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式浮游鱼类捕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218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类捕捞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悬浮式浮游鱼类捕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生产力也在不断的提高。渔业捕捞技术也不断的获得了提高。目前,用于渔获的渔业捕捞装置一般都是沉底或漂浮这两种类别,分别用于捕捉上层水面及水底的鱼类,捕捉的空间较为有限。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成悬浮状态,可有效提高渔获生产力的悬浮式鱼类捕捞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悬浮式浮游鱼类捕捞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浮式浮游鱼类捕捞装置,包括牵拉绳、沉底固定装置,漂浮机构和鱼蟹捕捞网笼,所述牵拉绳上按等间隔固接多个相应的第一牵拉分绳,每两条第一牵拉分绳之间固接有一相应的第二牵拉分绳,所述第二牵拉分绳的长度为第一牵拉分绳的1/2;所述鱼蟹捕捞网笼上均设有两个相应的捕捞口,鱼蟹捕捞网笼的上方均设有相应的勾扣,所述鱼蟹捕捞网笼通过其勾扣装置于相应的第一牵拉分绳和第二牵拉分绳上,所述第一牵拉分绳和第二牵拉分绳未连接到牵拉绳的一端均固接有相应的用于卡住所述勾扣的限位板;所述牵拉绳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所述沉底固定装置,其中一个沉底装置通过相应的绳索连接有一漂浮于水面上的浮标;所述牵拉绳在固接有第一牵拉分绳和第二牵拉分绳的位置上均固接有相应的漂浮机构。所述沉底固定装置包含沉底定位块,所述沉底定位块上设有用于固接牵拉绳的定位圈。所述漂浮机构包含椭圆形浮球,所述椭圆形浮球上设有相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有相应的浮球定位绳,所述椭圆形浮球通过所述浮球定位绳固接于牵拉绳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牵拉绳两端分别固接有所述沉底固定装置,且牵拉绳在固接有第一牵拉分绳和第二牵拉分绳的位置上均固接有相应的漂浮机构,在沉底装置和漂浮机构的配合作用下,使鱼蟹捕捞网笼成悬浮状态,有效提高渔获生产力。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牵拉分绳和第二牵拉分绳对鱼蟹捕捞网笼进行定位装置,第二牵拉分绳的长度为第一牵拉分绳的1/2,这样一来,鱼蟹捕捞网笼就会成交错状态悬浮于水里,进一步提高其渔获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一种悬浮式浮游鱼类捕捞装置,包括牵拉绳1、沉底固定装置2,漂浮机构3和鱼蟹捕捞网笼4,所述牵拉绳1上按等间隔固接多个相应的第一牵拉分绳5,每两条第一牵拉分绳5之间固接有一相应的第二牵拉分绳6,所述第二牵拉分绳6的长度为第一牵拉分绳5的1/2;所述鱼蟹捕捞网笼4上均设有两个相应的捕捞口,鱼蟹捕捞网笼4的上方均设有相应的勾扣7,所述鱼蟹捕捞网笼4通过其勾扣7装置于相应的第一牵拉分绳5和第二牵拉分绳6上,所述第一牵拉分绳5和第二牵拉分绳6未连接到牵拉绳1的一端均固接有相应的用于卡住所述勾扣7的限位板8;所述牵拉绳1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所述沉底固定装置2,其中一个沉底装置2通过相应的绳索9连接有一漂浮于水面上的浮标10;所述牵拉绳1在固接有第一牵拉分绳5和第二牵拉分绳6的位置上均固接有相应的漂浮机构3。所述沉底固定装置2包含沉底定位块2-1,所述沉底定位块2-1上设有用于固接牵拉绳1的定位圈2-2。所述漂浮机构3包含椭圆形浮球3-1,所述椭圆形浮球3-1上设有相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有相应的浮球定位绳3-2,所述椭圆形浮球3-1通过所述浮球定位绳3-2固接于牵拉绳1上。本实用新型在在沉底装置2和漂浮机构3的配合作用下,使鱼蟹捕捞网笼4成悬浮状态,有效提高渔获生产力。第一牵拉分绳5和第二牵拉分绳6对鱼蟹捕捞网笼4进行定位装置,第二牵拉分绳6的长度为第一牵拉分绳5的1/2,这样一来,鱼蟹捕捞网笼就会成交错状态悬浮于水里,进一步提高其渔获能力。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