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方法及其隔离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6857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方法及其隔离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是为了满足和改进现有长山药栽培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容易获得,易于加工,且有一定抑菌和防虫害功效的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属于可控环境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宜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方法及其隔离物的制备方法,隔离物以芦竹为主要原料生产。技术的核心是芦竹品种的选择,适生地块的选择,栽培方式,加工方式,以及产品在山药栽培环节对山药块茎周边土壤的隔离,以及发挥隔离物的抑菌功效、防虫功效的方法,也包括对土壤改良的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方法及其隔离物的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的栽培和加工【技术领域】,属于可控环境农业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适宜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方法及其隔离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3]山药,通常指长山药,是中国和许多国家传统的块茎蔬菜。长山药种植是许多山区农民传统的经济来源,但我国正在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正在和将要彻底改变山区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和劳动观念,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的横生栽培方式正被普遍采用。
[0004]长山药,学名:D1scoreapolystachya,又名淮山药(D1scorea polystachyaTurcz.)、薯蓣、家山药、田薯、佛掌薯等,是山药的一个主要品类,植物分类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薯蓣目,薯蓣科,薯蓣属,D1scorea,包括山药、香芋等等,部份品种俗称Yam。
[0005]根据形态特征,园艺学将山药种质资源分为4大种类:长山药(D1scoreapolystachya)、揭荀暮葡(D1scorea persimilis)、山暮(D1scorea fordii )和参暮(D1scorea alata)。这4种类型的山药在叶部和地下块茎性状上差异较大,易于区分。
[0006]长山药亦俗称山药,薯菌系,D1scorea opposita,多年生缠绕藤本,地下是圆柱形肉质块茎,常见直径2-10cm不等,长50-150cm不等,质量300_3000g不等。有代表性的如山西平遥长山药、河南焦作铁棍山药、山东嘉祥细毛长山药、云南罗次山药等。本发明重点针以山西平遥长山药、山东嘉祥细毛长山药、云南罗次山药等为代表的蔬菜用柱状长山药。
[0007]长山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淮河以南(海拔150-850米)、江苏、浙江(海拔450-1000米)、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北部、贵州、云南东部北部(海拔1500-2500米)、四川(海拔700-500米)、甘肃东部(海拔950-1100米)和陕西南部(海拔350-1500米)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0008]长山药块茎是药食两用食材,重要的块茎蔬菜,也是多个边远落后地区特别是山区的地方特产,比较出名的有四川雅安二郎山山药、贵州安顺山药、云南罗次山药、云南姚安山药、江苏丰县山药、江苏灌南淮山药、江西瑞昌山药、河北高阳高阳麻山药、河北安平白山药、河北蠡县麻山药、河南焦作怀山药、河南温线铁棍山药、湖北襄阳山药、湖北利川山药、陕西渭南华州山药、新疆皮山山药和甘肃平凉山药等。
[0009]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以及磷、钙、镁、铁、锌、铜、钾等矿质元素,是老少皆宜的营养品。同时,山药还有健脾、补肾、益精等功能,对动物和人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糖尿病、便秘等都有一定疗效。
