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及其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22349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及其养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的是水生动物养殖领域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方法及养殖装置,实现了半隔离状态养殖真蛸的模式,克服了利用传统网箱养殖真蛸容易引起相互残食的现象,严重影响真蛸的成活率的问题。本发明方法经过养殖区域选择、设置网箱、真蛸苗种的捕获、养成管理、投放饵料与起捞收获过程,完成真蛸的养殖,其中利用的养殖网箱的结构由半封闭结构的箱体由网罩和附着板构成,外围设有由不同网目大小的网衣构成的网衣层,附着板上表面设有呈蜂窝结构排布的人造蛸巢,外边缘设有隔离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真蛸半隔离养殖模式,降低互食概率,提高成蛸成活率。
【专利说明】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及其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提出的是水生动物养殖领域的养殖网箱在海水中养殖真蛸的装置及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真蛸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蛸科,蛸属,俗称章鱼、八爪鱼,为暖水性种,是世界性习见种,中国沿海、日本濑户内海、澳大利亚、大西洋和地中海等世界温带砂泥底、岩礁海域均广泛分布,是中国闽粤海域近海的重要经济蛸类,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资源愈来愈少,而市场消费对头足类的需求却逐年上升,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使得蛸类养殖作为资源恢复的重要手段收到广泛关注。真蛸对养殖环境适应性很强,且分布广、生长迅速、营养价值高,已成为头足类中最受关注的养殖对象和研究热点。目前真蛸人工养殖主要有网箱和水泥池放养2种方式,出产率低,成活率不高,数量上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蔡厚才等(2007)对浙江南麂岛真蛸网箱和水泥池养殖试验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两种真蛸养殖中真蛸死亡率高的原因除了温度和盐度两个常规的因素之外,还有就是真蛸自身的相互残食和自食行为习性。目前真蛸的养殖网箱基本上沿用普通海水鱼养殖网箱,其在结构上存在缺陷,不适合真蛸的习性和特点,容易引起相互残食的现象,严重影响真蛸的成活率。普通网箱箱体内部无间隔设置,容易造成真蛸之间的残食现象,特别是在繁殖阶段。真蛸摄食后下沉网箱底部歇息时,无鳞的躯体易受到网箱摩擦刮伤,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与此同时,普通养殖网箱底部为全封闭式的结构,容易造成饵料和死亡鱼苗的堆积,容易污染真蛸的养殖环境。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能够模仿自然环境养殖真蛸,本发明提出了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方法及养殖装置。该方法将利用符合真蛸生活习性的养殖网箱养殖真蛸,解决真蛸在自然条件下,设置符合真蛸独居、喜暗、营底栖`和互食等习性的海水养殖网箱,实现真蛸半隔离养殖模式,减低互食概率,提高成蛸成活率。
[0004]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1.设置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包括箱体、框架、浮子和固泊装置,箱体外部设有四层网衣,四层网衣由内向外依次为捕捞期网衣、成长期网衣、底栖期网衣和浮游期网衣,且网目大小依次减少,四层网衣上各设有4飞个沉子,且上口端设有能够收紧的口袋状的网口,箱体由箱罩、附着床和人工蛸巢构成,箱罩为多边形柱体结构,附着床的形状与箱罩的横截面形状配合设置,箱罩和附着床由支撑柱固定连接,附着床上表面设有人造蛸巢,人造蛸巢在垂直方向呈蜂窝状排列,人工蛸巢为正六边体且为半封闭结构,附着床边缘固定连接有光滑的隔离板,网衣与附着床下表面为可拆卸连接,箱罩上端设有箱盖,箱盖上设有投饵管。
