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唇形科植物紫苏子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60169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唇形科植物紫苏子的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它公开了一种唇形科植物紫苏子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1)选地、整地,(2)选取种子,(3)繁殖方式,(4)田间管理,(5)病虫害防治,(6)收获加工。本发明在紫苏子种子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减少了苗木病害,有效防护苗木猝倒病,播种时施基肥,在紫苏子树幼芽初齐时,进行喷洒叶面肥,本发明基肥、叶面肥配方合理,见效快,植株可以直接吸收,满足紫苏子树生长过程的营养需求;本发明培育生长期间进行各种病虫害防治,有效改良了紫苏子的生长环境,提高了紫苏子的成活率。
【专利说明】一种唇形科植物紫苏子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唇形科植物紫苏子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赤苏、红苏、香苏。全草名全苏,具散寒解表、理气宽胸之功能。紫苏的果实,叶片和茎干燥后分别称苏子、苏叶和苏梗,均作药用。苏子具润肺、消痰的功能;苏叶和苏梗药效同全苏。主产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等省,全国各地广泛栽培,长江以南有野生。
[0003]紫苏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I 一 1.5米。茎四棱形,直立,被细毛紫色或绿紫色,多分枝。叶对生,有长柄,叶片椭圆形至宽卵形,先端突尖或渐尖,边缘有锯齿,两面紫色,被柔毛。轮伞花序组成偏向一侧的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每花有一苞片,卵圆形,先端渐尖;花萼钟形,先端5裂;花冠二唇形,紫红色或粉红色;雄蕊4,2强;子房4裂,柱头2浅裂。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花期6 — 7月,果期7—9月。紫苏对气候、土壤条件适应性强,但在温暖湿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旺盛。目前。紫苏子的种植技术仍然不是很成熟,种植的幼苗成活率不是很高、容易受到害虫的侵蚀。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唇形科植物紫苏子的种植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不成熟,紫苏子生长过程易受虫害,易得锈病、斑枯病等缺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唇形科植物紫苏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0007](I)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为好。每亩施2000-3000克农家肥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作成80-100厘米宽的畦;
[0008](2)选取种子:选取饱满、无裂痕、不畸形的紫苏子种子,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处理时间为12 —16小时;
[0009](3)繁殖方式:用种子繁殖的方式进行直播或育苗移栽;
[0010]I)直播: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50-60厘米开0.5-1厘米的浅沟。穴播按穴距30厘米X50厘米开穴。播时将种子拌上细抄,均匀地撒入沟(穴)内,覆薄土,稍加镇压,每亩用种子I千克。播后5-7天即可出苗。
[0011 ] 2)育苗移栽:苗床宜选向阳温暖处,施足基肥,并配加适量过磷酸钙,于4月先浇透水,然后撒种,覆细土约I厘米。如果气温低,可覆盖塑料薄膜,幼苗出土后揭除。苗高5-6厘米时间苗,苗高15-20厘米时,选阴雨天或午后,按株行距50厘米X 60厘米移栽于大田,栽后及时浇水1-2次,即可成活。
[0012](4)田间管理:
[0013]I)间苗、补苗条播者,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距30厘米定苗;穴播者,每穴留1-2株。如有缺苗应予补苗。育苗移栽者,栽后7-10天,如有死苗,也应及时补苗。
[0014]2)中耕除草:封行前必须经常中耕除草,浇水或雨后如土壤板结,也应及时松土。
[0015]3)追肥:苗高60厘米时,每亩追施1500千克的人畜粪,配施15千克的尿素,施后培土浇水。
[0016]4)排灌:幼苗和花期需水较多,干旱时应及时浇水。雨季应注意排水。
[0017](5)病虫害防治:
