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江蓠的无性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6003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江蓠的无性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真江蓠(gracilarialemaneiformis)为江蓠属(gracilaria),隶属于真红藻纲florideae,杉藻目gigartinales,江蓠科gracilariaceae,在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真江蓠呈圆柱形、线形分枝。分枝互生、偏生,其基部稍有缢。每株基部为小盘状固着器,主枝较分枝粗。藻枝肥厚多汁。颜色红褐、紫褐色,有时带绿或黄,干后变为暗褐色,藻枝收缩。真江蓠是重要的经济海藻,其藻体琼胶含量高达30%以上,是制造琼胶及琼胶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目前作为细菌、微生物的培养基,琼胶广泛应用于工、农、医药业。随着对琼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真江蓠的原料供应远远不足,而由于苗种的供应问题,依然得不到完全解决,因此限制了人工养殖的发展。目前关于真江蓠的组织培养研究的报道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真江蓠的无性繁殖方法,解决苗种供应不足的问题。

一种真江蓠的无性繁殖方法,步骤如下:

(1)选择健康的未成熟的真江蓠,多次洗刷,再用消毒海水冲洗,除去藻体表面寄生的原生动物及附生杂藻,用消毒海水培养一周后,反复洗刷,直至镜检藻体表面无杂藻为止,浸泡于1.5%的ki溶液内10分钟,再用消毒海水冲洗3遍,用70%的酒精浸泡10s,再用消毒海水冲洗3遍;

(2)将处理好的真江蓠藻体用手术刀片切成2-4mm的切段,培养在含有0.25mg/ml6-ba的pes培养液中,黑暗培养7天;

(3)改变培养条件为:温度17℃,光照强度10±2µe•m−2•s−1,光周期为16h:8h(light:dark)。

本发明的无性繁殖方法可以诱导产生直立新枝。操作简单易行,诱导周期短,并可对再生新枝进行再培养,诱导其再生新枝,形成无性繁殖系。利用真江蓠无性繁殖系,可以进行室内种质保存及扩繁,固化选择的优良性状,为真江蓠的人工育种及育苗提供技术方法,也为生产制种及扩繁,提供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真江蓠的无性繁殖方法,步骤如下:

(1)选择健康的未成熟的真江蓠,多次洗刷,再用消毒海水冲洗,除去藻体表面寄生的原生动物及附生杂藻,用消毒海水培养一周后,反复洗刷,直至镜检藻体表面无杂藻为止,浸泡于1.5%的ki溶液内10分钟,再用消毒海水冲洗3遍,用70%的酒精浸泡10s,再用消毒海水冲洗3遍;

(2)将处理好的真江蓠藻体用手术刀片切成2-4mm的切段,培养在含有0.25mg/ml6-ba的pes培养液中,黑暗培养7天;

(3)改变培养条件为:温度17℃,光照强度10±2µe•m−2•s−1,光周期为16h:8h(light:dark)。

培养25天后各切断出现再生新枝。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江蓠的无性繁殖方法,步骤如下:(1)选择健康的未成熟的真江蓠,多次洗刷,再用消毒海水冲洗,除去藻体表面寄生的原生动物及附生杂藻,用消毒海水培养一周后,反复洗刷,直至镜检藻体表面无杂藻为止,浸泡于1.5%的KI溶液内10分钟,再用消毒海水冲洗3遍,用 70%的酒精浸泡10s,再用消毒海水冲洗3遍;(2)将处理好的真江蓠藻体用手术刀片切成2-4mm的切段,培养在含有0.25mg/mL 6-BA的PES培养液中,黑暗培养7天;(3)改变培养条件为:温度17℃,光照强度10±2µE•m−2•s−1,光周期为16h:8h(Light: Dark)。本发明的无性繁殖方法操作简单易行,诱导周期短,为真江蓠的人工育种及育苗提供技术方法,也为生产制种及扩繁,提供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褚方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清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5.12.24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