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区大棚甘蔗套种贝母高效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79974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南通地区大棚甘蔗套种贝母高效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棚甘蔗套种贝母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高效设施栽培的模式也呈现多样化,如何更好地提高农业设施的效率,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的南通地区大棚甘蔗套种贝母高效栽培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南通地区大棚甘蔗套种贝母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O品种选择:甘蔗选用大灰种、土炮或黑果蔗5号;贝母选用浙贝母;
(2)整地作畦
深翻耕作层,耕深25-35cm,结合深耕亩施羊粪1500kg,氮磷钾重量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100kg,过磷酸钙30kg,并在播种前整地;
整平地面做畦,每棚做2畦,畦面宽280cm,棚中间畦沟宽40cm,深30cm,沟直底平,以利排水;
在甘蔗播种前,按6m宽、30m长为标准,建立钢管大棚,外覆薄膜;
(3)适期播种
贝母在甘蔗播种之前栽植,于9月中下旬将挑选后的贝母磷茎按株距15厘米、芽头向上栽植,每棚用种量150kg ;
甘蔗播种在次年2月15日到2月20日之间进行,选择无病虫害、不抽侧芽、直立的25-35cm长的新鲜梢部做种;选好蔗种茎后,将叶鞘剥净,每个种茎留5_6个芽,出苗后,挑质量好的芽留3-4个;种茎切好后,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浸泡5-6分钟;甘蔗行距90厘米,采用与贝母一行隔一行的方式,塘距50 60厘米,每塘2株,每亩有效茎为2700-3000根;
(4)甘蔗催芽播种
在整平的畦面上直接开沟,深度在10-15cm,开沟槽内施入地虫杀星或敌百虫农药,以防地下害虫危害;将种梢顺着沟槽方向排好,然后覆盖土壤3-4cm厚,将种梢盖住,再在上面覆盖地膜,以保湿促齐苗;
(5)苗期管理
为保证全苗、齐苗和培育壮苗,当甘蔗芽出 齐时,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未出苗,则进行补苗,早补早生长,有利于甘蔗平衡生长;当幼苗3-5张叶时,结合中耕松土亩施尿素3kg,同时进行培土,将根部盖住;当蔗苗长到7-8张叶时,结合中耕松土亩施尿素4kg,并对下部老叶进行摘除;当蔗株长有2-3节时仍有迟生分蘖,应清除;另外,甘蔗苗期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有碍根系生长,对幼苗生长发育不利,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为宜;
(6)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在浙贝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前期为宜;栽植半月后锄一次,以后每隔半月锄一次,直至施冬肥为止;翌年2月中下旬待苗出齐后,深锄一次,以伤茎为宜;抽茎以后,见草就拔; 浙贝母的追肥分别在冬前、齐苗期和摘花期进行,冬季施肥量每亩施入粪尿2500 3000千克,棉籽饼肥75 100千克,铺施厩肥1500 2500千克;苗期每亩施水肥1200 1500千克或硫酸铵10 15千克;花期每亩施水粪1500千克或硫酸铵15千克;甘蔗伸长期施肥4-5次,结合抗旱亩施纯氮25kg ;伸长期灌水,保持湿润,及时把“离茎”叶剥除,顶部向下留4-5片真叶即可;
在甘蔗生长后期,在9月中旬到10月上旬补施氮磷钾重量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10-15kg,剥去下部的枯叶、老叶;
(7)病虫害防治
贝母灰霉病在发病前喷100倍波尔多液7 10天一次,连喷3 4次,或在发病时喷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软腐病、干腐病,防治时,在过夏期间挖好排水沟;用50%苯丙咪唑1000倍液浸种15分钟,晾干后再下种;选无病虫、伤痛疤磷茎作种;如遇豆芜青危害,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800 1500倍液喷洒;
对蔗株生长过程中螟虫危害,交替使用5%的锐劲特农药防治;7-8月结合病虫防治,每隔15d喷“920”生长调节剂,喷4-5次;所述“920”生长调节剂是用粉剂制成的3000倍液;
