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085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它包括屋顶,该屋顶具有坡屋面,坡屋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能种植植被的花池,另设有能对各个花池进行供水的供水系统,该供水系统包括若干供水管,供水管铺设在屋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坡屋面装置实用可靠、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它能改变现在坡屋面工程生态绿化少的现状,使现有的屋面因生态绿化的出现对建筑物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使在这种屋面的建筑物的居住环境得到提升。由于生态坡屋面的存在,使建筑物能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并且能实现建筑物与周围生态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专利说明】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屋面工程的坡屋面工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建筑工程上的屋面工程较多使用坡屋面工程,它们能快速排除屋面的雨水和积雪等。并且它们是屋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由于屋面直接面向太阳光的照射,因此平屋面上经常采用绿化来进行生态隔热。生态绿化的存在能对建筑物进行美化、而且对建筑物室内外的温差进行调节,并且能对建筑物附近的空间进行悬浮杂质的净化,同时能提升氧气的含量。在城市中大量密集的建筑物的存在,使绿化面积减少,因此屋面生态绿化更是重要,它们能让密集的建筑群体中呈现生态绿化对建筑物的调节效果。
[0004]然而坡屋面工程由于屋面坡度的存在,不利于覆盖土体、也不利于土体中的水分保留。因此在坡屋面工程中造成种植绿化困难。因此使得大量的坡屋面工程无法拥有屋面生态绿化调节的效果。
[0005]考虑到生态绿化屋面在建筑物的重要性,并且结合坡屋面工程的优点,需要对两者进行结合,发明创新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屋顶,该屋顶具有坡屋面(I ),坡屋面(I)上设置有若干个能种植植被的花池(2),另设有能对各个花池(2)进行供水的供水系统,该供水系统包括若干供水管,供水管铺设在屋顶。
[0007]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花池(2)包括一底壁和一固接底壁的周壁(17),底壁为所述的坡屋面之一部分,周壁(17)为钢筋砼结构层。
[0008]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花池(2)内安装一不锈钢材质的花池筒(5),花池筒(5)之外壁紧贴花池(2)之底壁和周壁(17),且花池筒(5)之顶端部设有能扣接在花池之周壁(17)的扣钩(30)。
[0009]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花池之周壁(17)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18),位于花池之外的坡屋面(I)设置有防水层(18 )。
[0010]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花池之周壁(17)的防水层(18)外粘贴有瓷砖(19),坡屋面(I)之防水层(18 )外贴附有屋面砖(20 )。
[0011]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花池(2)上下间隔且并排布置,另设有能连接上下间隔布置的花池(2)的连接梯(3)。
[0012]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屋顶还包括一屋脊(4),屋脊(4) 二侧为所述的坡屋面(1),所述供水管包括一沿屋脊(4)长度方向延伸的屋脊供水管(7)、与花池(2)列数相同且沿坡屋面(I)上下延伸的坡屋面供水管(8 )和若干横向布置并分别对应各个花池的横向供水管(10),坡屋面供水管(8)连接屋脊供水管(7);另设有与坡屋面供水管(8)等数且与坡屋面供水管(8 )平行的支撑管(9 )和若干横向短管(11),横向短管(11)与横向供水管(10 )交错布置,横向短管(11)连接坡屋面供水管(8)和支撑管(9),横向供水管(10)连接坡屋面供水管(8)和支撑管(9),坡屋面供水管(8)、支撑管(9)、横向供水管(10)和横向短管(11)构成所述的连接梯(3)。
[0013]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坡屋面(I)预设有钢筋(14),所述周壁(17)之钢筋砼结构层包含该钢筋(14)。
[0014]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5]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坡屋面装置实用可靠、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它能改变现在坡屋面工程生态绿化少的现状,使现有的屋面因生态绿化的出现对建筑物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使在这种屋面的建筑物的居住环境得到提升。
[0016]本实用新型充分发挥坡屋面植被的效果,使坡屋面的功能得到改良。
[0017]由于生态坡屋面的存在,使建筑物能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并且能实现建筑物与周围生态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市场前景较大,对建筑物的坡屋面的生态绿化的功能实现来说非常实用。并且它克服坡屋面的种植土壤的水土保留不易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施工工艺的新颖性。
[0018]2.在现有的施工工艺基础上,通过在花池内侧设置不锈钢的花池筒,进而让植被在屋面的水分得予保证。
[0019]3.花池之周壁的外侧和位于花池之外的坡屋面设置有防水层,使得该坡屋面装置防水效果更好,在保证绿化生态的同时又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0020]4.坡屋面供水管、支撑管、横向供水管和横向短管构成连接梯,供水管与连接梯融合在一起,不仅成本降低,而且屋面管线也减少,更加美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文实用作进一步说明。
[0022]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坡屋面的截面示意图。
[0023] 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坡屋面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花池筒的断面示意图之一。
[0025]图4绘示了一较佳文施例的花池筒的断面示意图之二。
[0026]图5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连接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花池周壁的安装示意图。
[0028]图7绘示了一较佳施例的花池筒的安装示意图。
[0029]图8绘示了一较佳施例的花池及坡屋的防水层的安装示意图。
