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226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在电动渔线轮中,能够由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动渔线轮的电机,该电动渔线轮利用电机来驱动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转动的卷线筒。控制系统具有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和输出功率调整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且能够移动,并能在包括第1移动范围和移动量与第1移动范围的移动量不同的第2移动范围的操作范围中进行操作。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在第1移动范围和第2移动范围中被操作时,输出功率调整部分别以第1变化量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
【专利说明】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鱼用渔线轮的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电动渔线轮的电机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该电动渔线轮利用电机来驱动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的卷线筒。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公知一种具有输出功率调整部件(例如,旋转开关)的电动渔线轮,该输出功率调整部件能够按照多个档位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的输出功率调整部件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上连接有编码器、电位器等转动检测器,这些转动检测器能够与该输出功率调整部件一起转动。由该转动检测器来检测调整部件的转动量,根据该转动量按照多个档位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由电机转动停止位置转动到最大输出功率位置。在现有的输出功率调整部件中,由电机转动停止位置到最大输出功率位置,以相等间隔划分有档位。例如,在转动90度的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情况下,例如,如果以30个档位调整输出功率的话,每3度I个档位。
[0003]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316437号
[0004]在现有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中,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调整范围内,与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转动量成正比,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因此,例如,难以在需要微调整输出功率的区域、低速的调整区域对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尤其是,如果不能在对应于最低速的档位和转动停止间的分界附近的输出功率区域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的话,被钓到的猎物则会从钓钩组件上逃脱,影响钓鱼的收获。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电动渔线轮中,能够由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006]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动渔线轮的电机,该电动渔线轮利用电机驱动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的卷线筒。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具有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和第I输出功率调整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移动,并能够在包括第I移动范围和移动量与第I移动范围的移动量不同的第2移动范围的操作范围中进行操作。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在第I移动范围和第2移动范围中被操作时,第I输出功率调整部分别以第I变化量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
[0007]在该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中,在使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在第I移动范围和移动量与第I移动范围的移动量不同的第2移动范围中移动时,分别以第I变化量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这里,在第I移动范围和第2移动范围中移动量较大的移动范围中,能够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细微调整。从而能够由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008]第I移动范围的移动量可以比所述第2移动范围的移动量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I移动范围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009]第I移动范围的移动量可以是所述第2移动范围的移动量的2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I移动范围中,以相同的移动量且以第2移动范围的一半的移动量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010]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所述操作范围可以从所述电机的转动停止位置到所述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位置。第I移动范围设置在比第2移动范围靠转动停止位置的一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第I移动范围的移动量大于第2移动范围的移动量,从而能够在低输出功率侧的第I移动范围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011]操作范围可以具有:第I操作范围,其具有至少一个第I移动范围;第2操作范围,其具有至少一个第2移动范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I操作范围和第2操作范围中移动范围较大的操作范围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012]第2操作范围的移动量可以与第I操作范围的移动量相同或者大于第I操作范围的移动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第I操作范围配置在转动停止位置一侧,从而能够使高输出功率侧的第2操作范围的移动量变大,在第2操作范围中迅速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增加。
[0013]本发明的其他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动渔线轮的电机,该电动渔线轮利用电机驱动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的卷线筒。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具有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和第2输出功率调整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移动,并能够在包括第3移动范围和移动量与第3移动范围的移动量相同的第4移动范围的操作范围中进行操作。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在第3移动范围中被操作时,第2输出功率调整部以第2变化量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在第4移动范围中被操作时,第2输出功率调整部以与第2变化量不同的第3变化量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