[0005]2.利用上述网箱进行的真蛸半隔离养殖方法,如下:A、养殖区域选择:根据真蛸的生物活性的特点,选择年平均盐度不低于27%。和年平均温度为16~21°C的大陆架浅海缓水域作为养殖区;
B、设置养殖网箱:选择水深5(T80m位置放置养殖网箱;
C、真蛸苗种的捕获:利用笼网捕捞野生稚蛸;
D、养成管理
在每个养殖网箱里投放的稚蛸数量与人造蛸巢的数量之比最高为1:7 ;
整个养殖期为16~20周,早晚测量与网箱等深度的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根据不同月份的海水温度的变化调整网箱在海水中的深度,保证网箱所在深度的海水温度控制在16~21 °C,下限不超过15°C,上限不超过23°C,所在深度的海水盐度不得低于27%。;
E、投放饵料
总共分四个投饵阶段:第一阶段投放的饵料为卤虫幼体,投饵时间在:第1~5周;第二阶段投放的饵料为卤虫幼体和幼体活蟹,投饵时间在:第6~10周;第三阶段投放的饵料为幼体活蟹,投饵时间在:1广15周;第四阶段投放饵料为活蟹,投饵时间在:16~20周;
F、起捞收获
在16~20周的网箱养殖期间,随机捕捞网箱内的真蛸,抽取的真蛸的体重超过2.5kg的概率大于90% ;达到起捞要求时,将网衣吊起,将养殖网箱脱离海面,打开网衣和箱盖,人入网箱内收获成品真蛸。
[0006] 本发明的优点:
1、解决了在自然环境下养殖真蛸,降低真蛸互食概率提高真蛸出产率的技术问题;
2、投放的稚蛸的数量与人造蛸巢的数量之比最大为1:7的设置,使I个人造蛸巢周边相邻的6个蛸巢中出现另一只真蛸的概率大大减低,起到真蛸与真蛸之间处于半半隔离状态,减低互食概率;
3、箱体上部为封闭结构,使网箱内部营造深海的效果,符合真蛸喜暗的习性;
4、蛸巢的设置,即可以起到隔离养殖的作用,又可以为真蛸提供栖息的场所,符合真蛸喜暗、底栖和独居的习性;
5、蛸巢呈蜂窝状排列,既可以将网箱内部空间利用最大化,增大养殖,又可以充分利用蜂窝结构带来的隔音隔热的效果,有利于真蛸独居,减低互食概率;
6、网箱底部部分开放性设置的结构和倾斜隔离板的设置,有利于网箱内部饵料残渣和死亡幼苗的流出,避免网箱内部养殖环境被破坏;
7、附着床的设置,并且在上面设置鹅卵石和砂石,主要是为了迎合真蛸底栖活动的习
8、多网衣且网目规格不同的设置,以及密网到疏网的位置设置,可以确保幼苗在不同生长期对应不同网目大小的网衣,起到疏通网箱内部饵料残渣而又防止鱼苗脱网的作用;
9、浮游期网衣的网目大小设置为3mmXlmm,底栖期网衣的网目大小设置为15mmX 15mm、成长期网衣的网目大小设置为9mmX 95mm,捕捞期网衣的网目规格为30mmX30mm,这四种网目大小迎合了真蛸各生长阶段的个体大小,确保在不同投饵期所对应网衣的网目大小小于真蛸活体,确保真蛸活体不流出网箱;
10、网衣上沉子的设置,既起在网衣包裹在箱体上时起到保持网箱形状的作用,又在网衣上端网口松开时,确保网衣顺利脱离箱体并垂挂在箱底,保持箱体稳定性的作用。【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箱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2箱体仰视图结构示意图。
[0009]图3箱罩和附着床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0]图4附着床和隔离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1]图5箱体内部一侧附着床、箱罩和人造蛸巢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2]图6附着床单边垂直方向人造蛸巢分布结构示意图。
[0013]图7箱体横截面人造蛸巢分布结构示意图。
[0014]图8单个人造蛸巢结构示意图。
[0015]箱盖1、箱罩2、网衣3、隔离板4、人造蛸巢5、附着床6、沉子7、投饵管8、网口 9,支撑柱10,间隔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阐述:
