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施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625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施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施肥装置,旋转下料盘安装在主体支架上端,旋转下料盘的一侧焊接有法兰盘,法兰盘上安装有被动轮,旋转下料盘的上方安装有肥料箱,旋转下料盘的下面设置有下料斗,下料斗下面设置有出料口,开沟器位在出料口前方,主动轮位于出料口后方,主动轮通过链条与被动轮相连接,牵引绳设置在主体支架的前端。该装置通过旋转入料盘和法兰盘,可控制旋转入料盘内料斗中肥料的数量,达到精确施肥,肥料箱通过隔板分为两个料箱,同时施加多种肥料,实现均匀施肥,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肥料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并且解决了现有施肥器中存在的无法精量施肥、劳动强度高且施肥效率低的问题。
【专利说明】—种新型施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对化肥的使用量较大,但是作物施肥机械化水平很低,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缺乏适用的机具,不能做到经济合理和科学施肥,有些地区农作物施肥还采用人工挖沟撒肥的方式,这种施肥方法会大面积损伤农作物根系,非常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使用上述方法施肥不仅工作繁重,而且化肥的腐蚀性对人体会产生很大的伤害,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人工散洒方式不仅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均匀度很难控制,导致土壤中含肥量不均匀,影响作物生长。因此,改进现有的农作物施肥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新型施肥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施肥装置包括两种结构:
[0005]第一种结构包括:主体支架、肥料箱、下料斗、旋转下料盘、法兰盘、出料口、开沟器、主动轮、链条、被动轮、牵引绳;
[0006]旋转下料盘安装在主体支架上端,旋转下料盘的一侧焊接有法兰盘,法兰盘上安装有被动轮,旋转下料盘的上方安装有肥料箱,旋转下料盘的下面设置有下料斗,下料斗下面设置有出料口,开沟器安装在主体支架前端,开沟器位在出料口前方,主动轮安装在主体支架后端,主动轮位于出料口后方,主动轮通过链条与被动轮相连接,牵引绳设置在主体支架的前端;
[0007]第二种结构包括:肥料箱、调节插板、可调节固定螺栓、下料斗、出料口、开沟器、扶手、主体支架、导向轮、牵引绳;
[0008]肥料箱设置在主体支架上,调节插板设置在肥料箱右下部的开口处,可调节固定螺栓设置在调节插板的中间,下料斗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下端设置有开沟器,扶手设置在主体支架上,扶手位于肥料箱的右侧,导向轮设置在主体支架的前端,牵引绳连接导向轮的轴。
[0009]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0010]旋转下料盘具体的通过轴承安装在主体支架的上端。
[0011 ] 旋转下料盘上设置有料斗。
[0012]肥料箱通过隔板分割成两个,分别盛放不同的肥料。
[0013]牵引绳通过拖拉机牵弓I新型施肥装置的移动。
[0014]肥料箱具体采用聚酰胺材质制成。
[0015]可调节固定螺栓具体采用不锈钢材质的蝶形螺母。
[0016]出料口、扶手、主体支架具体采用直径为DN20的无缝钢管焊接制成。
[0017]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装置通过旋转入料盘和法兰盘,可控制旋转入料盘内料斗中肥料的数量,达到精确施肥,肥料箱通过隔板分为两个料箱,同时施加多种肥料,实现均匀施肥,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肥料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并且解决了现有施肥器中存在的无法精量施肥、劳动强度高且施肥效率低的问题。本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性能稳定、操作方便,能有效保护作物根系,提高化肥利用率,同时防止肥料挥发于空气中、随水流失,可大大减轻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施肥装置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施肥装置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施肥装置第一种结构中旋转下料盘的示意图;
[0021]图中:1、主体支架;2、肥料箱;3、下料斗;4、旋转下料盘;5、法兰盘;6、出料口 ;7、开沟器;8、主动轮;9、链条;10、被动轮;11、牵引绳;12、调节插板;13、可调节固定螺栓;14、扶手;15、导向轮;16、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施肥装置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施肥装置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施肥装置第一种结构中旋转下料盘的示意图;
