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阳能转换启闭的家用浇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转换启闭的家用浇灌装置,包括配设有水箱盖的密封水箱,密封水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水引流管,该出水引流管上并列连接有N根分流浇灌管,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上述的每根分流浇灌管上均安装有水力平衡装置;密封水箱的上部经引压气管连通有太阳能密封罐,该太阳能密封罐中的密封气体受太阳能辐射膨胀气压驱动密封水箱中的浇灌水沿出水引流管经分流浇灌管出水浇灌,密封水箱连接有单向补气系统。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节能环保,浇花时间和浇水量可以自动随着天气的改变而自动调整,具有实用性强,调节灵活、便于安装的特点,能满足家用花卉植物的浇灌需要。
【专利说明】一种基于太阳能转换启闭的家用浇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实施自动浇灌的浇灌系统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太阳能转换启闭的家用浇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净化室内空气,美化居家环境,人们普遍在室内种植各种盆栽花木等居家植物,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改善空气质量,让空气更加新鲜、清新宜人。但是对于上族来说,人们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或外出旅游或疏忽等原因,又常常无暇照顾家里的爱花,导致花木在炎炎夏日因缺水而干枯。因此如何能够帮人们照顾好这些花木,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让绿色充满我们的生活空间,是当前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廉且能根据天气变化自动适时、适量浇灌花木的一种基于太阳能转换启闭的家用浇灌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太阳能转换启闭的家用浇灌装置,包括配设有水箱盖的密封水箱,密封水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水引流管,该出水引流管上并列连接有N根分流浇灌管,N为大于或等于I的自然数,上述的每根分流浇灌管上均安装有水力平衡装置;密封水箱的上部经引压气管连通有太阳能密封罐,该太阳能密封罐中的密封气体受太阳能辐射膨胀气压驱动密封水箱中的浇灌水沿出水引流管经分流浇灌管出水浇灌,密封水箱连接有单向补气系统。
[0005]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06]上述的单向补气系统包括与密封水箱相连通的补气管和单向气阀;单向气阀出气逆止式安装在补气管中。
[0007]上述的密封水箱安装有便于观察液位的液位计。
[0008]上述的水力平衡装置为手动式调节单位时间内浇灌量大小的水流平衡调节阀,上述的浇灌为滴水式浇灌。
[0009]上述的太阳能密封罐由吸热玻璃胶粘组成;该吸热玻璃的内表面镀有镀膜。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水箱连通有太阳能密封罐,太阳能密封罐充分利用太阳的辐射能量,将太阳能密封罐中的密封气体加热膨胀增压,驱动密封水箱中的浇灌水流动给花木进行滴灌。分流浇灌管能为每一花盆分配浇灌水,人们能通过安装在分流浇灌管上的水流平衡调节阀,根据不同花卉的习性和距密封水箱的距离调节设定水流平衡调节阀的开启时间和浇水量,从而实现短期内无从照看状态下的自动浇灌。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1]I)、直接利用光热转换,通过镀膜的太阳能密封罐,提高光热转换效率,达到使气体升温增压驱动浇灌的目的,安全、可靠并且节能环保。
[0012]2)、经济实用,设备体积相对较小,便于家庭安装。
[0013]3)、考虑了补气、水力平衡和浇水量的控制,便于住户根据需要灵活调节。
[0014]4)、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廉。
[0015]5)、解决了家庭花木的自动浇灌问题,实现了自动、适时、适量的浇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艺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原理示意图。
[0019]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密封水箱1、水箱盖11、出水引流管2、分流浇灌管3、水力平衡装置4、水流平衡调节阀41、引压气管5、太阳能密封罐6、吸热玻璃61、补气管71、单向气阀72、液位计8、花盆9。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太阳能转换启闭的家用浇灌装置,包括配设有水箱盖11的密封水箱1,密封水箱I的底部连通有出水引流管2,出水引流管2设置在底部引出有利于水流排出,该出水引流管2上并列连接有N根分流浇灌管3,N为大于或等于I的自然数,每根分流浇灌管3上均安装有水力平衡装置4 ;密封水箱I的上部经引压气管5连通有太阳能密封罐6,该太阳能密封罐6中的密封气体受太阳能辐射膨胀气压驱动密封水箱I中的浇灌水沿出水引流管2经分流浇灌管3出水浇灌,密封水箱I连接有单向补气系统。现有技术中也有利用太阳能浇灌的装置系统,但大都是通过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转换成的电能输入至蓄电池,再由蓄电池提供用电所需。