[0014]在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中,在使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在第3移动范围中移动时,以第2变化量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在使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在第4移动范围中移动时,以第3变化量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这里,在第2变化量和第3变化量中变化量较小的移动范围中,能够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细微调整。因此,即使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移动量相同,也能够由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015]第2变化量可以小于第3变化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3移动范围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016]第2变化量可以是所述第3变化量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3移动范围中,以第4移动范围的一半的变化量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进一步在第3移动范围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017]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操作范围可以从所述电机的转动停止位置到所述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位置。第3移动范围设置在比第4移动范围靠转动停止位置的一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低输出功率侧的第3移动范围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018]操作范围可以具有:第3操作范围,其具有至少一个第3移动范围;第4操作范围,其具有至少一个第4移动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第3操作范围和第4操作范围中分别至少具有一个第3移动范围和第4移动范围,因而能够在具有变化量较小的移动范围的操作范围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另外,通过增加变化量较大的移动范围的数量,从而能够在具有多个移动范围的操作范围中,迅速地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增加以及减少。
[0019]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可以支承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并能够通过转动操作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通过转动操作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也能够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尤其是,即使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直径小且具有极小的移动量,也能够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出现较大的变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在变化量较小的移动范围的操作范围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020]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电位器,该电位器用于检测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转动操作角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当输出功率调整部件转动时,电位器的轴也随之转动,由该电位器检测出转动操作角度,因此能够精确地检测出转动操作角度。
[0021]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检测器和相位检测部,其中,检测器设置在渔线轮主体和输出功率调整部件中的一个上,相位检测部设置在渔线轮主体和输出功率调整部件中的另一个上,能够检测出与检测器相对的转动相位。当输出功率调整部件转动时,由相位检测部检测出检测器和该相位检测部的相对的转动相位。通过被检测出的转动相位,按照多个档位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例如,按照多个档位调整卷线筒的速度。或者按照多个档位调整作用于渔线的张力。这里,由于通过检测器和相位检测部来检测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转动角度,因而能够以较小的体积检测出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转动操作角度。
[0022]相位检测部可以是能够检测所述检测器的转动相位的霍尔元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被给电后动作的相位检测部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因而能够将相位检测部配置在电路基板上,进一步抑制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安装部分的体积的增加。
[0023]相位检测部可以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能够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霍尔元件来检测检测器的转动相位,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安装部分的体积的增加。
[0024]【发明效果】
[0025]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第I移动范围和第2移动范围中移动量较大的移动范围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从而能够由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難
iF.0
[0026]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技术方案,能够在第3移动范围和第4移动范围中变化量较大的移动范围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从而能够由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渔线轮的立体图。
[0028]图2是电动渔线轮的俯视图。
[0029]图3是沿图2中的切割线II1-1II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0030]图4是图3中IV部的放大图。
[0031]图5是电动渔线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0032]图6是包括水深显示部的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33]图7是沿图2中的切割线VI1-VII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0034]图8是拆下第I侧盖和机构安装板后的状态的电动渔线轮的左侧视图。
[0035]图9是调整部件的主视图。
[0036]图10是说明霍尔元件的特性的示意图。
[0037]图11是表示霍尔元件的特性的图。
[0038]图12是表示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和电机输出功率之间关系的坐标图。
[0039]图13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电动渔线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0040]图14是第I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相当于图12的图。
[0041]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12的图。
[0042]图16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图。
[0043]【附图标记说明】
[0044]1:渔线轮主体;5、105:输出功率调整部件;10:卷线筒;12:电机;27:控制系统(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34:检测器;35:相位检测部;35a:霍尔元件;84a:输出功率调整部(第I输出功率调整部和第2输出功率调整部);100、200:电动渔线轮;R0:操作范围;RM1 --第I移动范围;RM2:第2移动范围;RM3:第3移动范围;觀4:第4移动范围;R01 --第I操作范围;R02:第2操作范围;R03:第3操作范围;R04 --第4操作范围;RS:停止范围(电机的转动停止位置的一个例子);C1 --第I变化量;C2:第2变化量;C3:第3变化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45]<第I实施方式>
[0046]<电动渔线轮的整体结构>
