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94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包括育秧房和育秧房内的循环育秧装置,循环育秧装置包括:立体育秧架、主动链轮组、若干上、下链轮组、第一链条、第二链条、驱动装置以及悬挂在第一链条、第二链条上的秧盘吊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在上、下链轮组之间以W型方式绕过上、下链轮组,并且使悬挂在相邻上、下链轮组之间的这一段第一、第二链条上的秧盘吊篮成楼梯踏步状上下排列,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控制连接且驱动主动链轮组带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循环运动。育秧盘在秧盘吊篮上形成多层立体结构存放,且链条组呈“W”型布置,使得秧盘的受光区域均匀,相互不会遮挡光线,使得秧苗具有平衡的生长环境,且能通过链条组改变秧盘位置。
【专利说明】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化育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育秧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例如浸种时间,播种量,特定温度催苗时间,通风 炼苗时间,等等这些技术都己经程序化,而现在的育秧房大部分都在大棚内,至于立体育秧 大部分只是采用多层的机械框架,来摆放多层的育秧盘,来达到节省空间的日的。这种在棚 内架设多层棚架的方法,虽然提高了棚内面积的利用率,在大棚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大大增 加了育秧面积,但是这样的育秧方式也存在不少的弊端,例如工人必须爬上爬下来摆放育 秧盘,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原因高层和底层的秧苗生长不平衡,因此要经常互换,这更增加了 劳动强度,大棚的阳面和阴面也会使秧苗生长不平衡,还有就是不便实现机械化等等。这些 都是日前一些简单的立体育秧房存在的不足。
[0003]目前还出现了工厂化育秧,它拥有工厂化的育秧大棚,播种机械房,播种机械生产 线,立体育秧房等等,这种立体育秧房大多数还只是利用钢结构实现多层存放,且其结构为 上下并排叠放,使得秧苗受光不均匀,底下部分的秧苗生长环境较差,工人需要爬上爬下摆 放秧盘,所以还是很难解决上人的劳动强度和秧苗生长平衡的问题,不能为秧苗提供一个 良好的生长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育秧设备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全自 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该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形成多层立体结构存放秧盘,且能 通过链条组改变秧盘位置,使得秧苗生长平衡,也降低了劳动强度,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包括由骨架和透明材料搭建的育秧房和设置在育秧 房内的循环育秧装置,在所述育秧房的一侧设置有秧房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育秧装置 包括:
[0007]一立体育秧架,所述立体育秧架具有一秧盘出入端;
[0008]一设置在所述立体育秧架上的主动链轮组,所述主动链轮组为一对轴设在立体育 秧架相对于秧盘出入端两侧的主动链轮,一对主动链轮之间通过主动链轮同步轴联接;
[0009]间隔轴设于所述立体育秧架上部的若干上链轮组,每一上链轮组为一对轴设在立 体育秧架相对于秧盘出入端两侧的上链轮,一对上链轮之间通过上链轮同步轴联接;
[0010]间隔轴设于所述立体育秧架下部的若干下链轮组,每一下链轮组为一对轴设在立 体育秧架相对于秧盘出入端两侧的下链轮,一对下链轮之间通过下链轮同步轴联接;
[0011]环绕在所述立体育秧架同侧主动链轮、上链轮、下链轮上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 条;
[0012]间隔悬挂在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上的若干秧盘吊篮;[0013]放置在所述秧盘吊篮内的育秧盘;[0014]设置在所述立体育秧架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一控制装置连接,该控制 装置与一上位计算机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并通过主动链轮组驱动 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循环运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循环运动带动悬挂在第一链条和 第二链条上的若干秧盘吊篮循环运动,其中:[0015]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在所述上、下链轮之间以W型方式绕过所述上、下链轮, 并且使悬挂在相邻上、下链轮之间的这一段第一、第二链条上的秧盘吊篮成楼梯踏步状上 下排列。[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链轮与离主动链轮最远的一个下链 轮之间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构成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回程段,所述回程段的第一链条 和第二链条成直线段,悬挂在回程段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上的秧盘吊篮成一排排列。[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对链条张紧装置,至少一对链 条张紧装置分别安装立体育秧架相对于秧盘出入端两侧;每一链条张紧装置包括一对固定 在所述立体育秧架上的滑轨和滑动配置在所述一对滑轨之间的下链轮调节支架以及通过 螺母连接在所述下链轮调节支架上的张紧螺杆,所述张紧螺杆通过一对张紧螺母安装在所 述立体育秧架上;至少一组下链轮组中的两个下链轮分别轴设在所述一对链条张紧装置中 的下链轮调节支架上。[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立 体育秧架的秧盘出入端。