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

文档序号:24983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属于中药材采集领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五味子药材的收率和质量,并且保证五味子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发明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包括鲜果的采收和加工过程,所述采收步骤为将待采收的果穗从五味子植株上采摘下来,并放入干净的采集容器中,其中,所述待采收的果穗为70%以上的小果呈红色,20%以下小果为褐色,10%以下小果为绿色的果穗。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南五味子资源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干药材收率得到较大的提高,产品价格也可以提高5~6倍。
【专利说明】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属于中药材采集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是中药“南五味子”的来源。“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图经本草》记载了其得名缘由:“五味皮肉甘甜,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自《本草纲目》始按产地明确分为“南五味子”、“北五味子”五味子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
[0003]华中五味子在历版《中国药典》中被归为木兰科,但在《中国植物志》中已被划归为五味子科。五味子科(Sehisandraeeae)植物共有2属(五味子属Schisandra和南五味子属Kadsura,)、50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北美东南部;我国约29种,主要分布于西南、中南地区。中药“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习称“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基原植物均为五味子属Schisandra,而非南五味子属Kadsura。五味子属Schisandra与南五味子属Kadsura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聚合果较长,一般不呈球形,后者聚合果为球形。鉴于Kadsura属植物常被误作为中药“南五味子”的来源,肖培根院士等已发表论文建议将Kadsura属的中文名改为“冷饭藤属”。
[0004]华中五味子的果实也是今商品药材“西五味子”的来源之一。“西五味子”为产于中国西部地区的野生五味子属Schisandra植物果实的笼统名称,其植物来源除华中五味子外,还包括翼梗五味子S.Henryi Clarke、红花五味子S.Rubriflora Rehd.et Wils.、柔毛五味子 S.Pubescens Hemsl.et Wils.等。
[0005]长期以来,“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在中医处方和中药制剂中几乎同等使用,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症的防治,中医临床应用至今如此。自《中国药典》将“南五味子”单列后,含“南五味子”的成药制剂也大量出现,如虫草清肺胶囊、五酯片、黄萱益肝散、参松养心胶囊等。现在,南五味子也广泛用作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原料,近年来还被大量用作生产五味子提取物,另外还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资源需求量一直呈增长态势,尤其是按有关标准采集、经有机认证的南五味子药材甚至经常出现需求旺盛而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
[0006]作为南五味子的基原植物,华中五味子的商业化利用目前完全依赖野生自然资源。但是目前很多地区的利用方式不利于该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主要集中在采集、加工等环节:①由于华中五味子是藤本植物,一些采集者为图方便往往直接砍藤采集,造成该资源的较大破坏;②采集无规划、资源采集量未作控制,采集数量过大,影响了该物种的更新;③采集时间不合理,一些药农认为“谁先采谁获利”,往往没有耐心等待果实成熟,在果实仍呈绿色时就采集,药材质量较差,同时药材干燥比较低,一般为10%左右