[0047]在图1、图2、图3、图4及图5中,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渔线轮100是小型的电动渔线轮,其由外部电源提供的电力驱动,并能作为手卷的双轴承渔线轮使用。另外,电动渔线轮100具有根据放线长度或收线长度来显示钓钩组件在水中的深度的水深显示功能。另外,电动渔线轮100在没有接入外部电源而作为手卷的双轴承渔线轮使用的情况下,具有用于驱动水深显示功能的内部电源。
[0048]电动渔线轮具有:渔线轮主体1,其能被安装在钓竿上,具有水深显示部4 ;手柄2 ;卷线筒10;开关操作部件11;电机12 (参照图2、图7);离合器机构16 (参照图3);控制系统27 (参照图7)。控制系统27是电机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
[0049]手柄2设置在渔线轮主体I上且能够转动。卷线筒10设置在渔线轮主体I上且能够转动。离合器操作部件11用于对离合器机构16进行连接和切断操作,设置在渔线轮主体I的后部且能够移动。电机12设置在渔线轮主体I上,用于驱动卷线筒10转动。离合器机构16在离合器操作部件11的操作作用下,能够在离合器连接状态和离合器切断状态之间切换,在离合器连接状态下,能够将手柄2的转动力和电机12的驱动力传递给卷线筒10,在离合器切断状态下,不能将手柄2的转动力和电机12的驱动力传递给卷线筒10。控制系统27具有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渔线轮控制部70、检测器34、相位检测部35。渔线轮控制部70是第I输出功率调整部的一个例子。
[0050]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设置在渔线轮主体I上且能够转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用于根据转动位置来调整电机12的输出功率。检测器34设置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上,是为检测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位置而设置的。相位检测部35能够检测出检测器34相对于相位检测部35的转动相位。渔线轮控制部70具有电机控制部的功能,该功能为,根据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位置,按照多个档位来调整电机12的输出功率。例如,卷线筒10的旋转速度对应于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位置被调整为多个档位。另外,例如,作用于渔线的张力对应于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位置被调整为多个档位。渔线轮控制部70还具有用于显示控制水深显示部4的显示控制功能。
[0051]〈渔线轮主体〉
[0052]渔线轮主体I具有框架7、第I侧盖8a、第2侧盖8b、前盖9 (参照图7)、上述水深显示部4。框架7例如为由合成树脂或金属制的一体成型的部件。框架7具有:第I侧板7a ;第2侧板7b ;第I连接部件7c,其连接第I侧板7a和第2侧板7b ;第2连接部件7d ;第3连接部件7e。第2侧板7b在左右方向上与第I侧板7a隔开间隔配置。第I侧盖8a用于盖住框架7的手柄2安装侧。第2侧盖Sb用于盖住与框架7的手柄2安装侧相反的一侧。前盖9用于盖住框架7的前部。
[0053]第I侧板7a具有:侧板主体19a ;机构安装板1%,其与侧板主体19a隔开间隔配置,用于安装各种机构。如图5所示,侧板主体19a具有凸起部19c。在凸起部19c上安装有不能转动的衬套65。机构安装板19b用于安装下面所示的各种机构。机构安装板19b被螺丝固定在侧板主体19a的外侧面上。如图3和图5所示,在侧板主体19a和第I侧盖8a之间设置有:卷线筒驱动机构13 ;离合器控制机构20,其控制离合器机构16 ;曳力机构23(参照图5),其对卷线筒10在放线方向上的转动进行制动。在第I侧盖8a上设置有抛饵控制机构21 (参照图3),该抛饵控制机构21对卷线筒10进行制动。抛饵控制机构21推压后述的卷线筒轴14的两端,对卷线筒10进行制动。
[0054]在第I侧板7a和第2侧板7b之间设置有:卷线筒10 ;离合器机构16 ;平整绕线机构22,其用于将渔线均匀地卷绕在卷线筒10上。如图7所示,平整卷绕机构22具有:横向凸轮轴63,其上形成有交叉的螺旋状槽;渔线导向件64,其在横向凸轮轴63的转动作用下,于卷线筒10的前方,在与卷线筒轴14平行的轴向上往复移动。如图5所示,横向凸轮轴63的位于手柄2 —侧的端部通过衬套65支承在凸轮部19c上且能够转动。
[0055]如图3所示,在第2侧板7b上形成有卷线筒10能够穿过的圆形开口 7f。在圆形开口 7f中安装有与该圆形开口 7f中心对正的卷线筒支承部17,该卷线筒支承部17用于支承卷线筒10的卷线筒轴14的第I端(图3的纸面左端)转动。卷线筒支承部17被螺纹紧固在第I侧板7a的外侧面上。在卷线筒支承部17中收装有支承卷线筒轴14的第I端的第I轴承18a。
[0056]第I连接部件7c连接第I侧板7a和第2侧板7b的下部。第2连接部件7d连接卷线筒10的前部。第I连接部件7c呈板状,在其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分上一体形成有用于安装钓竿的钓竿安装部7g。另外,钓竿安装部7g与框架7可以为分体结构。第2连接部件7d大致呈圆筒状,在其内部收装有电机12 (参照图2和图7)。第3连接部件7e大致呈板状,其弯曲成圆弧状,用于连接渔线轮主体I的后部。
[0057]如图2所示,在第I侧盖8a上形成有向外突出的第I凸起部8c,该第I凸起部8c用于支承驱动轴30转动。在第I凸起部8c的后方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2凸起部8d,该第2凸起部8d用于支承卷线筒轴14的第2端。
[0058]第2侧盖8b例如被螺丝固定在第2侧板7b的外缘部上。如图3所示,在第2侧盖8b的前部下表面上安装有向下的电源线连接用的连接器15。
[0059]手柄2设置在第I侧盖8a —侧。如图1和图2所示,手柄2具有:手柄臂2a ;手柄把手2b,其安装在手柄臂2a的顶端。手柄2安装在第I侧板7a —侧。手柄2与驱动轴30相连接且能与之一起转动,该驱动轴30支承在渔线轮主体I上且能够转动。
[0060]前盖9例如被螺丝固定在第I侧板7a的前部外侧面和第2侧板7b的前部外侧面的上下2个位置上。在前盖9上形成有渔线穿过用的横长的开口(未图示)。前盖9用于盖住水深显示部4的后述壳部件36的前部下表面。
[0061]水深显示部4能够显示安装在渔线顶端的钓钩组件在水中的深度。如图1和图7所示,水深显示部4具有配置在第I侧板7a的上部和第2侧板7b的上部的壳部件36。壳部件36被螺丝固定在第I侧板7a的外侧面和第2侧板7b的外侧面上。水深显示部4具有开关操作部6,该开关操作部6具有多个(例如3个)用于进行现实操作的操作按钮。
[0062]如图7所示,在壳部件36的内部收装有渔线轮控制部70、显示器72、主电路基板74a、副电路基板74b、电机驱动电路76,其中,渔线轮控制部70构成控制系统27,显示器72由液晶显示器构成,用于显示水深。渔线轮控制部70例如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在主电路基板74a上装有显示器72、渔线轮控制部70、电机驱动电路76。在副电路基板74b上装有相位检测部35。副电路基板74b与主电路基板74a电连接。
[0063]壳部件36的两侧分别沿第I侧板7a和第2侧板7b向后方延伸。如图4所示,在壳部件36的第I侧板7a —侧的后部形成有下部开口的基板收装空间36f。在该基板收装空间36f中收装有副电路基板74b。壳部件36的第2侧板7b —侧的后部盖住第2侧板7b的上部和第2侧盖8b的上部。
[0064]<卷线筒>
[0065]卷线筒10安装在卷线筒轴14上且能与之一起转动。如图3所示,卷线筒10具有:筒状的卷线主体部10a、大径的第I凸缘部1b和第2凸缘部10c,该第I凸缘部1b和第2凸缘部1c —体形成于卷线主体部1a的两侧。第I凸缘部1b设置在第I侧板7a —侧,第2凸缘部1c设置在第2侧板7b 一侧。卷线筒轴14通过压入等适当的固定方法被固定在卷线主体部1a的内周部上。
[0066]卷线筒轴14的第I端被第I轴承18a支承在上述卷线筒支承部17上。卷线筒轴14的第2端(图3中纸面右端)被第2轴承18b支承在第I侧盖8a的第2凸起部8d上。
[0067]在比卷线筒轴14的卷线筒固定部分靠近第2轴承18b的一侧安装有构成离合器机构16的离合器销16a,该离合器销16a在径向上贯通。
[0068]<离合器机构>
[0069]如图3所示,离合器机构16具有:离合器销16a;离合器凹部16b,其沿径向在小齿轮32的位于图3的纸面左侧的端面上凹成十字而形成。小齿轮32不仅构成离合器机构16,还构成卷线筒驱动机构13的后述的第I转动传动机构24。小齿轮32沿卷线筒轴14的轴向在图3所示的离合器连接位置和比离合器连接位置靠右侧的离合器切断位置之间移动。当小齿轮32位于离合器连接位置时,离合器销16a与离合器凹部16b相卡合,使该小齿轮32的转动力被传递给卷线筒轴14,从而使离合器机构16处于离合器连接状态。在该离合器连接状态下,小齿轮32与卷线筒轴14能够一起转动。另外,当小齿轮32位于离合器切断位置时,离合器凹部16b离开离合器销16a,使该小齿轮32的转动力不能被传递给卷线筒轴14。因此,离合器机构16处于离合器切断状态,卷线筒10能够自由转动(即,不与小齿轮32 —起转动)。
[0070]<离合器控制机构>
[0071]离合器操作部件11在图7中实线所示离合器连接位置和图7中虚线所示离合器切断位置之间摆动,离合器控制机构20在该离合器操作部件11的摆动作用下,能够使离合器机构16在离合器连接状态和离合器切断状态之间切换。如图5所示,离合器控制机构20具有:离合器凸轮40,其以卷线筒轴14为中心向第I位置和第2位置转动;离合器拔叉41,其与离合器凸轮40相卡合;离合器片42,其连接离合器凸轮40和离合器操作部件11。离合器片42与离合器凸轮40 —起转动。离合器凸轮40支承在机构安装板19b上且能够转动。离合器凸轮40具有一对凸轮部40a,该一对凸轮部40a用于通过转动使离合器拔叉41移动。