[0030]图9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屋面砖和瓷砖的安装示意图
[0031]图10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植物种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2]请查阅图1至图10,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它包括屋顶、花池和供水系统。
[0033]所述屋顶包括一屋脊4和二坡屋面1,所述的二坡屋面I分别位于屋脊4 二侧。所述坡屋面I采用钢筋砼结构,其在施工时预留有钢筋14。
[0034]所述坡屋面I上设置有若干个能种植植被的花池2。
[0035]本实施例中,位于花池之外的坡屋面I设置有防水层18。位于花池之外的坡屋面设置有防水层,使得该坡屋面装置防水效果更好,在保证绿化生态的同时又不影响居民的
日常生活。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坡屋面I之防水层18外贴附有屋面砖20。
[0037]本实施例中,所述花池2包括一底壁和一固接底壁的周壁17,底壁为所述的坡屋面之一部分,周壁17为钢筋砼结构层。该钢筋砼结构层包含钢筋14。
[0038]该周壁17的具体施工过程如下:借助箍筋15将预留的钢筋14牢固地绑扎好,接着安装周壁17之模板16,然后在模板16内浇注混凝土,即形成花池之周壁17。
[0039]本实施例中,所述花池2内安装一不锈钢材质的花池筒5,花池筒5之外壁紧贴花池2之底壁和周壁17,且花池筒5之顶端部设有能扣接在花池之周壁17的扣钩30。在现有的施工工艺基础上,通过在花池内侧设置不锈钢的花池筒,进而让植被在屋面的水分得予保证。
[0040]本实施例中,所述花池之周壁17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18。花池之周壁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使得该坡屋面装置防水效果更好,在保证绿化生态的同时又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0041]本实施例中,所述花池之周壁17的防水层18外粘贴有瓷砖19。
[0042]本实施例中,所述花池2上下间隔且并排布置。如图1所示,以一坡屋面为例,该坡屋面设置有三排六列的花池。
[0043]所述供水系统能对各个花池2进行供水,该供水系统包括控制开关和若干供水管,供水管铺设在屋顶,控制开关可装设在建筑物室内,保证控制供水的方便。
[0044]所述供水管包括一沿屋脊4长度方向延伸的屋脊供水管7、与花池2列数相同且沿坡屋面I上下延伸的坡屋面供水管8和若干横向布置并分别对应各个花池的横向供水管10,坡屋面供水管8连接屋脊供水管7 ;另设有与坡屋面供水管8等数且与坡屋面供水管8平行的支撑管9和若干横向短管11,横向短管11与横向供水管10交错布置,横向短管11连接坡屋面供水管8和支撑管9,横向供水管10连接坡屋面供水管8和支撑管9,坡屋面供水管8、支撑管9、横向供水管10和横向短管11构成连接梯3,该连接梯3能连接上下间隔布置的花池2,方便作业人员进行植被护理。供水管与连接梯融合在一起,不仅成本降低,而且屋面管线也减少,更加美观。
[0045]本实施例中,在坡屋面供水管8之底端部设有封堵头13,且在坡屋面供水管8和支撑管9之外周设有套管12。
[0046]本实施例中,坡屋面供水管8、支撑管9、横向供水管10和横向短管11均采用镀锌管。
[0047]如图10所示,在花池筒5内覆盖种植土 6,在种植土 6中植入植物21,并通过供水管进行浇水。为保证整个坡屋面的美观效果,植物21可采用藤状爬行植物与美观花草混合种植。
[004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坡屋面装置实用可靠、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它能改变现在坡屋面工程生态绿化少的现状,使现有的屋面因生态绿化的出现对建筑物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使在这种屋面的建筑物的居住环境得到提升。
[0049]本实用新型充分发挥坡屋面植被的效果,使坡屋面的功能得到改良。
[0050]由于生态坡屋面的存在,使建筑物能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并且能实现建筑物与周围生态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市场前景较大,对建筑物的坡屋面的生态绿化的功能实现来说非常实用。并且它克服坡屋面的种植土壤的水土保留不易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施工工艺的新颖性。
[00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屋顶,该屋顶具有坡屋面(1),坡屋面(I)上设置有若干个能种植植被的花池(2),另设有能对各个花池(2)进行供水的供水系统,该供水系统包括若干供水管,供水管铺设在屋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池(2)包括一底壁和一固接底壁的周壁(17),底壁为所述的坡屋面之一部分,周壁(17)为钢筋砼结构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池(2)内安装一不锈钢材质的花池筒(5 ),花池筒(5 )之外壁紧贴花池(2 )之底壁和周壁(17 ),且花池筒(5 )之顶端部设有能扣接在花池之周壁(17)的扣钩(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池之周壁(17)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18),位于花池之外的坡屋面(I)设置有防水层(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池之周壁(17)的防水层(18)外粘贴有瓷砖(19),坡屋面(I)之防水层(18)外贴附有屋面砖(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池(2)上下间隔且并排布置,另设有能连接上下间隔布置的花池(2)的连接梯(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还包括一屋脊(4),屋脊(4) 二侧为所述的坡屋面(1),所述供水管包括一沿屋脊(4)长度方向延伸的屋脊供水管(7)、与花池(2)列数相同且沿坡屋面(I)上下延伸的坡屋面供水管(8)和若干横向布置并分别对应各个花池的横向供水管(10),坡屋面供水管(8)连接屋脊供水管(7);另设有与坡屋面供水管(8)等数且与坡屋面供水管(8)平行的支撑管(9)和若干横向短管(11),横向短管(11)与横向供水管(10)交错布置,横向短管(11)连接坡屋面供水管(8)和支撑管(9),横向供水管(10)连接坡屋面供水管(8)和支撑管(9),坡屋面供水管(8)、支撑管(9)、横向供水管(10)和横向短管(11)构成所述的连接梯(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坡屋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屋面(I)预设有钢筋(14),所述周壁(17)之钢筋砼结构层包含该钢筋(14)。
【文档编号】A01G1/00GK203383410SQ201320344376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4日
【发明者】陈庆猛, 谢江龙, 章少剑, 王世殿, 翁锋锐, 林良进, 郭东海 申请人: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