[0024]第一种结构包括:主体支架1、肥料箱2、下料斗3、旋转下料盘4、法兰盘5、出料口
6、开沟器7、主动轮8、链条9、被动轮10、牵引绳11 ;
[0025]旋转下料盘4安装在主体支架I上端,旋转下料盘4的一侧焊接有法兰盘5,法兰盘5上安装有被动轮10,旋转下料盘4的上方安装有肥料箱2,旋转下料盘4的下面设置有下料斗3,下料斗3下面设置有出料口 6,开沟器7安装在主体支架I前端,开沟器7位在出料口 6前方,主动轮8安装在主体支架I后端,主动轮8位于出料口 6后方,主动轮8通过链条9与被动轮10相连接,牵引绳11设置在主体支架I的前端;
[0026]牵引绳11通过拖拉机牵引新型施肥装置的移动,开动拖拉机,新型施肥装置通过牵引绳11向前移动,开沟器7就会在天地里开挖泥土,主动轮8会随着新型施肥装置的移动而转动,从而通过链条9带动被动轮10转动,被动轮10通过法兰盘5带动旋转下料盘4转动,旋转下料盘4上设置有料斗16,肥料箱2中的肥料进入料斗16,经过转动后掉入下料斗3,肥料通过出料口 6进入开沟器7挖好的沟槽中,进行合理施肥。施肥的速度与新型施肥装置移动速度相对应,旋转下料盘4具体的通过轴承安装在主体支架I的上端,出料顺畅,肥料箱2通过隔板分割成两个,分别盛放不同的肥料,节约了施肥前混合不同肥料的时间。
[0027]第二种结构包括:肥料箱2、调节插板12、可调节固定螺栓13、下料斗3、出料口 6、开沟器7、扶手14、主体支架1、导向轮15、牵引绳11 ;
[0028]肥料箱2设置在主体支架I上,调节插板12设置在肥料箱2右下部的开口处,可调节固定螺栓13设置在调节插板12的中间,下料斗3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6,出料口 6下端设置有开沟器7,扶手14设置在主体支架I上,扶手14位于肥料箱2的右侧,导向轮15设置在主体支架I的前端,牵引绳11连接导向轮15的轴。
[0029]牵引绳11通过拖拉机牵引新型施肥装置的移动,开动拖拉机,新型施肥装置通过导向轮15向前移动,操作人员通过扶手14掌握新型施肥装置的施肥轨迹和开沟器7的施肥深度,可调节固定螺栓13打开调节插板12控制施肥量的速度。肥料箱2具体采用聚酰胺材质制成,可调节固定螺栓13具体采用不锈钢材质的蝶形螺母,出料口 6、扶手14、主体支架I具体采用直径为DN20的无缝钢管焊接制成,上述材料的机械强度高,韧性好,使新型施肥装置使用寿命增长。
[0030]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装置通过旋转入料盘和法兰盘,可控制旋转入料盘内料斗中肥料的数量,达到精确施肥,肥料箱通过隔板分为两个料箱,同时施加多种肥料,实现均匀施肥,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肥料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并且解决了现有施肥器中存在的无法精量施肥、劳动强度高且施肥效率低的问题。本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性能稳定、操作方便,能有效保护作物根系,提高化肥利用率,同时防止肥料挥发于空气中、随水流失,可大大减轻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0031]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施肥装置包括:主体支架、肥料箱、下料斗、旋转下料盘、法兰盘、出料口、开沟器、主动轮、链条、被动轮、牵引绳; 旋转下料盘安装在主体支架上端,旋转下料盘的一侧焊接有法兰盘,法兰盘上安装有被动轮,旋转下料盘的上方安装有肥料箱,旋转下料盘的下面设置有下料斗,下料斗下面设置有出料口,开沟器安装在主体支架前端,开沟器位在出料口前方,主动轮安装在主体支架后端,主动轮位于出料口后方,主动轮通过链条与被动轮相连接,牵引绳设置在主体支架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下料盘具体的通过轴承安装在主体支架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下料盘上设置有料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肥料箱通过隔板分割成两个,分别盛放不同的肥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绳通过拖拉机牵引新型施肥装置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肥料箱具体采用聚酰胺材质制成。
7.一种新型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施肥装置包括:肥料箱、调节插板、可调节固定螺栓、下料斗、出料口、开沟器、扶手、主体支架、导向轮、牵引绳; 肥料箱设置在主体支架上,调节插板设置在肥料箱右下部的开口处,可调节固定螺栓设置在调节插板的中间,下料斗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下端设置有开沟器,扶手设置在主体支架上,扶手位于肥料箱的右侧,导向轮设置在主体支架的前端,牵引绳连接导向轮的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节固定螺栓具体采用不锈钢材质的蝶形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口、扶手、主体支架具体采用直径为DN20的无缝钢管焊接制成。
【文档编号】A01C5/06GK204090526SQ201420444471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发明者】柳建国 申请人:苏州市绿和苗木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