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机进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球磨机进料装置,属于进料装置,其结构包括端盖和衬套,所述的衬套设置在端盖内,衬套与端盖外端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端盖和衬套接触长度增加并且在两者内端接触面上设置3~4个骑缝销,所述的端盖的中空轴内壁出口端的加工长度由原来的50~60mm加长为120~140mm,衬套与端盖接触的外圆面加工长度由原来的30~40mm加长为100~12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球磨机进料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有效防止螺栓断裂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球磨机进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料装置,尤其是一种防止断螺栓的球磨机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球磨机衬套和端盖采用螺栓连接,运转时,机体本身加研磨体及物料重量较重,转动惯量较大,端盖与衬套连接的地方由于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较大,连接螺栓非常容易断裂。如果发生螺栓断裂,那整台磨机就得停止运转重新更换螺栓,整个系统出料量就达不到预定产量,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0003]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球磨机进料装置,该球磨机进料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有效防止螺栓断裂的特点。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端盖和衬套,所述的衬套设置在端盖内,衬套与端盖外端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端盖和衬套接触长度增加并且在两者内端接触面上设置3?4个骑缝销,所述的端盖的中空轴内壁出口端的加工长度由原来的50?60mm加长为120?140mm,衬套与端盖接触的外圆面加工长度由原来的30?40mm 加长为 100 ?120mm。
[0006]所述的端盖和衬套的内端接触面上设置3个骑缝销。
[0007]所述的端盖的中空轴内壁出口端的加工长度为140mm,衬套与端盖接触的外圆面加工长度为120mm。
[0008]本实用新型的球磨机进料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整体结构设计增加端盖与衬套的实际接触面积,有效增强了端盖的连接导向性,骑缝销的设计加工使得端盖和衬套的定位更加精确,避免螺栓由于剪切力的作用发生断裂,影响整个磨机的运转,有效降低直接经济损失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是球磨机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2是球磨机进料装置的端盖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3是图2所示的端盖的局部放大图;
[0012]附图4是球磨机进料装置的衬套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5是图2所示的衬套的局部放大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1、端盖,2、衬套,3、螺栓,4、骑缝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球磨机进料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0016]本实用新型的球磨机进料装置,其结构包括端盖I和衬套2,所述的衬套2设置在端盖I内,衬套2与端盖I外端面通过螺栓3连接,所述的端盖I和衬套2接触长度增加并且在两者内端接触面上设置3?4个骑缝销4,所述的端盖I的中空轴内壁出口端的加工长度由原来的50?60mm加长为120?140mm,衬套2与端盖I接触的外圆面加工长度由原来的30?40mm加长为100?120mm。这种设计使得端盖I与衬套2的实际接触面积显著增大,有效增强了端盖I的连接导向性,使得端盖I和衬套2的定位更加精确;
[0017]所述的端盖I和衬套2的内端接触面上设置3个骑缝销4。在磨机整体运转过程中,端盖I和衬套2能始终保持同步转速,而不发生任何晃动和位移,这样就有效保证了螺栓3的同步旋转,从而避免螺栓3发生断裂,增加螺栓3的使用寿命。
[0018]所述的端盖I的中空轴内壁出口端的加工长度为140mm,衬套2与端盖I接触的外圆面加工长度为120mm。
[0019]本设计在原有端盖I与衬套2基础上增加了加工长度,改动小,工序简单,易加工,能有效达到防止螺栓3断裂目的,实用有效,经济方便。
[0020]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
1.球磨机进料装置,包括端盖和衬套,所述的衬套设置在端盖内,衬套与端盖外端面通过螺栓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端盖和衬套接触长度增加并且在两者内端接触面上设置3?4个骑缝销,所述的端盖的中空轴内壁出口端的加工长度由原来的50?60mm加长为120?140mm,衬套与端盖接触的外圆面加工长度由原来的30?40mm加长为100?1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磨机进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端盖和衬套的内端接触面上设置3个骑缝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磨机进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端盖的中空轴内壁出口端的加工长度为140mm,衬套与端盖接触的外圆面加工长度为120mm。
【文档编号】B02C17/18GK203725234SQ201320852438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李至冰, 石俊峰 申请人: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