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

文档序号:268121阅读:9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属于杨树杂交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中选择的母本中荷64号杨属于欧美杨,具有速生的优良特性,选择在辽宁地区采集亲本,保证了它最大的抗寒性;父本大青杨具有抗寒且速生的优良特性,选择在大兴安岭采集,使它的抗寒性进一步得到了保证;本发明通过亲本花枝采集、花枝修剪、枝条的水培、花粉的采集与贮存、授粉、蒴果发育管理、采种与播种、无性系的建立与筛选、品系评比与区域化试验与示范,最终获得优良的杨树杂交新品种。所采用的方法简单易行,选育杂交杨树新品种效果好,结合品系评比、区域化试验与示范,获得适合在黑龙江省平原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杨树杂交新品种-黑青杨。
【专利说明】一种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杨树杂交育种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木材短缺,杨树在林业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面积营造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是缓解木材紧缺的有效途径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大多都是选择原始品种及天然杂交种进行造林,造成各地杨树主栽树种单一,生长缓慢,有的地区病虫害大发生,严重影响了木材的产量及品质。
[0003]杂交育种是通过类型间、品种间、种间或更远缘的派间、属间,甚至是科间的杂交,创造新的变异群体,通过测定从中进行选择,将优良材料通过无性系或有性繁殖育成新品种的方法。多年来,国内外杨树育种专家采用杂交方法,选育出很多优良的杨树品种,大大提高了木材的品质和产量,为林业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0004]杨树栽培地域性较强,往往在一个区域表现优良的品种,引种到另一个气候或土壤差异较大区域表现就不一定好,可能会表现一般或很差。在我国北方寒冷半干旱地区,有大面积土地适宜栽植杨树人工林。由于受干旱和寒冷的限制,许多在其它地区生长较好的优良杨树品种或品系,引种后不能正常生长。比如,被育种界普遍看好的欧美杨引入后,由于其生长期较长,在霜冻来时顶芽不封顶,顶梢不木质化,造成冻梢现象发生,严重者经历一冬后连根冻死。因此,盲目大面积引种将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0005]黑龙江省杨树栽培区造林品种单一,目前仍以上世纪六十年代选育的小黑杨为主栽品种,尽管在“八.五”期间各地相继选育出迎春5号、黑林I号、中黑防1#、2#、银中杨等品种,还满足不了生态建设中生物多样性的基本需求,以及良种造林和适地适树的生产要求。杨树杂交育种是本区域选育优良杨树新品种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利用具有耐寒或速生基因的亲本进行杂交,选育出即速生又耐寒的新品种势在必行。选择亲本的关键是目的基因的选择,如果只重视速生性,忽略了抗寒性,选择出杂种后代的速生机率提高,但抗寒能力无法得到满足;如果只重视抗寒性,忽略了速生性,选择出杂种后代的抗寒机率提高,却易导致杂种后代速生性不理想。
[0006]因此,结合黑龙江省高纬度地区绝对气温低、降水量少、土壤质量差的自然条件,选育出更多杨树良种是育种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增加黑龙江省平原地区优良杨树基因资源,克服寒冷地区杨树速生性差的缺点,提高杨树经济价值,提供一种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本发明选取在高纬度地区,通过杂交亲本的科学选择与人工控制水培杂交,将速生基因与抗寒基因成功结合,选育出适宜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生长的速生、优质、抗性强的杨树新品种,既保存了亲本的优良特性,又丰富了当地的杨树种质资源,在工业用材林、防护林及园林绿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8]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I)亲本的选择:选择生长在最北端辽宁黑水林场的速生欧美杨一中荷64号杨为母本,选择生长在最寒冷的大兴安岭的抗寒且速生的大青杨为父本,将速生基因与耐寒基因结合,使选育出既速生又抗寒的新杨树基因资源的机率大大提高;