[0010]山药,亦粮亦菜,是我国传统的重要食物来源,关乎国家食品安全。自2009年起,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开始推动“淮山药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计划,其中的“南种北进,北种西移”策略被业内肯定,产业化进程进入快车道。
[0011]长山药是属于高温短日照植物,适宜温度为20-30°C,15°C以下不开花,10°C块茎可以萌芽。长山药喜光,耐寒性差,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长山药的传统栽种大多选择沙壤土耕地。
[0012]传统的长山药种植是利用山药栽子做种苗。山药栽子包括头年用零余子育成的栽子,或收获山药食用块茎时裁下的笼头栽子,或从山药块茎上部裁下的闷头栽子,都属于无性繁殖。
[0013]传统的长山药食用块茎种植一般选择土层深度超过I米的沙壤土,以挖深沟的传统栽培技术为主。除了投入门槛高,成本高外,这样的土地是稀缺的,不仅成本呈快速上升趋势,要实现规模化栽种,绝大部分地区几乎是无地可选。另一方面,非主粮产区,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留守妇女、老人已成为主要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劳动质素和适宜劳动的强度都急剧退化,也难以适应传统的山药地深挖和山药采收。
[0014]传统长山药的发展一直存在劳动强度大,特别是采挖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产成品一致性差的问题;选地条件苛刻,可选用地稀少,相应土地成本高也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主粮用地日趋紧俏,而市场对山药产成品的一致性愈加苛刻的当下,如何实现低成本低劳动强度生产长山药变得愈加重要。
[0015]现有文献中公开了很多有关长山药的创新种植方法,例如打洞栽培、套管栽培、窖式栽培、无土栽培、悬空法栽培等等,但这些栽培技术均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要么对土地选择条件限制过多,要么对设施设备要求过高,要么对育苗技术要求过苛,要么对劳动力素养要求过严,很不适宜在广大地区,特别是边远落后山区大面积推广。
[0016]在粮食主产区要保障主粮生产的大政方针下,土地成本将会呈快速上升趋势;在快速城镇化大趋势下,边远山区落后地区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质素下降价格上涨也是必然趋势。因此,如何克服长山药现有栽培技术的不足,特别是找到一种适宜边远落后地区实现低劳动强度的山药栽培方法,是目前山药栽培【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克服现有长山药栽培技术的不足,一种低劳动强度的山药栽培方法,即器具引导横生栽培,使得长山药在边远落后地区瘠薄土地上得以大面积推广种植。该技术配套充分发挥长山药的生物特性,在低地力、低投入和低质素劳动力条件下生产出高一致性的长山药食用块茎,实现较高的种植收益。
[0017]其方式包括:在只要适宜栽种马铃薯的耕地上(包括坡地)对耕作层起坡状垄就可以栽种山药。可在山坡地上平行等高线起垄(可顺坡适当加大垄的斜度)。在这样的坡状垄垂直等高线开浅沟,沟内安置口径1cm左右的山药生长U型引导槽,槽内铺设1cm左右隔离物,隔离物一般选择谷壳、锯末或干净的河沙。采收时,扒开表面土层即可整棵取出山药块茎,有效避免了挖断挖伤山药块茎。山药采收后,隔离物则混入耕作土中成为土壤的一部分。
[0018]这种填充隔离物的方式,不仅应用于U型引导槽,也在打洞栽培、套管栽培等方式被米用。
[0019]选择这种隔离土壤的方式,一方面是山药结薯时需要一个蓬松的土壤空间,以及山药食用块茎部分需要在一个洁净的环境长成。而长山药的生物特性决定了并不依赖这部分块茎及生长的根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保证其呼吸和吸水条件即可。
[0020]已有研究表明,土壤中的石块和硬土块是导致山药块茎弯曲的主要因素,而土壤中遗留秸杆和根茎的腐败物,或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未分解充分的有机肥,或病菌,是导致山药块茎主生长点受损,从而产生分岔的主要因素。
[0021]正是这些原因明了后,人们找到了对山药块茎的周边土壤进行隔离的方式,且稻壳、锯末或干净的河沙成了选择。
[0022]但实践中也发现,当一个地方采用这一方式进行大面积的山药栽种时,获得这些物料就变得困难甚至不可能。稻壳、锯末是副产物,取决于水稻种植面积或森林采伐量的多少,而河沙不仅采沙受环保限制,密度也不够理想,运输和使用也不经济;长时期使用,还会对土壤构成破坏。更好的替代成了制约这一产业的瓶颈之一。用芦竹粉碎后替代稻壳、锯末是一个理想选择。
[0023]山药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因受内外环境改变的影响,其块茎品质及抗逆性会逐渐下降,导致种植山药的经济效益降低,已成为制约山药种植业发展的又一主要因素。解决栽培山药品质退化和产量下降的问题,是山药种植及产业发展急需研究的课题。
