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灌溉水上绿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9595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量灌溉水上绿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定量灌溉水上绿化装置包括:外壳、基座、入水口、出水部、喷洒装置和基质。外壳包裹于基座外围,入水口设于外壳底部,出水部设于外壳与基座之间,喷洒装置的一端与出水部连接,喷洒装置的另一端设于基座内壁上,基质设于基座内。其中,外壳包括:壳体、浮圈、套管、套筒、弹簧、拉杆和凸起端,所述浮圈环套于壳体外围,套管设于壳体内,套筒设于套管内,弹簧设于套筒内,拉杆一端与弹簧连接,拉杆另一端设于壳体外,凸起端一端与弹簧连接,凸起端的另一端与入水口嵌入式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植物移种到基座内,大大节省了土地使用,同时可以直接采用湖水进行灌溉,节水的同时可以对水量根据套管进行定量控制,喷洒装置也更加合理。
【专利说明】一种定量灌溉水上绿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化载体,具体涉及一种定量灌溉水上绿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发展生态理念的深入人心,城市景观绿化从陆地像水体扩展,像以人工湖泊、人工河道及景观水池、人工瀑布、叠水等形式出现的水体配以各种水生、湿生植物造景使城市景观愈加丰富。但相对而言,目前水面绿化还是以水生、湿生植物为主,如荷花、睡莲、芦苇、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等,品种较为有限,效果也相对陆生植物来讲单一了很多。所以,为了丰富水景绿化效果,进一步提高城市景观绿化的手法和技术,如果能将陆生植物移植到水面上用基质进行种植,一方面丰富水景绿化,增加了水面植物的种类;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陆地使用面积,将水面作为后续可开发的广阔资源,同时也是对传统园艺种植技术做一个创新性的思考和尝试。
[0003]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陆生植物一旦移植到水上绿化装置需要面临浇灌和水分过多的问题。一般来说会采用底端开透水孔,让水从底部逆向浇灌,但是这对陆生植物来说会吸收更多的水分,反而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不同植物的水量需求不同,传统的浇灌方式无法调节水量。
[0004]为了解决这问题,需要进行一定量的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量灌溉水上绿化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0006]一种定量灌溉水上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基座、入水口、出水部、喷洒装置和基质,所述外壳包裹于基座外围,所述入水口设于外壳底部,所述出水部设于外壳与基座之间,所述喷洒装置的一端与出水部连接,所述喷洒装置的另一端设于基座内壁上,所述基质设于基座内;
[0007]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浮圈、套管、套筒、弹簧、拉杆和凸起端,所述浮圈环套于壳体外围,所述套管设于壳体内,所述套筒设于套管内,所述弹簧设于套筒内,所述拉杆一端与弹簧连接,所述拉杆另一端设于壳体外,所述凸起端一端与弹簧连接,所述凸起端的另一端与入水口嵌入式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凸起端包括:连接套、凸起端密封圈和凸头,所述连接套与弹簧连接,所述连接套另一端与凸头连接,所述凸起端密封圈环套于连接套上。
[0009]进一步,所述入水口内壁设有密封圈。
[0010]进一步,所述出水部为复数个,所述出水部包括:出水部入口、输水管道和出水部出口,所述出水部入口设于套管的内壁上,所述输水管道的一端与出水部入口连接,所述输水管道的另一端与出水部出口连接,所述出水部出口与喷洒装置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基质与基座之间设有防水板。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实用新型能够将植物移种到基座内,大大节省了土地使用,同时可以直接采用湖水进行灌溉,节水的同时可以对水量根据套管进行定量控制,喷洒装置也更加合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外壳100、壳体110、浮圈120、套管130、套筒140、弹簧150和拉杆160。
[0019]凸起端170、连接套171、凸起端密封圈172和凸头173。
[0020]基座200和入水口 300。
[0021]出水部400、出水部入口 410、输水管道420和出水部出口 430。
[0022]喷洒装置500、基质600和防水板7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定量灌溉水上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基座200、入水口 300、出水部400、喷洒装置500和基质600,外壳100包裹于基座200外围,入水口 300设于外壳100底部,出水部400设于外壳100与基座200之间,喷洒装置500的一端与出水部400连接,喷洒装置500的另一端与设于基座200内壁上,基质设600于基座内。
[0027]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结构是利用外壳100和浮圈120产生的浮力,并通过基座200的结构和护栏对绿化起到保护作用,不会在水中倾斜失去平衡。
[0028]要实现在水上进行绿化种植,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使装置能在水中具体足够对绿化进行载重的浮力。传统技术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无土化栽培,景观绿化方面,目前现有的方式主要是人工造岛或大面积的水生植物为主,考虑到陆生植物获取营养的方式与水生植物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绿化的种类被很大的限定了。为了使有土化的种植技术能够有足够的浮力来支撑,我们采用在基座200的基础上再增加浮圈120的方法,浮圈120环套于壳体110外围,壳体110环套于基座200外围,通过浮圈120极大的增加整体的浮力效果。浮圈120是一种环形结构,其大小是根据不同种类的花的实际需求来决定面积的,由于本实用新型还需要承载灌溉系统,所以其比传统的水上绿化装置要求的浮力更大,所以浮圈120必须要提供足够多的浮力来支撑整个设备。
[0029]基质600与基座200之间设有防水板700,防水板700的作用是不会让绿化之间与水直接接触,防止绿化的根部泡烂,彻底杜绝植物与湖水接触。传统的绿化装置不会设置防水板700,反而是通过设置可透水的隔板来让植物吸取水分。但这样植物吸水的水分就没办法把握,很容易导致水分吸水过多。因此本实用新型就彻底杜绝植物与湖水的接触,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浇灌。
