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插秧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4075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布谷插秧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布谷插秧机,包括机架、主轴、主动轮、两行走轮、副轴、拨杆机构、从动轮、两偏心轮、秧箱和用于取秧插秧的插取机构,插取机构包括两连杆、爪杆和摆杆,所述机架的底面采用平底船结构,爪杆包括若干爪和一固定杆,各爪横向可调的活动安装在固定杆上,固定杆以其两端安装在两连杆上。本实用新型将原有轻型插秧机的机架底部做成平底船的结构,通过船底在水里运动自如的原理,使机架能适应深泥田的工作环境,而爪杆采用分体式结构,各爪可调的安装在固定杆上,能根据不同的需要播种不同跨距的秧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既保存了原有插秧机的插秧效果好、不会浮秧的特点,还能适应深泥田的工作环境,播种不同的秧距,适应范围更广。
【专利说明】布谷插狹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了 一种插秧机。
【背景技术】
[0002]插秧机是农民非常需要的农具,但迄今为止使用插秧机的农户微乎其微,原因是目前的插秧机结构太复杂、笨重、成本高且空栽率高浮秧多,插秧效果并不好,因此如何简化插秧机的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插秧效果,仍是农机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0003]为此,专利号为200420069286.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轻型插秧机,这种插秧机虽然结构简单,其秧箱在插秧过程中能横向往返运动,使取插机构取秧时不会因为总在一个位置取秧而造成空取现象,同时秧箱在移动换向时会发生轻震动使箱内的秧及时自动的下落,确保了取插机构每次都能取到秧,同时由于取插机构将秧插到泥中后其爪杆向前移去,不再碰及已插的秧苗或使其带出泥土,插秧效果好,不会浮秧,但是在深泥田里工作环境中,该种插秧机的机架结构运行阻力过大,往往会陷入深泥田中无法前行,而其爪杆是固定在连杆上,爪杆各爪之间的距离自由无法调节,致使该种插秧机播种的秧苗距离是固定的,无法适应大小不一的田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插秧效果好、可在深泥田里前行、播种的秧苗距离可调的布谷插秧机。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谷插秧机,包括机架、主轴、主动轮、两行走轮、副轴、拨杆机构、从动轮、两偏心轮、秧箱和用于取秧插秧的插取机构,所述插取机构包括两连杆、爪杆和摆杆,所述主轴和副轴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主动轮和两行走轮安装在主轴上,所述从动轮和两偏心轮安装在副轴上,所述从动轮由主动轮带动旋转,所述秧箱安装在插取机构的上方的机架上,所述拨杆机构安装在副轴上并带动秧箱在机架上作横向间歇移动,所述连杆偏心安装在偏心轮上并由其带动运动,所述摆杆一端与机架可转连接,另一端与连杆可转连接,所述爪杆以其两端安装在两连杆上,所述机架的底面采用平底船结构,所述爪杆包括若干爪和一固定杆,所述各爪横向可调的活动安装在固定杆上,所述固定杆以其两端安装在两连杆上。
[0006]在所述固定杆上开有若干横向的长形孔,在所述各爪的后端开有一圆孔,所述各爪通过螺栓穿过圆孔、长形孔与螺母连接可横向移动的安装在固定杆上。
[0007]本实用新型将原有轻型插秧机的机架底部做成平底船的结构,通过船底在水里运动自如的原理,使机架能适应深泥田的工作环境,而爪杆采用分体式结构,各爪可调的安装在固定杆上,能根据不同的需要播种不同跨距的秧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既保存了原有插秧机的插秧效果好、不会浮秧的特点,还能适应深泥田的工作环境,播种不同的秧距,适应范围更广。