[0024]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一般认为植物内生真菌与其宿主是协同进化的,作为内共生物可以产生与其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理活性物质。研究也发现,野生山药(D1scoreaopposita Thunb.)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栽培品种瑞昌山药。
[0025]植物病害是引起农作物品质下降,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约80%的植物病害是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目前对植物病害的主要防治手段是采用化学农药杀菌,而化学农药对人畜的副作用、残留问题及污染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越来越多抗药性病原菌的出现也加速了某些与环境相容性好,药效持久,无公害的生物型农药的开发。山药是食用块茎作物,有机隔离土壤为害块茎是预防,而隔离物若能抑菌,则是防治兼备。
[0026]植物内生真菌是生长在植物体的根、茎及叶等组织中的细胞间隙或细胞内的一类真菌,是植物微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抗菌活性菌株,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代谢系统,能产生众多的抗菌产物,并在一定条件下成为植物病原菌的拮抗菌却不会引起宿主植物明显的病症。自然界约有25万种植物,这样的植物体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真菌资源库。因此,植物内生真菌为一类很有潜力的生物防治材料。
[0027]芦竹(Arundodonaxl)又称荻芦竹、江苇、旱地芦苇,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干直立挺拔,叶片宽大鲜绿,形似芦苇。芦竹在我国分布甚广,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均有野生芦竹。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省,适应能力很强,也易于繁殖。它耐旱又耐涝,耐热又耐寒,在贫瘠的土地也能生长。
[0028]优良品种的芦竹杆粗大直立,其中大部分植株高3-6m,直径2-5cm,坚韧,具多数节,常生分枝。叶鞘长于节间,无毛或颈部具长柔毛;叶舌截平,长约1.5_,先端具短纤毛;叶片扁平,长30-50cm,宽3-5cm,上面与边缘微粗糙,基部白色,抱茎。圆锥花序极大型,长30-60 (-90) cm,宽3_6厘米,分枝稠密,斜升;小穗长10-12毫米;含2_4小花,小穗轴节长约I毫米;外稃中脉延伸成1-2毫米之短芒,背面中部以下密生长柔毛,毛长5-7毫米,基盘长约0.5毫米,两侧上部具短柔毛,第一外稃长约I厘米;内稃长约为外秤之半;雄蕊3,颖果细小黑色。
[0029]芦竹是芦苇科中的大型品种,具有生长快、当年成熟、笔直滚圆、竿长、节短、体轻和不易倒伏等特点,它又有竹的壁厚、强硬、坚韧、弹性大的特点。用芦竹加工替代谷壳和锯末的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需要用秸杆粉碎机加工成锯末状生物质粉末。
[0030]从破碎原理来说,越软的物料越难粉碎,如芦竹、芦苇、茅草、竹子之类的纤维类物料。改进后的秸杆粉碎机内部破碎的一道工序是采用刀片,旋转切削,这就是专门对付纤维类的软物料的加工而设计的。生产效率高、粉碎能力大、连续工作时间长。连续工作时间长这主要自身携带的冷却系统可保证机械长时间运转,而不会因为发热引起的零件受损导致机器停机,也不会严重破坏加工物生物属性。
[0031]综上所述,目前山药栽培技术中存在山药块茎发生弯曲的比例和发生分岔的比例较大,且容易受病虫损伤,山药的抗药性不足,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农作物的栽培和加工【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32]本发明是为了满足和改进现有长山药栽培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容易获得,易于加工,且有一定抑菌和防虫害功效的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
[0033]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在长山药种植区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块;
步骤(2),将芦竹不同围径裁下作为种苗;1.5cm彡围径彡3cm的裁下2.0m, 3cm <围径(5cm裁下2.5m,5cm <围径彡7cm围径裁下3.0m,并对切口消毒灭菌后,即得到种苗;步骤(3),在不会发生冻土的南方秋末和冬季开始将步骤(2)得到的种苗开沟横卧埋于步骤(I)所选土层下14-16cm,并施加生根粉,然后起平垄,覆盖除草黑膜;生根粉的施加量为常规技术手段,参照市面产品使用说明书即可;
步骤(4),覆盖除草黑膜后9-11天,用小刀将除草膜中间划开成虚线状,以利于芦竹发芽和生根;