[0010]2)亲本花枝采集:分别从母本杨树和父本杨树树冠中上部选择2a生以上无病虫害的、直径1.5?2cm以上粗壮和发育良好的花枝,米回后放入一 4?一 6°C的苗木窑内忙存;
[0011]3)花枝修剪:取步骤2)获得的直径1.5?2cm的花枝,截成80?10cm长,将基部剪成楔形,以增加吸水面积,剪除顶部生长不良枝条;其中雄花枝保留花芽,以便收集大量花粉,对雌花枝的修剪须进行花芽的选择,每枝保留3?5个饱满的花芽,避免因花穗过多使后期养分供应不足,导致蒴果及种子发育不良,产生早期落果现象;
[0012]4)枝条的水培:将步骤3)修剪后的雄花枝放入水培罐内,在温室内进行水培,5d后,取出步骤3)修剪后的雌花枝放入温室进行水培;每隔2?3d换水一次;在换水的同时,将枝条基部变色变粘部分剪去I?2cm,温室的温度保持在15?18°C,保持空气流通;
[0013]5)花粉的采集与贮存:在步骤4)水培的雄花枝培育13?20d,花粉将要成熟时,收集雄花枝上的花粉,将收集的花粉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 4?一 6°C的苗木窑内贮存,待雌花开时授粉;
[0014]6)授粉:在步骤4)水培的雌花枝培育13?20d,雌花枝花序上有雌花盛开,且雌蕊柱头已明亮且有透明的汁液,将步骤5)获得的雄花枝的花粉取出,在10时?13时进行授粉,连续授粉3d ;
[0015]7)蒴果发育管理:授粉后6?8d,雌花枝上的子房开始膨大,将温室温度日温保持在15?18°C,夜温保持在9?11°C,促进蒴果发育,同时每隔2?3d换水一次,蒴果由绿色转成浅绿色时,套上纸袋;
[0016]8)采种与播种:授粉40?48d后种子成熟,进行采种;采种当天进行播种,上面覆盖一薄层细沙土,在播种箱上面覆盖玻璃或塑料布保湿,种子萌发长出真叶后,可取下玻璃或塑料布,在上面覆盖细纱布或窗纱以便通风,还可防止外面种子入内;当杂交苗长出5?6片真叶后进行大地移栽;
[0017]9)无性系建立与筛选:根据步骤8)中获得的杂交苗生长情况,以抗寒、速生、株形好、抗病虫为主要选择指标,初选出单株杂交苗建立无性系,获得杨树杂交苗;
[0018]10)品系评比与区域化试验
[0019]将步骤9)获得的杨树杂交苗进行品系评比,筛选出优良无性系,在黑龙江省不同杨树栽培区进行区域化试验,对大树进行了物候观测、生长特性调查、耐寒试验、抗病虫性调查、材性测定与分析,经多性状综合筛选,最后获得杨树杂交新品种一黑青杨;
[0020]步骤10)中所述的物候期观测包括杂交杨树大树芽萌动、芽开放、展叶、花芽开放、开花、种子成熟、顶芽形成、叶变色到落叶等各阶段的具体日期,根据物候观测结果,确定黑青杨在齐齐哈尔地区的生长期为130天以上;
[0021]步骤10)中所述的生长特性调查筛选为对11年生杂交杨树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黑青杨树高速生期在第3?9年,胸径速生期在第4?10年,单株材积速生期在第5年以后一直保持着上升的态势,11年生时黑青杨单株材积生长量较对照品种小黑杨大73.1% ;
[0022]步骤10)中所述的耐寒试验筛选为冬天将杂交杨树的种条经_40°C冷冻12小时后,在自然条件下仍能恢复正常生长,或在最低温-36.4°C的自然条件下能安全越冬;
[0023]步骤10)中所述的抗病虫性调查筛选为对各区域化试验林进行病虫害调查,证明黑青杨在低湿地块有轻微破腹但后期愈合良好,不影响正常生长及材质,同时,对烂皮病、溃疡、灰斑病、锈病、青杨天牛和树蜂有较强的抗性。
[0024]步骤I)中所述的母本杨树优选为速生的欧美杨一中荷64号杨(P.XeurameriCana(Dode)CV.‘Zhonghe64’);所述的父本优选为抗寒速生的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 Kom.)。根据黑龙江省寒冷的气候特点及木材生产需要,在杂交亲本选择时,即要考虑亲本的抗寒性,还需兼顾亲本的速生性。本发明选择生长在最北端辽宁黑水林场的速生欧美杨一中荷64号杨为母本,选择生长在最寒冷的大兴安岭的抗寒且速生的大青杨为父本,从二者杂交后代中筛选出既速生又抗寒的杨树新品种,替代或部分取代上世纪60年代选育的小黑杨。