[0018]I)斑枯病:发病初期,喷1:1: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0019]2)锈病: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4%的15%粉锈宁拌种;发病初期,喷1:1:200的波尔多液2— 3次;或喷25%粉锈宁2000倍液,或15%粉锈宁1000倍液,或25%敌力脱4000倍液,15—20天喷I次;或用97%敌锈钠250倍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或50%硫磺胶悬剂400— 500倍液,7 —10天喷I次,连喷2— 3次。
[0020]3)根腐病: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5%敌克松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主要喷洒根茎部,7天左右I次,连喷2— 3次
[0021](6)收获加工:采收期因用途不同而异,一般花穗抽出1.5 — 3厘米时,植株含挥发油最多,因此,8 - 9月花序初现时收割全草作全苏用。枝叶繁殖时采叶阴子即得苏叶。果实成熟时全株割下,晒干,打出果实即为苏子;茎下半部除去侧枝即为苏梗。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消毒液为敌克松消毒液。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播种时间为4月上旬。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播种收获的时间为花穗抽出2厘米时。
[0025]本发明在紫苏子种子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减少了苗木病害,有效防护苗木猝倒病,播种时施基肥,在紫苏子树幼芽初齐时,进行喷洒叶面肥,本发明基肥、叶面肥配方合理,见效快,植株可以直接吸收,满足紫苏子树生长过程的营养需求;本发明培育生长期间进行各种病虫害防治,有效改良了紫苏子的生长环境,提高了紫苏子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27]实施例一:
[0028](I)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为好。每亩施2000克农家肥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作成80厘米宽的畦;
[0029](2)选取种子:选取饱满、无裂痕、不畸形的紫苏子种子,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处理时间为12小时;
[0030](3)繁殖方式:用种子繁殖的方式进行直播或育苗移栽;
[0031]I)直播: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50-60厘米开0.5-1厘米的浅沟。穴播按穴距30厘米X 50厘米开穴。播时将种子拌上细抄,均匀地撒入沟(穴)内,覆薄土,稍加镇压,每亩用种子I千克。播后5-7天即可出苗。
[0032]2)育苗移栽:苗床宜选向阳温暖处,施足基肥,并配加适量过磷酸钙,于4月先浇透水,然后撒种,覆细土约I厘米。如果气温低,可覆盖塑料薄膜,幼苗出土后揭除。苗高5-6厘米时间苗,苗高15-20厘米时,选阴雨天或午后,按株行距50厘米X 60厘米移栽于大田,栽后及时浇水1-2次,即可成活。
[0033](4)田间管理:
[0034]I)间苗、补苗条播者,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距30厘米定苗;穴播者,每穴留1-2株。如有缺苗应予补苗。育苗移栽者,栽后7-10天,如有死苗,也应及时补苗。
[0035]2)中耕除草:封行前必须经常中耕除草,浇水或雨后如土壤板结,也应及时松土。
[0036]3)追肥:苗高60厘米时,每亩追施1500千克的人畜粪,配施15千克的尿素,施后培土浇水。
[0037]4)排灌:幼苗和花期需水较多,干旱时应及时浇水。雨季应注意排水。
[0038](5)病虫害防治:
[0039]I)斑枯病:发病初期,喷1:1: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0040]2)锈病: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4%的15%粉锈宁拌种;发病初期,喷1:1:200的波尔多液2— 3次;或喷25%粉锈宁2000倍液,或15%粉锈宁1000倍液,或25%敌力脱4000倍液,15—20天喷I次;或用97%敌锈钠250倍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或50%硫磺胶悬剂400— 500倍液,7 —10天喷I次,连喷2— 3次。
[0041]3)根腐病: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5%敌克松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主要喷洒根茎部,7天左右I次,连喷2— 3次
[0042](6)收获加工:采收期因用途不同而异,一般花穗抽出1.5 — 3厘米时,植株含挥发油最多,因此,8 - 9月花序初现时收割全草作全苏用。枝叶繁殖时采叶阴子即得苏叶。果实成熟时全株割下,晒干,打出果实即为苏子;茎下半部除去侧枝即为苏梗。
[0043]实施例二:
[0044](I)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为好。每亩施3000克农家肥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作成100厘米宽的畦;