采集区域无序,没有划分可采集区(部分污染区域同样采集);⑤初加工干燥时采用水煮“杀青”、晒干工艺,导致有效成分的损失,药材质量下降;另外,社区采集居民收益不稳定,资源保护意识较差,这些均严重地影响了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0007]总的看来,目前传统的采收模式主要存在采收时间不合理、砍枝采收、初加工过程不科学、同时二次污染问题严重等问题,造成该药材质量差、价格低、资源难以持续利用的恶性循环过程,亟需寻求全面的可持续采集方法,以达到既持续利用资源,又促进农户稳定增收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五味子药材的收率和质量,并且保证五味子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009]本发明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包括鲜果的采收和加工过程,所述采收步骤为将待采收的果穗从五味子植株上采摘下来,并放入干净的采集容器中,其中,所述待采收的果穗为70%以上的小果呈红色,20%以下小果颜色为褐色,10%以下小果为绿色的果穗。
[0010]南五味子中的有效成分五味子酯甲与果实的成熟度呈正相关,因此采收时必须要确保成熟期采收。五味子的果序呈长穗状,果托、果梗均较长,小果未成熟时绿色,完全成熟后红色,果柄极短不易看见;采摘时一般将整个果穗一起摘下。由于五味子果穗中的各个小果通常并不同时成熟,为了提高五味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优选在果穗的70%以上的小果成熟时进行采收,此时,植株果穗中70%以上的小果呈红色,该小果质地略软、有弹性、直径为5~9mm为最佳,20%以下小果颜色为褐色,10%以下小果为绿色,在该时期采收的果实所得药材的干燥比和有效成分含量均较高。若采收未成熟果实,则将导致干燥后果粒较小、产量下降;若采收成熟太久的果实,则干燥后果肉与种子容易分离,药材性状不符合质量标准。
[0011]其中,由于两年生以下的华中五味子植株一般不结果或很少结果,因此优选株龄为2~10年植株。可根据藤茎的大小、颜色大致判断株龄。株龄小的植株藤茎直径较小、颜色较深(紫红色至棕色);株龄长的植株藤茎直径较大、颜色较浅(灰褐色至灰白色)。例如,2年生植株藤茎直径约0.5cm,呈紫红色;10年生植株藤茎直径约2.5cm,呈灰褐色。
[0012]本发明采摘可采用一般果实的采摘方法进行,例如,将待采收的果穗从藤上拉开,用手轻扯果梗,使之从藤上脱落;对于不易脱落者,用枝剪剪断果梗;将采收的果穗放入干净的采收容器中,容器装满后,将容器放于铺在地面上的帆布上面。其中,所述采收容器为本领域的常规容器。
[0013]本发明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既保证采集的可持续性,也保证所采集药材的质量。为确保持续采收,需要在前期野外调查更新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采集量。并且,采收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参照ISSC-MAP制定采收规程)进行采收,才能确保持续采收与环境友好型采收。采收时,应去除杂质、异物,注意剔除损伤的、已腐烂、变质的或未成熟的五味子,这关系药材性状的达标问题;禁止砍藤采果,使用弯钩、枝剪等工具时应注意避免弄断藤茎;采收时避免损伤五味子的根系、新生苗、幼枝和小枝,禁止将五味子所缠挠的树砍倒后进行采收,这一要求直接关系资源的可持续性。
[0014]为了防止二次污染,应避免在下雨时进行采收活动,因此,采收天气优选为晴天或阴天。
[0015]为了减少药材中的杂质,不能将采收容器直接放在地面上。
[0016]为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收频率为一年一次。[0017]为了符合有机产品生产的要求,采收的五味子植株所在的区域内无污染风险。其中,所述污染风险是指植株处在住房附近、耕地、公路两侧、排水沟附近、垃圾堆附近或厂矿附近。
[0018]本发明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中,新鲜采收的果实的加工过程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药材的质量,因此在持续采收的基础上,必须规范加工过程,科学加工,确保药材质量。具体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干燥、清洁与筛分、包装、运输等环节,其中干燥环节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最大。华中五味子鲜果应及时干燥,以防霉烂变质;可以将果穗干燥后再摘下小果,也可先摘下小果再进行干燥。
