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植株农作物电动喷雾机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264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植株农作物电动喷雾机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植株农作物电动喷雾机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包括箍紧条部分(1)、支架部分(2)、喷嘴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分(2)一侧固定在箍紧条部分(1)上,所述喷嘴杆(3)通过橡胶带系于所述支架部分(2)另外一侧,所述支架部分(2)由多条杆构成平面结构,所述喷嘴杆(3)与所述平面垂直设置,所述箍紧条部分(1)为上下2片呈不封闭喷雾机喷桶横截面状钢片,在开口处向外折翻,在折翻部分上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电动喷雾机增加一个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多个喷头同时向后喷洒农药,既避免人体面向农药,保护人体健康,同时又采用多个喷头,提高了作业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低植株农作物电动喷雾机后喷式多喷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植株农作物电动喷雾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低植株农作物电动喷雾机后喷式多喷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即通过喷洒各种化学农药实现对各种病虫害的防治。传统的电动喷雾机为人背药水喷桶,手持喷药杆对农作物进行农药喷洒,这样作业,人体眼、鼻和口腔等重要部位容易与农药接触,存在安全隐患,且作业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植株农作物电动喷雾机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其能够向后喷洒农药,避免人体面向农药,保护人体健康;同时采用多个喷头提高了作业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植株农作物电动喷雾机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包括箍紧条部分1、支架部分2、喷嘴杆3和塑料连接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分2 —侧固定在箍紧条部分I上,所述喷嘴杆3通过橡胶带系于所述支架部分2另外一侧,所述支架部分2由多条杆构成平面结构,所述喷嘴杆3与所述平面垂直设置,所述箍紧条部分I为上下2片呈不封闭喷雾机喷桶横截面状钢片,在开口处向外折翻,在折翻部分上设有通孔,所述塑料连接管20 —端连接所述喷嘴杆3,另一端连接喷桶21。
[0005]进一步,所述支架部分2包括:上固定三角杆4、左垂直杆5、上横杆6、中间横杆7、下横杆8、下三角固定杆9、中间垂直杆10、升降角杆11、右垂直杆12和喷杆横挑梁13 ;所述左垂直杆5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不同所述箍紧条I上;所述上横杆6 —端与左垂直杆5靠近上端位置处连接,另外一端与中间垂直杆10相应位置处连接,所述上横杆6呈水平设置;所述中间横杆7呈水平设置,其左端、中间位置和右端分别与所述左垂直杆5、中间垂直杆10和右垂直杆12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下横杆8相对于中间横杆7与上横杆8对称的设置在中间横杆7的下侧;所述上三角固定杆4和下三角固定杆9均包括两根杆,这两根杆一端在所述上横杆6和所述中间垂直杆10的连接处连接,另外一端分别连接到箍紧条部分上,呈前后对称设置,所述下固定三角杆9与上固定三角杆4结构相同,其相对于中间横杆7与上固定三角杆对称的设置在中间横杆7的下侧;在中间横杆7的右端固定有右垂直杆12 ;所述上横杆6、中间横杆7和下横杆8平行的水平设置;所述左垂直杆5、中间垂直杆10和右垂直杆12平行的垂直设置,并且上横杆6、中间横杆7、下横杆8和左垂直杆5、中间垂直杆10和右垂直杆12都位于同一个垂直平面内;在所述升降角杆11的一端固定有喷嘴杆横挑梁13,该喷嘴杆横挑梁13与所述升降角杆11垂直设置,并且喷嘴杆横挑梁垂直于上横杆6、中间横杆7、下横杆8和上三角杆9、中间垂直杆10、右垂直杆12所在的平面;所述中间垂直杆10上设有固定螺孔14 ;所述右垂直杆12设有升降螺孔15 ;所述升降角杆11上设有角杆升降连接孔16 ;所述升降角杆11 一端固定在所述喷杆横挑梁13中间位置,另一端通过所述角杆升降连接孔16和所述固定螺孔(14)连接于所述中间垂直杆10上,中部通过所述角杆升降连接孔16和升降螺孔15连接于所述右垂直杆12上;所述喷嘴杆3 —侧并排装有喷嘴16,另一侧中间位置装有连接药液输入口 18,所述连接药液输入口 18距左右相邻喷嘴中间位置各装有开关阀19 ;所述喷嘴杆3通过橡胶带系于所述支架部分2的所述喷杆横挑梁13上;所述开关阀19分别控制左右两边所述喷嘴17。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传统电动喷雾机增加一个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多个喷头同时向后喷洒农药,既保护人体健康又提高作业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喷头装置正视图;