[0072]离合器拔叉41用于使小齿轮32在卷线筒轴方向上向离合器切断位置和离合器连接位置移动。离合器拔叉41具有:凸轮接收部(未图示),其与离合器凸轮40的凸轮部40a相卡合;圆弧部41a,其与小齿轮32相卡合,当离合器凸轮40由第I位置向第2位置转动时,离合器拔叉41由离合器连接位置向位于卷线筒轴方向外(图5的纸面右侧)的离合器切断位置移动。从而,小齿轮32向轴向外(图5的纸面右侧)移动,小齿轮32和离合器销16a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离合器机构16处于离合器切断状态。离合器拔叉41在轴向上被安装在机构安装板19b上的一对导向轴49引导。离合器拔叉41被安装在导向轴49上的一对螺旋弹簧44向离合器切断位置施力。因此,当离合器凸轮40由第2位置向第I位置转动时,离合器拔叉41由离合器切断位置回到离合器连接位置,小齿轮32回到离合器连接位置。另外,通过由未图示的离合器复位机构使处于离合器切断状态下的手柄2向卷线方向转动,能够使离合器凸轮40由第2位置回到第I位置。
[0073]离合器片42用于在离合器操作部件11的摆动作用下使离合器凸轮40转动。离合器片42例如通过将金属板折弯后形成。离合器片42具有:卡合部42a,其与离合器凸轮40相卡合;安装部42b,其由卡合部42a向径向延伸后,朝离合器操作部件11弯曲。卡合部42a与离合器凸轮40的转动联动而转动。安装部42b被固定在离合器操作部件11上。
[0074]<离合器操作部件>
[0075]离合器操作部件11用于操作离合器机构16,使其在离合器连接状态和离合器切断状态之间切换。如图1所示,离合器操作部件11位于第I侧板7a和第2侧板7b之间,设置在渔线轮主体I的后部,能够在接近钓竿安装部7g和离开钓竿安装部7g的方向上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合器操作部件11能以卷线筒10的轴为中心摆动而设置。离合器操作部件11在图7中实线所示离合器连接位置和虚线所示离合器切断位置之间摆动。如图5所示,在第I侧板7a的后部的内侧面和第2侧板7b的后部的内侧面上分别安装有第I接触板43a和第2接触板43b。第I接触板43a和第2接触板43b由聚缩醛等高滑动性的合成树脂制成。第I接触板43a和第2接触板43b分别被嵌入第I侧板7a和第2侧板7b中且能从第I侧板7a和第2侧板7b上拆下来。
[0076]<卷线筒驱动机构>
[0077]卷线筒驱动机构13在卷线方向上驱动卷线筒10。另外,在卷线时使卷线筒10产生制动力,防止渔线的断裂。如图8所示,卷线筒驱动机构13具有:电机12,其被如未图示的滚子式离合器这样的反转防止部禁止向卷线方向转动;第I转动传动机构24 ;第2转动传动机构25。第I转动传动机构24使电机12的转动减速,并传递给卷线筒10。第2转动传动机构25通过第I转动传动机构24使手柄2的转动增速,并传递给卷线筒10。
[0078]如图8所示,第I转动传动机构24具有未图示的行星减速机构,该行星减速机构与电机12的输出轴相连接。在行星减速机构的壳体26的内侧面形成有未图示的内齿轮,内齿轮的输出功率通过形成于壳体26的外周面上的第I齿轮部件60被传递给卷线筒10。具体来说,第I转动传动机构24还具有:第I齿轮部件60 ;第2齿轮部件61,其与第I齿轮部件60相啮合;小齿轮32,其与第2齿轮部件61相啮合。如图5所示,第2齿轮部件61和小齿轮32配置在机构安装板19b的外侧面和侧板主体19a的外侧面之间。第2齿轮部件61为中间齿轮,用于使第I齿轮部件60和小齿轮32的转动方向一致,并传递该第I齿轮60的转动力。第2齿轮部件61通过滚动轴承支承在侧板主体19a的凸起部19c和机构安装板19b上且能够转动。如图5和图8所示,在第2齿轮部件61上连接有能够与之一起转动的横向凸轮轴63。在横向凸轮轴63的位于第I侧板7a—侧的端部上形成有非圆形部63a,第2齿轮部件61与该非圆形部63a相卡合,使横向凸轮轴63转动。
[0079]小齿轮32通过安装在侧板主体19a上的第3轴承18c安装在第I侧板7a上,能够以卷线筒轴14为中心转动且能够在轴向上移动。小齿轮32被离合器控制机构20控制,在卷线筒轴14的外周侧,于轴向上在离合器连接位置和离合器切断位置之间移动。小齿轮32与离合器拔叉41相卡合,在卷线筒轴14的轴向上移动。
[0080]如图5和图8所示,第2转动传动机构25具有:驱动轴30,其上连接有手柄2且能与之一起转动;驱动齿轮31 ;第3齿轮部件62 ;曳力机构23。
[0081]如图5所示,驱动轴30支承在机构安装板19b和第I侧盖8a的第I凸起部8c上且能够转动。驱动轴30通过滚子式单向离合器37支承在第I侧盖8a的第I凸起部Sc上。驱动轴30被单向离合器37禁止向放线方向转动。驱动齿轮31安装在驱动轴30上且能够转动。驱动齿轮31向放线方向的转动被曳力机构23制动。从而对卷线筒10向放线方向的转动进行制动。
[0082]第3齿轮部件62用于将手柄2的转动力传递给卷线筒10。第3齿轮部件62与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相连接且能与之一起转动。第3齿轮部件62与驱动齿轮31相啮合,将手柄2的转动力传递给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被传递给行星架的转动力通过第I齿轮部件60和第2齿轮部件61被传递给小齿轮32。由第3齿轮部件62到第2齿轮部件61的减速比大致为“I”。
[0083]如图5所示,曳力机构23具有曳力板38,该曳力板38与单向离合器37的内圈37a相连接且能与之一起转动,并被该内圈37a推压。曳力板38与驱动轴30相连接且能与之一起转动。曳力板38隔着曳力垫圈39推压驱动齿轮31。曳力机构23的制动力(推压曳力板38的推压力)由螺纹紧固在驱动轴30上的星型曳力调整机构3调整。
[0084]〈输出功率调整部件〉
[0085]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为了按照多个档位调整电机12的输出功率,而设置在渔线轮主体I上。在图12中,由坐标图来表示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移动位置(转动角度)和电机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在图12中,纵轴表示电机的输出功率,横轴表示移动位置。另外,用带圆圈的数字表示各档位的数值。
[0086]如图12所示,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能够在操作范围RO内对电机12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该操作范围RO包括表示使电机12停止转动的转动停止位置的停止范围RS、至少一个第I移动范围RM1、移动量(转动量)与第I移动范围RMl的移动量(转动量)不同的至少一个第2移动范围RM2。具体来说,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能够在操作范围RO内对电机12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操作,该操作范围RO为从表示停止位置RS的旁边位置的第I档到位于最大输出功率位置侧的第31档的范围。第I移动范围RMl的移动量大于第2移动范围RM2的移动量,在第I实施方式中,第I移动范围RMl的移动量大致是第2移动范围RM2的移动量的2倍。
[0087]操作范围RO包括电机12停止转动时的停止范围RS、具有至少一个第I移动范围RMl的第I操作范围R01、具有至少一个第2移动范围RM2的第2操作范围R02。停止范围表不电机12的转动停止位置。另外,第31档表不电机12的最大输出功率位置。电机的第I操作范围ROl设置在比第2操作范围R02靠表示转动停止位置的停止范围RS —侧。因此,第I操作范围ROl用于电机12低输出功率下的操作。在第I实施方式中,停止范围RS中的移动范围与第I移动范围RMl相同。因此,即使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在停止位置作出与钓鱼者的意志相反的动作,卷线筒10也不容易转动。另外,移动量较大的第I移动范围RMl只被设定在电机的输出功率最小的第I档。另外,如后所述,从电机12的转动停止位置到最大输出功率位置的转动角度例如为100度。
[0088]由于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操作范围RO例如为100度,因而,第I移动范围RMl大致为6度,第2移动范围RM2大致为3度。这里,由于低输出功率侧的第I操作范围ROl的第I移动范围RMl的移动量是第2操作范围R02的第2移动范围RM2的移动量的2倍,因而,即使第I变化量Cl相同,第I操作范围ROl内的电机的输出功率的增加比例也比第2操作范围R02内的电机的输出功率的增加比例小。因此,可以在低输出功率侧的第I操作范围ROl内微调整电机的输出功率。
[0089]如图3所不,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设置在第I侧板7a的侧板主体19a和第I侧盖8a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6所示,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安装在支承轴36a上且能够转动,该支承轴36a竖立设置在水深显示部4的壳部件36的后部的外侧面上。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第I侧(图4的纸面左侧)与壳部件36相对配置。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第2侧(图4的纸面右侧)与第I侧盖8a相面对配置。
[0090]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在安装在支承轴36a上的状态下配置在第I侧板7a和第I侧盖8a之间。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第I侧(图4的纸面左侧)与壳部件36相面对配置。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第2侧(图4的纸面右侧)与第I侧盖8a相面对配置。
[0091]支承轴36a在顶端表面上具有内螺纹孔36b,该内螺纹孔36b与螺纹部件54相旋合。螺纹部件54用于将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固定在支承轴36a上,防止其从该支承轴36a上脱落。螺纹部件54具有大径的头部54a。
