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切碎还田机和玉米收割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秸秆切碎还田机,包括:具有圆柱形表面的刀辊,刀辊围绕圆柱表面的中心轴线旋转;绕刀辊的圆柱形表面安装的多个刀座,每一个刀座设置有销轴并且适于通过销轴安装两个或更多个动刀,每一个动刀的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到销轴上,刀座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均匀分布,并且相邻投影的间距为第一距离;多个定刀,在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均匀布置,并且相邻的两个定刀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等于第二距离。还涉及一种玉米收割机,其包括上述的秸秆切碎还田机。因为刀座的间距与定刀的间距一致,所以,可以保证动刀与定刀的位置关系,从而为同一刀座上实现安装两个动刀和安装三个动刀提供可能,即实现了同一刀座上两个动刀与三个动刀的互换性。
【专利说明】秸秆切碎还田机和玉米收割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秸杆切碎装置,尤其涉及秸杆切碎还田机以及具有该秸杆切碎还田机的玉米收割机。
【背景技术】
[0002]玉米收割机的还田机的核心部件是粉碎刀辊,刀辊上动刀的形式对于切碎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玉米秸杆切碎还田机的动刀利用销轴安装到刀座上,但是销轴上安装的动刀的形式和数量存在不同,且不可互换。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中国东北和内蒙古的用户习惯使用两个动刀的刀片组合,而中国中原地区的用户习惯使用三个动刀的刀片组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提供刀片组合互换的可能性,提出本实用新型。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秸杆切碎还田机,包括:具有圆柱形表面的刀辊,该刀辊围绕所述圆柱表面的中心轴线旋转;绕刀辊的圆柱形表面安装的多个刀座,每一个刀座设置有销轴并且适于通过销轴安装两个或更多个动刀,每一个动刀的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到销轴上,每一个销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所述多个刀座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均匀分布,并且相邻投影的间距为第一距离;多个定刀,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均匀布置,并且相邻的两个定刀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0005]当定刀的间距与刀座的间距一致时,可以保证固定的动刀与定刀的关系,从而为刀片组合的互换提供可能。
[0006]可选地,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彼此相邻的两个刀座中,一个刀座上的至少一个动刀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刀座上的对应动刀的另一端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对应地大致重
口 ο
[0007]进一步可选地,每一个刀座上的动刀仅包括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每一个折弯刀包括枢转安装到销轴的第一直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直部分倾斜弯折的第二直部分,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彼此面接触,两个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远离彼此延伸;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彼此相邻的两个刀座中,一个刀座上的右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与另一个刀座的左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大致重合。可选地,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一个刀座上的所述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彼此面接触形成的平面与所述每一个刀座所对应的一个对应定刀之间的第三距离固定。所述第三距离可在0.5mm-10mm之间。进一步地,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一个刀座上的左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到所述对应定刀左侧的一个定刀之间的第四距离固定,且每一个刀座上的右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到所述对应定刀之间的第五距离固定。所述第四距离和所述第五距离均可在7mm-15mm之间。
[0008]或者进一步可选地,每一个刀座上的动刀仅包括一个直刀以及与直刀间隔开地对称布置在直刀两侧的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每一个折弯刀包括枢转安装到销轴的第一直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直部分倾斜弯折的第二直部分,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均与所述直刀平行布置,两个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远离彼此延伸;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彼此相邻的两个刀座中,一个刀座上的右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与另一个刀座的直刀的末端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大致重合,且所述一个刀座上的直刀的末端与所述另一个刀座的左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大致重合。可选地,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一个刀座上的直刀与所述每一个刀座的所述直刀所对应的一个定刀之间的第六距离固定。所述第六距离可在0.5mm-10mm之间。
[0009]上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中,可选地,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动刀包括三个动刀,其中所述三个动刀中的两个动刀适于安装到一个刀座上形成一个动刀组件,且所述三个动刀适于同时安装到所述一个刀座上形成另外的一个动刀组件。