[0019]常规的干燥方法均适用于本发明,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晒干、阴干或烘干。[0020]其中,烘干的条件为:将新鲜果实置烘箱中,在强制通风、65°C烘干4~6小时,即烘至半干,然后降温至45°C,烘干4~6小时,此时,产品含水率为25%左右,然后转移到室外阴干,整个过程中均保持良好的空气循环状态。
[0021]进一步的,晒干或阴干的步骤如下:①选择干燥地点,覆盖遮蓬或罩蓬以防止鸟类粪便的污染以及被雨水打湿,以及昆虫,啮齿动物,家禽和家畜的侵入,保证干燥地点清洁和通风良好,远离猪、猪圈以及存放猪肉的地方;②选用洁净的干燥工具并保证通风良好,所述干燥工具为蒲篮或晒席;可以将干燥工具置于地面之上,如支架上,保证有充分的空气循环,不能直接放在地面;③将果穗均匀地铺置或悬挂,避免重叠;单果的摊放厚度不应超过2cm ;④晾晒单果时,每隔I小时翻动一次。
[0022]采用上述的干燥方法可以提高五味子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0023]此外,也可考虑选择微波干燥或红外干燥等其他干燥方式。
[0024]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禁止用煮、蒸的方式对新鲜果实进行“杀青”。对于已干燥的南五味子药材,禁止使用硫磺熏蒸及其他可能造成污染的物质对产品进行处理。
[0025]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对南五味子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制定了科学的可持续采集方法,使南五味子资源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外观品质有较大提高),干药材收率得到较大的提闻(可以达到16.7%),广品价格提闻5~6倍(达到国外认证,提闻药材标准,提闻价格),农户受益得到有效的提高,在采收量较往年低的情况下收益获得大幅度提高,使得这一方法的持续推广成为可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发明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包括鲜果的采收和加工过程,所述采收步骤为将待采收的果穗从五味子植株上采摘下来,并放入干净的采集容器中,其中,所述待采收的果穗为70%以上的小果呈红色,20%以下小果颜色为褐色,10%以下小果为绿色的果穗。
[0027]南五味子中的有效成分五味子酯甲与果实的成熟度呈正相关,因此采收时必须要确保成熟期采收。五味子的果序呈长穗状,果托、果梗均较长,小果未成熟时绿色,完全成熟后红色,果柄极短不易看见;采摘时一般将整个果穗一起摘下。由于五味子果穗中的各个小果通常并不同时成熟,为了提高五味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优选在果穗的70%以上的小果成熟时进行采收,此时,植株果穗中70%以上的小果呈红色,该小果质地略软、有弹性、直径为5~9mm为最佳,20%以下小果颜色为褐色,10%以下小果为绿色,在该时期采收的果实所得药材的干燥比和有效成分含量均较高。若采收未成熟果实,则将导致干燥后果粒较小、产量下降;若采收成熟太久的果实,则干燥后果肉与种子容易分离,药材性状不符合质量标准。
[0028]其中,由于两年生以下的华中五味子植株一般不结果或很少结果,因此优选株龄为2~10年植株。可根据藤茎的大小、颜色大致判断株龄。株龄小的植株藤茎直径较小、颜色较深(紫红色至棕色);株龄长的植株藤茎直径较大、颜色较浅(灰褐色至灰白色)。例如,2年生植株藤茎直径约0.5cm,呈紫红色;10年生植株藤茎直径约2.5cm,呈灰褐色。
[0029]本发明采摘可采用一般果实的采摘方法进行,例如,将待采收的果穗从藤上拉开,用手轻扯果梗,使之从藤上脱落;对于不易脱落者,用枝剪剪断果梗;将采收的果穗放入干净的采收容器中,容器装满后,将容器放于铺在地面上的帆布上面。其中,所述采收容器为本领域的常规容器。
[0030]本发明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既保证采集的可持续性,也保证所采集药材的质量。为确保持续采收,需要在前期野外调查更新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采集量。并且,采收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参照ISSC-MAP制定采收规程)进行采收,才能确保持续采收与环境友好型采收。采收时,应去除杂质、异物,注意剔除损伤的、已腐烂、变质的或未成熟的五味子,这关系药材性状的达标问题;禁止砍藤采果,使用弯钩、枝剪等工具时应注意避免弄断藤茎;采收时避免损伤五味子的根系、新生苗、幼枝和小枝,禁止将五味子所缠挠的树砍倒后进行采收,这一要求直接关系资源的可持续性。