[0092]转动限制部55限制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从操作开始位置起的转动,另外,限制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向操作开始位置转动。操作开始位置是由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使电机12卡止的位置。转动限制部55具有:卡合部56,其设置在壳部件36上;定位销57,其设置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上。卡合部56具有一对圆弧凹部36c、一对卡合凹部36d、突出部36e,一对圆弧凹部36c、一对卡合凹部36d、突出部36e在支承轴36a的周围,形成于壳部件36的外侧面上。一对圆弧凹部36c间隔180°形成,一对卡合凹部36d间隔180°形成。卡合凹部36d凹成球状而形成,与圆弧凹部36c相邻配置。卡合凹部36d对应于操作开始位置设置。圆弧凹部36c形成为与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中心相同的圆弧,对应于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角度设置。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角度、即,操作范围RO例如为80°到120°的范围。在第I实施方式中,操作范围RO为100°。但是,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操作范围RO并不局限于此。突出部36e在卡合凹部36d和圆弧凹部36c之间,比该卡合凹部36d和圆弧凹部36c突出。突出部36e用于限制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
[0093]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角度越大,调整电机12的输出功率的每个档位可被划分的移动范围(转动角度)也越大,因而能够在各档位稳定地对输出功率进行调整操作。但是,当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角度过大时,难以迅速地进行涉及多个档位的操作。另夕卜,有时根据渔线轮主体的形状而不能增大转动角度。在这些限制中,优选将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角度设定为最大限度的角度。
[0094]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例如为合成树脂制,大致呈环状。如图6所示,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在其外周面上具有沿径向突出的操作突起5a。除该操作突起5a以外的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沿轴向延伸且用于防滑的槽5b,各槽5b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形成。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外侧面上形成有用于限制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范围的限制突起5c,该限制突起5c在轴向上突出。第I侧盖8a具有俯视看呈矩形的开口 8e,该开口 8e用于使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比第I侧盖8a突出。限制突起5c与开口 8e的内侧面相接触,限制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范围。
[0095]如图9所示,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与壳部件36相面对的内侧面上,于周向上隔开间隔形成有一对检测器收装部5d、一对定位销收装部5e,该一对检测器收装部5d用于收装检测器34,该一对定位销收装部5e用于收装一对定位销57,该一对定位销57用于将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定位在操作开始位置上。一对检测器收装部5d和一对定位销收装部5e分别间隔180°凹成圆形。
[0096]如图6所示,定位销57安装在一对定位销收装部5e上且能够前进后退。定位销57被一对螺旋弹簧58向壳部件36 —侧施力。螺旋弹簧58收装在定位销收装部5e内。定位销57具有半球状的头部57a,该头部57a与卡合凹部36d和圆弧凹部36e相卡合。通过设置该定位销57和卡合凹部36d,能够使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可靠地定位在操作开始位置上。另外,由于在卡合凹部36d和圆弧凹部36c之间形成有突出部36e,因而使被定位在操作开始位置上的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不容易违反使用者的意志,由调整开始位置转动。从而使电机12不容易忽然转动。
[0097]如图4所示,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具有通孔5f,该通孔5f形成于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中心部,通过第I弹性部件46和第2弹性部件47支承在支承轴36a上且能够转动。另外,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具有:第I接触面5g,其形成于通孔5f的第I侧;第2接触面5h,其形成于通孔5f的第2侧。第I接触面5g与第I弹性部件46接触滑动。第2接触面5h与第2弹性部件47接触滑动。第I接触面5g是相对于构成渔线轮主体I的壳部件36和支承轴36a均倾斜的锥面。第2接触面5h是相对于螺纹部件54的头部54a和支承轴36a均倾斜的锥面。在第I实施方式中,锥面相对于支承轴36a倾斜30度到60度,优选倾斜40度到50度,形成为锥形。
[0098]第I弹性部件46和第2弹性部件47例如采用NBR ( 丁腈橡胶)或者硅橡胶制的O形圈。第I弹性部件46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第I侧,分别直接或间接地接触配置在壳部件36的外侧面以及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和支承轴36a之间。在第I实施方式中,第I弹性部件46隔着第I垫圈部件50与壳部件36间接接触。另外,第I弹性部件46与支承轴36a和第I接触面5g直接接触。第2弹性部件47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第2侧,分别直接或间接地接触配置在螺纹部件54的头部54a以及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和支承轴36a之间。在第I实施方式中,第2弹性部件47隔着第2垫圈部件52与头部54a间接接触。另夕卜,第2弹性部件47与支承轴36a和第2接触面5h直接接触。
[0099]<检测器>
[0100]如图4、图6及图9所示,检测器34安装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上。具体来说,如上所述,检测器34通过粘合等适当的固定方法被固定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一对检测器收装部5d中。检测器34具有分别固定在一对检测器收装部5d中的第I磁铁34a和第2磁铁34b,第I磁铁34a和第2磁铁34b的各磁化方向与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轴向一致。第2磁铁34b与第I磁铁34a的磁化方向相反。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磁铁34a的与壳部件36相对的一侧被磁化为N极,第I磁铁34a的检测器收装部5d的底面一侧被磁化为S极。与之相反,第2磁铁的与壳部件36相对的一侧被磁化为S极,第I磁铁34b的检测器收装部5d的底面一侧被磁化为N极。这样,通过以磁通方向相反的方式配置轴向上磁化的第I磁铁34a和第2磁铁34b,从而通过在轴向上磁化的简单的第I磁铁34a和第2磁铁34b能够得到与径向上磁化的磁铁出现相同反应的检测器34。
[0101]〈相位检测部〉
[0102]相位检测器35是如上所述那样装在水深显示部4的壳部件36的内部配置的副电路基板74b上的霍尔元件35a。如图7所示,霍尔元件35a对准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中心C而配置。通过这样配置霍尔元件35a,能够由该霍尔元件35a检测出由第I磁铁34a和第2磁铁34b所产生的磁通方向的变化。因此,利用霍尔元件35a能够检测出因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而发生变化的磁通方向,从而检测出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相位。如图10所示,径向上磁化的检测器34的N极位于例如以半圆形显示在霍尔元件35a上的标记35b—侧,如果将此时的情况设定为0°的话,则检测器34a在0°位置,霍尔元件35a的输出电压最小。当检测器34由0°沿逆时针方向相对于霍尔元件35a转动时,输出电压逐渐上升,当接近360°时,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当返回到0°时,输出电压则再次变为最小。从而,在0°到360°的范围内,由霍尔元件35a能够检测出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相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由50°到150°左右的范围内,利用霍尔元件35a的输出电压。霍尔元件35a的输出电压的角度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例如,230°到330°的范围等,可以根据霍尔元件的输出特性适当地选择。
