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91558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本方法采用植物材料和酒精,成分是虎杖、辣椒和白酒,用料简单环保,无难分解化合物,各组分重量分数为:虎杖8-30份、辣椒5-20份、酒精20-80份。用虎杖和辣椒的酒精提取液直接用于育秧土壤处理,经过试验得出此处理剂在育秧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治秧苗多种病害和虫害。
【专利说明】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育秧用土壤处理剂。

【背景技术】
[0002] "秧好半年粮,壮秧产量高"。育秧在农业生产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根据 灌溉水的管理方式不同,水稻育秧方式分为水育秧、湿润育秧、塑料薄膜保温育秧、旱育秧、 两段育秧、秧盘育秧等多种形式。水育秧是指整个育秧期间,秧田以淹水管理为主的育秧方 式。即水整地、水作床带水播种,出苗全过程除防治绵腐病、坏种烂秧及露田扎根外,一直都 建立水层,这种育秧方式常有坏种烂芽、出苗和成苗率较低、秧苗细长不壮、分蘖弱等弊端, 是我国水稻区采用的传统方法,现在生产上已经不提倡使用。
[0003] 湿润育秧,也叫半旱秧田育秧,是介于水育秧和旱育秧之间的一种育秧方法,是水 整地、水作床,湿润播种,扎根立苗前秧田保持湿润通气以利根系,扎根立苗后根据秧田缺 水情况,间歇灌水,以湿润为主。该育秧方式容易调节土壤中水气矛盾,播后出苗快,出苗整 齐,不易发生生理性立枯病,有利于促进出苗扎根,防止烂芽死苗,也能较好地通过水分管 理来促进和控制秧苗生长,已成为替代水育秧的基本育秧方法。
[0004] 塑料薄膜保温育秧是在湿润育秧的基础上,播种后上面加盖一层薄膜,多为低拱 架覆盖。这种育秧方式有利于保温、保湿、增温,可适时早播,防止烂芽、烂秧,提高成秧率, 对于早春播种预防低温冷害来说十分必要。
[0005] 旱育秧是整个育秧过程中,只保持土壤湿润,不保持水层的育秧方法。即将水稻种 子播种在肥沃、松软、深厚的、呈海绵状的旱地苗床上,不建立水层,采用适量浇水,培育水 稻秧苗。水稻旱地育秧依靠秸杆、厩肥等腐熟有机废料,提高土壤肥力,苗期很少追施肥料。 床面土壤上下通透性好,有利于培育根多、根毛少、白跟多的壮秧。,是提高秧苗壮苗的较好 形式。旱育秧操作方便,省工省时,不浪费水资源。但过去没有保温、保湿覆盖物,常因水分 短缺而出苗不齐,且易生立枯病和受鼠害危害。
[0006] 两段育秧就是将整个育秧过程分两段进行的一种育秧方法。第一阶段采用密播旱 秧密播旱秧或湿润育秧方法培育3-4叶的小秧苗。第二阶段是寄秧阶段,将小秧苗带土或 不带土按一定密度寄栽到耕耙施肥的寄秧田中,待培育成多个分蘖的大壮秧苗后,再移栽 到大田。本方法的优点是成秧率高、用量少,早发性强,可调节茬口矛盾。
[0007] 秧盘育秧是在旱育秧或水田秧床的基础上,利用秧盘,通过人工分穴点播、种土混 播或播种器播种进行育秧的方式。这种育秧方式能提高秧田比例、降低育秧成本、秧苗素质 好,苗期不易发病。管理方便,适于平面育秧和立体化育秧。育出的秧苗方便手工插栽,更 利于抛栽。
[0008] 目前还有一种新兴的育秧方式-立体育秧,可以提高大棚育秧单位面积的育秧 量,从而提高效率,节省育秧成本,故立体育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推广。
[0009] 基于以上育秧方式,主要针对旱育秧和秧盘育秧以及立体育秧土壤处理,目前传 统方法有:用用壮秧剂(含有多效唑)、恶·甲水剂、恶霉灵或敌克松等化学药剂进行处理。用 传统方法会造成药物在土壤中的残留、对地下水的污染以及使用过程中对实施操作人员身 体健康的威胁。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一次将育秧 土壤进行全面杀菌消毒的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0011]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2] 一种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功能成分组成以及重量分数是:
[0013] 虎杖8-30份、辣椒5-20份、酒精40-80份。
[0014] 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包括以下功能成分及优选重量分数是:虎杖 10-30份、辣椒8-20份、酒精45-80份。
[0015] 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包括以下功能成分及较优选重量分数是:虎 杖12-30份、辣椒10-15份、酒精50-80份。
[0016] 所述的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酒精浓度为15-85%。
[0017] 本发明的配置方法为:将一定重量的虎杖浸泡在一定浓度的酒精中约3-20小时, 然后过滤,弃去固体,滤液中继续加入一定量的辣椒,浸泡约3-20小时,再次过滤,弃去固 体,得到酒精提取液即为本发明的土壤处理剂。
[0018] 本发明的配置方法还可以是:将一定重量的虎杖和辣椒浸泡在一定浓度的酒精中 浸泡约2-30小时,弃去固体,所得滤液即为本发明的土壤处理剂产品。
[0019] 注意事项:使用高浓度酒精提取时,为防止酒精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要土壤处理2 天后才能进行播种。
[002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1] 1,选用植物材料和酒精,便于分解或挥发,用后基本无残留。
