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在厚壳贻贝幼虫变态调控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975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乙醇在厚壳贻贝幼虫变态调控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乙醇的新用途,具体地说,是乙醇在厚壳贻贝幼虫变态调控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厚壳贻贝(Jfytilus coruscus ),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分布于我国的黄海、渤海和东海沿岸以及台湾等地。厚壳贻贝用足丝附着在附养物上生活,利用鳃滤食。选食海水中的微小生物以及有机碎屑等。其繁殖季节一年两次,是海产贝类中生长最快的种类之一。厚壳贻贝的发育阶段包括受精卵、桑葚期、囊胚期、担轮幼虫、D形幼虫、壳顶幼虫、匍匐幼虫等阶段,在变成附着成体之前有一个浮游幼虫阶段,幼虫附着在基质上,变态后成为稚贝。目前的厚壳贻贝人工育苗过程中,幼虫的附着变态率低于10%,同时厚壳贻贝幼虫的附苗时间很长,一般需要2周。如此低的附着变态率和较长的幼虫附苗时间严重制约了厚壳贻贝养殖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善水产养殖苗种生产技术,探索和控制厚壳贻贝浮游幼虫的附着变态行为,寻找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的诱导剂,以提高幼虫变态率对于节约厚壳贻贝养殖成本、促进厚壳贻贝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将有助于解析厚壳贻贝幼虫的附着变态机制,并进一步指导海洋防污。目前已有人使用肾上腺素来提高厚壳贻贝浮游幼虫的附着变态率,但是其成本高,不适用于大规模苗种生产。因此亟需一种经济实用、高效的厚壳贻贝幼虫变态调控的诱导剂。乙醇(Ethanol)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 香味,并略带刺激性。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消毒剂等。而目前关于乙醇与厚壳贻贝幼虫变态调控的关系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乙醇的新用途。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率或缩短厚壳贻贝育苗周期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乙醇在促进厚壳贻贝幼虫变态和/或缩短厚壳贻贝幼虫的附苗时间中的用途。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率或缩短厚壳贻贝育苗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厚壳贻贝幼虫放入0.1-1 M乙醇溶液中暴露处理1-24 h,将处理后的厚壳贻贝幼虫转移至盛有海水的器皿中培育。所述的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海水,但不仅限于此,蒸馏水、自来水均可。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乙醇溶液浓度为0.1-0.75 M,暴露处理24 h ;优选的,所述的乙醇溶液浓度为0.5 M0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乙醇溶液浓度为I M,暴露处理I h。本发明优点在于:
1、使用乙醇暴露方法发现乙醇可将厚壳贻贝幼虫的变态率提高至45%,同时显著缩短厚壳贻贝幼虫的附苗时间,仅需3-4 d,因此乙醇可作为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的有效诱导物,并用于缩短育苗周期;
2、乙醇成本低,适用于厚壳贻贝苗种的大规模生产;
3、提供了使用乙醇作为诱导物提高厚壳贻贝变态率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提供了乙醇的合适剂量、处理时间和诱导时间,该条件下的诱导效率高、作用稳定、获得的稚贝规格一致,对于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本发明还为解析厚壳贻贝幼虫 的附着变态机制提供了参考。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 I实验材料
厚壳贻贝性成熟个体采自于浙江嵊泗县枸杞海域;乙醇试剂购自国药化学试剂有
限公司。2实验方法
2.1厚壳贻贝眼点幼虫的培育
收集厚壳贻贝的性成熟个体,用工具将附着于厚壳贻贝体表的污泥、藤壶等刷去,并用海水漂洗干净。阴干24 h后转移至10 L盛有20°C过滤海水(GF/C:1.2 μ m, FSff:过滤海水)的聚碳酸酯容器中。成体开始释放出精子和卵子,搅匀使其受精。将受精卵放置在18°C培养箱中黑暗培养2 d。2 d后,受精卵发育为D形面盘幼虫,在盛有2 L过滤海水的烧杯中培育幼虫,密度保持为5个/ml,18± I°C条件下每天投喂约2-5万cells/ml等鞭金藻,每两天全量换水一次,培养至眼点幼虫供实验用。2.2待试溶液的配制
配制乙醇母液,其中乙醇浓度为5 M,按照倍比稀释法取母液调成测试溶液,包括七个浓度梯度:0.05 M、0.1 M、0.5 M、0.75 Μ、I Μ、1.1Μ、1.5 Μ。其中,乙醇母液的配制是直接将乙醇试剂溶于一定量的过滤海水中,调节PH至7.8-8.2。实验所用的烧杯、玻璃棒、移液管以及培养皿均要求灭菌处理,母液和测试溶液均在实验的当天进行配制。2.3测试乙醇对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率的影响
实验采用28 d以上成熟眼点幼虫成熟幼虫(壳高> 218 μπι,壳长> 280 ym)0将20只幼虫放入含有20 mL装有待试溶液的玻璃培养皿(60 mm直径X 15 mm高)。将幼虫暴露于各种浓度的待测乙醇溶液中,暴露时间为0.5 h、l h、3 h、24 h、48h。再将幼虫转移至盛有海水的玻璃培养皿,黑暗条件,温度17_20°C培育。实验开始后24、48、72、96 h显微镜下观察幼虫的变态率、死亡率及其行为变化。幼虫的变态通过新生贝壳生长来判断(具体可参见常亚青《贝类增养殖学》——第三章贝类的繁殖和发育中的P55,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在黑暗、温度17-20°C的条件下操作。实验设对照组,即以过滤海水替代待测乙醇溶液处理厚壳贻贝幼虫,其他操作同上。以上每个处理重复3次。
3实验结果
不同处理条件下96 h后的厚壳贻贝幼虫的变态率统计结果如表I所示。表I不同处理条件下96 h后的厚壳贻贝幼虫的变态率(
X)
权利要求
1.乙醇在促进厚壳贻贝幼虫变态和/或缩短厚壳贻贝幼虫的附苗时间中的用途。
2.一种提高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率或缩短厚壳贻贝育苗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厚壳贻贝幼虫放入0.1-1 M乙醇溶液中暴露处理1-24 h,将处理后的厚壳贻贝幼虫转移至盛有海水的器皿中继续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海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溶液浓度为0.1-0.75 M,暴露处理24 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溶液浓度为0.5 M0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溶液浓度为IM,暴露处理I h。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乙醇在促进厚壳贻贝幼虫变态和/或缩短厚壳贻贝幼虫的附苗时间中的用途,还涉及一种提高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率或缩短厚壳贻贝育苗周期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将厚壳贻贝幼虫放入0.1-1M乙醇溶液中暴露处理1-24h,再转移至盛有海水的器皿中培育。本发明证实乙醇可显著提高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率并缩短其附苗时间,且乙醇成本低,因而在厚壳贻贝养殖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乙醇作为诱导物提高厚壳贻贝变态率时的合适剂量、处理时间和诱导时间,该条件下诱导效率高、作用稳定、获得的稚贝规格一致,为生产实践提供了指导。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210856SQ20131010647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杨金龙, 李树恒, 梁箫, 李家乐 申请人:上海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