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2216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生的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花生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花生的栽培方法:控制垄距110cm,垄面宽80cm,垄高4~5cm;垄上播种3行花生,行距25~30cm,3行平行,靠边2行对称播种,中间行交叉播种;大花生穴距12~13cm,每亩播14000~15000穴,每穴1粒种子;小花生穴距10~11cm,每亩播15000~16000穴。解决高产条件下花生群体与个体矛盾、实现早封垄、增加叶面积指数、增加肥料利用率等问题,最终达到在高产的前提下,实现花生优质和节本增效;有利于个体发育,早封垄,最大叶面积指数、光能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增加,产量增加6-8%。
【专利说明】一种花生的栽培方法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生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花生的栽培方法。
[0002]【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栽培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花生产量水平不断提高。但目前高产条件下花生生产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高产条件下,群体与个体矛盾突出,群体内通风透光性差,植株易发生徒长和倒伏现象,这也是目前有1/2~1/3的花生田生育中后期需要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的原因所在。这样必然增加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多数生长抑制剂都是化学物质,使用后或多或少会残留在花生籽仁中,对人体健康不利。如目前花生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生长抑制剂B9,是一种严重的致癌物质,国际上属于禁用品,但由于其效果好仍然广泛应用。
[0003]现有的单粒精播技术是一垄播种2行花生,每穴播种I粒种子,大花生每亩播种12500^13000穴,小花生13500~14500穴。密度还较低,大田封垄晚,叶面积指数较低,光能利用不足。虽然这种双行单粒精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矛盾,但是其大田封垄晚,叶面积指数较低,光能利用不足,土壤水肥利用不足等。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种植方式是缓解群体与个体矛盾、早封垄、增加叶面积指数、充分利用光能的有效方式之一。
[0004]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花生种植中存在的大田封垄晚,叶面积指数较低,光能利用不足,土壤水肥利用不足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利于个体发育、早封垄、增加叶面积指数、充分利用光能的花生的栽培方法。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花生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控制垄距IIOcm,垄面宽80cm,垄高4~5cm;
(2)垄上播种3行花生,行距25~30cm,3行平行,靠边2行对称播种,中间行交叉播种;大花生穴距12~13cm,每亩播1400(Tl5000穴,每穴I粒种子;小花生穴距l(Tllcm,每亩播15000^16000 穴。
[0006]花生是一种具有半无限生长习性的作物,花期长,花量大,单株生产潜力高,稀植条件下,单株结果数可达60-80个,甚至更多,是密植条件下的3~4倍。因此,在高产条件下,采用三行梅花形单粒种植,较一垄双行单粒精播密度增大,且有利于个体发育、早封垄、增加叶面积指数、充分利用光能,很好的解决个体和群体的矛盾,有利于获得高产。
[0007]优选花生种子,播种前在5°C低温下放3天,可以促进发芽。每穴I粒种子,如果发芽率不能保证,将会影响最后的产量。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改革常规单粒播种方式,解决高产条件下花生群体与个体矛盾、实现早封垄、增加叶面积指数、增加肥料利用率等问题,最终达到在高产的前提下,实现花生优质和节本增效;
2、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上(花生常年亩产300kg以上),宽幅精播种植法比一垄双行单粒种植,有利于个体发育,早封垄,最大叶面积指数、光能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增加,产量增加 5-8% ;
3、将花生种子在播种前在5°C低温下放3天,使发芽率得到保证,更好的发挥本发明栽培方法的优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栽培方法栽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
[0011]实施例1:大花生
一种花生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控制垄距IIOcm,垄面宽80cm,垄高4~5cm;
(2)垄上播种3行花生,行距25~30cm,3行平行,靠边2行对称播种,中间行交叉播种(见图1);大花生穴距12~13cm,每亩播14500穴,每穴I粒种子。
[0012]实施例2:小花生
一种花生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控制垄距IIOcm,垄面宽80cm,垄高4~5cm;
(2)垄上播种3行花生,行距25~30cm,3行平行,靠边2行对称播种,中间行交叉播种;小花生穴距l(Tllcm,每穴I粒种子;每亩播15500穴。
[0013]实施例3:大花生
一种花生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控制垄距IIOcm,垄面宽80cm,垄高4~5cm;
(2)垄上播种3行花生,行距25~30cm,3行平行,靠边2行对称播种,中间行交叉播种(见图1);大花生穴距12~13cm,每亩播14500穴,每穴I粒种子,花生种子播种前在5°C低温下放3天。
[0014]对比实施例1:大花生对照 一垄双行单粒播种,13000穴/亩。
[0015]对比实施例2:小花生对照 一垄双行单粒播种,14000穴/亩。
[0016]指标检测结果
对使用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实施例1-2中栽培方法的花生进行封垄时期、最大叶面积指数、光能利用率、肥料利用率、产量和效益等进行统计,如下表1、2、3。
[0017]表1封垄时期与最大叶面积指数(济南饮马泉试验地)
【权利要求】
1.一种花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控制垄距IIOcm,垄面宽80cm,垄高4~5cm; (2)垄上播种3行花生,行距25~30cm,3行平行,靠边2行对称播种,中间行交叉播种;大花生穴距12~13cm,每亩播1400(Tl5000穴,每穴I粒种子;小花生穴距l(Tllcm,每亩播15000^16000 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花生种子播种前在5°C低温下放3天。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583205SQ201310536590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4日
【发明者】万书波, 郭峰, 李新国, 孟静静, 杨莎, 张佳蕾, 冯烨 申请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