[0025]步骤3)中剪除顶部不良枝条为将顶部生长不良的花枝、生长过密的小枝、无花芽的徒长枝及带有病虫害的枝条剪掉。
[0026]步骤4)所述的温室优选为单独隔离的房间,便于收集花粉和授粉,同时防止了温室外杨树花粉的侵入,做好隔离工作,保证杂交的准确性。
[0027]步骤5)中所述的换水优选为先将要换取的水预先贮放在温室内使水达到室温温度,避免换水时水温变化太大影响开花。
[002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3)所述的换水时,结合换水过程洗去枝条基部的分泌的粘物,然后将基部枝条剪去I?2cm,确保水分吸收。
[0029]步骤5)中所述的收集雄花枝上的花粉具体实施步骤为:将雄花枝取出平铺在硫酸纸上,在撒粉时轻轻敲打枝条,使花粉落在纸上,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收集一次,每采完一次仍将枝条放回原培养瓶中,以便第二天再次采集花粉。
[0030]步骤6)所述的授粉的步骤具体为用毛笔沾上花粉,轻轻撒在雌花柱头上。
[0031]步骤7)中所述的套上纸袋是用以防止成熟的杂种种子飞掉。
[0032]步骤8)中所述的采种当天进行播种,能够极大地提高成活率。
[0033]步骤8)中所述的播种的具体方法步骤为:将播种箱装入园田土,整平后浇透水待用;用铅笔尖将种子一粒一粒均匀摆放在播种箱内,然后在上面撒一层细沙,以隐约可见种子为止,然后,用喷雾器喷雾至种子与下面的土结合且不存水;最后在播种箱上面盖上玻璃保湿,保证种子发芽,同时还可避免外面种子混入。
[0034]步骤8)中所述覆盖细纱布或窗纱发挥的作用为:即可起到通风的作用,还能阻止外面的种子飞入。
[0035]步骤9)中所述以抗寒、速生、株形好、抗病虫为主要选择指标具体指:抗寒为能安全越冬,速生为年均胸径生长量较对照品种小黑杨大20%以上,株形好为树干通直和侧枝细,抗病虫为苗期抗锈病、灰斑病、黑斑病、叶甲和叶蜂。
[0036]步骤10)中所述试验地点的筛选、区域化栽培试验设计及对大树进行生态生物学特性的观察测试和有关生理指标的测定为:试验地点在我省杨树主要栽培区筛选;试验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对照品种为小黑杨;综合测定结果为:黑青杨在富裕林场11年生时单株材生长量较小黑杨大73.1 %,耐寒性好于小黑杨,物候期和材性与小黑杨相近,抗杨树主要病虫害破腹病、烂皮病、溃疡、灰斑病、锈病、青杨天牛和树蜂能力较强。
[0037]步骤10)所述的黑龙江省不同杨树栽培区为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和大庆6个地市10个试验地点营造品系评比林、区域化栽培试验及示范林共423.0亩。
[0038]我们将速生基因与耐寒基因成功结合,选育出适合我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良杨树新品种一黑青杨,其在速生、抗寒、耐旱、抗病虫等方面优势明显,为我省增添新杨树基因资源,也将为我省林业产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0039]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0040]本发明中选择的母本中荷64号杨属于欧美杨,具有速生的优良特性,选择在辽宁地区采集亲本,使这一品种的地理种源分布达到最北,保证了它最大的抗寒性。父本大青杨具有抗寒的优良特性,选择在大兴安岭采集亲本,使它的抗寒性进一步得到了保证,同时,大青杨在适生区域有一定的速生性。两个亲本通过人工控制杂交后,杂种后代具有既抗寒又速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通过杂交亲本的科学选择与人工水培杂交,将速生基因与抗寒基因成功结合,选育出适宜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生长的速生、优质、抗性强的杨树新品种黑青杨。
[0041]从区域化栽培试验结果看,本发明获得的杂交杨树的杂交优势明显,既具有母本中荷64号杨树干饱满通直、速生、抗病虫、材质好等优良特性,又传承了父本大青杨抗寒、树皮光滑的特点,并克服了母本中荷64号杨在高寒地区不能正常越冬和父本在半干旱地区生长不良的弱点,将成为北方寒冷地区一个集用材林、防护林和城乡绿化于一身的优良杨树新品种。
