄增长复干数明显增加,可以通过该途径建立优良品种采穗圃,利用该采穗圃获取的接穗或插穗繁殖可以消除位置效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位置效应压抑了树体营养生长,常使繁殖的良种树干弯曲、成层性差,“矮干低冠”;本技术则使母树的优良生长性状得以再现。(2)位置效应使得树干斜向生长,不利于丰产树形的培养和密植,通过该技术使此现象得到克服和调控。(3)有效提升了良种母树的繁殖速率。利用上述方法利用基生复干进行无性繁殖,以逆转良种的位置效应,达到复壮和延缓无性系衰老的目的,设施简便、成本低廉,对于丰富银杏育苗方法、特别是对于银杏优良种源、家系、无性系繁殖及银杏良种采叶园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图1插条处理;图2扦插生根;图3插条位置效应;图4平茬复壮注:3-1为带顶芽插条,3-2为茎段插条;4_1为平茬,4_2为复干。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研究于1993-1995年在郯城银杏良种繁育圃内进行,属保护地扦插中的塑料小拱棚苗床。选择树冠阳面中上部生长健壮、芽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采用ABT生根粉处理并自动间歇喷雾培育扦插苗。苗木管理同常规育苗。幼苗经反复平茬到最低部位,并刺激产生大量垂直的再生嫩梢即复干;移植后第2年春天对母干平茬,以促使定芽或不定芽萌生复干,连续平茬2年后,到第三年位置效应即已逆转。银杏扦插平茬复壮法实施步骤如下:1.扦插准备工作准备扦插的工具有:修枝剪、单面刀片、芽接刀、保湿用塑料袋、水桶。扦插时将接穗放在保湿的塑料袋内,随插随取。2.插穗的选择及处理嫩枝插条选择生长健壮、芽饱满、无病虫害、在树冠阳面中上部采条,插穗上切口为平切口,在芽上方Icm处截断。下切口部位在芽下方Icm处截断。下切口用锋利的刀片或芽接刀切成单马耳形。切口要在芽的侧方,尽量保留侧芽。削去的部分为插穗径粗的1/3,只要露出形成层 和木质部即可,并使保留部分尽量厚些,以利于生根。保留2-4片叶子。插糖长 8_10cm,基径 0.3-0.8cm,硬枝插条长 10_30cm,粗 0.4-0.8cm。3.扦插时间银杏保护地内扦插根据插条木质化的程度可以分成四个时期,嫩枝从5月下旬至8月上旬扦插。硬枝扦插时间3月15日左右或秋季扦插、春季移栽。从生根效果来看,除7月份稍低外,其它时间生根率均可达95%以上。4.扦插方法为防止下切口皮部撕裂,可采用锥孔直插或开沟靠壁扦插的方法。插后用手压实基质,防止插穗悬空,确保插穗和基质密接,并马上喷透水一次。未来保持插床内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通风透光,嫩枝扦插时严谨不同插穗的叶片相互重叠和挤压。插穗最上部的侧芽向南,叶片全部在一条线上。在喷雾设施良好的条件下,尽量浅插,以确保下切口具有良好的通气状况,同时便于起苗,嫩枝插入5-8cm,硬枝扦插深度10-15cm。扦插密度5 X IOcm为宜。5.插后管理嫩枝扦插要求控制床面温度在30°C左右,保持土壤湿润,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硬枝扦插5-8月份要进行遮阴降温,防止基质变干,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白天气温以21°C -25°C,夜间以15°C为宜,最适土壤温度为15-20°C,设施荫棚透光率以30%_50%为宜,注意病虫害防治。6.炼苗移栽当生根率达90%、平均生根数4条以上。扦插45天以后,便可炼苗移栽。炼苗技术是保护地扦插实用化的又一关键措施。炼苗的原则:逐渐增强生根苗的光合作用,发挥保护组织的作用,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炼苗时间7-15天为宜。炼苗期间环境因子的控制与生根期间相反,主要有:(I)防止基质变干的前提下,逐渐减少喷水次数和喷水量,对苗木进行抗旱锻炼;(2)增加光照强度。逐渐揭盖上方的苇帘,增加棚内透光率,直到全部去掉为止;(3)增加通风次数和强度,降低棚内湿度。起苗时用铲子逐株小心挖掘,防止根系损伤,并尽量保留根际周围的基质,最好带土移栽。银杏插条苗根系较粗而脆,栽时易伤根,故应采用“开沟靠壁栽植法”,即:先在整好的床面上开一深5-10cm、宽IOcm的浅沟,沟的内壁垂直。将浅沟沟底整平,然后按10 X 30cm的株行距栽植。栽植时间最好在雨前抢栽,或连阴天及傍晚栽植。栽后马上灌水一次,最好每天根外追肥一次,以减少缓苗期。一般栽后15天便可成活,以后的管理同常规育苗。7.平茬复壮对银杏插条进行平茬复壮是该发明的主要特点之一,平茬工具为修枝剪,具体要求是:(I)最佳平茬时间的选择:平茬时间可以在扦插苗移栽后I年、基部有新生复干时进行。