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龄荔枝树边换品种边结果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22489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成龄荔枝树边换品种边结果的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成龄荔枝树边换品种边结果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在荔枝原品种采收后,对原品种疏除直立大枝和过多大枝,促进抽生新梢,作为翌春嫁接新品种部位;原品种修剪后每株留4-6个斜生大枝,第二年继续结果。原品种第二年结果后疏除,促进新品种生长。本发明利用荔枝采收后修剪,达到边换品种、边结果的目的,突出的优点是边换品种,边有经济效益,而且操作简单,易推广。
【专利说明】成龄荔枝树边换品种边结果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成龄荔枝树边换品种边结果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荔枝是我国著名的南亚热带果树,种植总面积900万亩左右。目前荔枝主栽品种是禾荔、黑叶,约占荔枝总面积三分之二左右。这两个品种的特点是丰产性好,比较容易管理,但是品质比较差,都属于偏晚熟品种,收获期集中,导致价格低。一般年份价格在每500gl-2元人民币,大年时甚至在每500g只能卖0.5元甚至以下,而且卖果难,有时果农甚至弃而不采,严重影响了果农栽培荔枝的积极性,使荔枝产业处于不景气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荔枝品种间价格差异非常大,比如,优良品种桂味一般年份每500g价格8-10元人民币,小年可以卖到每500g40元,深受果农欢迎。其他如糯米糍、井R红糯、鸡嘴荔、妃子笑等优良品种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通过嫁接的方法将经济效益低的禾荔、黑叶品种换成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对于提高荔枝的经济效益,促进荔枝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0003]目前荔枝嫁接换品种的主要方法有:
[0004](一)采收后的6-7月对原有品种重回缩到骨干枝上,促进抽生新梢,新梢长出后进行培养,待到翌年春季,在新梢上嫁接新品种。这种嫁接换品种的方法在我国应用普遍,其主要优点是由于嫁接在新梢上,成活率高。缺点是抽生新梢需要半年多时间,而且嫁接部位低,一般嫁接后3年左右才能恢复产量。
[0005](二)春季将老品种重回缩到骨干枝上后,将新品种直接嫁接骨干枝上。由于嫁接部位的砧木粗,成活率比较低,而且重新长成树冠,恢复产量也需要3年左右时间。
[0006]以上两种嫁接换品种的方法在荔枝上已经长期使用,由于恢复产量慢,果农几年没有收入,严重影响了果农更新品种的积极性,因此,发明新的方法更新荔枝品种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龄荔枝树边换品种边结果的培育方法。
[0008]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9]在荔枝采收后,对原品种疏除直立大枝和过多大枝,促进抽生新梢作为翌春嫁接新品种部位,原品种留下的斜生枝翌年结果。
[0010]疏除原品种直立大枝和过多大枝时,原品种留斜生大枝4-6个。
[0011]疏除直立大枝和过多大枝后抽生的新梢,翌春通过切接的方法嫁接新品种。
[0012]本发明利用疏除成龄荔枝原品种的直立枝和过多大枝,促进抽生新梢嫁接新品种;利用原品种斜生枝翌年结果,做到边嫁接换品种,边结果,新品种成活后疏除原品种。突出的优点是在更新品种的同时,原品种继续结果,使果农有收入,解除了果农换品种的后顾之忧。而且技术简单,果农容易接受,效果好,易推广。【具体实施方式】
[0013]成龄荔枝采收后,结合修剪,从树冠下部疏除直立生长和过多的大枝,疏除直立枝和大枝后会抽生大量新梢,对这些新梢进行去弱留强,培养成为翌春嫁接新品种的部位。树冠留下的斜生枝,由于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疏除直立枝和大枝后协调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对平衡,成为翌年优良的结果部位。
[0014]第二年春天在疏除直立枝和过多大枝后抽生的新梢上面嫁接高效益的优良品种,并加强管理;留下的斜生枝结果,形成边换品种、边结果模式。老品种采收后,回缩到嫁接成活的新品种处,促使新品种生长。
[0015]具体做法是:成龄荔枝采收后的6-7月,对欲更新品种的老品种树及时进行修剪,修剪对象主要是(一)疏除直立大枝。直立枝不仅影响树冠通风透光,而且由于营养生长过旺,吸收大量养分,不能结果。而疏除直立大枝后,容易抽生新梢,利用新梢嫁接新品种,变害为宝;(二)疏除过多大枝。生产上的荔枝一直采用圆头形,圆头形大枝太多,不仅造成树冠郁闭,而且大枝要消耗大量营养,导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结果少。疏除过多大枝后,也会促进抽生新梢,用于翌春嫁接新品种。而余下的大枝由于通风透光条件大为改善,光合作用显著增强,得到的养分明显增多,有利于翌年增加产量。
[0016]实施例:
[0017]2012年7月8日,在广西玉林市一果园,对1993年定植的株行距5X 7m的100株禾荔品种进行修剪,修剪前禾荔为圆头形,平均每株大枝和直立枝20个左右。修剪后留下6个斜生大枝,其余大枝和直立枝疏除。对于疏除抽生的新梢进行抹梢、留梢处理,培养翌春嫁接新品种部位。2013年2月26日,用桂味品种的接穗通过切接的方法嫁接到禾荔的新梢上,每株嫁接12个桂味接穗。2013年7月4日,对修剪过的边结果、边嫁接的荔枝树随机抽样5株、对没有修剪没有嫁接的对照树也随机抽取5株进行测产,并统计嫁接成活数。结果表明:修剪后边结果、边嫁接树平均单株产量108kg,而没有修剪树平均单株产量为16kg,修剪树平均每株嫁接成活的桂味10个枝条,嫁接成活率83.33%。
[0018]以上结果表明:在荔枝采收后进行疏除直立大枝和过多大枝,培养新梢翌春嫁接新品种,留下斜生枝第二年结果,能够达到边换品种边结果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成龄荔枝树边换品种边结果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在荔枝采收后,对原品种疏除直立大枝和过多大枝,促进抽生新梢作为翌春嫁接新品种部位,原品种留下的斜生枝翌年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龄荔枝树边换品种边结果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疏除原品种直立大枝和过多大枝,原品种留斜生大枝4-6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龄荔枝树边换品种边结果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疏除直立大枝和过多大枝后抽生的新梢, 翌春通过切接的方法嫁接新品种。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3563711SQ201310547268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6日
【发明者】薛进军, 玉桂成 申请人:广西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