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壳山核桃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8835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林木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坚果个大,其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营养丰富,约含油脂72%,蛋白质11%,碳水化合物13%,含对人体有益的各种氨基酸比油橄榄高,还富含维生素B1、B2,果仁约有热量32kJ/kg,生食、炒食、榨油皆宜,有温肠补肾,止咳润肺,补血养颜,健脑益智等功效,是世界著名的高档干果。与其他的核桃相比,薄壳山核桃具有明显的易于机械剥壳取仁、果味纯正、适于南方栽培的优点。薄壳山核桃亦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油脂含量高达70%以上,优于油茶44%、核桃60%和文冠果5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7%,优于茶油91%、核桃油89%、花生油82%、棉籽油70%、豆油86%和玉米油86%。薄壳山核桃有很好的贮藏性,是上等的烹调用油和色拉油冷餐油。

薄壳山核桃还是优良的材用和庭园绿化树种。其木材纹理细腻,质地坚韧,是建筑、军工、室内装饰和制作高档家具的理想材料,种壳粉末是高级的抛光材料。其树形高大,树势挺拔,是深受欢迎的观赏、遮荫和行道树种。因此,薄壳山核桃是一个用途广、受益期长、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的优良经济树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壳山核桃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薄壳山核桃栽培方法,包括林地选择技术、林地整地技术、苗木栽植技术、树园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果实采摘。

一、林地选择技术

(1)气侯条件要求

气候是对薄壳山核桃生长影响最大的外界环境条件,也是确保核桃优质丰产的基础,薄壳山核桃需要年积温3300~5400℃;无霜期长220天以上,适合夏季日平均气温23.9~29.4℃,一般品种要求量500h的昼夜温差不大的地方生长,薄壳山核桃能耐-18~-29℃的低温,耐极端高温46.5℃,对水分要求,种植区年降雨量一般在800~1600mm,相对空气湿度为55%以上,对光照要求高,为喜光树种,树体对光的反应敏感。

(2)土壤条件要求

核桃是有垂直深根性树种,喜欢土层深厚80cm以上,土质疏松的砂浪土,水力、肥力、通气性好,pH值5.8~8.0之间的微酸性或微碱性的土壤适宜种植,树寿命长,土地使用必有长远规划。

(3)品种选择要求

薄壳山核桃在我国引种栽植历史悠久,从全国引种栽培来看,种植核桃有东西南北要求,生态品种群有东部品种、西部品种、北部品种,南方引种薄壳山核桃应选东部品种,耐高温需水量大,抗病虫害的大果型品种。

二、林地整地技术

(1)整地时间

应在栽植前完成,一般在10月至翌年2月进行为宜。

(2)整地方式

在坡度5°以下山场,可进行全面机耕整地;坡度6°~10°的山场,按等高线,挖沟整地;坡度11°~30°的山场,可按等高线挖沟或修筑鱼鳞坑整地。

(3)整地技术

将原生杂灌、杂草铲除进行土壤深翻,熟化和培肥土壤大穴整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行间距离开挖深100cm,宽80cm种植沟,即撩壕整地,先在沟底层施入柴或杂草,再按每公顷1500kg饼肥、750kg磷肥、750kg生石灰的标准,与一定量的表土混合回填,然后将表土和深层土壤依次回填壕沟至离地面20cm处,再按每750kg/hm复合肥的标准,与土壤混合后散施在壕沟内定植点周围,最后将剩余松土填入壕沟内,使定植点高出地面15~20cm。挖穴整地一般为50cm×50cm×80cm,表土和基肥回填。

三、苗木栽植技术

(1)苗木栽植时间。冬季落叶后到春季发芽前的休眠期内均可栽植,阴雨天或小雨天为宜。

(2)栽植苗木选择。选择粗度1cm以上、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1年生健壮嫁接苗。

(3)栽植密度。栽植区,需按南北方向定点,合理密植有利土地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营期长,树体高大,栽植密度,考虑如下因素:一是种植土壤瘠薄,植株矮小,株行距相应宿小,土壤肥沃,株行距需放大;二是粗放栽培,树体不加控制,株行需加大。亩植多少应以经营期有关,如株行距8m×10m定植,亩栽8株,株行距8m×5m,亩栽16株,株行距4m×5m,亩栽33株。

