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贮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1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贮存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贮存箱,包括带有开口的箱体(1)和覆于箱体(1)的开口上的箱盖板(2),箱体(1)的内腔中布置有供气体流通的内循环管道(3),内循环管道(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箱体(1)的内腔相连通的气孔(4),箱体(1)或箱盖板(2)上开设有箱体(1)内腔与外部连通的进气口,内循环管道(3)与进气口连通。粮食贮存在贮存箱内,通过设置在箱体内的内循环管道以及内循环管道上的气孔进行干湿气体的循环,降低粮食的存放温度,减少虫害的生成几率,减少粮食霉变的几率,同时还能够在内循环管道内加入驱虫材料达到驱除虫害的目的,为粮食提供良好的贮存环境,从而延长粮食的存活时间,提高粮食的新鲜品质。
【专利说明】一种存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贮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贮存箱。
【背景技术】
[0002]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而粮食的贮存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大重点问题。粮食(未加工的原粮)是采集下来的农作物的种子,在脱离植珠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会经过呼吸、后熟、陈化、衰老、死亡的阶段,越往后的阶段粮食的品质就越低。粮食的贮存环境以及贮存状态能够改变存活时间,粮食存活时间的长短决定粮食的新鲜品质。
[0003]目前,粮食多采用仓储式的贮存方式,正常的贮存,豆类一般可以存活5-6年,而谷物类一般只能存活2-3年。这类贮存方式,由于粮食的堆积,造成粮食特别是堆积到内部的粮食不通风、不通气,造成粮食内部温度的上升,极容易生成虫害和产生霉变,加快了粮食的衰变速度,使这些经过贮存的粮食品质普遍降低,造成极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贮存箱,以解决粮食的堆积造成不通风、不通气使得经过贮存的粮食衰变速度快、品质普遍降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贮存箱,包括带有开口的箱体和覆于箱体的开口上的箱盖板,箱体的内腔中布置有供气体流通的内循环管道,内循环管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箱体的内腔相连通的气孔,箱体或箱盖板上开设有箱体内腔与外部连通的进气口,内循环管道与进气口连通。
[0006]进一步地,贮存箱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外通气管道,外通气管道通过进气口与内循环管道相连通。
[0007]进一步地,外通气管道上设置有封堵外通气管道的进气端的气塞和/或向外通气管道内鼓风的风机。
[0008]进一步地,箱体包括有内壁和外壁,内壁与外壁之间通过封板连接,内壁、外壁和封板构成封闭隔层空腔。
[0009]进一步地,内循环管道和/或外通气管道伸入到封闭隔层空腔,与封闭隔层空腔相连通。
[0010]进一步地,风机通过外通气管道与进气口和/或封闭隔层空腔连通,风机连通到进气口的外通气管道上设置有气阀和/或风机连通到封闭隔层空腔的外通气管道上设置有气阀。
[0011]进一步地,外通气管道通过转接盒和/或转接管连通内循环管道。
[0012]进一步地,转接盒和/或转接管设置在贮存箱的底部。
[0013]进一步地,贮存箱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件,转接管和/或外通气管道穿过支撑件。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箱体或箱盖板上的用于观察贮存箱内情况的观察窗、装设于外通气管道与箱体接触的部位或者外通气管道与箱盖板接触的部位或者外通气管道悬空处并用于固定外通气管道位置的定位件、设置于箱盖板上的手柄、设置于箱体与箱盖板连接处并用于卡固箱体与箱盖板之间相对位置的连接构造,四者中的至少一个。
[00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粮食贮存在贮存箱内,通过设置在箱体的内腔中的内循环管道以及内循环管道上的气孔以及进气口,可使得贮存箱内部的粮食可通风透气,能够有效降低粮食内部温度,减少虫害和霉变的产生,保持粮食的生命力,延长粮食的存活周期,使这些经过贮存的粮食品质降低速度减缓,减小由品质降低带来的损失。
[0017]在粮食内部进行干湿气体的循环,降低粮食的存放温度,减少虫害的生成几率,减少粮食霉变的几率,同时还能够在内循环管道内加入驱虫材料达到驱除虫害的目的,为粮食提供良好的贮存环境,从而延长粮食的存活时间,提高粮食的新鲜品质。
[0018]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贮存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贮存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贮存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贮存箱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0024]图例说明:
