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帛斑蝶成虫繁殖装置、其制备方法及大帛斑蝶的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048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帛斑蝶成虫繁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地基;

网纹室,固定安装在地基上部,内部具有空腔,与外界隔离,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

栖息植物,用于制造地面太阳光斑,提供大帛斑蝶成虫栖息、等待停驻点和躲避阳光直射;

躲避植物,为大帛斑蝶提供躲避高温和休息的停歇场所;

蜜源植物,供大帛斑蝶成虫采蜜,补充蝴蝶生长的营养;

寄主植物,为大帛斑蝶成虫产卵提供场所以及为大帛斑蝶卵孵化后的幼虫提供食物;

栖息植物、躲避植物、蜜源植物、寄主植物栽种在地基上,位于网纹室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地基上的土壤分成第一土壤层和第二土壤层两部分,其中所述栖息植物和躲避植物种植于第一土壤层;蜜源植物种植于第二土壤层、寄主植物种植或摆放于第二土壤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繁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栖息植物的植株高为300-400c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繁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躲避植物的植株高为100-200c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繁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蜜源植物选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马缨丹(Lantana camara)或同心结(Parsonsia laevigata)中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繁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寄主植物选择爬森藤(Parsonsia laevigata)、海南同心结(Parsonsia alboflavescens)、南山藤(Dregea volubilis)或娃儿藤(Tylophora ovata)中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繁殖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为大帛斑蝶成虫提供补充营养的人工辅助蜜源。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繁殖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浇灌系统,用于为种植在地基上的 所述栖息植物、躲避植物、蜜源植物、寄主植物浇水,同时降低繁殖装置内的温度,避免大帛斑蝶被高温灼伤。

9.一种大帛斑蝶繁殖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地基

选择环境温度22-36℃、湿度为30-70%、通风、日照时间年平均达到2200-3000h,土壤肥沃,适宜栖息植物、躲避植物、蜜源植物、寄主植物生长的长方形土地作为繁殖装置的地基;

2)地基处理

沿着地基的宽度方向将地基分成两部分,其中,第一土壤层与第二土壤层的面积之比为1:1-3;

3)搭建网纹室

3A)在地基的四周固定安装长方体型钢架,钢架的长、宽与地基的长、宽相匹配,钢架的高度≥400cm;

3B)用孔径为30-60目的防虫网将钢架完全覆盖,在地基四周将垂下的防虫网压盖严实,形成具有内部空腔,与外界隔离的网纹室,用于大帛斑蝶成虫生长和繁殖相对独立的空间;

4)种植栖息植物、躲避植物、蜜源植物、寄主植物

在第一土壤层上种植栖息植物和躲避植物;第二土壤层上种植蜜源植物、种植或摆放寄主植物;

5)放置辅助蜜源

在寄主植物摆放区且靠近躲避植物的一端放置蜂蜜水,作为大帛斑蝶的辅助蜜源;

6)铺设浇灌系统

6A)在栖息植物、躲避植物的正上方,沿着地基的宽度方向,将下表面均匀安装有多个旋转喷头的喷头杆的两端固定在网纹室的钢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喷头杆两头分别于水管相连接,水管的下端与水池或其他水源相连接,在水管与水池或其他水源连接的中间位置上设置将水泵送至位于高处的喷头杆处的水泵;阀门设置在与喷头杆连接的水管上;

6B)将水管铺设在第二土壤层的在蜜源植物区,水管上固定连接多根喷淋管,喷淋管的端部设置旋转喷头;在喷淋管与水管连接之间设置有阀门,水管与水池或其他水源相连接。

10.一种大帛斑蝶成虫繁殖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如权利要求1-8任意所述繁殖装置饲养初羽化的大帛斑蝶,繁殖大帛斑蝶成虫。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