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去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6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清洗去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去梗装置,属于物料加工分类制作领域,更具体说是一种清洗兼去果梗的清洗去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果在加工前先要进行清洗,采用常规低效率高支出的人工操作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竞争力,水果清洗后的加工,由于物料梗柄与原料成分与口感不相同,梗柄必须与果肉分理。在解决此问题时,往往也采用大量的人工进行人工去梗,造成了劳动力的大量使用,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将加重企业成本费,而且,人工操作有一定的时间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工作的效率就会大幅度下降,质量就无法保证,会加大原料的损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成本支出。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清洗、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的清洗去梗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洗去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左上方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后方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去梗毛刷装置,所述箱体的下方设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通过连接管与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通过输水管与喷淋装置连接。所述支架的右上方还设有出料斗。所述去梗毛刷装置的中间安装有旋转轴承。采用了本实 用新型的清洗去梗装置,由于采用机械化自动清洗和去梗,与传统人工操作相比所能达到自动清洗、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的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清洗去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清洗去梗装置的右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梗毛刷装置的放大图。图中:1_支架,2-进料斗,3-箱体,4-去梗毛刷装置,5-循环水箱,6-连接管,7-循环水泵,8-输水管,9-喷淋装置,10-出料斗,11-旋转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洗去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I的左上方设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后方连接有箱体3,所述箱体3内安装有去梗毛刷装置4,所述箱体,3的下方设有循环水箱5,所述循环水箱5通过连接管6与循环水泵7,所述循环水泵7通过输水管8与喷淋装置9连接。所述支架I的右上方还设有出料斗10。所述去梗毛刷装置4的中间安装有旋转轴承11,通过旋转轴承11的转动来实现去梗毛刷装置4的运动;在应用中,当我们工作时,先在循环水箱5内注入水,再分别把去梗毛刷装置4、循环水泵7依次开启,此时可连续正常生产,把原料从进料斗2送入箱体3内,在去梗毛刷装置4的作用下,物料连续的从进料斗2处传送至出料斗10,物料通过去梗毛刷装置4的旋转,在箱体3内作连续翻滚且向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物料与去梗毛刷装置4的相互摩擦触碰达到梗与果实分离目的,通过这种自动化操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去梗的同时,由循环水泵7通过输水管8将水输送到喷淋装置9,通过喷淋装置9对原料进行清洗,在去梗的同时,完成了清洗流程,提高了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而且循环水箱5和循环水泵7,·可对清洗水循环利用,还节约了水资源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清洗去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I),所述支架(I)的左上方设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后方连接有箱体(3),所述箱体(3)内安装有去梗毛刷装置(4),所述箱体(3)的下方设有循环水箱(5),所述循环水箱(5)通过连接管(6)与循环水泵(7),所述循环水泵(7)通过输水管(8)与喷淋装置(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洗去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I)的右上方还设有出料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洗去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梗毛刷装置(4)的中间安装有旋转轴承( 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洗去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左上方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后方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去梗毛刷装置,所述箱体的下方设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通过连接管与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通过输水管与喷淋装置连接。所述支架的右上方还设有出料斗。所述去梗毛刷装置的中间安装有旋转轴承。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去梗装置,由于采用机械化自动清洗和去梗,与传统人工操作相比所能达到自动清洗、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的效果。
文档编号A23N12/02GK203120926SQ20132019635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5日
发明者赵波, 徐烈军, 俞丽君, 孟丽娜, 邵丽明 申请人:上虞专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