(8)及时收获
贝母于5月中下旬植株枯萎时选择晴天收获,从畦的一端采挖,不伤鳞茎,洗净鳞茎上的泥土 ;
在11月下旬,将甘蔗植株收获后贮藏;贮藏窖深为1.5m,宽6m,上搭建钢架大棚;将甘蔗捆直接放入窖内,直立;在钢架上蒙上薄膜,使棚内温度保持在7-8°C;当遇到低温或阴雨时,棚外覆盖草帘,棚内甘蔗捆上也覆盖草帘。本发明甘蔗套种贝母既保证了甘蔗产量的稳定性,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又增加了经济效益,是设施农业增产增效的新模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I品种选择
1.1甘蔗品种选择
套种的甘蔗品种要求株型紧凑、叶片窄直、分蘖力强、丰产性好等特性。在南通地区进行甘蔗生产,应选择适合北方栽植的甘蔗品种,试种结果表明,大灰种、土炮、黑果蔗5号是适合海安地区种植的甘蔗品种。这些品种具备早熟、高产、优质的特点,生育期200天左右。根系发达,叶色嫩绿,生长势强,抗寒、耐旱、耐涝、抗倒性强,分蘖力强,喜大肥大水,病虫害少。株高250-300厘米,成品蔗120-200厘米,茎粗4-6厘米,节长12厘米左右,表皮紫黑色,皮薄肉脆汁多,含糖量15%左右,抗病性强。一般每亩产成品蔗4000-5000条,每条重1.5-3.0 公斤。1.2贝母品种选择南通地区选择浙贝母,又名浙贝、象贝、大贝,为百合科植物,以磷茎入药,其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极高。浙贝母喜湿和凉爽的气候条件。出苗的适宜地温为6°C 7°C,植株生长最适气温为10°C 22°C,低于4°C或高于30°C停止生长。磷茎在地下5厘米处,日平均地温10°C 25°C时能正常膨大,高于25°C时休眠,低于一 6°C时磷茎受冻。开花适宜气温为22°C左右,喜充足阳光。2整地作畦
深翻耕作层,耕深以25-35cm为宜。甘蔗需肥量大,因此要重视基肥的施用,结合深耕亩施羊粪1500kg,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15:15:15) 100kg,过磷酸钙30kg,并在播种前整地,要求土壤细碎、表面平整 、达到蓄水保墒、有利于甘蔗根系发育的目的。整平地面做畦,每棚做2畦,畦面宽280cm,棚中间畦沟宽40cm,深30cm,要求沟直底平,以利排水。在整个蔗田,要做到三沟配套,沟沟相通,以便抗旱、排涝,有利于甘蔗生长。在甘蔗播种前,按6m宽、30m长为标准,建立钢管大棚,外覆薄膜,以利于前期的保温保湿,保证甘蔗和贝母苗期的正常生长。3适期播种
3.1贝母在甘蔗播种之前栽植,于9月中下旬将挑选后的磷茎按株距15厘米、芽头向上栽植,用种量约150kg。3.2甘蔗播种一般在次年2月15日到2月20日之间进行。选择均匀粗壮、蔗芽饱满、无病虫害、不抽侧芽、直立的25-35cm长的新鲜梢部做种。选好蔗种茎后,将叶鞘剥净,每个种茎留5-6个芽(出苗后,挑质量好的芽留3-4个)。种茎切好后,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浸泡5-6分钟。甘蔗行距90厘米,采用隔二间一方式,塘距50 60厘米,每塘2株,每亩有效茎为2700-3000根左右。3.3甘蔗催芽播种
在整平的畦面上直接开沟,深度在10-15cm,开沟槽内施入地虫杀星或敌百虫等农药,以防地下害虫危害。将种梢顺着沟槽方向排好,然后覆盖土壤3-4cm厚,将种梢盖住,再在上面覆盖地膜,以保湿促齐苗。在播种时注意以不露种为好。甘蔗萌芽要求日平均气温在10°C以上为宜,在萌发过程中,由于种梢需要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此时若存在土壤湿度过大、水分过多、种植过深、盖土过厚等问题,均会影响种苗根和芽的生长。4苗期管理
为保证全苗、齐苗和培育壮苗,当甘蔗芽出齐时,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未出苗,则进行补苗,早补早生长,有利于甘蔗平衡生长。当幼苗3-5张叶时(株高70cm左右),结合中耕松土亩施尿素3kg,同时进行小培土,将根部盖住。当蔗苗长到7-8张叶时,结合中耕松土亩施尿素4kg,并对下部老叶进行摘除。当蔗株长有2-3节时仍有迟生分蘖,应及时清除。另外,甘蔗苗期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有碍根系生长,对幼苗生长发育不利,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左右为宜。5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要尽早进行,在浙贝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前期较宜。一般栽植半月后浅锄一次,以后每隔半月锄一次,直至施冬肥为止。翌年2月中下旬待苗出齐后,适当深锄一次,以伤茎为宜。抽茎以后,见草就拔。浙贝是耐肥作物,对氮肥要求量大,对钾肥需求量