如图1和2所示为本发明的养殖装置的实施例,真蛸养殖网箱结构:包括箱体、框架、浮子和固泊装置,箱体外部设有四层网衣3,四层网衣3由内向外依次是捕捞期网衣、成长期网衣、底栖期网衣、浮游期网衣,网目大小依次减小。浮游期网衣的网目大小为3mmX 1mm,底栖期网衣的网目大小为15mmX 15mm、成长期网衣的网格规格为9mmX95mm,捕捞期网衣的网格规格为30mmX30mm。各个网衣3上口端设有能够收紧的口袋状的网口 9,中部设有4个沉子7。箱体由箱罩2、附着床6和人工蛸巢5构成,箱罩2和附着床6通过支撑柱10焊接连接。支撑柱10共6根,长0.1m,每个支撑柱10两端分别连接于附着床6和箱罩2下端的顶角处,使箱体保持正六边体的结构,同时使箱体底部呈开放性结构,如图3所示,箱罩2与附着床6之间存在间隔10。箱罩2为正六边柱体结构,边长为4.5m,高3m。附着床6为正六边形,沿着附着床6的六个边设置人造蛸巢5,如图6所示。人造蛸巢5由下至上呈蜂窝状分布,如图5所示,共设置10层,总高为1.5m,附着床6单边每层设有25个人造蛸巢5,则六个边每层共150个人造蛸巢5,既总设置人造蛸巢5为1500个。如图8所示,单个人造蛾巢5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半封闭结构设置,长为50cm,边长为IOcm,壁厚0.35cm。附着床6中间无蛸巢设置,呈正六边形,如图7所示,其上表面设有鹅卵石和砂石,边长为3.5m,面积为32m2,可供真蛸活动和觅食。附着床6边缘固定连接有光滑的隔离板4,隔离板4与附着床6之间的角度为120°,如图4,连接处光滑,便于残饵和死稚蛸从底部的间隔11处滑出。如图2所示,附着床6下表面设有网扣,网扣与网衣3为可拆卸连接。网衣3上端收紧网口 9,下端与网扣连接,则网衣固定于箱体外围,起到屏障的作用。箱罩2上端设有箱盖1,箱盖I上设有投馆管8,直径为0.2m。
[0017]利用上述养殖网箱进行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方法步骤如下:
1、养殖区域选择
选择南海大陆架浅海缓水域作为养殖区,尽量避免淡水河流与海水的交汇处及邻近海域。
[0018]2、设置养殖网箱选择水深5(T80m位置放置养殖网箱。
[0019]3、真蛸苗种的捕获
4月中旬,利用笼网捕捞野生稚蛸。
[0020]4、养成管理
(1)苗种投放:在每个养殖网箱里投放200尾稚蛸,真蛸的数量与蛸巢的数量之比为2:15,以使单只真蛸周围的蛸巢里栖息另一个真蛸的概率接近零,真蛸之间达到半隔离状态;
(2)整个养殖期为16~20周,利用盐度计和温度计,早晚测量与网箱等深度的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根据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的海水温度的变化调整网箱在海水中的深度。保证网箱所在深度的海水温度控制在16~21°C,下限不超过15°C,上限不超过23°C,所在深度的海水盐度不得低于27%。。当出现暴雨等突发天气时,可通过投饵管向网箱中投放食盐,食盐外包裹纱布;
(3)每过一个投饵阶段,将前一个投饵期的网箱最外端的网衣上端收紧的网口松开,则该网衣在沉子的作用下垂挂在网箱底部,既起到稳定箱体的作用,同时将内层大网目的网衣露出,则大网目的网衣既保证较大残饵料流出箱体,防止造成网目堵塞,又阻止成长后的活蛸流出网箱。具体操作为:当从喂养卤虫幼体阶段转到喂养卤虫幼体和幼体活蟹阶段时,将喂养卤虫幼体阶段对应的箱体最外端的浮游期网衣的上端网口松开,则浮游网衣在沉子的重力作用下,悬挂于箱体底部,起到稳定箱体的作用,与此同时,喂养卤虫幼体和幼体活蟹阶段对应的底栖期 网衣将作为最外端的网衣屏障,既阻止该阶段的真蛸幼体脱离网箱,又保证此喂养阶段产生的较大残饵料可以通过网衣层;当从喂养卤虫幼体和幼体活蟹阶段转到喂养幼体活蟹阶段时,将喂养卤虫幼体和幼体活蟹阶段时网箱最外端的网衣一底栖期网衣的上端网口松开,则底栖期网衣在沉子的重力作用下,悬挂于网箱的地步,起到稳定箱体的作用,与此同时,喂养幼体活蟹阶段时网箱最外端的网衣是成长期网衣,该网衣将在这个阶段起到既阻止真蛸活体离开网箱,又起到活蟹食饵残料可以通过网衣的网目而离开网箱的作用;当从喂养幼体活蟹阶段转到喂养活蟹阶段时,将成长期网衣脱离网箱,使该网衣悬挂在网箱底部,起到稳定箱体的作用,此时,网箱外端的网衣为捕捞期网衣。
[0021]5、投放饵料
在养殖前5周喂养卤虫幼体,每日早晚两次;
在养殖6~10周喂养卤虫幼体和幼体活蟹,每日三次,早上7:00、傍晚18:00和夜晚22:
00 ;
在养殖If 15周喂养幼体活蟹,每日三次,早上7:00、傍晚18:00和夜晚22:00 ;在养殖16~20周喂养活蟹,每日三次,早上7:00、傍晚18:00和夜晚22:00。
[0022]6、起捞收获
在16~20周的网箱养殖期间,随机捕捞网箱内的真蛸,抽取的真蛸的体重超过2.5kg的概率大于90% ;达到起捞要求时,将网衣吊起,将养殖网箱脱离海面,打开网衣和箱盖,人入网箱内收获成品真蛸。
【权利要求】