[0025]1、箱体;2、箱盖板;3、内循环管道;4、气孔;5、外通气管道;6、气塞;7、风机;8、内壁;9、外壁;10、封板;11、封闭隔层空腔;12、气阀;13、转接盒;14、转接管;15、支撑件;16、观察窗;17、定位件;18、手柄;19、连接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贮存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贮存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贮存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忙存箱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的贮存箱,包括带有开口的箱体I和覆于箱体I的开口上的箱盖板2,箱体I的内腔中布置有供气体流通的内循环管道3,内循环管道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箱体I的内腔相连通的气孔4,箱体I或箱盖板2上开设有箱体I内腔与外部连通的进气口,内循环管道3与进气口连通。
[0028]粮食贮存在贮存箱内,通过设置在箱体I的内腔中的内循环管道3以及内循环管道3上的气孔4以及进气口,可使得贮存箱内部的粮食可通风透气,能够有效降低粮食内部温度,减少虫害和霉变的产生,保持粮食的生命力,延长粮食的存活周期,使这些经过贮存的粮食品质降低速度减缓,减小由品质降低带来的损失。
[0029]在粮食内部进行干湿气体的循环,降低粮食的存放温度,减少虫害的生成几率,减少粮食霉变的几率,同时还能够在内循环管道3内加入驱虫材料达到驱除虫害的目的,为粮食提供良好的贮存环境,从而延长粮食的存活时间,提高粮食的新鲜品质。
[0030]本实施例中,贮存箱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外通气管道5,外通气管道5通过进气口与内循环管道3相连通。外通气管道5与内循环管道3连接,通过外设设备与外通气管道5连通来改善内循环管道3内的气体环境,还可以通过往外通气管道5内投放驱虫材料或者通入驱虫气体以达到驱除虫害的作用,从而改善内部贮藏粮食的存放环境,提高粮食的存活时间,提闻粮食的新鲜品质。
[0031]本实施例中,外通气管道5上设置有封堵外通气管道5的进气端的气塞6和/或向外通气管道5内鼓风的风机7。可以通过风机7,加速内循环管道3和气孔4对于粮食的存放空间的气体流动,降低粮食的存放温度,减少虫害的生成几率,快速调节粮食的干湿程度,优化粮食的存放环境,以提闻粮食的存活时间,提闻粮食的新鲜品质。
[0032]本实施例中,箱体I包括有内壁8和外壁9,内壁8与外壁9之间通过封板10连接,内壁8、外壁9和封板10构成封闭隔层空腔11。减少紧靠贮存箱壁面的粮食收外界环境的影响,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0033]本实施例中,内循环管道3和/或外通气管道5伸入到封闭隔层空腔11,与封闭隔层空腔11相连通。使得在粮食周围都形成流动的气体,能够快速降低粮食的存放温度,减少虫害的生成几率,优化粮食的存放环境,以提闻粮食的存活时间,提闻粮食的新鲜品质。
[0034]本实施例中,风机7通过外通气管道5与进气口和/或封闭隔层空腔11连通,风机7连通到进气口的外通气管道5上设置有气阀12和/或风机7连通到封闭隔层空腔11的外通气管道5上设置有气阀12。可以通过气阀12调节风机7改善封闭隔层空腔11和/或内循环管道3的气体环境,从而更好的调控粮食的存放环境,以提高粮食的存活时间,提闻粮食的新鲜品质。
[0035]本实施例中,外通气管道5通过转接盒13和/或转接管14连通内循环管道3。通过转接盒13和/或转接管14可以实现外通气管道5与内循环管道3进行多点连通,使得对于内部空间环境进行更快速的调节,以达到充分调节贮存箱内所有粮食的温度、干湿度的目的。
[0036]本实施例中,转接盒13和/或转接管14设置在贮存箱的底部。可以使贮存箱外观美观;而贮存在底部粮食是最容易生虫和霉变的地方,从而底部开始进行外部的多点连通,加速底部的环境调节,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粮食生虫和霉变的几率,更好的调控粮食的存放环境,以提闻粮食的存活时间,提闻粮食的新鲜品质。
[0037]本实施例中,贮存箱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件15,转接管14和/或外通气管道5穿过支撑件15。支撑件15能够垫高贮存箱,减少贮存箱与地表湿气的接触,同时也能够保护转接管14和/或外通气管道5不被贮存箱的自重压迫造成损坏,转接管14和/或外通气管道5穿过支撑件15,支撑件15对于转接管14和/或外通气管道5也起到一个定位的作用。
[0038]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箱体I或箱盖板2上的用于观察贮存箱内情况的观察窗16、装设于外通气管道5与箱体I接触的部位或者外通气管道5与箱盖板2接触的部位或者外通气管道5悬空处并用于固定外通气管道5位置的定位件17、设置于箱盖板2上的手柄18、设置于箱体I与箱盖板2连接处并用于卡固箱体I与箱盖板2之间相对位置的连接构造19,四者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通过观察窗16观测内部贮存粮食的状况,即使调整内部的贮存环境,避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损失;可以通过手柄18方便箱盖板2的开闭,方便粮食的存取;可以通过连接构造19方便箱盖板2的安装和封闭贮存箱的内部空间。
[0039]本实施例中,内循环管道3通过设置多个气孔4形成筛孔管。