步骤(5),第二年春季雨水到来之前用营养钵育苗对连片缺塘处进行补苗;
步骤(6),第二年第一次降霜后10天即可开始采收,每年采收一季,留宿根;第三年春季雨水到来前拆除除草黑膜;
步骤(7),将步骤(6)采收的芦竹在自然条件翻晒3-4天,至水分降至18-22% ;
步骤(8),经步骤(7)处理后的芦竹进行粉碎,粉碎后物料细度达到2_以下,得到芦竹末,即成为初级型长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可直接在山药地使用。
[0034]所述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用液压打包机对步骤(8)得到的芦竹末进行打包运输。
[0035]所述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向步骤(8)得到的芦竹末中加入抗菌剂和缓释肥,即成为初级复合型长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
[0036]所述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对步骤(8)得到的芦竹末进行研磨,产出粒度80-120目的芦竹粉,即成为高级型长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然后向其中加入抗菌剂和缓释肥,即成为高级复合型长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
[0037]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步骤(I)中所述地块的耕作层超过40cm,土层超过2m,且降水或灌溉充足;步骤(2)中所述芦竹为桂林野生芦竹人工驯化的高产品种。
[0038]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所述的起平垄的垄高为15cm,垄宽1.2m ;覆盖的除草黑膜幅宽90-110cm。
[0039]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步骤(8 )采用9FQ60-40自走式进料粉碎机粉碎。
[0040]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液压打包机为DB-30吨秸杆液压打包机。
[0041]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研磨采用JL新1000型标准木粉机。
[004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任意一项土壤隔离物,在使用U型槽栽培山药时,取土壤隔离物加水蓬松后,填充在U型槽内,并突出和向侧边延伸2-3cm,然后覆盖耕作土,形成山药块茎顺U型槽生长后和土壤的隔离层;每株山药的隔离物使用量900-1100g。
[0043]关键技术说明
第一项关键技术:用芦竹制成沫或粉对山药块茎周边土壤隔离。
[0044]传统长山药是垂直向下生长的,一般龙头发芽点距地表5-lOcm,从龙头发芽点至块茎膨大点约15-25cm,这部分通常位于土壤耕作层,也是山药营养根的主要生长区域,对土壤的营养要求较高,对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抵抗力也较强。而从膨大区域到块茎顶端,也就是山药的尖头部分,也生长有一些毛根,但主要作用是吸收水分和呼吸,几乎没有营养贡献。这部分块茎的抗病和防虫能力也较弱,只是因为一般位于耕作层下面的生土层,这部分土层通常较为洁净,这样的弱点表现也就不明显。
[0045]值得注意的是,长山药从膨大区域到块茎顶端,分布有大量的生长点,这些生长点就是山药切段做栽子的发芽点,且越靠近笼头这些生长点越活跃。长山药块茎顶端生长点对其他这些生长点是有抑制作用的,只有在顶端生长点受到诸如虫害、病害,石块阻隔,或被土壤中的有机物发酵灼伤,或化肥灼烧时,才会激发其他生长点活跃。这也正式是山药块茎发岔的一类主要诱因。
[0046]当人工引导长山药横向生长时,山药从膨大区域到块茎顶端部分就处于耕作层土壤中了,而绝大多数土壤耕作层总难避免上述虫害、病害,石块阻隔,或被土壤中的有机物发酵灼伤,或化肥灼烧现象的存在,相应的隔离就成了一种必须的技术和方式。
[0047]本发明用芦竹制成沫或粉对山药块茎周边土壤隔离,正是把芦竹的生物质特性和山药的生长特性科学结合,在农业人工可控环境领域是一大进步。
[0048]第二项关键技术:芦竹的大规模种植方式。
[0049]芦竹属于无性繁殖,常见的种植方式是园林领域流行的分株扩繁,即根茎繁殖(将芦竹根茎挖出后切断成为带一两个芽孢的种苗)和扦插繁殖(将茎杆截断成20-30cm的扦插条),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0050]本发明采取整株催芽定根方式扩繁,密植方式栽培。其关键是催芽定根的时机选择,也就是在不冻土的南方,选择秋末和初冬下地,并用除草地膜保墒和除草。
[0051]研究发现,芦竹扦插后若气温过高,或杂草竞争过度,则初期在母体充足的营养供应下苗会风长,根茎发育跟不上,后期母体营养失去后则大量枯死。
[0052]此外,因为根茎发育不理想,当年分蘖也不理想,严重影响当年的产量。