一般在秋季树液停止流动后或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前进行平茬,最好为每年11月20日至翌年3月。(2)留茬高度:留茬不宜过高,茬口过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萌蘖。一般留茬3_5cm最为适宜。平茬时茬口要平滑,无劈茬裂口。(3)平茬强度:平茬时,对于每一株插条要进行全平。通常I株扦插苗经平茬后可以萌生3-5个垂直向上生长的复干,随年龄增长复干数明显增加,可以通过该途径建立优良品种采穗圃,利用该采穗圃获取的接穗或插穗繁殖可以消除位置效应。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只要是在银杏扦插中使用了平茬复壮等关键技术,无论是否配合以遮荫 等措施,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克服银杏无性繁殖位置效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顺序的步骤: (1)采条母树选择:用于扦插繁殖的采条母树一定是结果大树的优良品种,果大、优质、丰产,或者树形优美、干形圆满通直、生长速度快的材用品种优树; (2)插穗选择及处理,选择生长健壮、芽饱满、无病虫害插条,在树冠阳面中上部采条,插穗上切口为平切口,下切口用锋利的刀片或芽接刀切成单马耳形,嫩枝插条保留2-4片叶子,插穗长8-10cm,基径0.3-0.8cm ;硬枝插条插穗长10_30cm,粗0.4-0.8cm,削面长1.5-2.0cm ; (3)嫩枝扦插时间可在5月中旬进行,6月下旬移栽;硬枝扦插时间3月15日左右或秋季扦插、春季移栽,扦插深度10_15cm ;锥孔直插,插后喷透水一次; (4)扦插后管理嫩枝扦插要求控制床面温度在30°C左右,保持土壤湿润,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硬枝扦插5-8月份要进行遮阴降温,防止基质变干,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白天气温以21°C_25°C,夜间以15°C为宜,最适土壤温度为15-20°C,设施荫棚透光率以30%-50%为宜,注意病虫害防治; (5)银杏苗属前期生长型,嫩枝扦插当年无高生长,因此扦插时间以早为宜,以防冬天发生冻害,当年苗高15.2 cm,地径0.4cm ;银杏硬枝在苗床内即可抽生新枝,新梢萌发率可达80%左右,苗木移栽后由于缓苗期长,当年生根量很少; (6)平茬复壮,平茬工具为修枝剪,平茬时间可以在扦插苗移栽后I年、基部有新生复干时进行,注意平茬时茬口要平滑,无劈茬裂口,留茬高度3-5cm ;通常I株扦插苗经平茬后可以萌生3-5个垂直向上生长的复干,随年龄增长复干数明显增加,可以通过该途径建立优良品种采穗圃,利用该采穗圃获取的接穗或插穗繁殖可以消除位置效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服银杏无性繁殖位置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炼苗移栽的最佳时间为嫩枝扦插45天后,硬枝扦插35天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服银杏无性繁殖位置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平茬时间可以在扦插苗移栽后I年、基部有新生复干时进行,要求平茬时茬口要平滑,无劈茬裂口,留茬高度3-5cm,I株扦插苗经平茬后可以萌生3-5个垂直向上生长的复干,随年龄增长复干数明显增加,可以通过该途径建立优良品种采穗圃,利用该采穗圃获取的接穗或插穗繁殖可以消除位置效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服银杏无性繁殖位置效应的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树冠阳面中上部生长健壮、芽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应用扦插平茬法解决银杏无性繁殖过程中位置效应的问题,采用平茬后产生的复干可直接进行扦插或嫁接繁殖,主干可以垂直向上生长。此方法不仅成本低,而且成苗快、成活率高,而且可解决银杏优良种源、家系、无性系及优良单株的快速繁育问题。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181286SQ2013100786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3日
发明者邢世岩, 王聪聪, 任娟霞 申请人:山东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