[0008]图2为图1中A-A部分的放大图;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喷头装置的俯视图;
[001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喷嘴杆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2]1、箍紧条部分,2、支架部分,3、喷嘴杆,4、上三角固定杆,5、左垂直杆,6、上横杆,
7、中间横杆,8、下横杆,9、下三角固定杆,10、中间垂直杆,11、升降角杆,12、右垂直杆,13、喷杆横挑梁,14、固定螺孔,15、升降螺孔,16、升降连接孔,17、喷嘴,18、药液输入口,19、开关阀,20、塑料连接管,21、喷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4]本实用新型的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包括箍紧条部分1、支架部分2、喷嘴杆3和塑料连接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分2 —侧固定在箍紧条部分I上,所述喷嘴杆3通过橡胶带系于所述支架部分2另外一侧,所述支架部分2由多条杆构成平面结构,所述喷嘴杆3与所述平面垂直设置,所述箍紧条部分I为上下2片呈不封闭喷雾机喷桶横截面状钢片,在开口处向外折翻,在折翻部分上设有通孔,所述所述塑料连接管20 —端连接所述喷嘴杆3,另一端连接喷桶21。
[0015]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部分2包括:上固定三角杆、左垂直杆5、上横管杆、中间横杆7、下横杆8、下三角固定杆9、中间垂直杆10、升降角杆11、右垂直杆12和喷杆横挑梁13 ;所述左垂直杆5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两个所述箍紧条部分I上;所述上横杆6 —端与左垂直杆5靠近上端位置处连接,另外一端与中间垂直杆10相应位置处连接,所述上横杆6呈水平设置;所述中间横杆7呈水平设置,其左端、中间位置和右端分别与所述左垂直杆5、中间垂直杆10和右垂直杆12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下横杆8相对于中间横杆7与上横杆8对称的设置在中间横杆7的下侧;所述上固定三角杆4和下三角固定杆9均包括两根杆,这两根杆一端在所述上横杆6和所述中间垂直杆10的连接处连接,另外一端分别连接到箍紧条部分上,呈前后对称设置,所述下固定三角杆9与上固定三角杆4结构相同,其相对于中间横杆7与上固定三角杆对称的设置在中间横杆7的下侧。[0016]所述左垂直杆5、上三角杆5和下三角杆9将支架固定到所述箍紧条部分I ;在中间横杆7的右端固定有右垂直杆12 ;所述上横杆6、中间横杆7和下横杆8平行的水平设置;所述左垂直杆5、中间垂直杆10和右垂直杆12平行的垂直设置,并且上横杆6、中间横杆7、下横杆8和左垂直杆5、中间垂直杆10和右垂直杆12都位于同一个垂直平面内;在所述升降角杆11的一端固定有喷嘴杆横挑梁13,该喷嘴杆横挑梁13与所述升降角杆11垂直设置,并且喷嘴杆横挑梁垂直于上横杆6、中间横杆7、下横杆8和上三角杆5、中间垂直杆10、右垂直杆12所在的平面。
[0017]在中间垂直杆10和右垂直杆12上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升降角杆11通过固定在不同的所述中间垂直杆10的固定螺孔14和所述右垂直杆12上的升降螺孔15来固定到中间垂直杆10和右垂直杆12上,从而来调节对喷嘴杆横挑梁13高度的调节,从而控制喷嘴17喷洒农药的效果。
[0018]如图2支架结构俯视图所示,所述箍紧条部分I为上下2片呈不封闭喷雾机喷桶横截面状钢片,在开口处向外折翻,在折翻部分上设有通孔,用于安装螺钉与螺帽连接,以此调节箍紧条在喷桶上的松紧度;
[0019]如图3所示,所述喷嘴杆3 —侧并排装有喷嘴17另一侧中间位置装有连接喷桶输出口的药液输入口 18,所述连接喷桶输出口的药液输入口 18距左右相邻喷嘴中间位置各装有开关阀19 ;优选的,所述喷嘴杆3通过橡胶带系于所述支架部分2的所述喷杆横挑梁13上;所述开关阀19分别控制左右两边所述喷嘴17的关闭。
[0020]在对农作物喷洒农药时,需要先将传统电动喷雾机喷药杆拆除,然后将本装置通过箍紧条部分箍紧到喷桶上下部分,再将喷嘴杆3通过橡胶带系于支架部分2上的喷杆横挑梁上,最后将塑料连接管21 —端接喷桶出液口,另一端接喷嘴杆3上的药液输入口 18。
[0021]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和作业环境需要对升降角杆11的高度进行调节,先确定升降角杆11上的升降连接孔16与中间垂直杆7上的固定螺孔14的连接粗略调高,再确定升降角杆11上的升降连接孔16与右垂直杆上的升降螺孔15的连接细调高度,以此实现对喷嘴杆横挑梁13的高度调节,从而控制喷嘴17喷洒农药的效果。