也较多。追肥分别在冬前、齐苗期和摘花期进行。尤其冬季施肥量要大、每亩浅沟施入7粪尿2500 3000千克,饼肥75 100千克,铺施厩肥1500 2500千克;苗期每亩施水肥1200 1500千克或硫酸铵10 15千克;花期每亩施水粪1500千克或硫酸铵15千克。。伸长期是甘蔗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要求高温和充足的阳光、水分和养分。此时要求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另外,蔗株伸长期一般需施肥4-5次,注意以氮肥为主,结合抗旱一般亩施纯氮25kg左右,同时适当增施磷钾肥。伸长期是甘蔗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此时甘蔗叶面积迅速扩大,叶片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加强,蔗株生长加快,蔗茎迅速伸长增粗,如果缺水,则会出现生长停滞,节间短小,糖分下降等问题。因此,伸长期要注意及时合理灌水,但应避免大水灌溉,提倡轻水灌溉,保持土壤干干湿湿,以湿润为主。同时,要及时把“离茎”叶剥除,顶部向下一般留4-5片真叶即可。在甘蔗生长后期,在9月中旬到10月上旬补施复合肥10_15kg,并正常保证土壤湿度,要及时剥去下部的枯叶、老叶,在增加蔗田通风透光和减少病虫害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成熟着色,便于收获。6病虫害防治
贝母灰霉病可在发病前喷100倍波尔多液7 10天一次,连喷3 4次,或在发病时喷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软腐病、干腐病,防治时应注意过夏期间挖好排水沟;用50%苯丙咪唑1000倍液浸 种15分钟,晾干后再下种;选无病虫、伤痛疤磷茎作种。如遇豆芜青危害,可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800 1500倍液喷洒。蔗株生长过程中螟虫危害最严重,可交替使用高效低毒的5%的锐劲特等农药防治。7-8月结合病虫防治,每隔15d左右喷“920”生长调节剂(粉剂,3000倍液),喷4-5次。7及时收获
贝母于5月中下旬植株枯萎时选择晴天收获,从畦的一端采挖,不伤鳞茎,洗净鳞茎上的泥土,选大的鳞茎挖去心芽,加工成元宝贝。较小的鳞茎不去心芽,整个加工成为珠贝。在进行鳞片挖贝心时应注意:①有重瓣的鳞片要分开,便于晒干。②心芽不要挖得太大,以免
影响产量和质量。在海安地区,甘蔗10月下旬即可上市销售。当气温在(TC左右时(初霜期,在11月下旬),将甘蔗植株收获后贮藏。贮藏窖深为1.5m,宽6m,上搭建钢架大棚。将甘蔗捆直接放入窖内,直立。在钢架上蒙上薄膜,使棚内温度保持7-8度左右。当遇到低温或阴雨时,棚外要覆盖草帘,棚内甘蔗捆上也要覆盖草帘。8大棚甘蔗套种贝母效益分析
8.1经济效益分析
甘蔗套种贝母在保证甘蔗生产的同时,可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了贝母的产出,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在投入方面,甘蔗亩投入在2000元,贝母投入1800-2400元,加上农药肥料等投放总计亩投入3000元。在产出方面,亩产甘蔗2700-3000条,贝母300kg,其中甘蔗以4.5元/条计算,亩产值为12150-13500元,贝母以平均20元/kg计算,亩产值为6000元左右。除去投入成本,甘蔗套种贝母每净收入达12100元左右。由此可看出,甘蔗套种贝母既保证了甘蔗产量的稳定性,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又增加了经济效益,是设施农业增产增效的新模式。8. 2生态效益分析
在甘蔗套种贝母的种植模式中,甘蔗和贝母之间对光、温、水和肥等竞争小,实行套种后增加了地面覆盖,可以起到控制杂草的作用。贝母根系还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甘蔗的生长。此外,贝母收获后,可以将贝母的叶片和茎杆回田,增加甘蔗地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活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达到用地养地的作用,而且大棚种植甘蔗·,可以用来减轻大棚蔬菜连作的盐溃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南通地区大棚甘蔗套种贝母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O品种选择甘蔗选用大灰种、土炮或黑果蔗5号;贝母选用浙贝母; (2)整地作畦 