(4)栽植技术。为了提高苗木栽植的成活率,栽植时用黄泥浆蘸根、深栽、栽正、舒根、覆土、踏实再盖松土,浇足水2~4次。

(5)品种搭配。因薄壳山核桃树的花是雌雄同株异熟,同一树体而不同品种的雌花和雄花不在同一性成熟,故配置雌、雄相同性成熟的授粉品种,雄花传播距离为50~200m,确定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比例为9∶1。

四、树园管理技术

(1)施肥

核桃树施肥和其他植物一样,除了利用空气和水提供碳、氢、氧外,还需氮、磷、钾、钙、镁、氯、硫、锌、铁、锰、铜、钼等,这些元素不足或缺失,将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树体衰弱,严重减产,甚至树体死亡,做到科学施肥,必须掌握果园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和pH值不同土壤类型,矿质元素含量及状态不一样。土施可根据树体大小,每株在树冠外围开沟施

(2)灌溉

水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和基础,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按树冠大小不同,对水分需求量不同,根据降雨量和土壤保水、持水能力,适时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决定灌溉时期。土壤含水量在60%~80%时,最适生长发育,值得注意的是薄壳山核桃在5、6、9月,不能按测土壤含水量灌溉,而应适控水,防止枝叶徒长,落花落果和促进花芽分化。

(3)修剪整形

树体高达20~30m以上,树冠可达15m以上,结果年龄迟,产量低,不利树体管理,要以果业为目的,栽培低干,矮冠整形修剪,多采用主干疏层法。

幼树整形修剪。栽后第1年,主干35cm以下及时除去嫩梢,主干长到1m 时人工摘心;第2年枝条萌芽前,离地面55cm处重剪,保留3~4个枝条,斜拉60°定位;第3年,对上年3~4个主枝,早春离地1.2m处短截,4月至5月上旬,对每个新梢摘心;第4年,首层结果枝大部分开花结果,5月中旬,摘心处理,促使分枝;第5年,二层主要没有开花结果的强枝,5月中下旬摘心;第6年,对部分强枝生长超过30cm,夏季摘心,秋末冬初,将病虫枝、干枯枝、重叠枝、从基部剪除。

成年结果树修剪。幼树整形修剪,树体树形基本稳定,进入结果盛期,保留结果母枝,对徒长枝,抽发新梢,夏季摘心,每年冬季清除树体内的枯枝、密生枝、细弱枝、无效结果枝芽。

(4)保花保果

每年7月上旬~9月上旬,沿树冠滴水线,开环形沟,深15cm,用15%多效唑5g或PBO生长素,调水25kg,浇于沟中,覆盖沟面,7月中旬起,每隔15d,结合病虫害防治,亩施多效唑或PBO 160g渗水喷施树冠,沟施比喷施生长素持久性更好。

(5)环割环剥

环割:选择有花蕾,枝干经粗2~6cm,用四刀型刀叉垂直用力叉向树枝,平稳均匀旋转180℃,阻止碳水化合物往上运输,伤口小,不包扎。环剥:对结果枝水平向上抬头环剥,挑出环状树皮,用胶带立刻包扎,注意防病虫,喷1~2次叶面肥。

五、病虫害防治技术

主要虫害有蚜虫、金龟子、青虫、吉丁虫、天牛、刺蛾等。病害有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黑斑病、根腐病等。防治方法:以生物防治,人工埔捉,诱捕 为主,药物防治提倡使用无毒或低毒农药。

六、果实采摘

(1)采收期与方法。采收期:10月底~11月上旬,见果实外皮有1/3的果实由青转黄致黑,外皮裂开,可考虑集中采果,为坚果成熟一致,采前20天,喷1次1000倍乙烯利催熟。采收方法为在树下用塑料网四角吊起,用竹杆从枝组水平横扫,不宜迎向扑打,否则会影响下年产量。

(2)果实处理。采下带皮果,晾晒2天,用手分开取出坚果或用木砻砻开苞壳,筛出坚果,洗净杂质薄摊场地或室内吹干,切忌厚堆潮湿地方,免发热变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