[0103]〈控制系统〉
[0104]如图13所示,控制系统27的渔线轮控制部70控制电机12和显示器72。渔线轮控制部70由包括CPU(中央运算单元)的微型计算机构成。在渔线轮控制部70上连接有作为相位检测器35的霍尔元件35a、开关操作部6的各开关、卷线筒传感器78。另外,在渔线轮控制部70上连接有作为控制对象的显示器72、电机驱动电路76、蜂鸣器80、其他输入输出部82。卷线筒传感器78具有一对磁簧开关(或者霍尔元件),该一对磁簧开关用于检测未图示的与卷线筒10的转动联动而转动的磁铁。一对磁簧开关排列配置在卷线筒10的转动方向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磁簧开关设置在渔线轮主体I的卷线筒支承部17上。由卷线筒传感器78能够检测出卷线筒10的转速(转动位置)和转动方向。电机驱动电路76对电机12进行PWM(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即,通过使占空比发生变化,来驱动电机12。蜂鸣器80收装在壳部件36的内部。当钓钩组件到达鱼层位置,或到达海底时,蜂鸣器80发生鸣动。其他输入输出部82例如由无线通信部等构成。
[0105]渔线轮控制部70作为由软件来实现的功能结构,具有:电机控制部84,其控制电机驱动电路76 ;显示控制部86,其控制显示器72。电动渔线轮100具有速度控制模式和张力控制模式,其中,速度控制模式为,通过操作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可按照31个档位来调整卷线筒10的转速,张力控制模式为,可按照31个档位来调整作用于卷绕在卷线筒10上的渔线上的张力。通过操作开关操作部6,能够对这些模式进行切换。电机控制部84具有输出功率调整部84a,该输出功率调整部84a作为功能结构在第I移动范围RMl和第2移动范围RM2被操作时,分别以第I变化量Cl使电机12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第I实施方式中的输出功率调整部84a是第I输出功率调整部的一个例子。具体来说,输出功率调整部84a根据对应于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操作范围RO的档位来调整电机12的输出功率,在速度控制模式下,控制占空比,以达到对应于被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调整后的档位的卷线筒10的目标转速。另外,在张力控制模式下,控制占空比,以达到对应于被调整后的档位的目标张力。占空比此时的变化量为各档位的第I变化量Cl,在第I实施方式中,占空比此时的变化量为各档位下相同的第I变化量Cl。
[0106]<电动渔线轮的操作>
[0107]在像这样构成的电动渔线轮100中,在钓鱼时,钓鱼者用握住钓竿的那只手的拇指按压离合器操作部件11。从而,离合器机构16由离合器连接状态切换为离合器切断状态,卷线筒10自由转动,渔线则在钓钩组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被放出。
[0108]当鱼咬住钓钩组件后卷绕渔线时,用握住钓竿的那只手的拇指的顶端按压离合器操作部件11。在按压该离合器操作部件11后,离合器机构16切换为离合器连接状态,通过手柄2和电机12能够使卷线筒10向卷线方向转动。
[0109]当在电机12的作用下卷绕渔线时,利用握住钓竿的手或操作手柄2的手来操作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此时,由于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配置在第I侧板7a和第I侧盖8a之间,因而使配置在渔线轮主体I的后部的离合器操作部件11和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接近配置。因此,能够进行拇指操作(thumbing),用手的指尖来操作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因此,容易对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和离合器操作部件11进行协同操作。另外,由于在抛饵时渔线的卷绕量减少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离合器操作部件11进行拇指操作,因而无论渔线的卷绕量如何,都能够稳定地进行抛饵时的拇指操作。
[0110]当对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进行转动操作时,检测器34与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 —起转动,另外,相位检测部35的霍尔元件35a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渔线轮控制部70根据该输出电压的变化,检测出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角度,控制电机驱动电路76,根据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位置来调整电机12的输出功率。此时,由于作为第I档位的调整范围的第I操作范围ROl的第I移动范围RMl与第2操作范围R02的第2移动范围RM2相比,移动量较大且变化量相同时,因而能够在不变更存储部等存储的卷线筒目标速度等数据的情况下,在低输出功率侧的第I档位对卷线筒10的速度或作用于渔线的张力进行微调整。
[0111]另外,由于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通过第I弹性部件46和第2弹性部件47支承在支承轴36a上,因而由第I弹性部件46和第2弹性部件47所产生的的摩擦阻力作用于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从而能够通过因第I弹性部件46和第2弹性部件47的接触所产生的摩擦阻力来调整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使该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能够进行微调整操作。而且,由于低输出功率侧的第I档位与其他档位相比,第I移动范围RMl较大,因而在第I档位能进一步进行微调整。
[0112]〈第I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0113]在图14中,在第I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第I操作范围ROl具有2个档位的第I移动范围RM1,而不是I个档位的第I移动范围RM1。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在低输出功率侧进行微调整。
[0114]〈第2实施方式〉
[0115]在图15中,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操作范围RO具有:停止范围RS ;第3操作范围(相当于第I实施方式中的第I操作范围R01)R03,其具有至少一个第3移动范围RM3 ;第4移动范围(相当于第I实施方式中的第2操作范围R02)R04,其具有至少一个第4移动范围RM4。第3移动范围R03设置在比第4移动范围R04靠作为转动停止位置的停止范围RS —侧。因此,第3操作范围R03用于电机12在低输出功率下的操作。在第3移动范围RM3和第4移动范围RM4中,移动量相同。第3移动范围RM3的第2变化量C2比第4移动范围RM4的第3变化量C3小。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2变化量C2大致是第3变化量C3的一半。
[0116]由于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操作范围RO例如为100度,因而,第3移动范围RM3和第4移动范围RM4大致为3度。这里,由于低输出功率侧的第3操作范围R03的第2变化量C2是第4操作范围R04的第4移动范围RM4的第3变化量C3的一半,因而,即使移动量相同,在第3操作范围R03内的电机输出功率的增加比例也比第4操作范围R04内的电机输出功率的增加比例小。因此,能够在低输出功率侧的第3操作范围R03内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输出功率调整部84a是第2输出功率调整部的一个例子。
[0117]像这样的第2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118]〈其他实施方式〉
[0119]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精神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尤其是,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多个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意组合。
[0120](a)在第I实施方式中,将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配置在第I侧板7a和第I侧盖8a之间,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图16中,在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渔线轮200中,调整部件105设置在包含在渔线轮主体I中的壳部件136的后部。壳部件136在其后部具有能够收装输出功率调整部件105的收装凹部136g。未图示的支承轴的两端支承在壳部件136上。这样,可以将输出功率调整部件105安装在壳部件136的后部。另外,输出功率调整部件105可以呈柄状,设置在第I侧盖8a或第2侧盖Sb的外侧面上且能够摆动。