深翻耕作层,耕深25-35cm,结合深耕亩施羊粪1500kg,氮磷钾重量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100kg,过磷酸钙30kg,并在播种前整地; 整平地面做畦,每棚做2畦,畦面宽280cm,棚中间畦沟宽40cm,深30cm,沟直底平,以利排水; 在甘蔗播种前,按6m宽、30m长为标准,建立钢管大棚,外覆薄膜; (3)适期播种 贝母在甘蔗播种之前栽植,于9月中下旬将挑选后的贝母磷茎按株距15厘米、芽头向上栽植,每棚用种量150kg ; 甘蔗播种在次年2月15日到2月20日之间进行,选择无病虫害、不抽侧芽、直立的25-35cm长的新鲜梢部做种;选好蔗种茎后,将叶鞘剥净,每个种茎留5_6个芽,出苗后,挑质量好的芽留3-4个;种茎切好后,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浸泡5-6分钟;甘蔗行距90厘米,采用与贝母一行隔一行的方式,塘距50 60厘米,每塘2株,每亩有效茎为2700-3000根; (4)甘蔗催芽播种 在整平的畦面上直接开沟,深度在10-15cm,开沟槽内施入地虫杀星或敌百虫农药,以防地下害虫危害;将种梢顺着沟槽方向排好,然后覆盖土壤3-4cm厚,将种梢盖住,再在上面覆盖地膜,以保湿促齐 苗; (5)苗期管理 为保证全苗、齐苗和培育壮苗,当甘蔗芽出齐时,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未出苗,则进行补苗,早补早生长,有利于甘蔗平衡生长;当幼苗3-5张叶时,结合中耕松土亩施尿素3kg,同时进行培土,将根部盖住;当蔗苗长到7-8张叶时,结合中耕松土亩施尿素4kg,并对下部老叶进行摘除;当蔗株长有2-3节时仍有迟生分蘖,应清除;另外,甘蔗苗期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有碍根系生长,对幼苗生长发育不利,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为宜; (6)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在浙贝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前期为宜;栽植半月后锄一次,以后每隔半月锄一次,直至施冬肥为止;翌年2月中下旬待苗出齐后,深锄一次,以伤茎为宜;抽茎以后,见草就拔; 浙贝母的追肥分别在冬前、齐苗期和摘花期进行,冬季施肥量每亩施入粪尿2500 3000千克,棉籽饼肥75 100千克,铺施厩肥1500 2500千克;苗期每亩施水肥1200 1500千克或硫酸铵10 15千克;花期每亩施水粪1500千克或硫酸铵15千克; 甘蔗伸长期施肥4-5次,结合抗旱亩施纯氮25kg ;伸长期灌水,保持湿润,及时把“离茎”叶剥除,顶部向下留4-5片真叶即可; 在甘蔗生长后期,在9月中旬到10月上旬补施氮磷钾重量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10-15kg,剥去下部的枯叶、老叶; (7)病虫害防治 贝母灰霉病在发病前喷100倍波尔多液7 10天一次,连喷3 4次,或在发病时喷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软腐病、干腐病,防治时,在过夏期间挖好排水沟;用50%苯丙咪唑1000倍液浸种15分钟,晾干后再下种;选无病虫、伤痛疤磷茎作种;如遇豆芜青危害,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800 1500倍液喷洒; 对蔗株生长过程中螟虫危害,交替使用5%的锐劲特农药防治;7-8月结合病虫防治,每隔15d喷“920”生长调节剂,喷4-5次;所述“920”生长调节剂是用粉剂制成的3000倍液; (8)及时收获 贝母于5月中下旬植株枯萎时选择晴天收获,从畦的一端采挖,不伤鳞茎,洗净鳞茎上的泥土 ; 在11月下旬,将甘蔗植株收获后贮藏;贮藏窖深为I. 5m,宽6m,上搭建钢架大棚;将甘蔗捆直接放入窖内,直立;在钢架上蒙上薄膜,使棚内温度保持在7-8°C;当遇到低温或阴雨时,棚外覆盖草 帘,棚内甘蔗捆上也覆盖草帘。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通地区大棚甘蔗套种贝母高效栽培方法,包括品种选择、整地作畦、适期播种、甘蔗催芽播种、苗期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步骤。本发明甘蔗套种贝母既保证了甘蔗产量的稳定性,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又增加了经济效益,是设施农业增产增效的新模式。
文档编号A01C14/00GK103141288SQ20131010632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吉美林 申请人:吉美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