[0010]进一步可选地,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动刀包括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每一个折弯刀包括枢转安装到销轴的第一直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直部分倾斜弯折的第二直部分,其中:每一个刀座仅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中的两个折弯刀时,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彼此面接触;且每一个刀座同时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时,两个折弯刀与所述直刀间隔开地对称布置在直刀两侧。进一步地,每一个刀座同时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时直刀的一个侧面所在的位置与每一个刀座仅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中的两个折弯刀时所述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彼此面接触所形成的平面所在的位置大致重合。更进一步,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一个刀座仅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中的两个折弯刀时两个折弯刀的两个第二直部分的末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每一个刀座同时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时所述直刀的末端与设置在其两侧的左折弯刀与右折弯刀中的任一个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可选地,所述销轴包括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两者能够替换地安装在所述刀座上,第一销轴短于第二销轴;当每一个刀座仅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中的两个折弯刀时,使用所述第一销轴且所述两个折弯刀安装在所述第一销轴上;当每一个刀座同时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时,使用所述第二销轴且所述直刀和两个折弯刀都安装在所述第二销轴上。
[0011]本实用新型也涉及一种玉米收割机,包括上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
[00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因为刀座的间距与定刀的间距一致,所以,可以保证动刀与定刀的位置关系,从而为同一刀座上实现安装两个动刀和安装三个动刀提供可能,即为实现同一刀座上两个动刀与三个动刀的互换提供可能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秸杆切碎还田机的示意图,其中具体示出了刀辊组件;
[0014]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秸杆切碎还田机的动刀组件的布置不意图;
[0015]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秸杆切碎还田机的动刀组件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7]参见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包括:具有圆柱形表面的刀棍10,该刀棍10围绕所述圆柱表面的中心轴线L旋转;绕刀棍的圆柱形表面安装的多个刀座20,每一个刀座20设置有销轴22并且适于通过销轴安装两个或更多个动刀24,每一个动刀24的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到销轴22上,每一个销轴22的轴线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L,所述多个刀座20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均匀分布,并且相邻投影的间距为第一距离,换言之,多个刀座20在与中心轴线L平行的方向上以相等的第一距离dl间隔开布置;多个定刀30 (参见图2和图3),在与所述中心轴线L平行的方向上均匀布置,并且相邻的两个定刀30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所述第一距离dl等于所述第二距离d2。在给出的示例中,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可以为45_。
[0018]在本实用新型中,动刀的一端表示与销轴枢转连接的一端,而动刀的另一端表示与所述一端相对的一端,即动刀的末端。
[0019]当定刀30的间距与刀座20的间距一致时,可以保证固定的动刀24与定刀30的关系,从而为刀片组合的互换提供可能。
[0020]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彼此相邻的两个刀座中,一个刀座上的至少一个动刀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刀座上的对应动刀的另一端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对应地大致重合。如图2-3所不,虚线LI表不相邻的两个刀座中的一个刀座上的一个动刀的末端(另一端)与另一个刀座上的一个动刀的末端(另一端)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对应地大致重合,或者,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刀座上安装的动刀的彼此相邻的两个刀片的端部在刀辊的圆周方向上的移动轨迹彼此大致重合。
[0021]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基本上重合表示对应末端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的距离不大于5_。
[0022]具体地,如图2中所示,每一个刀座20上的动刀24仅包括一个左折弯刀242和一个右折弯刀241,每一个折弯刀包括枢转安装到销轴的第一直部分a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直部分倾斜弯折的第二直部分b,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a彼此面接触,两个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b远离彼此延伸;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彼此相邻的两个刀座中,一个刀座上的右折弯刀(例如图2中的下面刀座的右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b的末端与另一个刀座(图2中的上方的刀座)的左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大致重合,或者,这两个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b的末端在刀辊的圆周方向上的移动轨迹彼此大致重合。进一步地,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一个刀座上的所述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a彼此面接触形成的平面与所述每一个刀座所对应的一个对应定刀30之间的第三距离d3固定。可选地,第三距离d3在0.5mm-10mm之间,例如可以是3mm。进一步地,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一个刀座上的左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b的末端到所述对应定刀左侧的一个定刀之间的第四距离d4固定,且每一个刀座上的右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到所述对应定刀之间的第五距离d5固定。可选地,第四距离d4和第五距离d5均在7mm-15mm之间,例如,d4 为 13mm, d5 为 13mm。