【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图2 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拨杆机构的芯套导向槽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从图1至图4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布谷插秧机,包括机架1、主轴2、主动轮3、两行走轮4、副轴5、拨杆机构6、从动轮7、两偏心轮8、秧箱9和用于取秧插秧的插取机构10,其中拨杆机构6包括芯套61、滑片62、滑套63和拨杆64,在芯套61的外圆柱面布有导向槽65,秧箱9的底部有出秧槽91,出秧槽上设有用于防止秧自动掉出的阻隔钉92,该阻隔钉92采用钢丝,插取机构10包括两连杆11、爪杆和摆杆14,爪杆包括若干爪12和一固定杆13,机架I的底面采用平底船结构,主轴2和副轴5安装在机架I上,主动轮3和两行走轮4安装在主轴2上,芯套61与副轴5采用键连接或过盈配合连接,滑片62位于导向槽65中,当副轴5转动时,芯套61随之移动,滑片62在导向槽65中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动,当到达芯套61端部时自动反向回移,滑套63套在芯套61上并将滑片62套住,以防滑片62脱离导向槽65,拨杆64 —端穿过滑套63与滑片62固接,从动轮7和两偏心轮8都以其中心安装在副轴5上,从动轮7由主动轮3带动旋转,秧箱9安装在插取机构10的上方的机架I上,并通过一根管子与拨杆64另一端连接,当拨杆64插入其中后,使秧箱9随拨杆64在机架I上作间歇的横向移动,连杆11 一端偏心安装在偏心轮8上并由偏心轮8带动连杆11运动,各爪12横向可调的活动安装在固定杆13上,固定杆13以其两端安装在两连杆11的另一端上,摆杆14 一端与机架I可转连接,另一端与连杆11可转连接。
[0013]从图3可以看出,在固定杆13上开有若干横向的长形孔131,在各爪12的后端开有一圆孔,各爪12通过螺栓穿过圆孔、长形孔131与螺母连接可横向移动的安装在固定杆13上。
[0014]本实用新型插取机构10安装时应注意,爪杆在最高位时,滑片62应在导向槽65的直槽位置,以防爪杆受阻于秧箱9的阻隔钉92,机架尾端底部可设一横杆起平土作用。
[001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本实用新型的机架I前行时,行走轮4的转动使主轴2转动进而使主动轮3转动,主动轮3将带动从动轮7转动,从而使副轴5转动,偏心轮8随之转动,带动插取机构10取秧插秧,拨杆机构6来回间歇横向移动带动秧箱9作相应的来回间歇横向移动。
[0016]本实用新型可用牛拉,也可用拖位机头带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布谷插秧机,包括机架(I)、主轴(2)、主动轮(3)、两行走轮(4)、副轴(5)、拨杆机构(6 )、从动轮(7 )、两偏心轮(8 )、秧箱(9 )和用于取秧插秧的插取机构(10 ),所述插取机构(10)包括两连杆(11)、爪杆和摆杆(14),所述主轴(2)和副轴(5)安装在机架(I)上,所述主动轮(3 )和两行走轮(4 )安装在主轴(2 )上,所述从动轮(7 )和两偏心轮(8 )安装在副轴(5)上,所述从动轮(7)由主动轮(3)带动旋转,所述秧箱(9)安装在插取机构(10)的上方的机架(I)上,所述拨杆机构(6)安装在副轴(5)上并带动秧箱(9)在机架(I)上作横向间歇移动,所述连杆(11)偏心安装在偏心轮(8)上并由其带动运动,所述摆杆(14) 一端与机架(I)可转连接,另一端与连杆(11)可转连接,所述爪杆以其两端安装在两连杆(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的底面采用平底船结构,所述爪杆包括若干爪(12)和一固定杆(13),所述各爪(12)横向可调的活动安装在固定杆(13)上,所述固定杆(13)以其两端安装在两连杆(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谷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杆(13)上开有若干横向的长形孔(131),在所述各爪(12)的后端开有一圆孔,所述各爪(12)通过螺栓穿过圆孔、长形孔(131)与螺母连接可横向移动的安装在固定杆(13)上。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3387890SQ201320517332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康文琪 申请人:康文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