[0042]本发明的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采用步骤主要有:亲本花枝采集、花枝修剪、枝条的水培、花粉的采集与贮存、授粉、蒴果发育管理、采种与播种、品系评比、区域化试验与示范等,最终获得杨树杂交新品种。所采用的方法简单易行,选育杂交杨树新品种效率高,效果好。通过区域化栽培试验与示范,证明该杂交杨树新品种在我省杨树栽培区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0043]“杨树杂交新品种黑青杨选育与示范”于2010年12月17日通过黑龙江省林业厅组织的科学技术鉴定,专家评定本发明选育的杨树新品种在杨树切枝杂交亲本的选择上有新突破,总体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可在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绥化市、佳木斯市、哈尔滨市及环境相似的地区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45]实施例1
[0046]I)亲本的选择:根据黑龙江省寒冷的气候特点及木材生产需要,在杂交亲本选择时,我们即要考虑亲本的抗寒性,还兼顾亲本的速生性,我们选择生长在最北端辽宁黑水林场的速生欧美杨一中荷64号杨为母本,选择生长在最寒冷的大兴安岭的抗寒且速生的大青杨为父本,希望从中筛选出既速生又抗寒的杨树新品种,替代或部分取代上世纪60年代选育的小黑杨;
[0047]2)花枝采集:1998年3月初,在辽宁黑水林场和大兴安岭林科所,分别从中荷64号杨和大青杨树冠中上部选择2a生以上无病虫害的、直径约1.5?2cm以上粗壮和发育良好的花枝,采回后先放入一 5°C左右的苗木窑内贮存;
[0048]3)花枝修剪:选择基部直径为2cm左右的粗枝条,截成80?10cm长,将基部剪成楔形,以增加吸水面积,顶端部分视情况加以修剪,将生长不良的花枝、生长过密的小枝、无花芽的徒长枝及带有病虫害的枝条剪掉,雄花枝保留大量花芽,以便收集大量花粉。对雌花枝的修剪,除剪掉上述不良枝条外,还须进行花芽的选择,避免因花穗过多使后期养分供应不足,导致蒴果及种子发育不良,产生早期落果现象;
[0049]4)枝条的水培:3月24日,先将雄花枝取出,将修剪后的花枝放入水培罐内,在温室内进行水培,3月29日,将雌花枝取出,对花枝进行严格修剪,放入温室进行水培,每隔2?3d换一次水,水应预先贮放在温室内,避免因水温变化太大影响开花,结合换水,洗去枝条基部分泌的粘物,然后将这部分枝条剪去I?2cm。温室的温度保持在15?18°C为宜,保持空气流通,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杂交顺利进行,得到饱满而成熟的种子;
[0050]隔离工作:为了防止温室外杨树花粉的侵入,保证杂交工作的准确性,花枝采用单独房间隔离,便于收集花粉和授粉;
[0051]5)花粉的采集与贮存:4月7日?14日花粉成熟,在花粉将要成熟时,将花枝取出平铺在硫酸纸上,在撒粉时轻轻敲打枝条,使花粉落在纸上,每天上、下午分别收集一次,每采完一次仍将枝条放回原培养瓶中,以便第二天再次采集花粉,花粉收集在50ml的三角瓶内,用棉塞盖好,放入保温桶内,再放入一 4?6°C的苗木窑内贮存,待雌花开时授粉;
[0052]6)授粉:4月13日,花序上有一部分雌花盛开,雌蕊柱头已明亮而有透明的汁液,将花粉取出,在10?13时左右,用毛笔沾上花粉,轻轻撒在雌花柱头上,连续授粉3天;
[0053]7)蒴果发育管理:授粉7d左右,柱头开始干枯,子房开始膨大,为促进蒴果良好发育,此时日温以15?18°C为宜,夜温以10°C左右为佳,以促进蒴果良好发育,此时,要及时更换容器中的水,并防蚜虫等虫害;
[0054]8)采种与播种:当蒴果由绿色转成浅绿色时,套上纸袋,以免杂种种子飞掉。5月22日,种子开始成熟,种子量大,较成熟,种子外形长瓶状,每果可产10?14粒种子。
[0055]将播种箱装入园田土,整平后浇透水待用。为了提高种子成活率,当天采种当天播种。用铅笔尖将种子一粒一粒均匀摆放在播种箱内,然后在上面撒一层细沙,以隐约可见种子为止。然后,用喷雾器喷雾至种子与下面的土结合且不存水为佳。最后,上面盖上玻璃保湿,保证种子发芽,同时,还可避免外面种子混入。种子萌发后要及时通风,等真叶长出后可在上面覆盖细纱布或窗纱,即可起到通风的作用,还能阻止外面的种子飞入。7月21日,当小苗长出5?6个真叶后进行大地移栽,共获得杂交苗木33株。
