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鹦鹉鱼高效设施化健康养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1634发布日期:2018-06-17 16:48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鹦鹉鱼高效设施化健康养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鹦鹉鱼,学名洛神颈鳍鱼,隆头鱼科的属类,俗称有鹦哥鱼、鹦嘴鱼、红楔鲷等,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热带鱼类。由于鹦鹉鱼外表美观,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越来越受到观赏鱼爱好者的喜爱,饲养者逐年增加,但是现有养殖人只是对鹦鹉鱼进行简单养殖,在养殖过程中鹦鹉鱼经常发生死亡、褪色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鹦鹉鱼高效设施化健康养殖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首先选取养殖池,选取安静并且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放置养殖池,然后再养殖池内安装加氧泵、加热棒、温度计、环形注水管道、照明设备;

(2)在养殖池内注入养殖水,然后对其进行杀菌,再将去氯剂加入其中;

(3)水处理完成后,将硝化细菌放入其中进行培养,然后将鹦鹉鱼幼苗放入养殖池内,硝化细菌会对鹦鹉鱼的排泄物进行分解,保证养殖水质;

(4)养殖时需要定期对鹦鹉鱼进行喂食,鱼苗时一天一次,当鱼苗样养成成鱼时一天2次,鱼苗和成鱼所喂养饲料不同;

(5)养殖池内设有温度计,养殖人员要定期观察温度计,确保养殖池内温度保持在26-29℃,当温度过高时利用环形注水管道向养殖池内注水,以降低温度,当养殖池内水温过低时,通过加热棒对养殖池内水进行加热,保证鹦鹉鱼的生长环境稳定;

(6)鹦鹉鱼对水质要求高;三天对养殖池内的水进行一次更换,换水时,一次更换四分之内,避免养殖池内水质进行大幅度波动,保证鹦鹉鱼的生长环境稳定;

(7)鹦鹉对光线较敏感;需要定时、定量给与强光照射,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当进行关照时,将养殖池进行中遮盖。

所述严养殖池为循环养殖池。

所述养殖池和水处理过滤塔连接。

所述养殖池为小型养殖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对养殖池进行了改进,根据鹦鹉鱼的习性在养殖池内增加加氧泵、加热棒、温度计、环形注水管道、照明设备,因为鹦鹉鱼对水质要求极高,温度计便于养殖者对养殖池内水温进行观测,避免因为养殖池内水温过低或过高导致鹦鹉鱼死亡或褪色。温度过高时利用环形注水管道向养殖池内注水,以降低温度,当养殖池内水温过低时,通过加热棒对养殖池内水进行加热,保证鹦鹉鱼的生长环境稳定;本发明中的注水管道为环形注水管道,注水均匀,当更换水时新注入的水可以很快的和旧水融合,使鹦鹉鱼快速适应水质,降低水质变化对鹦鹉鱼的影响。因为鹦鹉鱼喜光,每天定期利用照明设备对其进行照射,保证了鹦鹉鱼的健康成长。本发明中的养殖池为小型循环养殖池,排出的水通过过滤塔进行过滤然后再注入养殖池内,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节约了大量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养殖池结构示意图;

如图,养殖池-1、加氧泵-2、加热棒-3、温度计-4、环形注水管道-5、照明设备-6、过滤塔-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为一种鹦鹉鱼高效设施化健康养殖的方法,首先选取养殖池1,选取安静并且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放置养殖池1,然后再养殖池1内安装加氧泵2、加热棒3、温度计4、环形注水管道5、照明设备6;在养殖池1内注入养殖水,然后对其进行杀菌,再将去氯剂加入其中;水处理完成后,将硝化细菌放入其中进行培养,然后将鹦鹉鱼幼苗放入养殖池1内,硝化细菌会对鹦鹉鱼的排泄物进行分解,保证养殖水质;养殖时需要定期对鹦鹉鱼进行喂食,鱼苗时一天一次,当鱼苗样养成成鱼时一天2次,鱼苗和成鱼所喂养饲料不同;养殖池1内设有温度计4,养殖人员要定期观察温度计4,确保养殖池1内温度保持在26-29℃,当温度过高时利用环形注水管道5向养殖池1内注水,以降低温度,当养殖池1内水温过低时,通过加热棒3对养殖池1内水进行加热,保证鹦鹉鱼的生长环境稳定;鹦鹉鱼对水质要求高;三天对养殖池1内的水进行一次更换,换水时,一次更换四分之内,避免养殖池1内水质进行大幅度波动,保证鹦鹉鱼的生长环境稳定;因为鹦鹉鱼喜光,需要定时、定量给与强光照射,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当进行关照时,将养殖池1进行中遮盖,保证了鹦鹉鱼的健康成长,本发明中的养殖池1为小型循环养殖池1,排出的水通过过滤塔7进行过滤然后再注入养殖池1内,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节约了大量水资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