[0022] 2,经本发明处理后的土壤,播种的种子可以省去消毒的步骤,节省了人力物力。
[0023] 3,本发明安全环保,无污染。
[0024] 4,本发明的使用对传统药剂有抗性的病菌或害虫有较好的的效果。
[0025] 5,本发明操作和使用简单,原料价格合理,便于农民使用和工厂化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实施例。
[0027] 实施例1、拣选好的原料中,取虎杖30g、辣椒15g、30%酒精80g,将虎杖和辣椒在酒 精中浸泡10h,过滤弃去固体滤渣,得到的滤液即为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
[0028] 实施例2、拣选好的原料中,取虎杖20g、辣椒20g、30%酒精70g,方法如实施例1, 制得土壤处理剂。
[0029] 实施例3、拣选好的原料中,取虎杖20g、辣椒15g、30%酒精70g,方法如实施例1, 制得土壤处理剂。
[0030] 实施例4、拣选好的原料中,取虎杖12g、辣椒15g、30%酒精50g,方法如实施例1, 制得土壤处理剂。
[0031] 实施例5、拣选好的原料中,取虎杖10g、辣椒10g、30%酒精40g,方法如实施例1, 制得土壤处理剂。
[0032] 实施例6、拣选好的原料中,取虎杖10g、辣椒20g、20%酒精60g,将虎杖在酒精中浸 泡10小时,然后过滤弃滤渣,将辣椒放入滤液中继续浸泡10小时,过滤弃滤渣,得到的滤液 即为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
[0033] 试验方法与效果
[0034] 一、测定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0035] 1施用方法
[0036] 施药对土壤处理两次,对照区用等量清水处理。施药时,先将药液均匀喷洒入土 壤,然后翻土再进行喷洒,确保上层土壤得到较全面处理。然后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相同密 度播种。
[0037] 2调查方法
[0038] 为预防恶劣天气的影响,试验设在室内,选取水稻预耕田的肥力中等土壤为试验 土壤,采集混匀放入育秧盘中。调查时每株固定对最顶端2片叶片进行检查。按照水稻纹 枯病分级标准来分级,记录总株数、病株数、病情严重度,计算病株率、病情指数和防效。 [0039] 水稻纹枯病分级标准为
[0040] 0级:全株无病;
[0041] 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1片叶);
[0042] 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0043] 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0044] 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0045]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0046] 3调查时间和次数
[0047] 试验共调查2次,第1次水稻2叶时,2次水稻3叶时。
[0048] 4药效计算方法
[0049] 病株率(%) =病株数/调查总株数X 100
[0050] 病情指数=Σ (各级病株数X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X9) X 100
[0051] 防治效果(%)=〔1-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X1005药 害调查方法
[0052] 播种后连续IOd目测药剂对水稻出芽是否有药害。
[0053] 6试验结果及分析
[0054] 各处理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见表1
[0055] 表1各处理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
[0056]

【权利要求】
1. 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其成分及重量分数是: 虎杖8-30份、辣椒5-20份、酒精40-8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其成分及优选重量分数是:虎杖 10-30份、辣椒8-20份、酒精45-8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其成分及较优选重量分数是:虎杖 12-30份、辣椒10-20份、酒精50-80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其中所用酒精浓度为 15-85%。
5. 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的其制备方法,具体为:将 一定重量的虎杖浸泡在一定浓度的酒精中约3-20小时,然后过滤,弃去固体,滤液中继续 加入一定量的辣椒,浸泡约3-20小时,再次过滤,弃去固体,得到酒精提取液即为本发明的 土壤处理剂。
6. 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稻育秧用土壤处理剂的其制备方法,具体为:将 一定重量的虎杖和辣椒浸泡在一定浓度的酒精中约3-30小时,然后过滤,弃去固体,得到 酒精提取液即为本发明的土壤处理剂。
【文档编号】A01N65/38GK104286052SQ201310299124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6日
【发明者】樊文烈 申请人:东莞市泰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