[0121](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相位检测部例示了霍尔元件,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旋转编码器或电位器。另外,可以使用输出功率因磁阻而发生变化的磁阻元件(MR元件)。
[0122](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操作范围RO具有第I操作范围ROl和第2操作范围R02这两个操作范围,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在操作范围RO内设置移动量与第I操作范围ROl和第2操作范围R02的移动量不同的第3操作范围。第3操作范围既可以设置在第I操作范围ROl和第2操作范围R02之间,又可以设置在比第2操作范围R02靠最大输出功率位置一侧或者比第I操作范围ROl靠转动停止位置一侧。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相同的第I移动范围和第2移动范围构成第I操作范围ROl和第2操作范围R02的移动范围,但是,可以利用不同的移动范围构成第I操作范围或第2操作范围。
[0123]〈特征〉
[0124]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如下表现出来。
[0125]⑷电动渔线轮100 (或200)的控制系统27控制用于驱动卷线筒10的电机12,该卷线筒10安装在渔线轮主体I上且能够转动。控制系统27具有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或105)和输出功率调整部84a。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或105)设置在渔线轮主体I上且能够转动,并能够在包括第I移动范围RMl和移动量与第I移动范围RMl的移动量不同的第2移动范围RM2的操作范围RO中进行操作。当在第I移动范围RMl和第2移动范围RM2内操作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或105)时,输出功率调整部84a分别以第I变化量Cl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
[0126]在控制系统27中,在使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或105)在第I移动范围RMl和移动量与第I移动范围RMl的移动量不同的第2移动范围RM2中移动时,分别以第I变化量Cl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这里,在第I移动范围RMl和第2移动范围RM2中移动量较大的移动范围(例如,第I移动范围RMl)中,能够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细微调整。从而能够由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或105)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127](B)第I移动范围RMl的移动量可以大于第2移动范围RM2的移动量。在这种情况下,在第I移动范围RMl中,能够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128](C)第I移动范围RMl的移动量可以是第2移动范围RM2的移动量的2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I移动范围RMl中,以相同的移动量且以第2移动范围RM2的一半的变化量来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129](D)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操作范围RO可以从电机12的转动停止位置到电机12的最大输出功率位置。第I移动范围RMl设置在比第2移动范围RM2靠转动停止位置的一侦U。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第I移动范围RMl的移动量大于第2移动范围RM2的移动量,从而能够在低输出功率侧的第I移动范围RMl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130](E)操作范围RO可以具有:第I操作范围ROl,其具有至少一个第I移动范围RMl ;第2操作范围R02,其具有至少一个第2移动范围RM2。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I操作范围ROl和第2操作范围R02中移动范围较大的操作范围(例如第I操作范围R01)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131](F)第2操作范围R02的移动量可以与第I操作范围ROl的移动量相同,或者大于第I操作范围ROl的移动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第I操作范围ROl配置在转动停止位置一侧,从而能够使高输出功率侧的第2操作范围R02的移动量变大,在第2操作范围R02中使电机的输出功率迅速增加。
[0132](G)电动渔线轮的控制系统27控制用于驱动卷线筒10的电机12,该卷线筒10安装在渔线轮主体I上且能够转动。控制系统27具有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和输出功率调整部84a。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设置在渔线轮主体I上且能够移动,并能够在包括第3移动范围RM3和移动量与第3移动范围RM3的移动量相同的第4移动范围RM4的操作范围RO中进行操作。当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在第3移动范围RM3中被操作时,输出功率调整部84a以第2变化量C2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另外,当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在第4移动范围RM4中被操作时,输出功率调整部84a以与第2变化量C2不同的第3变化量C3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
[0133]在该控制系统27中,在使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在第3移动范围RM3中移动时,以第2变化量C2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在使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在第4移动范围RM4中移动时,以第3变化量C3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这里,在第2变化量C2和第3变化量C3中较小的变化量的移动范围中,能够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细微调整。因此,即使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移动量相同,也能够由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134](H)第2变化量C2可以小于第3变化量C3。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3移动范围RM3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135](I)第2变化量C2可以是第3移动量C3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3移动范围RM3中,以第4移动范围RM4的一半的变化量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进一步在该第3移动范围RM3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136](J)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操作范围RO可以从电机12的转动停止位置到电机12的最大输出功率位置。第3移动范围RM3设置在比第4移动范围RM4靠转动停止位置的一侦U。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低输出功率侧的第3移动范围RM3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137](K)操作范围RO可以具有:第3操作范围R03,其具有至少一个第3移动范围RM3 ;第4操作范围R04,其具有至少一个第4移动范围RM4。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第3操作范围R03和第4操作范围R04中分别至少具有一个第3移动范围RM3和第4移动范围觀4,因而能够在具有变化量较小的移动范围(例如第3移动范围RM3)的操作范围(例如,第3操作范围R03)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另外,通过增加变化量较大的移动范围(例如,第4操作范围R04)的数量,从而能够在具有多个移动范围的操作范围中,迅速地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增加以及减少。
