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253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固定块和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与固定块或底座活动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托尾架,通过调整调节杆能调节托尾架与固定块之间的距离,托尾架顶面开设斜槽,斜槽的侧壁上嵌装黄光灯,黄光灯水平照射;固定块上开设第一固定槽;固定块上设置压块,压块能相对固定块打开或闭合,以便压紧或松开鼠尾。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专利说明】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实验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

【背景技术】
[0002]实验用大、鼠尾静脉给药称为尾注。尾注是生理、药理、毒理实验中最普通地日常工作。目前,尾注工作是件技巧性和精确性极高的高难度工作,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说也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工作,实验中经常出现由于操作不当,药物没能注射到动物的尾血管内,使动物废弃,从而,使整个实验前功尽弃的情况。尾注工作难度过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专用的固定装置。由于鼠尾的静脉血管十分细小,不易准确定位,而且,鼠尾不易固定,因此,在缺少专用固定装置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无法确保尾注的成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尾注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固定块和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与固定块或底座活动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托尾架,通过调整调节杆能调节托尾架与固定块之间的距离,托尾架顶面开设斜槽,斜槽的侧壁上嵌装黄光灯,黄光灯水平照射;固定块上开设第一固定槽;固定块上设置压块,压块能相对固定块打开或闭合,以便压紧或松开鼠尾。
[0005]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上分别开设轴孔;轴孔内安装弹簧和转轴,转轴的上端与压块连接,弹簧给转轴向上的弹力,固定块和压块之间设置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由电磁铁和铁质构件构成,压块上设置铁质构件,固定块或底座内安装电磁铁,铁质构件与电磁铁上下对应。所述固定块顶面开设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内安装垫块和软垫,软垫位于垫块上方,垫块中部设置凸块,软垫中部开设凹槽,凹槽与凸块上下对应。所述压块的底部设置压条,压条的底部设有压紧块。所述的固定块的一侧设有固定齿,调节杆与固定齿对应的一侧设有数个齿,调节杆中部沿长度方向水平开设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水平安装第二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与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小鼠固定装置,小鼠固定装置的侧面与底座配合,小鼠固定装置的后端与固定块配合,小鼠固定装置有前端开口的固定筒;固定筒内设置限位筒,限位筒沿固定筒的长度方向开设渐缩孔,渐缩孔的前部为通孔,限位筒底部两侧分别开设限位槽,固定筒底面内侧安装限位块,限位块位于限位筒后方,固定筒顶面沿长度方向开设第一滑槽,固定筒后端侧壁上开设第四滑槽,第四滑槽与第一滑槽相通,限位筒螺纹连接第一紧固螺栓的内端,第一紧固螺栓的外端穿出第一滑槽外,第一紧固螺栓的外端直径大于第一滑槽宽度,固定筒、固定块及托尾架共线。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开设导向槽,导向槽内开设数个限位孔,固定筒的侧面上设有限位柱,限位孔与限位柱配合。所述固定筒的前端为前大后小的渐缩状,固定筒的前端的顶面开设V形导槽,V形导槽与第一滑槽相通,V形导槽对应的筒体底面上设有导向板,底座上开设容纳槽,容纳槽与固定筒前端配合。所述的限位筒相对限位块一侧侧壁开设弧形槽,弧形槽与渐缩孔相通。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可通过小鼠固定装置将小鼠侧身固定在底座上。