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茧剥离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318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蚕茧剥离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离结在方格簇上的蚕茧的蚕茧剥离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包括驱动装置、传动机构、机架、推杆、接茧板。推杆设计成由横截面尺寸较小的刚性推杆体和具有弹性的可压缩变形的推杆头组成,不仅能推出结在不可折叠的方格簇上的蚕茧,对可折叠、易变形的方格簇只要稍加整形定位也能将蚕茧推出而不损坏方格簇和损伤蚕茧;对已推出方格簇孔格的蚕茧则由用弹性片制成的蚕茧隔离装置将其与方格簇隔离,蚕茧推出方格簇孔格后,只需把方格簇移开就可以扯断连接在蚕茧与方格簇之间的蚕丝将蚕茧剥离。为蚕农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的剥茧机械,降低了蚕农剥茧的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一种蚕茧剥离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方面的蚕茧剥离机,特别是一种剥离结在方格簇上的蚕茧的蚕茧剥离机。
【背景技术】
[0002]方格簇是中间有许多矩形孔格的框架,孔格数一般在160个以上,蚕农用来给成熟的蚕在其上吐丝结茧,目前方格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竹、木等材料制成的不可折叠的方格簇,一种是由纸板制成的可折叠的方格簇。蚕在方格簇上结好茧后,蚕农要将蚕茧剥离下来销售。目前已知的用推杆将蚕茧推出方格簇孔格的剥茧机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与方格簇孔格一一对应的推杆将蚕茧推出方格簇孔格,然后用手扯断或用刮刀刮断或用电热丝烧断连接在蚕茧与方格簇之间的蚕丝剥离蚕茧,为保证既能推出蚕茧又不损伤蚕茧,这种剥茧机械推杆的横截面尺寸做得比较大,用在可折叠的方格簇上时,因方格簇的变形很难将众多的推杆同时与方格簇孔格对齐而损坏方格簇,因此,这种剥茧机械存在的问题是,只能用于不可折叠的方格簇,使用有局限性;一种是用几根较长的推杆先行进入相应的方格簇孔格,通过这些较长的推杆来定位,使后续较短的推杆能顺利通过方格簇孔格来推出蚕茧,对已经推出方格簇孔格的蚕茧则通过在方格簇每个孔格下设置单向弹簧门将蚕茧与方格簇隔离,再用刮刀刮断连接在蚕茧与方格簇之间的蚕丝剥离蚕茧,这种剥茧机械虽然可以剥离可折叠的方格簇上结的蚕茧,但用较长的推杆进行定位时通常要仔细调整,操作比较难,费时较多,对应每个方格簇孔格都要设置一个单向弹簧门,结构比较复杂。目前,纸板制成的方格簇因其结茧质量好,可折叠收藏而被广泛推广使用,缺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的剥茧机械,大多数蚕农仍用手工将蚕茧从方格簇孔格中逐个剥离,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用于剥离结在方格簇上的蚕茧的蚕茧剥离机。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将用来把蚕茧推出方格簇孔格的推杆设计成由横截面尺寸较小的刚性推杆体和具有弹性的可压缩变形的推杆头组成,这样不仅能推出结在不可折叠的方格簇上的蚕茧,对可折叠、易变形的方格簇只要稍加整形定位也能将蚕茧推出而不损坏方格簇和损伤蚕茧;对已推出方格簇孔格的蚕茧则由用弹性片制成的蚕茧隔离装置将其与方格簇隔离,蚕茧推出方格簇孔格后,只需把方格簇移开就可以扯断连接在蚕茧与方格簇之间的蚕丝将蚕茧剥离。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实现如下:
[0006]本实用新型包括驱动装置、传动机构、机架、推杆、接茧板,固定有推杆的推杆板以推杆朝下的位置固定在导杆的上端,驱动装置驱动导杆沿直线轴承上下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推杆板及推杆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的推杆由刚性的推杆体和具有弹性的可压缩变形的推杆头组成,推杆下方的机架面框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方格簇阻挡栅格,方格簇整形定位框导轨以及由弹性片、支撑杆、框架组成的蚕茧隔离装置,结有蚕茧的方格簇装入方格簇整形定位框整形定位后沿方格簇整形定位框导轨放置到推杆下方。
[0007]所述的推杆板上固定有数行推杆,推杆的行数、根数与方格簇孔格相同一一对应。推杆由推杆体和推杆头组成,推杆体用刚性材料制成,其横截面的长、宽分别为方格簇孔格长、宽的I / 3-2 / 3和I / 4-3 / 5,推杆体的下端固定有推杆头,推杆头用具有弹性可压缩变形不粘蚕丝的材料制成,为管状,长度为方格簇孔格长度的I / 2-3 / 4,外径为方格簇宽度的I / 3— 3 / 5,管壁厚1-4毫米。
[0008]所述的蚕茧隔离装置是在一框架宽度方向上安装间距与方格簇孔格行距相同,数量比方格簇孔格行数多一行的支撑杆,位置对应方格簇宽度方向上的每条隔板,在每根支撑杆上固定一片弹性材料制成的厚度为0.1-0.4毫米的弹性片,每相邻的弹性片在方格簇孔格中线处形成一条缝隙,缝隙宽0-10毫米,框架的一端安装有定位块,用来给方格簇整形定位框定位。支撑杆跨度较大时,在框架中间沿方格簇长度方向应设置至少一根加强杆来固定支撑杆,以增强支撑杆的刚度。
[0009]所述的方格簇整形定位框是一个能放入方格簇的框架,框架底边框内侧安装有至少6个定位块,用于方格簇的定位。