[0053]实验发现,在湖北、广西等地,春季扦插的芦竹,枯死的比例高达20-40%,成活部分的分蘖数一般也仅有8-15株,而提前至头年秋末初冬下地的,枯死的比例仅10-15%,成活部分的分蘖数一般达到了 25-30株,接近根茎繁殖的效果。
[0054]本发明的整株扩繁栽培,属于密植,有10-15%的缺塘,几乎不会影响产量。
[0055]第三项关键技术:初级隔离物芦竹末的制备方法和利用方式。
[0056]本发明所制备的初级隔离物芦竹末,是指粉碎后物料细度达到2mm以下的生物质细末。其加工的关键首先是通过在自然条件下翻晒脱水,至含水量20%左右,以便于粉碎。其次是选择合适的秸杆粉碎机,在不破坏芦竹基本的生物质特性的条件下低成本粉碎成细度小于2mm的碎末。第三个关键是在含水14%左右将上述芦竹末压块以便于运输。包箱尺寸 1000*500*700mm。
[0057]在栽培山药使用时,或再加工时,对上述芦竹末压块适当加水蓬松即可。
[0058]第四项关键技术:高级隔离物芦竹粉的制备方法和利用方式。
[0059]本发明所制备的初级隔离物芦竹粉,是指粉碎后物料细度达到100目左右的生物质粉末状物料。其关键技术是选择合适的木粉研磨机,在不破坏芦竹基本的生物质特性的条件下低成本研磨成细度达到100目左右的碎末。
[0060]本发明所制备的细度100目左右的芦竹粉,在土壤中的降解效果理想,能快速建立拮抗机制。
[0061]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1、芦竹纤维素与木质素含量由高到低次序为杆枝叶。不同居群和产地芦竹的纤维素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居群和产地芦竹的木质素含量差异较大。芦竹作为上述隔离物的替代前景广阔。
[0062]芦竹的生物质贡献理想,人工培育在高产地区亩产量已超过20吨。芦竹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和植物蛋白,每立方英尺密度达6.53磅(柳枝稷2.49芒草2.24),且吸水脱水性能优良,是最接近于锯末的生物质填充物。
[0063]2、从芦竹中可分离得到木霉属的内生真菌F0238发酵液对Bot rytiscinerea,Sclerotiumrolfsii等8种植物病原菌有强的抑菌活性及抑制孢子萌发作用,且这种作用在发酵原液被稀释了 160倍后仍然存在;对峙培养试验表明F0238菌对植物病原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拮抗机制主要为重寄生作用、营养竞争作用及抗生作用等。
[0064]同时,芦竹内生真菌R)238的菌悬液和发酵液对黄瓜灰霉病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较为长效,拮抗机制主要为营养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及抗生作用等;芦竹内生真菌对离体黄瓜的灰霉病斑扩展的抑制试验,证实了该菌细胞和代谢产物的生物防治功能,这对山药块茎的生长也是非常有利的。
[0065]此外,从芦竹提取的芦竹碱,别称3_( 二甲氨基甲基)吲哚,分子式为C11H14N2,属于Alkaloids生物碱类,有高效杀菌作用。从芦竹提取的芦竹碱已成为制备高效杀菌有机农药的一个重要路径。
[0066]3、芦竹是喜硅的禾本科作物之一,有机硅含量介于水稻和甘蔗、玉米之间。芦竹、甘蔗、玉米的叶易戳破手指,就是由于含有硅质细胞。
[0067]硅主要以单硅酸(H4S14)分子形式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体木质部硅是以非聚合态形式被运输的,而最后主要是以水化无定形硅(Si02*nH20)或称作“生物起源蛋白石”的形式沉积。稻壳、谷壳灰、稻秸堆肥中的硅的利用率分别为67%、25%和12%,这表明植物蛋白石的利用率是相当闻的。
[0068]传统观念一直认为硅提高植物抗虫性的主要机制是物理作用,即硅可以提高植物茎杆的硬度,增加害虫取食和消化的难度。华南农业大学的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尽管硅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不是必需元素,但它是植物抵御逆境、调节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化学元素。
[0069]近年来,硅在提高植物对非生物和生物逆境抗性中的作用却颇受重视,如硅可以提高植物对干旱、盐胁迫、紫外辐射以及病虫害等的抗性。例如硅可以提高水稻对稻纵卷叶螟的抗性,施用硅后水稻对害虫取食的防御反应迅速提高,硅对植物防御起到警备作用。
[0070]芦竹碎末作为替代稻壳的隔离物,在山药采收后混入土壤,和稻壳的另一功效相近,也就是对改善和补充土壤硅肥有益。
[0071]4、高效木材粉碎机采用刀片切割和高速气流冲击,碰撞双重粉碎功能于一体,并能同时完成微料分选加工工序。在刀片切割粉碎过程中,转子产生高速气流,随刀片切割方向旋转,物料在气流中加速,并反复冲击使物料同时受到双重粉碎,加速物料的粉碎率。
[0072]另一项关键技术是锯末压块机的使用。锯末压块机主要适用于玉米芯,木屑、木片、竹片、稻壳、棉籽壳、花生壳、树叶、树枝以及粉碎后麦草、稻草、棉杆等碎料的压缩,压缩后直接套袋,方便储存,降低运输成本。
