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盘和秧苗培育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184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育苗盘和秧苗培育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育苗盘和秧苗培育装置,该育苗盘包括:盘体,具有平板形状;以及多个育苗杯,布置于所述盘体中,所述育苗杯与所述盘体一体注塑成型,所述育苗杯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根据该育苗盘和秧苗培育装置,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速度,有利于促进秧苗根系的生长。
【专利说明】育苗盘和秧苗培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秧苗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育苗盘和一种具有该育苗盘的秧苗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秧苗培育领域,尤其是在利用水培育秧苗的领域,通常采用育苗盘将种子培育成幼苗。传统的育苗盘在育苗杯的底部设置一开孔,将种子放置在育苗杯中,育苗杯的底部直接与水或营养液接触,因而导致育苗杯中的种子长时间地浸泡在水或营养液中,缺乏氧气,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甚至造成秧苗烂根而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育苗盘和一种具有该育苗盘的秧苗培育装置,该育苗盘和秧苗培育装置适于水培秧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速度,有利于促进秧苗根系的生长。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育苗盘,包括:盘体,具有平板形状;以及多个育苗杯,布置于所述盘体中,所述育苗杯与所述盘体一体注塑成型,所述育苗杯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
[0005]优选地,所述育苗杯包括直部段和锥部段,所述锥部段位于所述直部段下方,所述第二开口小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小于所要培育的种子,所述第一开口大于所要培育的种子。
[0006]优选地,沿与所述盘体垂直的竖直方向,所述盘体位于所述直部段的中部。
[0007]优选地,沿所述盘体的周边,在所述育苗杯的外侧设置有多个螺纹孔,螺栓从所述盘体的上表面穿过所述螺纹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和所述螺栓沿所述盘体的长边对称布置。
[0009]优选地,沿所述盘体的周边,在所述育苗杯的外侧设置有向下突出的凸出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沿所述盘体的长边对称布置。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秧苗培育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育苗盘;以及支承件,所述育苗盘设置于所述支承件上方,所述支承件为平板形状且具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多个通孔,所述支承件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
[0012]优选地,所述育苗杯与所述支承件上的通孔成相同的阵列布置,所述育苗杯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通孔中。
[0013]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大小大于所述育苗杯的外径。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盘和秧苗培育装置,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速度,有利于促进秧苗根系的生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盘的俯视图;
[0016]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育苗盘的主视图;
[0017]图3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育苗盘的侧视剖视图;
[0018]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秧苗培育装置的主视图;以及
[0019]图5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支承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根据这里的描述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不旨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0021 ]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盘和秧苗培育装置。
[0022]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盘3的俯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育苗盘3的主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育苗盘3的侧视剖视图。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盘3包括:平板形状的盘体31和布置于盘体31中的多个育苗杯32,育苗杯32与盘体31 —体注塑成型,育苗杯3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 321,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 322。
[0024]育苗杯32在育苗盘3上的布置可以根据需要而变,优选地,育苗杯32在育苗盘3上均匀布置。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育苗杯32为12X8的矩阵布置。
[0025]如图2和图3所示,育苗杯32包括直部段33和锥部段34,锥部段34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直部段33为圆柱形,直部段33和锥部段34是一体的,且锥部段34位于直部段33下方。于是,第一开口 321构成直部段33的顶部开口,第二开口 322构成锥部段34的底部开口。并且,第二开口 322小于第一开口 321,第二开口 322小于所要培育的种子,第一开口 321大于所要培育的种子。这样,种子可通过第一开口 321进入育苗杯32中,但又不能通过第二开口 322从育苗杯32漏出来。优选地,直部段33的高度和锥部段34的高度大致相当,或者二者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比例,例如,锥部段34比直部段33更长一些。
[0026]从图2和图3可见,沿与盘体31所在平面垂直的竖直方向,盘体31大致位于直部段33的中部,也即直部段33穿过盘体31且在盘体31的上下方向上露出大致相同的高度。这样更便于育苗盘3与其他部件的配合。
[0027]通常,育苗时,为保证种子的正常呼吸,优选的是将种子的一半浸没在水或营养液中。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盘适应不同厚度的支承件,这就需要对种子浸没在水中的位置进行调整。
[0028]为了调节育苗杯32的底部浸没于水中的位置,可以在盘体31的周边设置高度调节装置。图4中的左侧和右侧分别示出了两种不同的高度调节方式。