[0010]所述的方格簇阻挡栅格是一个由纵条、横条垂直交叉连接成的可以使推杆通过的栅格,阻挡方格簇在推杆复位时随推杆一起向上移动。
[0011]本实用新型为蚕农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的剥茧机械,降低了蚕农剥茧的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方格簇定位框的轴测示意图。
[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蚕茧隔离装置的轴测示意图。
[0019]图7是本实用新型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是本实用新型方格簇阻挡栅格的轴测示意图。
[0021]图中:1.机架,2.推杆板,3.推杆,4.方格簇整形定位框导轨,5.方格簇整形定位框,6.蚕茧隔离装置,7.直线轴承,8.导杆,9.复位弹簧,10.钢丝绳,11.接茧板,12.脚踏杠杆,13.电动机,14.减速器,15.圆盘,16.连杆,17.双作用气缸,18.方格簇定位块,19.方格簇,20.支撑杆,21.弹性片,22.方格簇整形定位框定位块,23.推杆头,24.方格簇阻挡栅格,25.加强杆,26.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23]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蚕茧剥离机,机架⑴为框架结构,机架⑴的面框上安装有蚕茧隔离装置(6),在蚕茧隔离装置(6)上方安装有方格簇整形定位框导轨
(4),方格簇整形定位框导轨(4)与推杆(3)之间安装有方格簇阻挡栅格(24),机架(I)的4根立柱上各安装有2个直线轴承(7),每根立柱的直线轴承(7)中穿有导杆(8),导杆(8)可沿直线轴承(7)作上下往复运动,导杆(8)的上端安装有固定着推杆(3)的推杆板(2),机架(I)的中下方装有承接蚕茧的接茧板(11)。
[0024]本实施例动力为人力,驱动装置为脚踏杠杆(12),导杆⑶上套有复位弹簧(9),作业时,动力通过脚踏杠杆(12)传递给钢丝绳(10),钢丝绳(10)拉动连接导杆(8)的框架使导杆(8)向下运动,撤出人力后导杆(8)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复位。
[0025]如图1、图7所示,所述的推杆板⑵上固定有数行长度相同的用来将蚕茧推出的推杆(3),推杆(3)的行数、根数与方格簇(19)的孔格数相同一一对应。推杆(3)由推杆体和推杆头(23)组成,推杆体用刚性材料制成,其横截面的长、宽分别为方格簇(19)孔格长、宽的2 / 3、1 / 3,推杆体的下端固定有推杆头(23),推杆头(23)用橡胶制成,为管状,长度为方格簇(19)孔格长的3 / 4,外径为方格簇宽度的I / 2,管壁厚1.5毫米。
[0026]如图6所示,所述的蚕茧隔离装置(6),在框架宽度方向安装间距与方格簇(19)孔格行距相同,数量比方格簇(19)行数多一行的支撑杆(20),位置对应方格簇(19)宽度方向上的每条纸板,在每根支撑杆(20)上固定一片材料为塑料厚度0.14毫米的弹性片(21),每相邻的弹性片(21)在方格簇(19)孔格中线相接形成一条缝隙(26),缝隙宽度I毫米,框架中间沿方格簇长度方向设置有2根加强杆(25)来固定支撑杆,以增强支撑杆的刚度,框架的一端安装有定位块(22),用来给方格簇定位框(5)定位。
[0027]如图5所示,所述的方格簇整形定位框(5)是一个能放入方格簇(19)的框架,框架底边框内侧安装有6个方格簇定位块(18),用于对方格簇(19)的定位。
[0028]如图8所示,所述的方格簇阻挡栅格(24)是一个由纵条、横条垂直交叉连接成的孔格尺寸、数量与方格簇孔格相同的栅格,安装在方格簇与推杆头之间,阻挡方格簇在推杆复位时随推杆一起向上移动。
[0029]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动力为电力,驱动装置为电动机(13),减速器(14)、圆盘
(15)、连杆(16)、直线轴承(7)、导杆(8)组成往复运动机构。作业时,启动电动机使往复运动机构先向下运动,然后向上运动,当向上运动至上止点时,碰块触碰限位开关使电动机
(13)停止。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0030]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动力为压缩空气,驱动装置为双作用气缸(17),导杆(8)的上下往复运动由双作用气缸(17)来实现,通过操作手动换向阀先使气缸有杆腔进气,活塞杆向下拉动连接导杆(8)的框架使导杆(8)向下运动至下止点,再通过操作手动换向阀使气缸无杆腔进气,活塞杆向上推动连接导杆(8)的框架使导杆(8)向上运动至上止点。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0031]下面以动力为人力时为例说明剥茧过程。
[0032]在推杆板(2)处于上止点位置时开始剥茧作业,将位于推杆(3)下方的方格簇整形定位框(5)沿方格簇整形定位框导轨(4)拉出至可以装入方格簇(19)的位置,把结有蚕茧的方格簇(19)按方格簇定位块(18)所定的位置装入方格簇整形定位框(5)中,然后沿方格簇整形定位框导轨(4)将装好结有蚕茧的方格簇(19)的方格簇整形定位框(5)推入到推杆(3)下方,位置由方格簇整形定位框定位块(22)确定,使方格簇(19)的孔格与相应的推杆(3) —一对应。踩下脚踏杠杆(12)将钢丝绳(10)下拉,同时拉动连接导杆(8)的框架使导杆⑶带动推杆板⑵及推杆⑶向下运动,推杆头(23)与蚕茧接触前以较小的尺寸进入方格簇(19)的孔格,推杆头(23)进入方格簇(19)的孔格与蚕茧接触后,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推杆头(23)继续下行至其形状由管状压缩成片状时开始将蚕茧推出方格簇(19)孔格,被推出方格簇(19)孔格的蚕茧这时挤开蚕茧隔离装置(6)上相邻两片弹性片(21)之间的缝隙(26)并被推过弹性片(21),在蚕茧被推过弹性片(21) —定距离后,推杆到达下止点,这时撤出人力,导杆(8)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带动推杆板(2)及推杆(3)向上运动复位,推杆(3)复位后,弹性片(21)在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已推出的蚕茧由于没有动力,被隔离在弹性片(21)下面,这时将方格簇整形定位框(5)亦即将空方格簇