鼠尾侧伸出小鼠固定装置,并由压块和斜槽将鼠尾固定,使鼠尾侧面朝上并处于伸直状态。压紧块压住鼠尾侧面的静脉,使静脉血管呈水平的直线形。再通过黄光灯的照射,使鼠尾部的静脉血管朝上且清晰可见,方便静脉注射。用该固定器可采取压赶方式,把鼠尾根部静脉血管中的血,赶压到鼠尾梢部,使鼠尾的后半部分血管充分充盈。充盈的血管直径较平常的血管直径增粗了约40%,加上动脉的继续供血,血管会变更粗,这给注射器的针头进入留下了足够的空间,避免了针尖刺入时出现或进入血管的上面或刺穿血管进入到血管下面的现象。这种压赶方式还可以很好地固定住鼠尾,避免动物在感到刺痛时出现前窜,该设备带有可调式托尾架,能方便地调整到想要注射的部位并将其托住,使操作者下针坚实、稳定。同时托尾架上可装有黃光的黄光灯,由于黃色光的波长透射到鼠尾静脉血管上时能被血管吸收,血管呈现黑色,因此,能清楚地看到鼠尾的静脉血管,这给注射针尖的进入提供了深浅、方向和进针长度的依据。另外,黄色光照射还能使工作人员清楚地看到针是否已进入到血管内部,这比过去单凭感觉操作前进了一大步。用黄黄光灯照射黑鼠的尾部血管,上述效果更为显著。所述固定器可由单人操作,手脚并用既方便又快捷,平均15秒内就能注射一只鼠,效率和精度都大幅上升。所述固定器能调整工作角度能适合每个人的尾注习惯。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所述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压块处于打开状态,且已相对固定块旋转90度;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I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A向视图;图5是图2中II部放大图;图6是图2所示固定器的压块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的B向放大图;图8是图2的C向放大图;图9是图4的D向放大图。
[0008]附图标记:1底座2固定块3固定筒4压块5调节杆6托尾架7第一滑槽8第一固定槽9软垫10凹槽11斜槽12黄光灯13放大镜座14安装块15放大镜16挡板17轴孔18转轴19弹簧20定位孔21电磁铁22定位插头23固定齿24第二滑槽25第二紧固螺栓26第二固定槽27垫块28凸块29压条30第一吸盘31横板32竖板33第三滑槽34第三紧固螺栓35限位块36限位筒37渐缩孔38第一紧固螺栓39限位槽40压紧块41容纳槽42弧形槽43限位柱44垫圈45限位孔46导向槽47第四滑槽48通孔49第二吸盘50V形导槽51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包括底座I。底座I上安装固定块2和调节杆5。如图2所示,调节杆5的一端与固定块2或底座I活动连接,调节杆5的另一端设置托尾架6。通过调整调节杆5能调节托尾架6与固定块2之间的距离,以确保无论在鼠尾的任意部位注射时,注射部分均位于托尾架6上。如图7所示,托尾架6顶面开设斜槽11,斜槽11的侧壁上嵌装黄光灯12,黄光灯12水平照射。黄光灯12是在实验中偶然发现的,其发出的光谱范围:620纳米一一570纳米,即橙黄至黄绿范围的光线,既能清楚地显示血管位置,又可防止光线刺眼的情况发生。斜槽11 一个侧壁为直面另一个侧壁为斜面,直面的侧壁内安装黄光灯12,该设计有利于光线由斜槽11内经鼠尾向上射出,便于显示鼠尾静脉血管的位置。如图2所示,固定块2上开设第一固定槽8,第一固定槽8与斜槽11的连线可与调节杆5的长度方向平行,以便于精确调整托尾架6和固定块2之间的距离。固定块2上设置压块4,压块4能相对固定块2打开或闭合,以便压紧或松开鼠尾。
[0010]实验中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11]①将小鼠固定于底座I上靠近固定块2的位置,鼠尾朝向固定块2 ;
[0012]②打开压块4将鼠尾放于固定块2上,再压下压块4,将压块4和固定块2锁定,即将鼠尾根部位置固定;
[0013]③调整调节杆5,使托尾架6位于鼠尾待注射部位的下方,并将该待注射部位卡入斜槽11内,启动黄光灯12,黄光灯12对鼠尾进行照射,使尾部静脉血管得以显现;
[0014]④进行尾注。
[0015]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固定块2上分别开设轴孔17和定位孔20。轴孔17内安装弹簧19和转轴18。转轴18的上端与压块4连接。弹簧19给转轴18向上的弹力,可使压块4自动打开。固定块2和压块4之间设置锁定装置,以便能够在尾注前将鼠尾固定。如图3所示,所述锁定装置由电磁铁21和铁质构件构成。压块4上设置铁质构件,固定块2或底座I内安装电磁铁21,铁质构件与电磁铁21上下对应。为了实现固定块2与压块4之间的精确定位,以便既能夹紧鼠尾,又不会对鼠尾造成伤害,可在压块4底部设有定位插头22,在固定块2上开设定位孔20,定位孔20能与定位插头22配合。固定鼠尾时,先将压块4旋转至固定块2上方,使定位插头22和定位孔20上下对应;再按动压块4,使压块4与固定块2配合,同时电磁铁21通电,使电磁铁21将铁制构件,将压块4和固定块2锁定,从而将鼠尾部压住。