[0029]如图3中的左侧所示,优选地,沿盘体31的周边,在育苗杯32的外侧设置有多个螺纹孔311,螺栓36从盘体31的上表面穿过螺纹孔311,通过旋拧螺栓36,可以调节育苗杯32的底部浸没于水中的位置。在盘体31是矩形形状的情况下,螺纹孔311可以仅沿盘体31的两个相对长边对称布置,和/或沿盘体31的两个相对短边对称布置。这可以根据盘体31中的育苗杯32的数量而改变。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沿盘体31的两个相对长边对称布置有四个螺纹孔311,且沿盘体31的两个相对短边对称布置有两个螺纹孔311,相应地配有六个螺栓进行高度调节。在盘体31是圆形形状的情况下,螺纹孔311可以沿盘体31的周边径向对称布置。
[0030]当然,这种高度调节装置也可以设置成固定的。例如,如图3中的右侧所示,沿盘体31的周边,在育苗杯32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向下突出的凸出部312。在盘体31是矩形形状的情况下,凸出部312在盘体31上的布置方式可以与上述螺纹孔311在盘体31上的布置方式相同,也可以仅沿盘体31的四个角部布置。在盘体31是圆形形状的情况下,凸出部312可以沿盘体31的周边径向对称布置。当然,凸出部312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圆形、方形、矩形等。所有这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育苗杯的秧苗培育装置。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秧苗培育装置的主视图。
[0032]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秧苗培育装置适于水培秧苗,包括:如上所述的育苗盘3 ;以及支承件2,育苗盘3设置于支承件2上方,支承件2为平板形状且具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多个通孔21 (见图5所示的支承件2的俯视图),支承件2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由于支承件2的比重较小,所以上述秧苗培育装置可以直接浮在盛有水或营养液的容器中,这样容器的形状将不受任何限制。
[0033]图5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支承件2的俯视图。
[0034]育苗盘3上的育苗杯32与支承件2上的通孔21成相同的阵列布置,育苗杯32一一对应地位于通孔21中。优选地,通孔21在支承件2上也均匀布置,例如,在图5所示的实例中,通孔21为12X8的矩阵布置。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布置方式,这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支承件2上的通孔21与育苗杯32的布置方式相同,这样,在培育秧苗时,通孔21与育苗杯32 对应,便于育苗杯32插入到通孔21中。
[0035]支承件2上的通孔21的大小大于育苗杯32的外径,从而将育苗杯32插入到通孔21中。通孔21可以为圆形的,也可以为方形的或矩形的,还可以为其他多边形形状的。图5中示出的是圆形的通孔21。育苗杯32的截面通常为圆形的,适于种子的形状。无论支承件2上的通孔21的形状如何,通孔21的大小应该适于育苗杯32的插入,而且,通孔21的大小大于育苗杯32的外径。这样,当装有种子的育苗杯32插入通孔21中之后,空气可以通过通孔21与育苗杯32之间的空隙进入容器中,增加容器内的水的氧气含量,从而确保秧苗根系的正常呼吸。
[0036]如上所述,沿与盘体31垂直的竖直方向,盘体31大致位于直部段33的中部。这样,育苗杯32位于盘体31的下表面之下的部分的长度大于位于盘体31的上表面之上的部分的长度,便于育苗杯32位于盘体31的下表面之下的部分插入到支承件2的通孔21中。
[0037]在育苗盘3的盘体31的周边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图1至3的螺栓与螺纹孔的配合,通过旋拧盘体31上的螺栓36,可以调节育苗杯32的底部浸没于水中的位置,而且可以调节通过盘体31的下表面与支承件2之间的间隙进入容器中的空气,增加容器内的水的氧气含量,从而确保秧苗根系的正常呼吸。
[0038]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秧苗培育装置,支承件2可以采用EVA发泡材料,而育苗盘3可以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
[00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盘和秧苗培育装置,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速度,有利于促进秧苗根系的生长。
[0040]虽然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更改和替换,这些并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将理解的是,已经通过示例而非限定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
1.一种育苗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盘体,具有平板形状;以及 多个育苗杯,布置于所述盘体中,所述育苗杯与所述盘体一体注塑成型,所述育苗杯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杯包括直部段和锥部段,所述锥部段位于所述直部段下方,所述第二开口小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小于所要培育的种子,所述第一开口大于所要培育的种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盘体垂直的竖直方向,所述盘体位于所述直部段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盘体的周边,在所述育苗杯的外侧设置有多个螺纹孔,螺栓从所述盘体的上表面穿过所述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和所述螺栓沿所述盘体的长边对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盘体的周边,在所述育苗杯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向下突出的凸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沿所述盘体的长边对称布置。
8.一种秧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育苗盘;以及 支承件,所述育苗盘设置于所述支承件上方,所述支承件为平板形状且具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多个通孔,所述支承件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秧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杯与所述支承件上的通孔成相同的阵列布置,所述育苗杯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通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秧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大小大于所述育苗杯的外径。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3942894SQ201420323646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7日
【发明者】林少波 申请人:吉林省超和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