[0022]上述完成后,便可进行农药喷洒,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开喷嘴杆3上的一个开关阀19,或者同时开启开关阀19,在喷洒的行驶过程中匀速向前行驶便可。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低植株农作物电动喷雾机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包括箍紧条部分(I)、支架部分(2 )、喷嘴杆(3 )和塑料连接管(20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分(2 ) 一侧固定在箍紧条部分(I)上,所述喷嘴杆(3)通过橡胶带系于所述支架部分(2)另外一侧,所述支架部分(2)由多条杆构成平面结构,所述喷嘴杆(3)与所述平面垂直设置,所述箍紧条部分(I)为上下2片呈不封闭喷雾机喷桶横截面状钢片,在开口处向外折翻,在折翻部分上设有通孔,所述塑料连接管(20 ) 一端连接所述喷嘴杆(3 ),另一端连接喷桶(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喷雾机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分(2)包括:上固定三角杆(4)、左垂直杆(5)、上横杆(6)、中间横杆(7)、下横杆(8)、下三角固定杆(9)、中间垂直杆(10)、升降角杆(11)、右垂直杆(12)和喷杆横挑梁(13);所述左垂直杆5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不同所述箍紧条(I)上;所述上横杆(6) —端与左垂直杆(5)靠近上端位置处连接,另外一端与中间垂直杆(10)相应位置处连接,所述上横杆(6)呈水平设置;所述中间横杆(7)呈水平设置,其左端、中间位置和右端分别与所述左垂直杆(5)、中间垂直杆(10)和右垂直杆(12)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下横杆(8)相对于中间横杆(7)与上横杆(8)对称的设置在中间横杆(7)的下侧;所述上三角固定杆(4)和下三角固定杆(9)均包括两根杆,这两根杆一端在所述上横杆(6)和所述中间垂直杆(10)的连接处连接,另外一端分别连接到箍紧条部分上,呈前后对称设置,所述下固定三角杆(9)与上固定三角杆(4 )结构相同,其相对于中间横杆(7 )与上固定三角杆对称的设置在中间横杆(7 )的下侧;在中间横杆(7)的右端固定有右垂直杆(12);所述上横杆(6)、中间横杆(7)和下横杆(8)平行的水平设置;所述左垂直杆(5)、中间垂直杆(10)和右垂直杆(12)平行的垂直设置,并且上横杆(6)、中间横杆(7)、下横杆(8)和左垂直杆(5)、中间垂直杆(10)和右垂直杆(12)都位于同一个垂直平面内;在所述升降角杆(11)的一端固定有喷嘴杆横挑梁(13),该喷嘴杆横挑梁(13)与所述升降角杆(11)垂直设置,并且喷嘴杆横挑梁垂直于上横杆(6)、中间横杆(7)、下横杆(8)和上三角杆(9)、中间垂直杆(10)、右垂直杆(12)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喷雾机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垂直杆(10)上设有固定螺孔(14);所述右垂直杆(12)设有升降螺孔(15);所述升降角杆(11)上设有角杆升降连接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喷雾机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角杆(II)一端固定在所述喷杆横挑梁(13)中间位置,另一端通过所述角杆升降连接孔(16)和所述固定螺孔(14)连接于所述中间垂直杆(10)上,中部通过所述角杆升降连接孔(16)和升降螺孔(15)连接于所述右垂直杆(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喷雾机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杆(3)一侧并排装有喷嘴(16),另一侧中间位置装有连接药液输入口(18),所述连接药液输入口( 18)距左右相邻喷嘴中间位置各装有开关阀(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喷雾机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杆(3 )通过橡胶带系于所述支架部分(2 )的所述喷杆横挑梁(13 )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喷雾机后喷式多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19)分别控制左右两边所述喷嘴(17)。
【文档编号】A01M7/00GK203407390SQ201320463312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发明者】王新兵 申请人:王新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