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1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循环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溉装置,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植物种植用的零排放循环灌溉装置,属于农业灌溉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及人类生存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农业化肥以及农药的大量施用,已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我国目前的花卉、蔬菜、中草药等植物的种植模式仍为粗放管理,种植管理过程中的化肥及农药的过度施用,不仅使土壤因N、P元素的渗漏流失而变坏,同时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增加生产成本,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这种状况还在不断加剧。因此,如何在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同时,又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改良土壤、土质,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首要问题。
发明内容为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肥水利用率低、面源污染大、生产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等诸多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节约水资源、农药、化肥,且高产、高效,不污染环境的零排放循环灌溉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这样一种循环灌溉装置,包括种植槽,设于种植槽上的喷头、滴头,喷头、滴头分别通过喷淋管、滴灌管与连接供液池的供液管相连,其特征在于种植槽排液口与集液池相连,集液池通过第一输液管及其上的灭菌消毒器与调节池相连,调节池通过第二输液管分别与种植槽上的喷头、滴头及贮液池相连,以将种植槽排出的余液收集到集液池中,再经第一输液管进行灭菌消毒后,送调节池调配,再返回喷头、滴头进行喷淋或滴灌,或者并入新的营养液中送喷头、滴头进行喷淋或滴灌,实现循环利用。所述种植槽设置多个,每一个种植槽的排液口均通过管道与集液池进液口相连,以将各种植槽排出的余液经管道送入集液池中。所述第一输液管上设置第一水泵。所述集液池上部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输液管上设有过滤器,以过滤余液中的杂质及颗粒物。所述调节池通过管道及其上的阀与营养液补充罐相连,调节池上部设第二过滤网,以过滤杂质,并根据需要向调节池中补充营养物质,以对余液进行调配。所述第二输液管上设置第二水泵,并通过其上的第一控制阀与供液管相连,以控制余液的循环使用。所述供液池出水口处的供液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以控制新营养液的输送。所述喷头设置多个,间隔设置在位于种植槽上方的喷淋管上,喷淋管通过其上的第四控制阀与供液管相连,以根据需要进行喷淋。所述滴头设置多个,间隔设置在位于种植槽中的滴灌管上,且滴灌管通过其上的第三控制阀与供液管相连,以根据需要进行滴灌。[0013]所述供液池、收集池、调节池底部设有排污口,以排除沉淀底泥。所述灭菌消毒器为市购紫外线或臭氧灭菌消毒器。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在正常输送营养液给种植槽中的植物的同时,收集种植槽中排出的余液,经灭菌消毒处理后,送调节池调配,再返回种植槽循环使用,从而实现零排放,且不会造成土壤恶化,水肥流失,并能准确控制施肥量及农药使用量,有效防止病虫害,有利于环境保护,有效节约水资源、农药、化肥,实现高产、高
效种植,为农业生产提供一种新的、可行的设施种植模式,具有较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灌溉装置,包括种植槽8,设于种植槽8上的喷头、滴头,喷头、滴头分别通过喷淋管6、滴灌管7与连接供液池I的供液管3相连,且滴灌管7通过其上的第三控制阀4与供液管3相连,喷淋管6通过其上的第四控制阀5与供液管3相连,以根据需要选择喷淋或滴灌,供液管3与供液池I相连,并在供液池I出水口处的供液管3上设有第二控制阀2,以控制新营养液的输送,种植槽8设置多个,每一个种植槽8的排液口 9均通过管道10与集液池11进液口相连,以将各种植槽8排出的余液经管道10送入集液池11中,同时通过集液池11上部设置的第一过滤网12过滤杂质及颗粒物,集液池11出液口连接有第一输液管13,第一输液管13上设置过滤器14、第一水泵15以及灭菌消毒器16,以进一步过滤余液中的杂质及颗粒物,并经第一水泵15送入灭菌消毒器16中进行灭菌消毒后,再送入调节池21中,所述灭菌消毒器16为市购紫外线或臭氧灭菌消毒器,调节池21上部设第二过滤网20,以过滤灭菌、消毒产生的次生杂质,调节池21通过管道19及其上的阀18与营养液补充罐17相连,以根据需要向调节池21中补充营养物质,以对余液进行调配,调节池21出液口通过第二输液管22及其上的第二水泵23、第一控制阀24与供液管3相连,以控制余液的循环使用,供液池1、收集池11、调节池21底部均设有排污口25,以排除沉淀底泥。工作时:将种植槽8底部排液口 9排出的余液经管道10、第一过滤网12收集到集液池11中,再经第一输液管13上的过滤器14进一步过滤后,送灭菌消毒器16中灭菌消毒后,经第二过滤网20送入调节池21中,与来自营养液补充罐17中的营养液等调配合格后,经第二输液管22返回喷淋管6或者滴灌管7,经喷头喷淋或滴头滴灌,或者并入新的营养液中送喷头、滴头进行喷淋或滴灌,实现循环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灌溉装置,包括种植槽,设于种植槽上的喷头、滴头,喷头、滴头分别通过喷淋管、滴灌管与连接供液池的供液管相连,其特征在于种植槽排液口与集液池相连,集液池通过第一输液管及其上的灭菌消毒器与调节池相连,调节池通过第二输液管分别与种植槽上的喷头、滴头及贮液池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设置多个,每一个种植槽的排液口均通过管道与集液池进液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上设置第一水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池上部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输液管上设有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通过管道及其上的阀与营养液补充罐相连,调节池上部设第二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液管上设置第二水泵,并通过其上的第一控制阀与供液管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池出水口处的供液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设置多个,间隔设置在位于种植槽上方的喷淋管上,喷淋管通过其上的第四控制阀与供液管相连;所述滴头设置多个,间隔设置在位于种植槽中的滴灌管上,且滴灌管通过其上的第三控制阀与供液管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池、收集池、调节池底部设有排污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灌溉装置,包括种植槽,设于种植槽上的喷头、滴头,喷头、滴头分别通过喷淋管、滴灌管与连接供液池的供液管相连,其特征在于种植槽排液口与集液池相连,集液池通过第一输液管及其上的灭菌消毒器与调节池相连,调节池通过第二输液管分别与种植槽上的喷头、滴头及贮液池相连。可在正常输送营养液给种植槽中的植物的同时,收集种植槽中排出的余液,经灭菌消毒处理后,送调节池调配,再返回种植槽循环使用,实现零排放,不会造成土壤恶化,水肥流失,并能准确控制施肥量及农药使用量,有效防止病虫害,有利于环境保护,有效节约水资源、农药、化肥,实现高产、高效种植。
文档编号A01C23/04GK203040184SQ20132003848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4日
发明者桂敏, 黎启江, 王继华, 宋杰, 卢珍红, 莫锡君, 周旭红, 陈敏, 龙江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