[0073]和杨木锯末类似,芦竹末勾连性较强,比较容易压缩成块,但是要将芦竹末压缩成块最关键的问题是含水比例的控制。芦竹末在含水率高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压缩成块,至少在经济适用角度下不能实现。要想将芦竹末压缩成块而且不散掉,芦竹末的含水率不能超过14%。
[0074]考虑到除了隔离作用,希望芦竹末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特别是快速熟化起到抑菌作用和防虫作用,需要对芦竹末研磨成100目左右的粉状。
[0075]木材磨粉机加工出来的生物质粉末用途相当广泛,芦竹也不例外。木材打成的粉末叫木粉,价格一般的都在200元/吨左右。木粉用途广泛,是新型节能环保原料,是种养殖的优质原料,还可作为蚊香、皮革、服装、造纸、电器、生活用品、涂料、猫砂、化工、绝缘材料、室外装饰材料、建筑材料等多种产品的原料。
[0076]目前,新改良后的锯末木粉机能充分利用冲击、剪切、撞击、碾压等原理,生产成本已经大大降低,成本一般在100元/吨左右。
[007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实践证明,这种在山药块茎周围形成隔离的方式,和就地取材利用耕作土填充U型槽的方式相比,山药块茎发生弯曲的比例从25%下降到了 8%左右,发生分岔的比例从33%下降到了 9%左右,发生明显的病虫损伤的比例从20%下降到了 5%左右,效用是非常突出的。
[0078]实践证明,100目左右的芦竹粉下地2-3个月即可充分析出芦竹内生真菌R)238,以及芦竹碱、有机硅,不仅对山药块茎周边土壤起到隔离作用,也对山药块茎的膨大区提供明显的有机方式的抑菌、杀菌作用,明显的硅元素补充作用,显著提高山药的抗性。
具体实施例
[0079]实施例1
一种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在长山药种植区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块;所述地块的耕作层超过40cm,土层超过2m,且降水或灌溉充足;
步骤(2),将芦竹不同围径裁下作为种苗;1.5cm彡围径彡3cm的裁下2.0m, 3cm <围径(5cm裁下2.5m,5cm <围径彡7cm围径裁下3.0m,并对切口消毒灭菌后,即得到种苗;其中,所述芦竹为桂林野生芦竹人工驯化的高产品种;
步骤(3),在不会发生冻土的南方秋末和冬季开始将步骤(2)得到的种苗开沟横卧埋于步骤(I)所选土层下14cm,并施加生根粉,然后起平垄,垄高为15cm,垄宽1.2m,覆盖幅宽90cm除草黑膜;
步骤(4),覆盖除草黑膜后9天,用小刀将除草膜中间划开成虚线状,以利于芦竹发芽和生根;
步骤(5),第二年春季雨水到来之前用营养钵育苗对连片缺塘处进行补苗;
步骤(6),第二年第一次霜降后10天即可采收,每年采收一季,留宿根;第三年春季雨水到来前拆除除草黑膜;
步骤(7),将步骤(6)采收的芦竹在自然条件翻晒3天,至水分降至18% ;
步骤(8),经步骤(7)处理后的芦竹采用9FQ60-40自走式进料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物料细度达到2_以下,得到芦竹末,即成为初级型长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可直接在山药地使用。
[0080]本实施例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方法,使用上述得带的土壤隔离物,在使用U型槽栽培山药时,取土壤隔离物加水蓬松后,填充在U型槽内,并突出和向侧边延伸2cm,然后覆盖耕作土,形成山药块茎顺U型槽生长后和土壤的隔离层;每株山药的隔离物使用量900g。
[0081]实施例2
一种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在长山药种植区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块;所述地块的耕作层超过40cm,土层超过2m,且降水或灌溉充足;
步骤(2),将芦竹不同围径裁下作为种苗;1.5cm彡围径彡3cm的裁下2.0m, 3cm <围径(5cm裁下2.5m,5cm <围径彡7cm围径裁下3.0m,并对切口消毒灭菌后,即得到种苗;其中,所述芦竹为桂林野生芦竹人工驯化的高产品种;
步骤(3),在不会发生冻土的南方秋末和冬季开始将步骤(2)得到的种苗开沟横卧埋于步骤(I)所选土层下16cm,并施加生根粉,然后起平垄,垄高为15cm,垄宽1.2m,覆盖幅宽IlOcm除草黑膜;
步骤(4),覆盖除草黑膜后11天,用小刀将除草膜中间划开成虚线状,以利于芦竹发芽和生根;
步骤(5),第二年春季雨水到来之前用营养钵育苗对连片缺塘处进行补苗;
步骤(6),第二年第一次霜降后10天即可采收,每年采收一季,留宿根;第三年春季雨水到来前拆除除草黑膜;
步骤(7),将步骤(6)采收的芦竹在自然条件翻晒4天,至水分降至22% ;
步骤(8),经步骤(7)处理后的芦竹采用9FQ60-40自走式进料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物料细度达到2mm以下,得到芦竹末,采用DB-30吨秸杆液压打包机得到的芦竹末进行打包运输,即成为复合型普通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