[0138](L)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可以支承在渔线轮主体I上且能够转动,通过转动操作能够调整电机的输出功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通过转动操作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也能够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尤其是,即使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直径小且具有极小的移动量,也能够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出现较大的变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在变化量较小的移动范围的操作范围中,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微调整。
[0139](M)电机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用于检测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操作角度的电位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当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转动时,电位器的轴也随之转动,由该电位器检测出转动操作角度,因此能够精确地检测出转动操作角度。
[0140](N)控制系统27还可以具有:检测器34,其设置在渔线轮主体I和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中的一个上;相位检测部35,其设置在渔线轮主体I和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中的另一个上,能够检测出与检测器34相对的转动相位。在这种情况下,当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转动时,由相位检测部35检测出检测器34和相位检测部35的相对的转动相位。通过被检测出的转动相位,按照多个档位对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例如,按照多个档位调整卷线筒10的速度。或者按照多个档位调整作用于渔线的张力。这里,由于通过检测器34和相位检测部35来检测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角度,因而能够以较小的体积检测出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转动操作角度。
[0141](O)相位检测部35可以设置在渔线轮主体I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被给电后动作的相位检测部35设置在渔线轮主体I上,因而能够将相位检测部35配置在电路基板上,进一步抑制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安装部分的体积的增加。
[0142](P)相位检测部35可以为能够检测检测器34的转动相位的霍尔元件35a。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能够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霍尔元件35a来检测检测器34的转动相位,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输出功率调整部件5的安装部分的体积的增加。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所述电动渔线轮利用所述电机驱动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的卷线筒,其特征在于, 具有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和第I输出功率调整部, 所述输出功率调整部件设置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移动,并能够在包括第I移动范围和移动量与所述第I移动范围的移动量不同的第2移动范围的操作范围中进行操作,在所述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在所述第I移动范围和所述第2移动范围中被操作时,所述第I输出功率调整部分别以第I变化量使所述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移动范围的移动量比所述第2移动范围的移动量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移动范围的移动量大致是所述第2移动范围的移动量的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所述操作范围为从所述电机的转动停止位置到所述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位置, 所述第I移动范围设置在比所述第2移动范围靠所述转动停止位置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范围具有:第I操作范围,其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I移动范围;第2操作范围,其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2移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操作范围的移动量与所述第I操作范围的移动量相同或者大于所述第I操作范围的移动量。
7.一种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所述电动渔线轮利用所述电机驱动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的卷线筒,其特征在于, 具有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和第2输出功率调整部, 所述输出功率调整部件设置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移动,并能够在包括第3移动范围和移动量与所述第3移动范围的移动量相同的第4移动范围的操作范围中进行操作,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在所述第3移动范围中被操作时,所述第2输出功率调整部以第2变化量使所述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在输出功率调整部件在所述第4移动范围中被操作时,所述第2输出功率调整部以与所述第2变化量不同的第3变化量使所述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变化量比所述第3变化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变化量大致是所述第3变化量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所述操作范围为从所述电机的转动停止位置到所述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位置, 所述第3移动范围设置在比所述第4移动范围靠所述转动停止位置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范围具有:第3操作范围,其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3移动范围;第4操作范围,其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4移动范围。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功率调整部件支承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并能够通过转动操作对所述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电位器,所述电位器用于检测所述输出功率调整部件的转动操作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检测器和相位检测部, 所述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渔线轮主体和所述输出功率调整部件中的一个上, 所述相位检测部设置在所述渔线轮主体和所述输出功率调整部件中的另一个上,能够检测出与所述检测器相对的转动相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检测部是能够检测所述检测器的转动相位的霍尔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检测部设置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
【文档编号】A01K89/00GK104222034SQ201410182228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9日
【发明者】川俣敦史, 平山广和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