[0040]本实施例中,随着贮存箱体积的增大,贮存箱内设置的内循环管道3的管径和/或外通气管道5的管径也随着增大;同时也随着贮存箱体积的增大而增加风机7的功率。
[0041]粮食在贮存过程中会进入到休眠状态,而休眠状态的粮食需要存放在低氧和低湿度的环境中,才能够有效延长粮食的存活周期,而本案所提供的贮存箱就能够恒定、长久地提供低氧和低湿度的环境,以满足处于休眠状态的粮食的生存需要,能够有效地延长粮食的存活周期,提闻存粮食的品质。
[0042]实施时,打开箱盖板2,将粮食放入箱体I中,盖上箱盖板2,开启气阀12,让所有的外通气管道5、内循环管道3和封闭隔层空腔11相互连通,拔掉外通气管道5上的气塞6,开启风机7,在贮存箱与粮食之间以及粮食内部形成流动的循环气流,以调节粮食的干湿度和温度;停止风机7后,用气塞6封闭外通气管道5的管口,即完成贮存箱内部存放环境的优化过程。在内循环管道3和/或外通气管道5内可以放入驱虫材料,以达到驱虫的作用。驱虫材料在优化存放环境的过程中或者没有优化存放环境的时候都能够使用。驱虫材料可以为各种驱虫药物、电子类驱虫材料、电子类驱虫设备等等。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贮存箱,包括带有开口的箱体(I)和覆于所述箱体(I)的开口上的箱盖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I)的内腔中布置有供气体流通的内循环管道(3), 所述内循环管道(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箱体(I)的内腔相连通的气孔(4), 所述箱体(I)或所述箱盖板(2)上开设有所述箱体(I)内腔与外部连通的进气口, 所述内循环管道(3 )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存箱,其特征在于,贮存箱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外通气管道(5 ),所述外通气管道(5 )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内循环管道(3 )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贮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通气管道(5)上设置有封堵所述外通气管道(5 )的进气端的气塞(6 )和/或向所述外通气管道(5 )内鼓风的风机(7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贮存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I)包括有内壁(8 )和外壁(9 ), 所述内壁(8 )与所述外壁(9 )之间通过封板(10 )连接, 所述内壁(8)、所述外壁(9)和所述封板(10)构成封闭隔层空腔(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贮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管道(3)和/或所述外通气管道(5)伸入到所述封闭隔层空腔(11),与所述封闭隔层空腔(1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贮存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7)通过所述外通气管道(5)与所述进气口和/或封闭隔层空腔(11)连通,所述风机(7 )连通到所述进气口的所述外通气管道(5 )上设置有气阀(12 )和/或所述风机(7)连通到所述封闭隔层空腔(11)的所述外通气管道(5)上设置有气阀(12)。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贮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通气管道(5)通过转接盒(13 )和/或转接管(14 )连通所述内循环管道(3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贮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盒(13)和/或所述转接管(14)设置在所述贮存箱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贮存箱,其特征在于,贮存箱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件(15),所述转接管(14 )和/或所述外通气管道(5 )穿过所述支撑件(15)。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贮存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箱体(I)或所述箱盖板(2)上的用于观察贮存箱内情况的观察窗(16)、 装设于所述外通气管道(5 )与所述箱体(I)接触的部位或者所述外通气管道(5 )与所述箱盖板(2)接触的部位或者所述外通气管道(5)悬空处并用于固定所述外通气管道(5)位置的定位件(17)、 设置于所述箱盖板(2 )上的手柄(18 )、 设置于所述箱体(I)与所述箱盖板(2 )连接处并用于卡固所述箱体(I)与所述箱盖板(2)之间相对位置的连接构造(19), 四者中的至少一个。
【文档编号】A01F25/14GK203446245SQ201320444222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
【发明者】陈祥 申请人:宁乡县双江口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