[0030]因此,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绿装装置相比最主要的区别点在于:彻底的防水和浮力要求的提高。这些都是为了灌溉系统服务,这也是本实用性的最大的创新点。
[0031]如图3所示,外壳100包括:壳体110、浮圈120、套管130、套筒140、弹簧150、拉杆160和凸起端170,浮圈120环套于壳体110外围,套管130设于壳体110内,套筒140设于套管130内,弹簧150设于套筒140内,拉杆160 —端与弹簧150连接,拉杆160另一端设于壳体110外,凸起端170 —端与弹簧150连接。
[0032]凸起端170的另一端与入水口 300嵌入式连接。入水口 300内壁设有密封圈。凸起端170包括:连接套171、凸起端密封圈172和凸头173,连接套171与弹簧150连接,连接套171另一端与凸头173连接,凸起端密封圈172环套于连接套171上。
[0033]出水部400为复数个,出水部400包括:出水部入口 410、输水管道420和出水部出口 430,出水部入口 410设于套管130的内壁上,输水管道420的一端与出水部入口 410连接,输水管道420的另一端与出水部出口 430连接,出水部出口 430与喷洒装置500连接。
[0034]本实用新型的灌溉系统是类似于针筒结构,其运行流程是:当需要灌溉时,通过拉动拉杆160带动弹簧150,此时是外力迫使套管130内空气体积变大,使套管130内压力变小,和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一个压强差,这个压强差作用在湖水,形成压力差,压力方向指向套管130内,湖水在这个压力下从入水口 300进入套管130内。然后释放拉杆160,在弹簧150的作用下,凸起端170推动湖水,湖水经过出水部400流向喷洒装置500,然后再通过喷洒装置500实现浇灌。
[0035]在细节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弹簧150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本装置是放在水上的,向上拉动拉杆160还是能够实现的,但向下推动拉杆160就很困难,因此需要借助弹簧150来实现。同时,为了防止入水口 300在平时漏水,导致整个装置下沉,一方面在入水口 300上增加了密封圈,同时与之连接的凸起端170也增加了凸起端密封圈172,保证密封性。另一方面,弹簧150是通过套筒140包裹的,主要是防止受潮导致弹簧150生锈的问题。
[0036]基质600方面,采用的是泥炭。泥炭的容量很小,一般干重在0.2-0.3克/厘米之间,而普通土壤的容重量是1.25-1.75克/厘米,湿重约在1.9-2.1克/厘米之间,由此可以推算出泥炭在干重时是普通土壤重量的18-20%,而湿重是普通土壤湿重的33%,作为种植基质比普通土壤可减轻2/3-3/4的重量。
[0037]所以,只要漂浮装置的浮力达到一定要求完全可以实现该装置的水面漂浮种植。
[0038]一方面国内可耕种土地面积日益减少,另一方面空气质量日益下降,这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想通过自然绿化的方式来净化空气需要更多地耕地面积,但耕地面积的减少意味着绿化的面积也在减少,所以如何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不减少或者增加绿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0039]本实用新型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水上绿化装置既可以在水面上种植不同植物来达到城市景观绿化的效果,净化城市雾霾,降低空气类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该本实用新型同时还能够将一些日常蔬菜进行水上种植,能够解决了耕地面积少的问题。
[0040]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抽取的次数来计算每次灌溉的量度,保证了植物的更好生长,同时也杜绝了根被泡烂的问题。
[004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定量灌溉水上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基座(200)、入水口(300)、出水部(400)、喷洒装置(500)和基质(600),所述外壳(100)包裹于基座(200)外围,所述入水口(300)设于外壳(100)底部,所述出水部(400)设于外壳(100)与基座(200)之间,所述喷洒装置(500)的一端与出水部(400)连接,所述喷洒装置(500)的另一端设于基座(200)内壁上,所述基质设(600)于基座内; 其中,所述外壳(100)包括:壳体(110)、浮圈(120)、套管(130)、套筒(140)、弹簧(150)、拉杆(160)和凸起端(170),所述浮圈(120)环套于壳体(110)外围,所述套管(130)设于壳体(110)内,所述套筒(140)设于套管(130)内,所述弹簧(150)设于套筒(140)内,所述拉杆(160) —端与弹簧(150)连接,所述拉杆(160)另一端设于壳体(110)外,所述凸起端(170) —端与弹簧(150)连接,所述凸起端(170)的另一端与入水口(300)嵌入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量灌溉水上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端(170)包括:连接套(171)、凸起端密封圈(172)和凸头(173),所述连接套(171)与弹簧(150)连接,所述连接套(171)另一端与凸头(173)连接,所述凸起端密封圈(172)环套于连接套(17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量灌溉水上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300)内壁设有密封圈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量灌溉水上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400)为复数个,所述出水部(400)包括:出水部入口(410)、输水管道(420)和出水部出口(430),所述出水部入口(410)设于套管(130)的内壁上,所述输水管道(420)的一端与出水部入口(410)连接,所述输水管道(420)的另一端与出水部出口(430)连接,所述出水部出口(430)与喷洒装置(50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量灌溉水上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600)与基座(200)之间设有防水板(700)。
【文档编号】A01G25/14GK204132050SQ201420536010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7日
【发明者】于志远, 付丛伟, 薛松, 于彬 申请人:东联(上海)创意设计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