[0031]为了防止二次污染,应避免在下雨时进行采收活动,因此,采收天气优选为晴天或阴天。
[0032]为了减少药材中的杂质,不能将采收容器直接放在地面上。
[0033]为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收频率为一年一次。
[0034]为了符合有机产品生产的要求,采收的五味子植株所在的区域内无污染风险。其中,所述污染风险是指植株处在住房附近、耕地、公路两侧、排水沟附近、垃圾堆附近或厂矿附近。
[0035]本发明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中,新鲜采收的果实的加工过程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药材的质量,因此在持续采收的基础上,必须规范加工过程,科学加工,确保药材质量。具体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干燥、清洁与筛分、包装、运输等环节,其中干燥环节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最大。华中五味子鲜果应及时干燥,以防霉烂变质;可以将果穗干燥后再摘下小果,也可先摘下小果再进行干燥。
[0036]常规的干燥方法均适用于本发明,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晒干、阴干或烘干。
[0037]其中,烘干的条件为:将新鲜果实置烘箱中,在强制通风、65°C烘干4~6小时,即烘至半干,然后降温至45°C,烘干4~6小时,此时,产品含水率为25%左右,然后转移到室外阴干,整个过程中均保持良好的空气循环状态。
[0038]进一步的,晒干或阴干的步骤如下:①选择干燥地点,覆盖遮蓬或罩蓬以防止鸟类粪便的污染以及被雨水打湿,以及昆虫,啮齿动物,家禽和家畜的侵入,保证干燥地点清洁和通风良好,远离猪、猪圈以及存放猪肉的地方;②选用洁净的干燥工具并保证通风良好,所述干燥工具为蒲篮或晒席;可以将干燥工具置于地面之上,如支架上,保证有充分的空气循环,不能直接放在地面;③将果穗均匀地铺置或悬挂,避免重叠;单果的摊放厚度不应超过2cm ;④晾晒单果时,每隔I小时翻动一次。[0039]采用上述的干燥方法可以提高五味子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0040]此外,也可考虑选择微波干燥或红外干燥等其他干燥方式。
[0041]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禁止用煮、蒸的方式对新鲜果实进行“杀青”。对于已干燥的南五味子药材,禁止使用硫磺熏蒸及其他可能造成污染的物质对产品进行处理。
[004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43]实施例1
[0044]a、确定采集区域及采集量:对四川平武王朗保护区周边水晶镇片区附近的10个村落展开华中五味子资源调查,获得当地资源量和可采尽量的准确数据。
[0045]调查结果表明,10个村落鲜果产量为116吨左右,按照华中五味子鲜果的干燥比为6: I (即6kg鲜果干燥后重Ikg)计算,约可采集干果19吨左右。考虑到采集丰度问题(个别丰度低的产地采集可能性较小)和果实类药材的大小年问题,最终确定当地南五味子药材(干燥品)的可持续采集数量为10吨/年。
[0046]b、明确采集对象:由于华中五味子果穗中的各个小果通常并不同时成熟,采收的植株为果穗中70%以上的小果呈红色,20%以下小果颜色为褐色,10%以下小果为绿色,此时红色小果色泽淡红、质地略软、有弹性、直径为5~9_。
[0047]此外,采集时选取株龄为2~10年的华中五味子植株,并确保该植株在至少三年内没有施用过农药、除 草剂、杀虫剂等任何有关有机法规规定的违禁物品;将采集区内存在污染风险的区域排除在采集范围之外,如:住房附近、耕地、公路两侧、排水沟附近、垃圾堆附近、厂矿附近等;明确采集区的一些基本情况:如面积、华中五味子资源量、地理特征、优势植物群落、是否存在其他濒危物种等。
[0048]C、采收:参照ISSC-MAP Verl.0 (《野生药用和芳香植物可持续采集国际标准》1.0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药用植物专家组代表领导小组,2007)制定采集规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采收,具体步骤为:将70%以上的小果成熟的果穗从藤上拉开,用手轻扯果梗,使之从藤上脱落;对于不易脱落者,用枝剪剪断果梗;将采集的果穗放入干净的采集容器中,容器装满后,将容器放于铺在地面上的帆布上面;
