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木林栽种铁皮石斛和灵芝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0844阅读:14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林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松木林栽种铁皮石斛和灵芝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松树,世界上松树种类将近八十余种,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如分布于华北、西北几省区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几省的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区的巴山松,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多数是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其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松树坚固,寿命十分长;松树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因针叶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贫瘠土壤,但以种在疏松肥沃土壤上的生产力高,湿润地区的松树大多适宜酸性土壤,松树根系有菌根菌共生,主要为外生菌根的菌丝体形成鞘,包围着短的侧根,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因而诱发菌根发育对有些松树造林的成败至关重要。

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云南铁皮,属微子目,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圆柱形,长9-35厘米,粗2-4毫米,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8cm,宽4-5mm,花期3-6月,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和福建等地,其茎入药,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

灵芝又称林中灵、琼珍,以林中生长的灵芝最佳,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延年益寿。

鉴于松木、铁皮石斛和灵芝的生长环境要求具有类似性,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木林栽种铁皮石斛和灵芝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松木林栽种铁皮石斛和灵芝的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松木林栽种铁皮石斛和灵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松木林选择和处理

选择生长旺盛和树冠优雅的松木林,且松木之间的行距为1.5-3.0米,松木之间的丛距为1.0-2.0米,并对松木进行施肥处理。

(2)铁皮石斛栽种

步骤一:幼苗清洗杀菌:选用经过一年以上大棚种植的铁皮石斛品种,用清水对铁皮石斛幼苗清洗3-4遍,再用杀菌液清洗2-3遍,清洗杀菌后对铁皮石斛幼苗根部进行晾干处理。

步骤二:培养基料制作:根据铁皮石斛生长所需的营养制作好培养基料,将培养基料装入到遮阳网内,并将装有培养基料的遮阳网捆绑到松木上,遮阳网底端距离地面为30-35厘米,遮阳网顶端距离地面为60-65厘米,且将装有培养基料的遮阳网均匀等分为四层,每层沿装有培养基料的遮阳网圆周方向等间距均匀开设五个栽培洞。

步骤三:幼苗移栽:将清洗消毒后晾干的铁皮石斛幼苗轻轻种植到装有培养基料的遮阳网圆周方向等间距均匀开设的栽培洞,且每个栽培洞栽种3-5棵铁皮石斛幼苗,移栽时需将铁皮石斛幼苗的根须进行四面展开,且铁皮石斛幼苗的根须上需填充有3-6厘米高度的培养基料。

步骤四:青苔配给:待铁皮石斛幼苗移栽稳定后,将经过消毒杀菌处理后的青苔平铺到铁皮石斛幼苗四周。

(3)灵芝栽种

在松木行间空地上挖浅沟,并在浅沟内横向放置菌材,每行放置菌材3-4段,菌材之间的放置间距为7-9厘米,将灵芝生长好的菌包放置到菌材上,接种朝上,将土壤覆盖在菌材表面高出2-3厘米,稍微压制平实,并在覆盖的土壤表面洒上清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60%以上。

优选的,所述的每份培养基料材料成分及重量份数为:有机沙20-25份、木锯粉35-45份、树皮25-30份和生石灰8-12份,并将以上材料进行均匀搅拌制作成培养基料,用高锰酸钾对培养基料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松木上附种铁皮石斛和在松木林之间的空地上种植灵芝,充分利用松木干上的表面积和松木林之间的空余土地,且栽培种植方法简单便捷,使得松木林的经济收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一种松木林栽种铁皮石斛和灵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松木林选择和处理

选择生长旺盛和树冠优雅的松木林,且松木之间的行距为1.5-3.0米,松木之间的丛距为1.0-2.0米,并对松木进行施肥处理。

(2)铁皮石斛栽种

步骤一:幼苗清洗杀菌:选用经过一年以上大棚种植的铁皮石斛品种,用清水对铁皮石斛幼苗清洗3-4遍,再用杀菌液清洗2-3遍,清洗杀菌后对铁皮石斛幼苗根部进行晾干处理。

步骤二:培养基料制作:根据铁皮石斛生长所需的营养制作好培养基料,将培养基料装入到遮阳网内,并将装有培养基料的遮阳网捆绑到松木上,遮阳网底端距离地面为30-35厘米,遮阳网顶端距离地面为60-65厘米,且将装有培养基料的遮阳网均匀等分为四层,每层沿装有培养基料的遮阳网圆周方向等间距均匀开设五个栽培洞。

步骤三:幼苗移栽:将清洗消毒后晾干的铁皮石斛幼苗轻轻种植到装有培养基料的遮阳网圆周方向等间距均匀开设的栽培洞,且每个栽培洞栽种3-5棵铁皮石斛幼苗,移栽时需将铁皮石斛幼苗的根须进行四面展开,且铁皮石斛幼苗的根须上需填充有3-6厘米高度的培养基料。

步骤四:青苔配给:待铁皮石斛幼苗移栽稳定后,将经过消毒杀菌处理后的青苔平铺到铁皮石斛幼苗四周。

(3)灵芝栽种

在松木行间空地上挖浅沟,并在浅沟内横向放置菌材,每行放置菌材3-4段,菌材之间的放置间距为7-9厘米,将灵芝生长好的菌包放置到菌材上,接种朝上,将土壤覆盖在菌材表面高出2-3厘米,稍微压制平实,并在覆盖的土壤表面洒上清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60%以上。

优选的,所述的每份培养基料材料成分及重量份数为:有机沙20-25份、木锯粉35-45份、树皮25-30份和生石灰8-12份,并将以上材料进行均匀搅拌制作成培养基料,用高锰酸钾对培养基料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采用上述方法在在松木上附种铁皮石斛和在松木林之间的空地上种植灵芝,充分利用松木干上的表面积和松木林之间的空余土地,且栽培种植方法简单便捷,使得松木林的经济收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步骤实施例的限制,步骤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木林栽种铁皮石斛和灵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松木林选择和处理,选择生长旺盛和树冠优雅的松木林,且松木之间的行距为1.5‑3.0米,松木之间的丛距为1.0‑2.0米,并对松木进行施肥处理;(2)铁皮石斛栽种,主要包括幼苗清洗杀菌、培养基料制作、幼苗移栽和青苔配给;(3)灵芝栽种。本发明通过在松木上附种铁皮石斛和在松木林之间的空地上种植灵芝,充分利用松木干上的表面积和松木林之间的空余土地,且栽培种植方法简单便捷,使得松木林的经济收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杨美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剑河县返乡青年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2.25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