[0023]参见图3,每一个刀座20上的动刀仅包括一个直刀243以及与直刀243间隔开地对称布置在直刀两侧的一个左折弯刀242和一个右折弯刀241,每一个折弯刀包括枢转安装到销轴的第一直部分a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直部分倾斜弯折的第二直部分b,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a均与所述直刀243平行布置,两个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b远离彼此延伸;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彼此相邻的两个刀座中,如图3中的虚线LI所示,一个刀座上的右折弯刀241的第二直部分b的末端与另一个刀座的直刀243的末端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大致重合,且所述一个刀座上的直刀243的末端与所述另一个刀座的左折弯刀242的第二直部分b的末端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大致重合。类似地,投影大致重合也表示对应的末端在刀辊的圆周方向上的移动轨迹彼此大致重合。
[0024]如图3中所示,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一个刀座上的直刀243与所述每一个刀座的所述直刀所对应的一个定刀之间的第六距离d6固定。可选地,第六距离d6在
0.5mm-10mm 之间,例如 d6 为 3mm。
[0025]需要专门指出的是,在上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动刀包括三个动刀,其中所述三个动刀中的两个动刀适于安装到一个刀座上形成一个动刀组件,且所述三个动刀适于同时安装到所述一个刀座上形成另外的一个动刀组件。
[0026]更具体地,所述三个动刀包括一个直刀243、一个左折弯刀242和一个右折弯刀241,每一个折弯刀包括枢转安装到销轴的第一直部分a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直部分倾斜弯折的第二直部分b,其中:每一个刀座20仅安装一个直刀243、一个左折弯刀242和一个右折弯刀241中的两个折弯刀241、242时(对应于图2中的情形),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a彼此面接触;且每一个刀座20同时安装一个直刀243、一个左折弯刀242和一个右折弯刀241时(对应于图3中的情形),两个折弯刀与所述直刀间隔开地对称布置在直刀两侧。
[0027]可选地,每一个刀座20同时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时直刀的一个侧面所在的位置与每一个刀座仅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中的两个折弯刀时所述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a彼此面接触所形成的平面所在的位置大致重合。
[0028]可选地,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一个刀座20仅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中的两个折弯刀时两个折弯刀的两个第二直部分的末端之间的距离d7(参见图2)等于每一个刀座同时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时所述直刀的末端与设置在其两侧的左折弯刀与右折弯刀中的任一个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之间的距离d8(参见图3)。
[0029]为了便于更换安装两组刀片,所述销轴包括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两者能够替换地安装在所述刀座20,例如刀座20的支承座21上,第一销轴短于第二销轴;当每一个刀座仅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中的两个折弯刀时,使用所述第一销轴且所述两个折弯刀安装在所述第一销轴上;当每一个刀座同时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时,使用所述第二销轴且所述直刀和两个折弯刀都安装在所述第二销轴上。如图2-3中所示,还可以使用多个垫圈25来确定动刀在刀座上的位置。[0030]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一个刀座上安装该三个动刀中的两个折弯刀还是同时安装该三个刀片。这两种动刀组合和排列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能够实现无障碍互换,从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0031]如图2-3所示,无论是在一个刀座上安装两个折弯刀,还是在一个刀座上同时安装两个折弯刀和一个直刀,在中心轴线L的方向上,每一组动刀的中心都基本上与一个定刀30相对应(例如图2中的距离d3以及图3中的距离d6均比较小),从而无论如图2所示安装两个动刀还是如图3所示安装3个动刀,都可以保证良好的切碎效果。
[0032]在图示的示例中,仅仅示出三个动刀为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但是,三个动刀也可以为两个直刀,一个折弯刀,或者三个直刀。
[0033]本实用新型也涉及一种玉米收割机,包括上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