[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立体育秧架的秧盘出入端位于所述秧房 门位置。[0020]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和联轴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皮带轮通 过皮带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一联轴器与所述 主动链轮传动连接。[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育秧房顶部设置有遮阳网和第一喷雾装 置,所述育秧房的下部设置第二喷雾装置。[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雾装置、第二喷雾装置与所述控 制装置连接。[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立体育秧架的下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导 向链轮,所述若干导向链轮与所述回程段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相啮合。[00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链轮、下链轮和主动链轮均通过轴承 座轴设在所述立体育秧架上。[0025]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秧盘放置在秧盘吊 篮上,形成多层立体结构存放秧盘,且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在上、下链轮之间呈“W”型布置, 使得上、下链轮组之间的秧盘不完全重叠,受光区域均匀,相互不会遮挡光线,使得秧苗具 有平衡的生长环境,且能通过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循环运动,来带动秧盘循环运动,秧盘 放置时无需爬上爬下,只需在立体育秧架的秧盘出入端将秧盘摆放到秧盘吊篮上或从秧盘 吊篮上取下即可,降低了劳动强度。【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侧视图。
[0028]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正视图。
[0029]图3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中立体育秧架的俯视图。
[00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链条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33]参见图1至图3所示,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包括由骨架和透明材料搭建的 育秧房100和设置在育秧房100内的循环育秧装置200,育秧房100的一侧设置有秧房门 (图中未示出)。
[0034]循环育秧装置200包括立体育秧架210、主动链轮组220、若干上链轮组230、若干 下链轮组240、第一链条250a、第二链条250b、若干秧盘吊篮260以及驱动装置300,立体育 秧架210的秧盘出入端位于秧房门位置。
[0035]主动链轮组220为一对通过轴承290轴设在立体育秧架210相对于秧盘出入端两 侧的主动链轮221,一对主动链轮221之间通过主动链轮同步轴222联接,主动链轮221通 过驱动装置300驱动,主动链轮221和驱动装置300设置在立体育秧架210的秧盘出入端, 驱动装置300与一控制装置连接,该控制装置与一上位计算机连接。
[0036]若干上链轮组230通过轴承290间隔轴设在立体育秧架210上部,每一上链轮组 230为一对轴设在立体育秧架210相对于秧盘出入端两侧的上链轮231,一对上链轮231之 间通过上链轮同步轴联接。
[0037]若干下链轮组240通过轴承290间隔轴设在立体育秧架210下部,每一下链轮组 240为一对轴设在立体育秧架210相对于秧盘出入端两侧的下链轮241,一对下链轮241之 间通过下链轮同步轴联接。
[0038]第一链条250a和第二链条250b分别环绕在立体育秧架210同侧主动链轮221、上 链轮231、下链轮241上,若干秧盘吊篮260间隔悬挂在第一链条250a和第二链条250b上, 秧盘吊篮260放置有育秧盘261,第一链条250a和第二链条250b在上、下链轮231、241之 间以W型方式绕过上、下链轮231、241,并且使悬挂在相邻上、下链轮231、241之间的这一段 第一、第二链条250a、250b上的秧盘吊篮260成楼梯踏步状上下排列,使得上、下链轮231、 241之间的育秧盘261不完全重叠,受光区域均匀,相互不会遮挡光线,使得秧苗具有平衡 的生长环境,且能通过第一链条250a和第二链条250b的循环运动,来带动秧盘吊篮260循 环运动。
[0039]主动链轮221与离主动链轮221最远的一个下链轮241之间的第一链条250a和第二链条250b构成第一链条250a和第二链条250b的回程段251,回程段251的第一链条 250a和第二链条250b成直线段,悬挂在回程段251的第一链条250a和第二链条250b上的 秧盘吊篮260成一排排列,回程段25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在立体育秧架210上且与第 一链条250a和第二链条250b相啮合的导向链轮252,保证第一链条250a和第二链条250b传动平稳。[0040]育秧房100顶部设置有遮阳网110和第一喷雾装置Illa,育秧房100的下部设置 第二喷雾装置111b,第一喷雾装置111a、第二喷雾装置Illb与控制装置连接,育秧房100 的顶部还设置有天窗120,以便给秧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0041]参见图4所示,驱动装置300包括驱动电机310、减速器320和联轴器330,驱动电 机310的输出端皮带轮311通过皮带340与减速器320的输入端皮带轮321传动连接,减 速器320的输出端通过一联轴器322与主动链轮221传动连接。[0042]参见图1和图5所示,立体育秧架210上还安装有至少一对链条张紧装置270,本 实施例中,链条张紧装置270为两对,间隔安装在立体育秧架210相对于秧盘出入端两侧, 每一链条张紧装置270包括一对固定在立体育秧架210上的滑轨271和滑动配置在一对滑 轨271之间的下链轮调节支架272以及通过张紧螺母274连接在下链轮调节支架272上的 张紧螺杆273,张紧螺杆273通过一对张紧螺母274安装在立体育秧架272上,可以有至少 一组的下链轮组240中的两个下链轮241分别轴设在一对链条张紧装置270中的下链轮调 节支架272上,本实施例中,一组下链轮组240中的两个下链轮241分别轴设在一对链条张 紧装置270中的下链轮调节支架272上,所以转动张紧螺杆273便能使下链轮调节支架272 上升或下降,达到对第一链条250a和第二链条250b的调紧功能。