所述定位插头22或转轴18可由铁质材料制成,以充当铁制构件,从而,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为使定位插头22或转轴18与电磁铁21之间能更有效的吸合,定位插头22或转轴18的底部可设有铁质吸盘。电磁铁21断电,压块4在弹簧19的作用下弹起,将鼠尾松开。电磁铁21的开关可设置在定位孔20或轴孔17内,一旦定位插头22或转轴18下移触动电磁铁21的开关,电磁铁21便可起动。电磁铁21的开关还可同时控制黄光灯12,即电磁铁21起动时,黄光灯12通电照明。为进一步使操作流畅连贯,可设置一个脚踏开关,以控制电磁铁21和黄光灯12断电。所述弹簧19还可起扭簧的作用,使压块4与固定块2分离后旋转一定角度,从而,更加便于取出鼠尾,简化操作步骤。压紧块40压住鼠尾侧面的静脉,阻止静脉正常回血,使静脉血管膨胀,膨胀的血管壁会紧贴鼠尾的尾骨和鼠尾皮肤,中间形成一条由血充盈的液体空间,方便静脉注射。所述锁定装置还可以是现有的挂钩或插销等锁定机构,既压块4的一侧与固定块2铰接,压块4另一端能通过挂钩或插销与固定块2配合锁定。但现有的锁定机构,均需要单独操作,与上述铁质构件与电磁铁21构成锁定装置相比,操作更为复杂。而且,由于鼠尾易动,用压块4压紧鼠尾时,需要快速准确,稍有延迟,鼠尾就会偏移定位方位,因此,唯有铁质构件与电磁铁21构成锁定装置最适合与该固定器配套使用。
[0016]如图8所示,所述固定块2顶面开设第一固定槽8,第一固定槽8内安装垫块27和软垫9。软垫9位于垫块27上方。垫块27中部设置凸块28。软垫9中部开设凹槽10。凹槽10与凸块28上下对应。当压块4与固定块2配合压紧鼠尾时,鼠尾会挤压软垫9,使软垫9以凹槽10为中线分别向两侧翻转,即软垫9两侧分别进入凸块28两侧,此时,凹槽10张开与鼠尾充分接触。该结构可使软垫9更加牢固地夹紧鼠尾,同时又不会对鼠尾造成伤害。为进一步使鼠尾部静脉血管膨胀,如图3和图8所示,所述压块4的底部设置压条29,压条29的底部设有压紧块40,压紧块40可对鼠尾局部施加较大压力,从而,进一步阻止鼠尾静脉血回流,促使血管进一步膨胀。
[0017]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的固定块2的一侧设有固定齿23,调节杆5与固定齿23对应的一侧设有数个齿,调节杆5中部沿长度方向水平开设第二滑槽24,第二滑槽24内水平安装第二紧固螺栓25,第二紧固螺栓25与固定块2螺纹连接。这种结构可以通过调节第二紧固螺栓25在第二滑槽24内的位置来控制固定块2与托尾架6的距离,方便根据不同的鼠尾长度调节黄光灯12的照射位置,方便静脉注射。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底座I上设置小鼠固定装置。小鼠固定装置的侧面与底座I配合,小鼠固定装置的后端与固定块2配合。小鼠固定装置有前端开口的固定筒3。所述的固定筒3可以是圆筒式鼠盒,也可以是矩形的鼠盒。所述的小鼠固定装置也可以是圆筒式鼠盒固定器,这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这种结构小鼠固定不稳定,小鼠容易挣扎。固定筒3内设置限位筒36。限位筒36沿固定筒3的长度方向开设渐缩孔37,以便鼠头进入。渐缩孔37的前部为通孔48,以便小鼠呼吸。限位筒36底部两侧分别开设限位槽39,固定筒3底面内侧安装限位块35,限位块35位于限位筒36后方。限位槽39用于分隔小鼠的两前肢,限位块35用于分隔小鼠的两后肢,从而,防止小鼠在固定筒3内转动身体。固定筒3顶面沿长度方向开设第一滑槽7,固定筒3后端侧壁上开设第四滑槽47,第四滑槽47与第一滑槽7相通。限位筒36螺纹连接第一紧固螺栓38的内端,第一紧固螺栓38的外端穿出第一滑槽7外,第一紧固螺栓38的外端直径大于第一滑槽7宽度。固定筒3、固定块2及托尾架6共线,以便鼠尾伸直,方便尾注。放置小鼠时,将固定筒3倾斜一定角度,令小鼠头部朝上进入固定筒3,鼠尾进入第一滑槽7,沿第一滑槽7拉动鼠尾可将小鼠顺利拉至筒底,之后放入限位筒36,推动限位筒36使鼠头进入渐缩孔37,旋紧第一紧固螺栓38将限位筒36锁定。底座I上可开设数个限位孔45,小鼠固定装置有长度方向一端开口的透明的固定筒3,固定筒3可两侧各设置数个限位柱43,限位孔45与限位柱43配合为小鼠固定装置定位。导向槽46可引导固定筒3准确进入设定位置,使操作更简易。限位筒36可以根据小鼠的身长通过第一紧固螺栓38和第一滑槽7调节位置,方便固定不同大小的小鼠。
[0019]所述的底座I 一侧底部安装两个第二吸盘49,底座I另一侧顶面开设容纳槽41,容纳槽41内设置竖板32,竖板32中部竖向开设第三滑槽33,第三滑槽33内配合安装第三紧固螺栓34,竖板32下端安装横板31,横板31位于底座I下方,横板31底部安装两个第一吸盘30,第一吸盘30与第二吸盘49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这种结构可以通过调节第三紧固螺栓34在竖板32上的位置来调节底座I的倾斜程度,可以更好的观察小鼠静脉位置,方便静脉注射。
[0020]所述的托尾架6 —端通过转轴安装放大镜座13,放大镜座13可以相对托尾架6旋转,放大镜座13上连接安装块14,安装块14上安装放大镜15。这种结构方便观察鼠尾静脉位置。
