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寒地区辣木设施栽培用复配基质及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05379发布日期:2019-05-21 20:4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带作物辣木(Moringa sp.)在北方高寒地区进行人工设施种植用的基质复配及适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辣木(Moringa sp.)系辣木科辣木属多年生常绿乔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人类较古老的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之一,在食用、药用、饲用、污水治理及水源净化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经济价值。

北方气候寒冷,引种辣木一直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辣木抗寒和冬季生产问题。根据辣木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通过试验研究,利用北方温室进行栽培,适当的调节温度可以很好地解决辣木越冬问题,但如何在冬季进行正常的育苗、生产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适合北方高寒地区温室栽培辣木的关键技术方法,进而提供一种高寒地区辣木设施栽培用复配基质及栽培方法,为北方引进新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寒地区辣木设施栽培用复配基质,以体积百分数计,由草炭50~60%、河沙20~25%、废弃的蘑菇基料20~25%混合而成。

一种高寒地区辣木设施栽培方法,包括基质复配、寒地育苗、苗木定植三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基质复配:

复配基质组分以体积百分数计,由草炭50~60%、河沙20~25%、废弃的蘑菇基料20~25%混合而成。

其中,废弃蘑菇基料的选择及处理方法如下:1)选择以玉米芯为主料,麦麸、糖、磷酸二氢钾等为辅料的蘑菇基料,例如以玉米芯为主料的平菇和香菇基料;2)筛选菌种未发育或接菌不成功的废弃料或菌棒;3)收集的菌棒、废弃基料拍碎、晾晒后,盖膜堆沤一年以上。

二、寒地育苗:

1)搭建育苗棚、铺设地热线、连接温控器;

2)种子预处理:将种子去杂后,用40℃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转入8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4~6小时;

3)土壤灌装:将草炭土装入10*10的营养钵中,土壤上平面离营养钵上边沿2cm;将营养钵沿地热线方向依次摆放,并位于地热线正上方,然后播种;

4)播种:将经过预处理的种子置于营养钵土壤上表面正中央,种子埋入深度为土壤刚没过种子上切面为宜;

5)浇水:使用连续晾晒3天以上的地下水,用带有花伞的水壶喷洒至土壤完全透水为止;

6)覆土:待营养钵表面没有积水后,用草炭进行覆盖,厚度大约在1~2cm;

7)管理:出苗前无需浇水,土壤温控制在20℃~23℃,大约5~7天出苗;出苗后土壤水分控制在12~20%之间;土壤温控停止;气温调节:白天≤30℃、夜间8~15℃;

8)炼苗:在幼苗长至25天后,每天上午待温室温度与育苗棚温度相差≤3℃时,进行通风,在温室温度开始下降后将育苗棚封闭;连续重复通风3~4天后,将育苗棚全面打开,2天之后苗木即可进行定植。

三、苗木定植:

1)用红砖砌长为4.0~5.0m,宽为1.0m,高为0.4m的定植池,填装复配基质到离定植池上边沿5cm处;

2)将复配基质回填浇透水,覆膜,5~7天后打孔,进行苗木定植;

3)定植深度为10cm,覆土轻轻按压,切勿用力过大,造成子叶节断裂或脱落,影响成活率;

4)每株浇灌800~1000ml定根水,定根水配置成分含:3mg.L-1吲哚丁酸、800倍多菌灵和1000倍腐殖酸液体肥;

5)待根穴周围无积水,用周围的复配基质进行覆土、正苗。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复配基质的原料丰富、易得、成本较低;

2、复配基质具有较好的土壤三相比,空间结构及养分供给适宜辣木栽培;

3、育苗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辣木出苗率并控制幼苗徒长;

4、定植方法可大幅提高定植的成活率,促进苗木快速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高寒地区辣木设施栽培方法,具体要求如下:

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台子镇省级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出苗率95%以上、定植成活率96%以上、苗木生长速度是对照的1.2倍以上。

二、实施:

1)复配基质组分:以体积百分数计,将草炭60%、河沙20%、废弃的蘑菇基料20%按比例混合均匀,所述蘑菇基料为平菇基料或香菇基料,其配制主料均为玉米芯、辅料以麦麸为主。

2)寒地育苗:

a、搭建育苗棚、铺设地热线、连接温控器;

b、将种子去杂后,用40℃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转入8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4~6小时;

c、将草炭土装入10*10的营养钵中,土壤上平面离营养钵上边沿2cm;将营养钵沿地热线方向依次摆放,并位于地热线正上方,然后播种;

d、将经过预处理的种子置于营养钵土壤上表面正中央,种子埋入深度为土壤刚没过种子上切面为宜;

e、使用连续晾晒3天以上的地下水,用带有花伞的水壶喷洒至土壤完全透水为止;

f、待营养钵表面没有积水后,用草炭进行覆盖,厚度大约在1-2cm;

g、出苗前无需浇水,土壤温控制在20~23℃,大约5~7天出苗;出苗后土壤水分控制在12~20%之间;土壤温控停止;气温调节:白天≤30℃、夜间8~15℃;

h、在幼苗长至25天后,每天上午待温室温度与育苗棚温度相差≤3℃时,进行通风,在温室温度开始下降后将育苗棚封闭;连续重复通风3~4天后,将育苗棚全面打开,2天之后苗木即可进行定植。

3)苗木定植:

a、用红砖砌长为4.0~5.0m,宽为1.0m,高为0.4m的定植池,填装复配基质到离定植池上边沿5cm处;

b、将回填基质浇透水,覆膜,5~7天后打孔,进行苗木定植;

c、定植深度为10cm,覆土轻轻按压,切勿用力过大,造成子叶节断裂或脱落,影响成活率;

d、每株浇灌800~1000ml定根水,定根水配置成分含:3mg.L-1吲哚丁酸、800倍多菌灵和1000倍腐殖酸液体肥;

e、待根穴周围无积水,再次覆土、正苗。

3、实施效果

表1复配基质理化性质改善效果分析

表2出苗率调查表

表3定植成活率调查表

表4苗木株高与对照增长率调查表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复配基质以体积百分数计,由草炭55%、河沙23%、废弃的蘑菇基料22%混合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