[0056]9)无性系建立与筛选:根据33株杂交苗在苗圃地生长情况,以抗寒(能安全越冬)、速生(年均胸径生长量较对照品种小黑杨大20%以上)、株形好(干通直、侧枝细)、抗病虫(苗期抗锈病、灰斑病、黑斑病、叶甲和叶蜂等)为主要选择指标,初选出22个单株建立无性系,并重点选出各方面表现都较突出、编号为0803的无性系在试验地进行大量扩夢
ο
[0057]10)品系评比与区域化试验
[0058]本发明历时13年,分别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和大庆6个地市10个试验地点营造品系评比林、区域化栽培试验及示范林共423.0亩。区域化试验林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参试品系5?25个,外设保护行,对照品种为小黑杨。试验期间进行了物候期、生长特性、耐寒性、抗病虫性、材性、干形、适生区域及栽培关键技术等生态生物学特性的观察测试和有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0059]物候期:在齐齐哈尔地区,黑青杨4月中旬树液流动,花芽膨大,下旬开花,中下旬芽开放,5月上旬展叶,8月中上旬开始封顶,9月上旬叶始变色,中旬全变色,下旬落叶,与小黑杨物候期比较接近,较银中杨落叶早。生长期130天左右。
[0060]生长特性:富裕林场黑青杨树干解析结果表明,11年生时树高为17.3%胸径为18.5(3111,单株材积为0.17601113,分别比对照品种小黑杨高11.6%、28丨5%和73.1 %。黑青杨树高速生期在第3?9年,胸径速生期在第4?10年,单株材积速生期在第5年以后一直保持着上升的态势。在齐齐哈尔市1匕生黑青杨各地平均材积较小黑杨大33.3%,在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和绥化地区如生幼林中,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小黑杨大97.4%、86.1%、64 0^,137.5%和 51.5%。
[0061]耐寒性:在冷藏存储箱内,-401时冷冻苗木12小时,能恢复正常生长。在自然条件下,最低温-36.时能安全越冬。
[0062]抗病虫性:在试验林内,黑青杨幼林在低湿地块有轻微破腹(小黑杨破腹严重),杨干象危害较轻,对烂皮病、溃疡、灰斑病、锈病、青杨天牛和树蜂等抗性较强。
[0063]材性:11年生时纤维长度、长宽比和腔壁比分别为1166 0 150.6和0.22,纤维素含量77.89%,木材气干密度为0.358/挪3,较适合作纸浆等工业用材林。
[0064]适生区域:适合在北纬47。56,以南、最低温-36.41以上、降水量大于400臟、无霜期120(1以上的自然条件下生长。适合在我省松嫩平原中、西部地区和三江平原地区推广利用。
[0065]区域化试验结果证明:黑青杨适应范围广,在生长、抗寒、抗病虫等方面特性尤为突出,各地营造黑青杨增产效果明显,综合性状好于其它参试品系,符合国家植物新品种选育标准——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符合我省林木良种审定标准,在适生区可以作为优良杨树新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0066]我们将速生基因与耐寒基因成功结合,选育出适合我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良杂交杨树新品种一黑青杨,其在速生、抗寒、耐旱、抗病虫等方面优势明显,为我省增添了新杨树基因资源,也将为我省林业产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0067]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亲本的选择:选择生长在最北端辽宁黑水林场的速生欧美杨一中荷64号杨为母本,选择生长在最寒冷的大兴安岭的抗寒且速生的大青杨为父本; 2)亲本花枝采集:分别从母本杨树和父本杨树树冠中上部选择2a生以上无病虫害的、直径1.5?2cm以上粗壮且发育良好的花枝,米回后放入一 4?一 6°C的苗木窑内忙存; 3)花枝修剪:取步骤2)获得的直径1.5?2cm的花枝,截成80?10cm长,将基部剪成楔形,以增加吸水面积,剪除顶部不良枝条;其中雄花枝保留花芽,对雌花枝的修剪须进行花芽的选择,每枝保留3?5个饱满的花芽; 4)枝条的水培:将步骤3)修剪后的雄花枝放入水培罐内,在温室内进行水培,5d后,取出步骤3)修剪后的雌花枝放入温室进行水培;每隔2?3d换水一次;在换水的同时,将枝条基部变色变粘部分剪去I?2cm,温室的温度保持在15?18°C,保持空气流通; 5)花粉的采集与贮存:在步骤4)水培的雄花枝培育13?20d,花粉将要成熟时,收集雄花枝上的花粉,将收集的花粉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 4?