[0049]采集要求:①仅采集刚成熟及成熟不久的果实(果穗是70%以上的小果已成熟),采集时机的把握直接关系到药材的质量问题;②应使用清洁、无污染的采集工具;用手采集时,注意勿用力过猛,使用枝剪时,注意勿误剪断藤茎,这关系到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
勿将采集容器直接放在地面上,这关系到药材质量标准中的杂质检查项问题;④采集过程中应去除杂质、异物,注意剔除损伤的、已腐烂、变质的或未成熟的南五味子,这关系药材性状的达标问题禁止砍藤采果,使用弯钩、枝剪等工具时应注意避免弄断藤茎;采集时应有意识地避免损伤华中五味子的根系、新生苗、幼枝和小枝,这一要求直接关系资源的可持续性;⑥禁止将华中五味子所缠挠的树砍倒后进行采集,这一要求也关系资源的可持续性;⑦应避免在下雨时进行采集活动,这关系到二次污染的问题;⑧应防止采集活动对其他野生物种、采集区和邻近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这关系到环境友好的问题;⑨应作好采集记录,填写采集跟踪卡,这关系到药材信息的可追溯性问题。
[0050]d、加工:将采收的果穗进行干燥、清洁与筛分、包装。
[0051]其中,干燥:将新鲜果实置烘箱中,在强制通风、65°C烘干4~6小时,然后降温至45°C,烘干4~6小时,此时,产品含水率为25%左右,然后转移到室外晒干或阴干,整个过程中均保持良好的空气循环状态。其中,天气好则为晒干,天气不好时则阴干。
[0052]晒干或阴干的步骤如下:①选择干燥地点,覆盖遮蓬或罩蓬以防止鸟类粪便的污染以及被雨水打湿,以及昆虫,啮齿动物,家禽和家畜的侵入。保证干燥地点清洁和通风良好,远离猪、猪圈以及存放猪肉的地方;②选用洁净的干燥工具并保证通风良好,所述干燥工具为蒲篮或晒席;将干燥工具置于地面之上,如支架上,可保证有充分的空气循环,不能直接放在地面;③将果穗均匀地铺置或悬挂,避免重叠;单果的摊放厚度不应超过2cm晾晒单果时,每隔I小时翻动一次。
[0053]清洁与筛分:对于果簇,干燥后将小果从果梗上移除。用筛子将果实中可能附着的泥土、其他植物部位如果梗和花托等杂质清除。
[0054]称重和包装:干燥后,将南五味子送到称重和包装的地点,在每个包装容器中装入标准重量的产品并密封。包装过程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并保存批记录文件。包装批记录至少保存三年。在每个包装容器上贴上永久性的、清晰的、以及无毒性材料制作的印刷标签。
[0055]试验例I本发明方法采集的南五味子干药材的质量检测
[0056]对采集完成的南五味子进行品质检测,所得的南五味子干药材的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
[0057]表1
[0058]
【权利要求】
1.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包括鲜果的采收和加工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步骤为将待采收的果穗从五味子植株上采摘下来,并放入干净的采集容器中,其中,所述待采收的果穗为70%以上的小果呈红色,20%以下小果为褐色,10%以下小果为绿色的果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味子植株株龄为2~10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收天气为晴天或阴天。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收频率为一年一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过程包括干燥、清洁、筛分和包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方法为晒干、阴干或烘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的条件为:将新鲜果实置烘箱中,在强制通风、65°C烘干4~6小时,然后降温至45°C,烘干4~6小时后,转移到室外晒干或阴干,整个过程中均保持良好的空气循环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晒干或阴干的步骤如下:①选择干燥地点,覆盖遮蓬或罩蓬,保证干燥地点清洁和通风良好选用洁净的干燥工具并保证通风良好,所述干燥工具为蒲篮或晒席将果穗均匀地铺置或悬挂,避免重叠;单果的摊放厚度不应超过2cm ;晾晒单果时,每隔I小时翻动一次。
【文档编号】A01D91/04GK103828549SQ201410123814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国锦琳, 万德光 申请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