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51502阅读:2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取木屑50-100份,木薯渣30-40份,谷粒10-20份,白砂糖5-12份,混合均匀置于高温100-120℃,高压30-40MPa的条件之下蒸煮消毒40-60分钟,然后常温下自然冷却至室温;2)藏灵菇培养;3)驯化。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出来的藏灵菇菌种用于制备酸奶的过程中没有使用到任何的增稠剂、甜味剂和添加剂,方法简单,操作性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菌种培育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酸奶种类很多,各式各样风味的都有,毋庸置疑,酸奶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奶酸菌还可产生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如VB1、VB2、VB6、VB12,营养价值极高。正常酸奶制备工艺中都会使用到的有益菌为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使用上述这些菌种发酵酸奶的过程中需要各种甜味剂、增稠剂和添加剂之类的物品,添加了此类物品的酸奶增大了人体致癌病变的几率。[0003]藏灵菇是天然野生制酸奶的唯一菌种,由藏灵菇制成的酸奶,只有藏灵菇和鲜牛奶,无需加热,含有100/%的乳酸活菌。它具有调节胃肠道、提高免疫力、调整血压和血脂等多种治疗作用。市面上制备的酸奶几乎很少用藏灵菇菌种制成,更没有曝光过关于驯化后的藏灵菇菌种的培育相关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4]为消费者提供更天然绿色的乳制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5]I)培养基的制备:取木屑50-100份,木薯渣30-40份,谷粒10-20份,白砂糖5-12份,混合均匀置于高温100-120°C,高压30-40MPa的条件之下蒸煮消毒40-60分钟,然后常温下自然冷却至室温;
[0006]2)藏灵燕培养:将藏灵燕置于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中洒上水分,培养基跟水的料液比为5: 1,培养温度为25-28°C,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0-70%,培养10-15天直至得到藏灵菇的菌丝球,在上述的环境和湿度条件之下培养藏灵菇,能够很好的提高菌丝球的成球率;
[0007]3)驯化:将培养得到的菌丝球接种到鲜奶中,接种量为鲜奶体积的2-3%,在室温下密封静置培育10-12小时,得藏灵菇菌种I,然后将藏灵菇菌种I接种到鲜奶中,接种量为鲜奶体积的3-5%,在35-38°C中密封培育10-12小时,得藏灵菇菌种2,再将得到的藏灵菇菌种2接种到鲜奶中,接种量为鲜奶体积的5-8%,在40-45°C中密封培育10-12小时,得藏灵菇菌种;
[0008]优选的是,所述的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基的成分可以为木屑50-80份,木薯渣30-35份,谷粒10-15份,白砂糖5-10份。
[0009]优选的是,所述的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鲜奶在接种前进行100-11 (TC高温灭菌30-40分钟。
[0010]优选的是,所述的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藏灵菇菌丝球在接种在鲜奶中驯化之前可以进行进行有氧冷藏处理,冷藏温度为0-4°C,冷藏时间为5-10小时。
[0011]优选的是,所述的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接种后的藏灵菇菌种I和藏灵菇菌种2在进行下一步接种之前要用清水将鲜奶清洗干净,然后置于28-30°C的环境下预热10-15分钟。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培养基中选用木薯渣,木薯渣中含有淀粉、纤维素和少量的蛋白质,白砂糖中含有藏灵菇培养过程中需要的碳源,选择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培养基原料及其相对应的比例,能够很好地给藏灵菇提供一个营养充分的环境,利于藏灵菇菌丝球繁殖;高温高压蒸煮培养基是为了给培养基进行消毒处理,保证藏灵菇能够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成功,提高菌丝球的成球率;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特征点在于将藏灵菇菌丝球在鲜奶中进行驯化,根据藏灵菇的生长习性,温度慢慢增高,生长得越快,通过慢慢调节温度,按照一定比例的接种量接种于鲜奶当中,可以驯化出优良的不需要添加其他助剂的酸奶发酵菌种-藏灵菇菌种;使用驯化后的藏灵菇菌种发酵出来的酸奶一能够使得乳糖和蛋白质更好的分解,使人体更容易消化和吸收,二由藏灵菇菌种制备出来的酸奶能够很好促使机体分泌唾液,刺激肠胃蠕动,促进胃液分泌,具有促进和加强消化的功效。此外,使用本发明的藏灵菇菌种在制备酸奶的过程中没有使用到任何的增稠剂、甜味剂和添加剂,方法简单,操作性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00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5]I)培养基的制备:取木屑500克,木薯渣300克,谷粒100克,白砂糖50克,混合均匀置于高温100°C,高压30MPa的条件之下蒸煮消毒40分钟,然后常温下自然冷却至室温;