一 6°C的苗木窑内贮存,待雌花开时授粉; 6)授粉:在步骤4)水培的雌花枝培育13?20d,雌花枝花序上有雌花盛开,且雌蕊柱头已明亮且有透明的汁液,将步骤5)获得的雄花枝的花粉取出,在10时?13时进行授粉,连续授粉3d ; 7)蒴果发育管理:授粉后6?8d,雌花枝上的子房开始膨大,将温室温度日温保持在15?18°C,夜温保持在9?11°C,促进蒴果发育,同时每隔2?3d换水一次,蒴果由绿色转成浅绿色时,套上纸袋; 8)采种与播种:授粉40?48d后种子成熟,进行采种;采种当天进行播种,种子萌发长出真叶后可在上面覆盖细纱布或窗纱,当长出5?6片真叶后进行大地移栽,获得杂交杨树苗; 9)无性系建立与筛选:根据步骤8)中获得的杂交杨树苗生长情况,以抗寒、速生、株形好、抗病虫为主要选择指标,初选出单株杂交苗建立无性系,获得杨树杂交苗; 10)品系评比与区域化试验 将步骤9)获得的杨树杂交苗进行品系评比,筛选出优良无性系,在黑龙江省不同杨树栽培区进行区域化试验,对大树进行了物候观测、生长特性调查、耐寒试验、抗病虫性调查、材性测定与分析,经多性状综合筛选,最后获得杨树杂交新品种一黑青杨; 步骤10)中所述的物候期观测包括杂交杨树大树芽萌动、芽开放、展叶、花芽开放、开花、种子成熟、顶芽形成、叶变色到落叶各阶段的具体日期,根据物候观测结果,确定黑青杨在齐齐哈尔地区的生长期为130天以上; 步骤10)中所述的生长特性调查筛选为对11年生杂交杨树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黑青杨树高速生期在第3?9年,胸径速生期在第4?10年,单株材积速生期在第5年以后一直保持着上升的态势,11年生时黑青杨单株材积生长量较对照品种小黑杨大73.1% ; 步骤10)中所述的耐寒试验筛选为冬天将杂交杨树的种条经_40°C冷冻12小时后,在自然条件下仍能恢复正常生长,或在最低温-36.4°C的自然条件下能安全越冬; 步骤10)中所述的抗病虫性调查筛选为对各区域化试验林进行病虫害调查,证明黑青杨在低湿地块有轻微破腹但后期愈合良好,不影响正常生长及材质,同时,对烂皮病、溃疡、灰斑病、锈病、青杨天牛和树蜂有较强的抗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剪除顶部不良枝条为将顶部生长不良的花枝、生长过密的小枝、无花芽的徒长枝及带有病虫害的枝条剪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换水时,结合换水过程洗去枝条基部的分泌的粘物,然后将基部枝条剪去I?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收集雄花枝上的花粉,具体实施步骤为:将雄花枝取出平铺在硫酸纸上,在撒粉时轻轻敲打枝条,使花粉落在纸上,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收集一次,每采完一次仍将枝条放回原培养瓶中,以便第二天再次采集花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授粉的步骤具体为用毛笔沾上花粉,轻轻撒在雌花柱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的播种的具体方法步骤为:将播种箱装入园田土,整平后浇透水待用;用铅笔尖将种子一粒一粒均匀摆放在播种箱内,然后在上面撒一层细沙,以可见种子为止,然后用喷雾器喷雾至种子与下面的土结合且不存水;最后在播种箱上面盖上玻璃保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所述以抗寒、速生、株形好、抗病虫为主要选择指标具体指:抗寒为能安全越冬,速生为年均胸径生长量较对照品种小黑杨大20%以上,株形好为树干通直和侧枝细,抗病虫为苗期抗锈病、灰斑病、黑斑病、叶甲和叶蜂。
【文档编号】A01H1/02GK104285779SQ201410508541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王福森, 李晶, 李树森, 张剑斌, 郭昭滨, 赵玉恒, 王红梅, 张大伟, 毕广有, 胡英阁, 贯春雨, 刘炳友 申请人: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