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耕机用的扶手架减震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0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耕机用的扶手架减震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耕机用的扶手架减震支撑座,它包括第一、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形成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第一、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减震器。该扶手架减震支撑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扶手架与动力支撑架之间设置了扶手架减震支撑座,尽可能地减少了通过动力支撑架传递至扶手架上的震动,据测算震幅至少可以减少1/3,从而方便了操作者通过扶手架控制微耕机。
【专利说明】一种微耕机用的扶手架减震支撑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微耕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耕机用的扶手架减震支撑座。

【背景技术】
[0002]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其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现有的微耕机一般包括动力支撑架、通过动力支撑架固定的柴油机或汽油机和扶手架,扶手架通过一根连接杆直接连接在动力支撑架上。微耕机工作时,一方面,由于立管座是直接连接在动力支撑架上的,当柴油机或汽油机启动后产生的震动会直接通过动力支撑架传递至扶手架上,另一方面,在微耕机工作过程中与地里较为坚硬的物体发生碰撞产生的震动也会通过动力支撑架传递至扶手架上,而传递至扶手架上的震动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操作者通过扶手架控制微耕机,另一方面也会对操作者带来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尽可能减少微耕机工作时传递至扶手架上的震动强度的微耕机用的扶手架减震支撑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耕机用的扶手架减震支撑座,包括第一、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形成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第一、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减震器。
[0005]作为优化,在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减震器。第三连接杆的设置增强了第一、第二连接杆形成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的稳定性。
[0006]作为优化,减震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在所述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设有减震填充物。
[0007]作为优化,减震填充物为橡胶套,所述橡胶套长度小于外套管长度,橡胶套内缘两端轴向延伸并与内套管外壁完全结合固定,橡胶套外缘两端轴向延伸并与外套管内壁完全结合固定。
[000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架减震支撑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扶手架与动力支撑架之间设置了扶手架减震支撑座,尽可能地减少了通过动力支撑架传递至扶手架上的震动,据测算震幅至少可以减少1/3,从而方便了操作者通过扶手架控制微耕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扶手架减震支撑座的结构图。
[0010]图2为扶手架减震支撑座与动力支撑架及扶手架连接的正视图。
[0011]图3为扶手架减震支撑座与动力支撑架及扶手架连接的侧视图。
[0012]图4为扶手架减震支撑座与动力支撑架及扶手架连接的后视图。
[0013]图5为减震器的结构图。
[0014]图6为图5A-A处的剖面图。
[0015]图中,内套管1、橡胶套2、外套管3、第一连接杆4、第一减震器41、第一螺栓42、第二连接杆5、第二减震器51、第二螺栓52、第三连接杆6、第三减震器61、第三螺栓62、连接件71、U形件72、扶手架8、动力支撑架9。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参见图1至图4,一种微耕机用的扶手架减震支撑座,包括第一、第二连接杆4,5,在第一、第二连接杆4,5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杆6,第一、第二连接杆4,5的顶部固定连接形成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第一连接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器41,第二连接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器51,第三连接杆6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减震器61。
[0018]参见图5和图6,减震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结构,优选采用如下结构的减震器,减震器包括内套管I和外套管3,外套管3长度可以小于内套管I便于安装,在外套管3与内套管I之间设有减震填充物。减震填充物可以是复合材料等现有能用于减震的材料,优选采用橡胶套,橡胶套2长度小于外套管3长度,橡胶套2内缘两端轴向延伸并与内套管I外壁完全结合固定,橡胶套2外缘两端轴向延伸并与外套管3内壁完全结合固定。橡胶套与外套管、内套管可采用粘合方式结合固定。通过橡胶套2与外套管3和内套管I所产生的阻尼力,来缓解减震器所连接设备部件的震动,起到了减震的作用。
[0019]具体使用时:第一连接杆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器,第一减震器41的外套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4的底部,第二连接杆5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器51,第二减震器51的外套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5的底部;然后通过穿过第一减震器41内套管的第一螺栓42、穿过第二减震器51内套管的第二螺栓52分别将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固定在动力支撑架9的左右两侧;第三连接杆6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减震器61,第三减震器61的外套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三连接杆6上,动力支撑架9的后部具有向上延伸的连接件71,该连接件71的顶部焊接有一个U形件72,第三减震器61位于U形件72的腔内,然后第三螺栓62依次穿过U形件72的一个连接耳,穿过第三减震器61的内套管,再穿过U形件72的另一个连接耳将第三连接杆6固定在动力支撑架9后部的连接件71上,扶手架8的下方与第一、第二连接杆4,5顶部的连接处连接。
[0020]微耕机工作时,柴油机或汽油机产生的爆发力带来的震动或遇到较为坚硬的物体发生碰撞产生的震动通过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分别传递至第一、第二和第三减震器的内套管,震动经过位于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设有减震填充物吸收缓解后传递至外套管,然后再传递至扶手架,从而大大减弱了扶手架上的震感。
[002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微耕机用的扶手架减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二连接杆(4,5),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杆(4,5)的顶部固定连接形成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第一、第二连接杆(4,5)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减震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耕机用的扶手架减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杆(4,5 )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杆(6 ),所述第三连接杆(6 )上固定连接有减震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耕机用的扶手架减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套管(I)和外套管(3),在所述外套管(3)与内套管(I)之间设有减震填充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微耕机用的扶手架减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填充物为橡胶套(2 ),所述橡胶套(2 )长度小于外套管(3 )长度,橡胶套(2 )内缘两端轴向延伸并与内套管(I)外壁完全结合固定,橡胶套(2)外缘两端轴向延伸并与外套管(3)内壁完全结合固定。
【文档编号】A01B71/00GK204061713SQ20142037432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刘樑, 秦大国, 高杰 申请人: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