[0016]2)藏灵燕培养:将藏灵燕置于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中洒上水分,培养基跟水的料液比为5: 1,培养温度为25°C,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0%,培养10天直至得到藏灵菇的菌丝球,在上述的环境和湿度条件之下培养藏灵菇,能够很好的提高菌丝球的成球率,藏灵菇菌丝球在接种在鲜奶中驯化之前可以进行进行有氧冷藏处理,冷藏温度为0°C,冷藏时间为5小时;
[0017]3)驯化:将培养得到的菌丝球接种到鲜奶中,接种量为鲜奶体积的2%,鲜奶在接种前进行100°c高温灭菌30分钟,在室温下密封静置培育10小时,得藏灵菇菌种1,菌种I用清水将鲜奶清洗干净,然后置于28°C的环境下预热10分钟,然后将藏灵菇菌种I接种到鲜奶中,接种量为鲜奶体积的3%,在35°C中密封培育10小时,得藏灵菇菌种2,菌种2用清水将鲜奶清洗干净,然后置于28°C的环境下预热10分钟,藏灵菇菌种2接种到鲜奶中,接种量为鲜奶体积的5%,在40°C中密封培育10小时,得藏灵菇菌种。
[0018]实施例2
[0019]更为优选的是,此种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0]I)培养基的制备:取木屑600克,木薯渣350克,谷粒150克,白砂糖80克,混合均匀置于高温110°C,高压40MPa的条件之下蒸煮消毒60分钟,然后常温下自然冷却至室温;
[0021]2)藏灵菇培养:将藏灵菇置于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中洒上水分,培养基跟水的料液比为5: 1,培养温度为28°C,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0%,培养15天直至得到藏灵菇的菌丝球,在上述的环境和湿度条件之下培养藏灵菇,能够很好的提高菌丝球的成球率,藏灵菇菌丝球在接种在鲜奶中驯化之前可以进行进行有氧冷藏处理,冷藏温度为4°C,冷藏时间为8小时;
[0022]3)驯化:将培养得到的菌丝球接种到鲜奶中,接种量为鲜奶体积的3%,鲜奶在接种前进行110°c高温灭菌35分钟,在室温下密封静置培育12小时,得藏灵菇菌种1,菌种I用清水将鲜奶清洗干净,然后置于30°C的环境下预热15分钟,然后将藏灵菇菌种I接种到鲜奶中,接种量为鲜奶体积的3%,在38°C中密封培育12小时,得藏灵菇菌种2,菌种2用清水将鲜奶清洗干净,然后置于30°C的环境下预热15分钟,藏灵菇菌种2接种到鲜奶中,接种量为鲜奶体积的8%,在50°C中密封培育12小时,得藏灵菇菌种。
[0023]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 描述的实例。
【权利要求】
1.一种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取木屑50-100份,木薯渣30-40份,谷粒10-20份,白砂糖5_12份,混合均匀置于高温100-120°C,高压30-40MPa的条件之下蒸煮消毒40-60分钟,然后常温下自然冷却至室温; 2)藏灵菇培养:将藏灵菇置于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中洒上水分,培养基跟水的料液比为5: 1,培养温度为25-28°C,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0-70%,培养10-15天直至得到藏灵菇的菌丝球; 3)驯化:将培养得到的菌丝球接种到鲜奶中,接种量为鲜奶体积的2-3%,在室温下密封静置培育10-12小时,得藏灵菇菌种I,然后将藏灵菇菌种I接种到鲜奶中,接种量为鲜奶体积的3-5%,在35-38°C中密封培育10-12小时,得藏灵菇菌种2,再将得到的藏灵菇菌种2接种到鲜奶中,接种量为鲜奶体积的5-8%,在40-45°C中密封培育10-12小时,得藏灵菇菌种。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基的成分可以为木屑50-80份,木薯渣30-35份,谷粒10-15份,白砂糖5_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鲜奶在接种前进行100-110°C高温灭菌30-4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藏灵菇菌丝球在接种在鲜奶中驯化之前可以进行进行有氧冷藏处理,冷藏温度为0-4°C,冷藏时间为5-1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藏灵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接种后的藏灵菇菌种I和藏灵菇菌种2在进行下一步接种之前要用清水将鲜奶清洗干净,然后置于28-30°C的环境下预热10-15分钟。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891528SQ201410167010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4日
【发明者】范小虎 申请人:范小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