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树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27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树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树支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连接索,所述连接索一端与第一立柱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树木的至少一个树木固定部,所述树木固定部与所述树木套接。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与需固定的树木排列成一条直线且分别设置于需固定的树木两侧。所述护树支架还包括橡胶保护圈,所述橡胶保护圈设置于树木固定部与树木之间。所述树木固定部为直径可调节的圆环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护树支架不仅对树木的固定效果好,而且不影响绿化的美观度,成本较低,非常经济实用。
【专利说明】一种护树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树木栽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树支架。

【背景技术】
[0002]树木的支架和牵索是一种古老的园林实践活动。新植树木或一些较为细小的树木因为得不到良好地支撑固定而被风雨刮倒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降低了树木的成活率,还极大地浪费了绿化资源。
[000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园林公司或相关林业管理部门会花大力气在树木的支撑固定工作上。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护树支架包括至少一根固定柱,该固定柱一端嵌入泥土中,另一端通过连接结构与树木的主体连接,通过泥土固定住固定柱,又通过固定柱住固定树木。但采用这样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一方面,假如设置的固定柱较少,则该方法固定树木的效果不明显,遇到稍强的风雨,树木依然会刮倒;另一方面,假如设置的固定柱较多,则该方法固定树木效果明显的同时,会影响整片绿化的美观度,而且所需的人力物力均非常高,不经济。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护树支架,不仅对树木的固定效果好,而且不影响绿化的美观度,成本较低,非常经济实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护树支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连接索,所述连接索一端与第一立柱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树木的至少一个树木固定部,所述树木固定部与所述树木套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与需固定的树木排列成一条直线且分别设置于需固定的树木两侧。可对需固定的树木的两侧分别起牵引作用,使其受力均匀,固定效果更明显。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底部均设置有倒圆锥体结构,该倒圆锥体结构插于泥土中固定。利用泥土固定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再利用连接索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连接对需固定的树木起到固定作用,无需单独为每一棵树木设置单独的固定柱,不仅成本交底,而且不影响整片绿化的美观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索一端与第一立柱套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套接。便于连上或断开。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索为铁索、橡胶索或布条索中的任意一种。铁索强度较好,橡胶索不会伤及树木的树体,布条索较为轻盈,不同树种有不同的树体结构,其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也有差异,不同材质的连接索可应用于不同的树种,可选择性比较多。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护树支架还包括橡胶保护圈,所述橡胶保护圈设置于树木固定部与树木之间。保护树体,使连接索不伤及树体,也不限制树体的树液的正常循环,避免树体损害以及腐朽。
[0012]进一步地,所述树木固定部为直径可调节的圆环状结构,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树种,根据树种直径不同调节树木固定部,使其与树体匹配。
[00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护树支架,在树木两侧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利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连接索,再将连接索依次与树木的树体连接,使连接索可牵引树木。一方面,无需设置多根固定柱,也能对树木产生比较明显的固定效果;另一方面,不影响整块绿化的美观度,成本较低,无需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非常经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护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连接索,4、树木固定部,5、树木,6、橡胶保护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7]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护树支架适用于多种设计的绿化,但总的来说,可将绿化中的树木5造型分为直线型树木5排列造型和非直线型树木5排列造型,本实用新型的以下实施例,适用于直线型树木5排列造型组成的绿化。
[0018]当然,如果遇到非直线型树木5排列造型组成的绿化,也可以采用与本实用新型相同原理但结构略不同的护树支架,或者也可以采用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但第一立柱I和第二立柱2安装位置不同的护树支架。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护树支架,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连接索3。
[0020]其中,第一立柱I和第二立柱2分别设置于需固定的直线型树木5的两侧,第一立柱I和第二立柱2均为圆柱体结构,在第一立柱I和第二立柱2的底部均设置有倒圆锥体结构,该圆柱体结构与倒圆锥体结构一体成型。
[0021]上述的连接索3可理解为具有一定韧性、强度和柔性的绳索。比如,钢索、橡胶索或布条索。至于连接索3的形状,在本实用新型中,并无严格的限制,可以是由多个环状结构依次串接的连接索3,也可以是直条型连接索3。但是行业内的技术人员都应知道,对于树苗,假如用连接索3加固掐紧,会严重妨碍树液的正常流动,对形成层的活动造成极大的损害,甚至造成树体的腐朽,因此本实施例的护树支架还设置有橡胶保护圈6,该橡胶保护圈6设置于树木固定部4与树木5之间,起到隔绝作用,使连接索3不伤及树体。
[0022]连接索3的一端与第一立柱I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2可拆卸连接,在连接索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树木5的至少一个树木固定部4,该树木固定部4与树木5套接。
[0023]连接索3的一端与第一立柱I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是指该连接索3的一端形成有圆环状套索,该圆环状套索可打开或合上,打开时即可将连接索3与第一立柱I分开,合上即可将其连上。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比如,可在连接索3的一端设置一颗有外螺纹的螺钉,在第一立柱I上设置一设有内螺纹的螺纹孔,螺钉与螺纹孔螺合的时候,即可将连接索3与第一立柱I连上,反之则分开。
[0024]同理,连接索3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柱2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是与上述连接方式相同,当然,也可以是不相同的另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0025]在该连接索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树木5的至少一个树木固定部4,该树木固定部4为直径可调节的圆环状结构。
[0026]在安装前,需要先预估连接索3的长度,选取合适的树木5数量,在直线型树木5排列造型两侧分别将第一立柱I和第二立柱2的倒圆锥体结构埋入土中,用泥土将第一立柱I和第二立柱2固定住,再将连接索3的一端与第一立柱I连接,连接索3的另一端缠绕第一棵树体一圈形成一个树木固定部4,再依次重复上述方法缠绕若干棵树木5。最后预留长度,将连接索3的末端与第二立柱2连接。
[0027]首先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连接索3形成了护树支架,利用第一立柱I和第二立柱2牵引住连接索3,再利用连接索3牵引住各个树木5。
[002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护树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I)、第二立柱(2)和连接索(3),所述连接索(3) —端与第一立柱(I)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2)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索(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树木(5)的至少一个树木固定部(4),所述树木固定部(4)与所述树木(5)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⑴和第二立柱⑵与需固定的树木(5)排列成一条直线且分别设置于需固定的树木(5)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⑴和第二立柱(2)的底部均设置有倒圆锥体结构,所述倒圆锥体结构插于泥土中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索(3)—端与第一立柱(I)套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2)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索(3)为铁索、橡胶索或布条索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树支架还包括橡胶保护圈(6),所述橡胶保护圈(6)设置于树木固定部(4)与树木(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木固定部(4)为直径可调节的圆环状结构。
【文档编号】A01G17/14GK204146121SQ201420577702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陈剑鹰, 郑丽莉, 王恩伟, 陈幼义, 陶安伟 申请人: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