[00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稻杆切碎还田机,包括: 具有圆柱形表面的刀棍,该刀棍围绕所述圆柱表面的中心轴线旋转; 绕刀辊的圆柱形表面安装的多个刀座,每一个刀座设置有销轴并且适于通过销轴安装两个或更多个动刀,每一个动刀的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到销轴上,每一个销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所述多个刀座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均匀分布,并且相邻投影的间距为第一距离; 多个定刀,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均匀布置,并且相邻的两个定刀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彼此相邻的两个刀座中,一个刀座上的至少一个动刀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刀座 上的对应动刀的另一端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对应地大致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刀座上的动刀仅包括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每一个折弯刀包括枢转安装到销轴的第一直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直部分倾斜弯折的第二直部分,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彼此面接触,两个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远离彼此延伸; 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彼此相邻的两个刀座中,一个刀座上的右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与另一个刀座的左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大致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一个刀座上的所述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彼此面接触形成的平面与所述每一个刀座所对应的一个对应定刀之间的第三距离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距离在0.5mm-1O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一个刀座上的左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到所述对应定刀左侧的一个定刀之间的第四距离固定,且每一个刀座上的右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到所述对应定刀之间的第五距离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距离和所述第五距离均在7mm-15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刀座上的动刀仅包括一个直刀以及与直刀间隔开地对称布置在直刀两侧的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每一个折弯刀包括枢转安装到销轴的第一直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直部分倾斜弯折的第二直部分,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均与所述直刀平行布置,两个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远离彼此延伸; 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彼此相邻的两个刀座中,一个刀座上的右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与另一个刀座的直刀的末端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大致重合,且所述一个刀座上的直刀的末端与所述另一个刀座的左折弯刀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在中心轴线上的投影大致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一个刀座上的直刀与所述每一个刀座的所述直刀所对应的一个定刀之间的第六距离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距离在0.5mm-10mm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动刀包括三个动刀,其中所述三个动刀中的两个动刀适于安装到一个刀座上形成一个动刀组件,且所述三个动刀适于同时安装到所述一个刀座上形成另外的一个动刀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三个动刀包括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每一个折弯刀包括枢转安装到销轴的第一直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直部分倾斜弯折的第二直部分, 其中:每一个刀座仅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中的两个折弯刀时,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彼此面接触;且每一个刀座同时安装所述一个直刀、所述一个左折弯刀和所述一个右折弯刀时,两个折弯刀与所述直刀间隔开地对称布置在直刀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刀座同时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时直刀的一个侧面所在的位置与每一个刀座仅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中的两个折弯刀时所述两个折弯刀的第一直部分彼此面接触所形成的平面所在的位置大致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一个刀座仅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中的两个折弯刀时两个折弯刀的两个第二直部分的末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每一个刀座同时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时所述直刀的末端与设置在其两侧的左折弯刀与右折弯刀中的任一个的第二直部分的末端之间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轴包括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两者能够替换地安装在所述刀座上,第一销轴短于第二销轴; 当每一个刀座仅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中的两个折弯刀时,使用所述第一销轴且所述两个折弯刀安装在所述第一销轴上; 当每一个刀座同时安装一个直刀、一个左折弯刀和一个右折弯刀时,使用所述第二销轴且所述直刀和两个折弯刀都安装在所述第二销轴上。
16.一种玉米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秸杆切碎还田机。
【文档编号】A01D43/08GK203735081SQ201420145576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7日
【发明者】秦换楠, 王希军, 王洪源, 潘杰 申请人:约翰迪尔(天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