[0082]本实施例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方法,使用上述得带的土壤隔离物,在使用U型槽栽培山药时,取土壤隔离物加水蓬松后,填充在U型槽内,并突出和向侧边延伸3cm,然后覆盖耕作土,形成山药块茎顺U型槽生长后和土壤的隔离层;每株山药的隔离物使用量llOOg。
[0083]实施例3
一种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在长山药种植区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块;所述地块的耕作层超过40cm,土层超过2m,且降水或灌溉充足;
步骤(2),将芦竹不同围径裁下作为种苗;1.5cm彡围径彡3cm的裁下2.0m, 3cm <围径(5cm裁下2.5m,5cm <围径彡7cm围径裁下3.0m,并对切口消毒灭菌后,即得到种苗;其中,所述芦竹为桂林野生芦竹人工驯化的高产品种;
步骤(3),在不会发生冻土的南方秋末和冬季开始将步骤(2)得到的种苗开沟横卧埋于步骤(I)所选土层下15cm,并施加生根粉,然后起平垄,垄高为15cm,垄宽1.2m,覆盖幅宽10cm除草黑膜;
步骤(4),覆盖除草黑膜后10天,用小刀将除草膜中间划开成虚线状,以利于芦竹发芽和生根;
步骤(5),第二年春季雨水到来之前用营养钵育苗对连片缺塘处进行补苗;
步骤(6),第二年第一次霜降后10天即可采收,每年采收一季,留宿根;第三年春季雨水到来前拆除除草黑膜;
步骤(7),将步骤(6)采收的芦竹在自然条件翻晒3.5天,至水分降至20% ;
步骤(8),经步骤(7)处理后的芦竹采用9FQ60-40自走式进料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物料细度达到2mm以下,得到芦竹末。
[0084]步骤(9),向步骤(8)得到的芦竹末中加入抗菌剂和缓释肥,即成为初级复合型长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
[0085]本实施例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方法,使用上述得带的土壤隔离物,在使用U型槽栽培山药时,取土壤隔离物加水蓬松后,填充在U型槽内,并突出和向侧边延伸2.5cm,然后覆盖耕作土,形成山药块茎顺U型槽生长后和土壤的隔离层;每株山药的隔离物使用量1000g。
[0086]实施例4
一种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在长山药种植区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块;所述地块的耕作层超过40cm,土层超过2m,且降水或灌溉充足;
步骤(2),将芦竹不同围径裁下作为种苗;1.5cm彡围径彡3cm的裁下2.0m, 3cm <围径(5cm裁下2.5m,5cm <围径彡7cm围径裁下3.0m,并对切口消毒灭菌后,即得到种苗;其中,所述芦竹为桂林野生芦竹人工驯化的高产品种;
步骤(3),在不会发生冻土的南方秋末和冬季开始将步骤(2)得到的种苗开沟横卧埋于步骤(I)所选土层下15cm,并施加生根粉,然后起平垄,垄高为15cm,垄宽1.2m,覆盖幅宽105cm除草黑膜;
步骤(4),覆盖除草黑膜后10天,用小刀将除草膜中间划开成虚线状,以利于芦竹发芽和生根;
步骤(5),第二年春季雨水到来之前用营养钵育苗对连片缺塘处进行补苗;
步骤(6),第二年第一次霜降后10天即可采收,每年采收一季,留宿根;第三年春季雨水到来前拆除除草黑膜;
步骤(7),将步骤(6)采收的芦竹在自然条件翻晒3.8天,至水分降至20% ;
步骤(8),经步骤(7)处理后的芦竹采用9FQ60-40自走式进料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物料细度达到2mm以下,得到芦竹末;
步骤(9),对步骤(8)得到的芦竹末采用JL新1000型标准木粉机进行研磨,产出粒度80-120目的芦竹粉,,即成为高级型长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然后向其中加入抗菌剂和缓释肥,即成为高级复合型长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
[0087]本实施例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方法,使用上述得带的土壤隔离物,在使用U型槽栽培山药时,取土壤隔离物加水蓬松后,填充在U型槽内,并突出和向侧边延伸2.8cm,然后覆盖耕作土,形成山药块茎顺U型槽生长后和土壤的隔离层;每株山药的隔离物使用量1000g。
[0088]本发明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情况:
一、实施地
云南楚雄禄丰县一平浪镇中兴井村委会云南宣威国家农业示范区板桥良种场
二、实施人
云南楚雄禄丰县老树箐山药种植合作社云南宣威板桥良种场二、品种
罗次山药,一般围径6-15cm,食用块茎长60-90cm,传统亩产3吨左右;
罗次山药,又名罗茨山药,是云南禄丰罗茨坝子的主产长山药品种,栽培历史悠久,以个体大、肉质白嫩滑腻、味微清香糯嫩、质优、量大而远近闻名。