该种装置一般还包括安装于作物下面的湿度感应器,由湿度感应器控制水泵浇灌。这种系统包含动力和控制系统,因此对于家庭应用来讲安装比较复杂,并且成本太高。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密封罐6将太阳的光能转换成热能使太阳能密封罐6中的密封气体受热膨胀增压,增压的气体压力驱动密封水箱I中的浇灌水流出浇灌。从图1中可以看到,分流浇灌管3可以安装多个,每个分流浇灌管3可以浇灌一个花盆9。由于分流浇灌管3中设置有水力平衡装置4,人们能通过水力平衡装置4调节每一花盆9的浇水量。设置有单向补气系统能在密封水箱I中的气压低于大气压时,通过单向补气系统将外界的气体补充进来,而当密封水箱I中的气压高于外界气压时,单向补气系统关闭,防止气压外泄。在密封水箱I中的浇灌水使用完后,可以通过打开水箱盖11注水。本实用新型能根据天气的改变自动调整浇花时间和浇水量,解决了短期外出的住户或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家庭盆栽花卉、植物无人照管的困难,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特别适宜小范围的屋顶绿化或者家庭阳台花卉的滴灌浇水。
[002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单向补气系统包括与密封水箱I相连通的补气管71和单向气阀72 ;单向气阀72出气逆止式安装在补气管71中。通过补气管71可以使密封水箱I外的气体随时保持补充。
[0022]实施例中,密封水箱I安装有便于观察液位的液位计8。由于密封水箱I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密封状态,因此人们难以观察内部的水位,通过安装的液位计8人们就能很容易的知道密封水箱I中的水还有多少,从而能及时的通过水箱盖11补水。
[0023]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水力平衡装置4为手动式调节单位时间内浇灌量大小的水流平衡调节阀41,本实用新型的浇灌方式优选为滴水式浇灌。由于花盆9通常位于不同的位置,有的相对远离密封水箱1,有的相对较近,为了使每一花盆9都能有水滴出,人们需要结合花木的习性通过水流平衡调节阀41适当调节滴水量的大小,以保证每一盆花的滴水量都恰到好处。
[0024]实施例中,太阳能密封罐6由吸热玻璃61胶粘组成;该吸热玻璃61的内表面镀有镀膜。本实用新型采用镀膜的吸热玻璃61,有利于太阳能的吸收利用,通过引压气管5连接到密封水箱1,使系统便于安装。
[00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
[0026]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打开水箱盖11将水加入密封水箱I中,然后将水箱盖11密封盖好,出水引流管2和分流浇灌管3均为软塑料管,将分流浇灌管3根据密封水箱I和花卉、植物的放置位置不同进行合理拼装,通过水流平衡调节阀41保证距离远近的花盆9都能有水流出自动灌溉。
[0027]本实用新型在天气晴朗时,利用太阳光照,使太阳能密封罐6内的密封气体温度升高,压力增大,通过引压气管5推动密封水箱I内水流出滴灌浇花。实现无从照看下的自动烧灌。
[0028]当日光减弱时,太阳能密封罐6内的密封气体温度降低,压力随之减小,此时分流浇灌管3会自动停止浇花,同时,由于的水流出和温度的降低,太阳能密封罐6和密封水箱I上部会出现负压,环境气体则通过补气管71进入密封水箱I上部,通过引压气管5平衡太阳能密封罐6内的负压。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太阳能转换启闭的家用浇灌装置,包括配设有水箱盖(11)的密封水箱(I),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水箱(1)的底部连通有出水引流管(2),该出水引流管(2)上并列连接有N根分流浇灌管(3),所述的N为大于或等于I的自然数,所述的每根分流浇灌管(3)上均安装有水力平衡装置(4);所述的密封水箱(1)的上部经引压气管(5)连通有太阳能密封罐(6),该太阳能密封罐(6)中的密封气体受太阳能辐射膨胀气压驱动密封水箱(1)中的浇灌水沿出水引流管(2)经分流浇灌管(3)出水浇灌,所述的密封水箱(1)连接有单向补气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转换启闭的家用浇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单向补气系统包括与密封水箱(1)相连通的补气管(71)和单向气阀(72);所述的单向气阀(72)出气逆止式安装在补气管(7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转换启闭的家用浇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水箱(1)安装有便于观察液位的液位计(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转换启闭的家用浇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力平衡装置(4)为手动式调节单位时间内浇灌量大小的水流平衡调节阀(41),所述的浇灌为滴水式浇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转换启闭的家用浇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太阳能密封罐(6)由吸热玻璃 (61)胶粘组成;该吸热玻璃(61)的内表面镀有镀膜。
【文档编号】A01G27/02GK203399581SQ201320503549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9日
【发明者】何思源 申请人:何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