[0045](2)选取种子:选取饱满、无裂痕、不畸形的紫苏子种子,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处理时间为16小时;
[0046](3)繁殖方式:用种子繁殖的方式进行直播或育苗移栽;
[0047]I)直播: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50-60厘米开0.5-1厘米的浅沟。穴播按穴距30厘米X50厘米开穴。播时将种子拌上细抄,均匀地撒入沟(穴)内,覆薄土,稍加镇压,每亩用种子I千克。播后5-7天即可出苗。
[0048]2)育苗移栽:苗床宜选向阳温暖处,施足基肥,并配加适量过磷酸钙,于4月先浇透水,然后撒种,覆细土约I厘米。如果气温低,可覆盖塑料薄膜,幼苗出土后揭除。苗高5-6厘米时间苗,苗高15-20厘米时,选阴雨天或午后,按株行距50厘米X 60厘米移栽于大田,栽后及时浇水1-2次,即可成活。
[0049](4)田间管理:
[0050]I)间苗、补苗条播者,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距30厘米定苗;穴播者,每穴留1-2株。如有缺苗应予补苗。育苗移栽者,栽后7-10天,如有死苗,也应及时补苗。
[0051]2)中耕除草:封行前必须经常中耕除草,浇水或雨后如土壤板结,也应及时松土。
[0052]3)追肥:苗高60厘米时,每亩追施1500千克的人畜粪,配施15千克的尿素,施后培土浇水。
[0053]4)排灌:幼苗和花期需水较多,干旱时应及时浇水。雨季应注意排水。
[0054](5)病虫害防治:
[0055]I)斑枯病:发病初期,喷1:1: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0056]2)锈病: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4%的15%粉锈宁拌种;发病初期,喷1:1:200的波尔多液2— 3次;或喷25%粉锈宁2000倍液,或15%粉锈宁1000倍液,或25%敌力脱4000倍液,15—20天喷I次;或用97%敌锈钠250倍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或50%硫磺胶悬剂400— 500倍液,7 —10天喷I次,连喷2— 3次。
[0057]3)根腐病: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5%敌克松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主要喷洒根茎部,7天左右I次,连喷2— 3次
[0058](6)收获加工:采收期因用途不同而异,一般花穗抽出1.5 — 3厘米时,植株含挥发油最多,因此,8 - 9月花序初现时收割全草作全苏用。枝叶繁殖时采叶阴子即得苏叶。果实成熟时全株割下,晒干,打出果实即为苏子;茎下半部除去侧枝即为苏梗。
[0059]实施例三:
[0060](I)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为好。每亩施2500克农家肥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作成90厘米宽的畦;
[0061](2)选取种子:选取饱满、无裂痕、不畸形的紫苏子种子,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处理时间为14小时;
[0062](3)繁殖方式:用种子繁殖的方式进行直播或育苗移栽;
[0063]I)直播: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50-60厘米开0.5-1厘米的浅沟。穴播按穴距30厘米X50厘米开穴。播时将种子拌上细抄,均匀地撒入沟(穴)内,覆薄土,稍加镇压,每亩用种子I千克。播后5-7天即可出苗。
[0064]2)育苗移栽:苗床宜选向阳温暖处,施足基肥,并配加适量过磷酸钙,于4月先浇透水,然后撒种,覆细土约I厘米。如果气温低,可覆盖塑料薄膜,幼苗出土后揭除。苗高5-6厘米时间苗,苗高15-20厘米时,选阴雨天或午后,按株行距50厘米X 60厘米移栽于大田,栽后及时浇水1-2次,即可成活。
[0065](4)田间管理:
[0066]I)间苗、补苗条播者,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距30厘米定苗;穴播者,每穴留1-2株。如有缺苗应予补苗。育苗移栽者,栽后7-10天,如有死苗,也应及时补苗。
[0067]2)中耕除草:封行前必须经常中耕除草,浇水或雨后如土壤板结,也应及时松土。
[0068]3)追肥:苗高60厘米时,每亩追施1500千克的人畜粪,配施15千克的尿素,施后培土浇水。
[0069]4)排灌:幼苗和花期需水较多,干旱时应及时浇水。雨季应注意排水。
[0070](5)病虫害防治:
[0071]I)斑枯病:发病初期,喷1:1: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0072]2)锈病: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4%的15%粉锈宁拌种;发病初期,喷1:1:200的波尔多液2— 3次;或喷25%粉锈宁2000倍液,或15%粉锈宁1000倍液,或25%敌力脱4000倍液,15—20天喷I次;或用97%敌锈钠250倍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或50%硫磺胶悬剂400— 500倍液,7 —10天喷I次,连喷2— 3次。