1.一种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包括箱体、框架、浮子和固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外部设有四层网衣(3),四层网衣(3)由内向外依次为捕捞期网衣、成长期网衣、底栖期网衣和浮游期网衣,且网目大小依次减少,四层网衣(3)上设有4飞个沉子(7),且上口端设有能够收紧的口袋状的网口( 9 ),箱体由箱罩(2 )、附着床(6 )和人工蛸巢(5 )构成,箱罩(2 )为多边形柱体结构,附着床(6)的形状与箱罩(2)的横截面形状配合设置,箱罩(2)和附着床(6)由支撑柱(10)固定连接,所述附着床(6)上表面设有人造蛸巢(5),所述人造蛸巢(5)在垂直方向呈蜂窝状排列,人工蛸巢(5)为正六边体且为半封闭结构,所述附着床(6)边缘固定连接有光滑的隔离板(4),所述网衣(3)与附着床(6)下表面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箱罩上端设有箱盖(I),所述箱盖(I)上设有投饵管(8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其特征是浮游期网衣的网目大小为3mmX 1mm,底栖期网衣的网目大小为15mmX 15mm、成长期网衣的网格规格为9mmX95mm,捕捞期网衣的网格规格为30mmX 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其特征是所述投饵管(8)直径为.0.2m^0.3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其特征是隔离板(4)与附着床(6)之间的连接角度为90°~180°,两者连接处光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人工蛸巢(5)半径为0.1m~0.2m,长为0.4m~0.8m。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柱(10)两端分别与附着床(6)和箱罩(2)的顶角处连接,高度为0.ΙπΟ.15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附着床(6)上铺设有鹅卵石和砂石。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进行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A、养殖区域选择:根据真蛸的生物活性的特点,选择年平均盐度不低于27%。和年平均温度为16~21°C的大陆架浅海缓水域作为养殖区;B、设置养殖网箱:选择水深5(T80m位置放置养殖网箱;C、真蛸苗种的捕获:利用笼网捕捞野生稚蛸;D、养成管理在每个养殖网箱里投放的稚蛸数量与人造蛸巢的数量之比最高为1:7 ;整个养殖期为16~20周,早晚测量与网箱等深度的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根据不同月份的海水温度的变化调整网箱在海水中的深度,保证网箱所在深度的海水温度控制在.16~21 °C,下限不超过15°C,上限不超过23°C,所在深度的海水盐度不得低于27%。;E、投放饵料总共分三个投饵阶段:第一阶段投放的饵料为卤虫幼体,投饵时间在:第广5周;第二阶段投放的饵料为卤虫幼体和幼体活蟹,投饵时间在:第6~10周;第三阶段投放的饵料为活蟹幼体,投饵时间在:1广15周;第四阶段投放饵料为活蟹,投饵时间在:16~20周;F、起捞收获在16~20周的网箱养殖期间,随机捕捞网箱内的真蛸,抽取的真蛸的体重超过2.5kg的概率大于90% ;达到起捞要求时,将网衣吊起,将养殖网箱脱离海面,打开网衣和箱盖,人入网箱内收获成品真蛸。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每过一个投饵阶段,将前一个投饵期的网箱最外端的网衣上端的收紧部位松开,所述网箱最外端的网衣与在沉子的作用下垂挂在网箱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捕捞稚蛸时间为3、4月份或9、10月份。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598123SQ201310568961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吴常文, 周雷文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