[004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0044]在秧盘出入端将育秧盘261装放在秧盘吊篮260上,当秧盘出入端的秧盘吊篮260 放满育秧盘261时,启动驱动电机310,使空的秧盘吊篮260通过第一链条250a和第二链 条250b传动到秧盘出入端继续装放育秧盘261,如此循环操作下去,就能够使全部秧盘吊 篮260都装放有育秧盘261,参见图1,此时的第一链条250a和第二链条250b呈“W”型的 多层立体结构布置,使得育秧盘261的受光区域均匀,相互不会遮挡光线,使得秧苗具有平 衡的生长环境,且能通过第一链条250a和第二链条250b改变育秧盘261位置,工作无需爬 上爬下,降低了劳动强度。[004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包括由骨架和透明材料搭建的育秧房和设置在育秧房内的循环育秧装置,在所述育秧房的一侧设置有秧房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育秧装置包括:一立体育秧架,所述立体育秧架具有一秧盘出入端;一设置在所述立体育秧架上的主动链轮组,所述主动链轮组为一对轴设在立体育秧架相对于秧盘出入端两侧的主动链轮,一对主动链轮之间通过主动链轮同步轴联接;间隔轴设于所述立体育秧架上部的若干上链轮组,每一上链轮组为一对轴设在立体育秧架相对于秧盘出入端两侧的上链轮,一对上链轮之间通过上链轮同步轴联接;间隔轴设于所述立体育秧架下部的若干下链轮组,每一下链轮组为一对轴设在立体育秧架相对于秧盘出入端两侧的下链轮,一对下链轮之间通过下链轮同步轴联接;环绕在所述立体育秧架同侧主动链轮、上链轮、下链轮上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间隔悬挂在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上的若干秧盘吊篮;放置在所述秧盘吊篮内的育秧盘;设置在所述立体育秧架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一控制装置连接,该控制装置与一上位计算机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并通过主动链轮组驱动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循环运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循环运动带动悬挂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上的若干秧盘吊篮循环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在所述上、下链轮之间以W型方式绕过所述上、下链轮,并且使悬挂在相邻上、下链轮之间的这一段第一、第二链条上的秧盘吊篮成楼梯踏步状上下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与离主动链轮最远的一个下链轮之间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构成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回程段,所述回程段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成直线段,悬挂在回程段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上的秧盘吊篮成一排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对链条张紧装置,至少一对链条张紧装置分别安装立体育秧架相对于秧盘出入端两侧;每一链条张紧装置包括一对固定在所述立体育秧架上的滑轨和滑动配置在所述一对滑轨之间的下链轮调节支架以及通过螺母连接在所述下链轮调节支架上的张紧螺杆,所述张紧螺杆通过一对张紧螺母安装在所述立体育秧架上;至少一组下链轮组中的两个下链轮分别轴设在所述一对链条张紧装置中的下链轮调节支架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对链条张紧装置,至少一对链条张紧装置分别安装立体育秧架相对于秧盘出入端两侧;每一链条张紧装置包括一对固定在所述立体育秧架上的滑轨和滑动配置在所述一对滑轨之间的下链轮调节支架以及通过螺母连接在所述下链轮调节支架上的张紧螺杆,所述张紧螺杆通过一对张紧螺母安装在所述立体育秧架上;至少一组下链轮组中的两个下链轮分别轴设在所述一对链条张紧装置中的下链轮调节支架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立体育秧架的秧盘出入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育秧架的秧盘出入端位于所述秧房门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和联轴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一联轴器与所述主动链轮传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房顶部设置有遮阳网和第一喷雾装置,所述育秧房的下部设置第二喷雾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雾装置、 第二喷雾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体育秧架的下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导向链轮,所述若干导向链轮与所述回程段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相啮合。
11.如权利要求3或4 所述的全自动育秧育苗智能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链轮、下链轮和主动链轮均通过轴承座轴设在所述立体育秧架上。
【文档编号】A01G9/10GK203378331SQ201320186588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4日
【发明者】杨友文, 康阳华, 李文元 申请人:湖南祥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