[0073]3)根腐病: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5%敌克松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主要喷洒根茎部,7天左右I次,连喷2— 3次
[0074](6)收获加工:采收期因用途不同而异,一般花穗抽出1.5 — 3厘米时,植株含挥发油最多,因此,8 - 9月花序初现时收割全草作全苏用。枝叶繁殖时采叶阴子即得苏叶。果实成熟时全株割下,晒干,打出果实即为苏子;茎下半部除去侧枝即为苏梗。
[0075]本发明在紫苏子种子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减少了苗木病害,有效防护苗木猝倒病,播种时施基肥,在紫苏子树幼芽初齐时,进行喷洒叶面肥,本发明基肥、叶面肥配方合理,见效快,植株可以直接吸收,满足紫苏子树生长过程的营养需求;本发明培育生长期间进行各种病虫害防治,有效改良了紫苏子的生长环境,提高了紫苏子的成活率。
[0076]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唇形科植物紫苏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1)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为好。每亩施2000-3000克农家肥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作成80-100厘米宽的畦; (2)选取种子:选取饱满、无裂痕、不畸形的紫苏子种子,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处理时间为12 —16小时; (3)繁殖方式:用种子繁殖的方式进行直播或育苗移栽; 1)直播: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50-60厘米开0.5-1厘米的浅沟。穴播按穴距30厘米X50厘米开穴。播时将种子拌上细抄,均匀地撒入沟(穴)内,覆薄土,稍加镇压,每亩用种子I千克。播后5-7天即可出苗。 2)育苗移栽:苗床宜选向阳温暖处,施足基肥,并配加适量过磷酸钙,于4月先浇透水,然后撒种,覆细土约I厘米。如果气温低,可覆盖塑料薄膜,幼苗出土后揭除。苗高5-6厘米时间苗,苗高15-20厘米时,选阴雨天或午后,按株行距50厘米X 60厘米移栽于大田,栽后及时浇水1-2次,即可成活。 (4)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条播者,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距30厘米定苗;穴播者,每穴留1-2株。如有缺苗应予补苗。育苗移栽者,栽后7-10天,如有死苗,也应及时补苗。 2)中耕除草:封行前必须经常中耕除草,浇水或雨后如土壤板结,也应及时松土。 3)追肥:苗高60厘米时,每亩追施1500千克的人畜粪,配施15千克的尿素,施后培土浇水。 4)排灌:幼苗和花期需水较多,干旱时应及时浇水。雨季应注意排水。 (5)病虫害防治: 1)斑枯病:发病初期,喷1:1: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锈病: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4%的15%粉锈宁拌种;发病初期,喷1:1:200的波尔多液2— 3次;或喷25%粉锈宁2000倍液,或15%粉锈宁1000倍液,或25%敌力脱4000倍液,15—20天喷I次;或用97%敌锈钠250倍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或50%硫磺胶悬剂400— 500倍液,7 —10天喷I次,连喷2— 3次。 3)根腐病: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5%敌克松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主要喷洒根茎部,7天左右I次,连喷2— 3次 (6)收获加工:采收期因用途不同而异,一般花穗抽出1.5— 3厘米时,植株含挥发油最多,因此,8 — 9月花序初现时收割全草作全苏用。枝叶繁殖时采叶阴子即得苏叶。果实成熟时全株割下,晒干,打出果实即为苏子;茎下半部除去侧枝即为苏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科植物紫苏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消毒液为敌克松消毒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科植物紫苏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播种时间为4月上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科植物紫苏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播种收获的时间为花穗抽出2厘米时。
【文档编号】A01G13/00GK104160852SQ20141034831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1日
【发明者】包勇 申请人:宁国千方中药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