[0089]有文献记载,青铜时期,彝族的先民一罗部和次部的部落头人把山上野生山药移栽到新开垦肥沃的沙壤土中,经千余年人工栽培,优化选择,到两晋时已培育出山药中的优质品种,当地人古时叫“斧把山药”或“牛尾山药”。
[0090]南诏时期,即公元760-856年的96年中,南诏王凤伽异、异牟寻、劝丰佑三代王子都娶罗次独锦蛮之女为妃、为后,罗次山药得到了皇家推崇而出名。
[0091]桂林产组培芦竹洗根原苗。桂林人工驯化芦竹扦插苗。
[0092]四、实施面积
山药1024亩,其中标准建设烤烟地轮作252亩,适宜种植玉米的台地416亩,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山坡地356亩。
[0093]芦竹,原苗100株,2013年春节下地;扦插苗10亩,2013年秋冬季下地。
[0094]五、实施情况
2013年在云南楚雄禄丰县一平浪镇中兴井村委会进行“一种适于山区的低劳动强度的山药栽培配套技术”实验,获得成功。
[0095]其中,用芦竹末实验面积30亩;用芦竹粉实验面积10亩。
[0096]六、效果评价
芦竹原苗种植第二年平均分蘖数27株,平均株高3.4米,平均株种450g。
[0097]芦竹整株扦插苗种植第二年平均分蘖数24株。
[0098]在山药块茎周围形成隔离的方式,和就地取材利用耕作土填充U型槽的方式相t匕,山药块茎发生弯曲的比例从25%下降到了 8%左右,发生分岔的比例从33%下降到了 9%左右,发生明显的病虫损伤的比例从20%下降到了 5%左右,效用是非常突出的。
[0099]100目左右的芦竹粉下地2-3个月即可充分析出芦竹内生真菌H)238,以及芦竹碱、有机硅,不仅对山药块茎周边土壤起到隔离作用,也对山药块茎的膨大区提供明显的有机方式的抑菌、杀菌作用,明显的硅元素补充作用,显著提高山药的抗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在长山药种植区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块; 步骤(2),将芦竹不同围径裁下作为种苗;1.5cm彡围径彡3cm的裁下2.0m, 3cm <围径(5cm裁下2.5m,5cm <围径彡7cm围径裁下3.0m,并对切口消毒灭菌后,即得到种苗;步骤(3),在不会发生冻土的南方秋末和冬季开始将步骤(2)得到的种苗开沟横卧埋于步骤(I)所选土层下14-16cm,并施加生根粉,然后起平垄,覆盖除草黑膜; 步骤(4),覆盖除草黑膜后9-11天,用小刀将除草膜中间划开成虚线状; 步骤(5),第二年春季雨水到来之前用营养钵育苗对连片缺塘处进行补苗; 步骤(6),第二年第一次降霜后10日即可开始采收,每年采收一季,留宿根;第三年春季雨水到来前拆除除草黑膜; 步骤(7),将步骤(6)采收的芦竹在自然条件翻晒3-4天,至水分降至18-22% ; 步骤(8),经步骤(7)处理后的芦竹进行粉碎,粉碎后物料细度达到2_以下,得到芦竹末,即成为初级型长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用液压打包机对步骤(8)得到的芦竹末进行打包运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向步骤(8)得到的芦竹末中加入抗菌剂和缓释肥,即成为初级复合型长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对步骤(8)得到的芦竹末进行研磨,产出粒度80-120目的芦竹粉,即成为高级型长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然后向其中加入抗菌剂和缓释肥,即成为高级复合型长山药块茎土壤隔离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l)中所述地块的耕作层超过40cm,土层超过2m,且降水或灌溉充足;步骤(2)中所述芦竹为桂林野生芦竹人工驯化的高产品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起平垄的垄高为15cm,垄宽1.2m ;覆盖的除草黑膜幅宽90-11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采用9FQ60-40自走式进料粉碎机粉碎。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打包机为DB-30吨秸杆液压打包机。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采用几新1000型标准木粉机。
10.一种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任意一项土壤隔离物,其特征在于,在使用U型槽栽培山药时,取土壤隔离物加水蓬松后,填充在U型槽内,并突出和向侧边延伸2-3cm,然后覆盖耕作土,形成山药块茎顺U型槽生长后和土壤的隔离层;每株山药的隔离物使用量900-1100g。
【文档编号】A01G7/00GK104255266SQ201410516920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范茂瑄, 罗波, 母其辉, 陈凌云, 王世杰, 何有云, 李峰 申请人:范茂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