[0021]所述的固定块2 —侧安装挡板16,挡板16位于压块4的一侧,挡板16中部开设第二固定槽26。这种结构起到对压块4的导向限位作用,避免压块4转偏。
[0022]所述的限位筒36相对限位块35 —侧侧壁开设弧形槽42,弧形槽42与渐缩孔37相通。根据小鼠的生理结构在限位块35侧壁开设弧形槽42,使小鼠固定时感到舒适,不会对小鼠身体产生挤压,从而避免小鼠剧烈挣扎。
[0023]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筒3的前端为前大后小的渐缩状,固定筒3的前端的顶面开设V形导槽50,V形导槽50与第一滑槽7相通,V形导槽50对应的筒体I底面上设有导向板51,底座I上开设容纳槽41,容纳槽41与固定筒3前端配合。该结构可进一步方便向固定筒3内装小鼠。装小鼠的过程中,鼠尾会在V形导槽50的引导下顺利进入第一滑槽7,使操作更为简易快捷。
[002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1.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底座(I)上安装固定块(2 )和调节杆(5 );调节杆(5 )的一端与固定块(2 )或底座(I)活动连接,调节杆(5 )的另一端设置托尾架(6),通过调整调节杆(5)能调节托尾架(6)与固定块(2)之间的距离,托尾架(6)顶面开设斜槽(11),斜槽(11)的侧壁上嵌装黄光灯(12),黄光灯(12)水平照射;固定块(2)上开设第一固定槽(8);固定块(2)上设置压块(4),压块(4)能相对固定块(2)打开或闭合,以便压紧或松开鼠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上分别开设轴孔(17);轴孔(17)内安装弹簧(19)和转轴(18),转轴(18)的上端与压块(4)连接,弹簧(19)给转轴(18)向上的弹力,固定块(2)和压块(4)之间设置锁定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由电磁铁(21)和铁质构件构成,压块(4 )上设置铁质构件,固定块(2 )或底座(I)内安装电磁铁(21),铁质构件与电磁铁(21)上下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顶面开设第一固定槽(8),第一固定槽(8)内安装垫块(27)和软垫(9),软垫(9)位于垫块(27)上方,垫块(27)中部设置凸块(28),软垫(9)中部开设凹槽(10),凹槽(10)与凸块(28)上下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4)的底部设置压条(29 ),压条(29 )的底部设有压紧块(4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2)的一侧设有固定齿(23),调节杆(5)与固定齿(23)对应的一侧设有数个齿,调节杆(5)中部沿长度方向水平开设第二滑槽(24),第二滑槽(24)内水平安装第二紧固螺栓(25),第二紧固螺栓(25 )与固定块(2 )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设置小鼠固定装置,小鼠固定装置的侧面与底座(I)配合,小鼠固定装置的后端与固定块(2)配合,小鼠固定装置有前端开口的固定筒(3);固定筒(3)内设置限位筒(36),限位筒(36)沿固定筒(3)的长度方向开设渐缩孔(37),渐缩孔(37)的前部为通孔(48),限位筒(36)底部两侧分别开设限位槽(39),固定筒(3)底面内侧安装限位块(35),限位块(35)位于限位筒(36)后方,固定筒(3)顶面沿长度方向开设第一滑槽(7),固定筒(3)后端侧壁上开设第四滑槽(47),第四滑槽(47)与第一滑槽(7)相通,限位筒(36)螺纹连接第一紧固螺栓(38)的内端,第一紧固螺栓(38)的外端穿出第一滑槽(7)外,第一紧固螺栓(38)的外端直径大于第一滑槽(7)宽度,固定筒(3)、固定块(2)及托尾架(6)共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顶面上开设导向槽(46),导向槽(46)内开设数个限位孔(45),固定筒(3)的侧面上设有限位柱(43),限位孔(45)与限位柱(43)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3)的前端为前大后小的渐缩状,固定筒(3)的前端的顶面开设V形导槽(50),V形导槽(50)与第一滑槽(7)相通,V形导槽(50)对应的筒体(I)底面上设有导向板(51 ),底座(I)上开设容纳槽(41),容纳槽(41)与固定筒(3)前端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筒 (36 )相对限位块(35 ) 一侧侧壁开设弧形槽(42 ),弧形槽(42 )与渐缩孔(37 )相通。
【文档编号】A61D3/00GK203935292SQ201420341659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5日
【发明者】李晓峰 申请人:李晓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