(19)拉出,连接在蚕茧与方格簇(19)之间的蚕丝因蚕茧无法通过弹性片间的缝隙而被扯断,蚕茧被剥离落在接茧板(11)上溜出,剥茧作业完成。
[0033]不同规格的方格簇可以通过调整推杆(3)的间距和排列来满足剥茧要求。
[0034]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实施例,凡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的内容将其描述,能推导出可想而知、显而易见的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蚕茧剥离机,包括驱动装置,传动机构,机架(1),推杆(3),接茧板(11),其特征是:固定有推杆(3)的推杆板(2)以推杆(2)朝下的位置固定在导杆(8)的上端,驱动装置驱动导杆(8)沿直线轴承(7)上下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推杆板(2)及推杆(3)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的推杆(3)由刚性的推杆体和具有弹性的可压缩变形的推杆头(23)组成,推杆(3)下方的机架面框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由纵条、横条垂直交叉连接成可以使推杆(3)通过的栅格的方格簇阻挡栅格(24),方格簇整形定位框导轨(4)以及由弹性片(21)、支撑杆(20)、框架组成的蚕茧隔离装置(6),结有蚕茧的方格簇装入方格簇整形定位框(5)整形定位后,沿方格簇整形定位框导轨(4)放置到推杆(3)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剥离机,其特征是:机架(1)的4根立柱上各安装有2个直线轴承(7),每根立柱的直线轴承(7)中穿有导杆(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剥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推杆(3)由推杆体和推杆头(23)组成,推杆体用刚性材料制成,其横截面的长、宽分别为方格簇(19)孔格长、宽的I /3-2 / 3和1 / 4-3 / 5,推杆体的下端固定有推杆头(23),推杆头(23)用具有弹性又不粘蚕丝的材料制成,为管状,长度为方格簇孔格长的1 / 2-3 / 4,外径为方格簇宽度的1 / 3-3 / 5,管壁厚1-4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剥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蚕茧隔离装置(6)是在一框架宽度方向安装间距与方格簇(19)孔格行距相同,数量比方格簇(19)孔格行数多一行的支撑杆(20),位置对应方格簇(19)宽度方向上的每条隔板,在每根支撑杆(20)上固定一片弹性材料制成的厚度为0.1-0.4毫米的弹性片(21),每相邻的弹性片(21)在方格簇(19)孔格中线处形成一条 缝隙,缝隙宽0-10毫米,框架的一端安装有定位块(22),在框架中间沿方格簇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根加强杆(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剥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格簇整形定位框(5)是一个能放入方格簇(19)的框架,框架底边框内侧安装有至少6个方格簇定位块(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剥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格簇阻挡栅格(24)是一个由纵条、横条垂直交叉连接成的孔格尺寸、数量与方格簇孔格相同的栅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剥离机,其特征是:使用人力为动力时,脚踏杠杆(12)通过钢丝绳(10)传递动力,拉动导杆(8)向下运动,导杆(8)上套有复位弹簧(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剥离机,其特征是:动力为电力时,电动机(13)驱动减速器(14)、圆盘(15)、连杆(16)、直线轴承(7)、导杆(8)组成的往复运动机构,运动至上止点时,由限位开关停止电动机(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剥离机,其特征是:动力为压缩空气时,操作手动换向阀使双作用气缸(17)驱动导杆(8)上下往复运动。
【文档编号】A01K67/04GK203709075SQ201320851836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韦宇涛 申请人:韦宇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