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9963阅读:16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黄尾鲴为一种中小型鲴科鱼类,摄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附生藻类,适应性强,生长快,易捕捞,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青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淡水虾类,它们都深受消费者青睐。如何将青虾与黄尾鲴进行生态养殖,充分利用养殖水体资源、生活空间,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池塘中种植水草,做好清理池塘、池塘消毒、投施肥料,合理地确定青虾、黄尾鲴苗种投放量,强化养殖管理、病虫防治和捕捞,真正实现生态养殖。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养殖池塘要求:池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3-5亩,坡比为1∶2.5,水深为1.5米左右,池底基本平坦,土质为沙壤土。池中安装微孔增氧设备。

2.清理池塘:冬天抽干池水,清除池边杂草,挖出池底过多淤泥,保持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冻晒池底20-30天,使池底充分干裂,增强透气性,以加速池底有机物的风化。

3.池塘消毒:采用2次消毒法。第1次用生石灰干法消毒。生石灰的用量为75-100公斤/亩,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不留死角。待生石灰药性消失后,向池内注水30-40厘米,用溴氯海因进行第2次消毒,溴氯海因1米水深用量为200克/亩,加水稀释2000-30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以迅速、彻底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及其它敌害生物。

4.移种水草:水草种类主要有轮叶黑藻、菹草、苦草等。轮叶黑藻采用枝节插植法,以穴插为主,每穴插8-10株,东西向间隔1.5-2.0米,南北向间隔3.0-5.0米;菹草采用根系插植法,将草根穴插于池底,东西向间隔2.0米,南北向间隔3.0米;苦草采用种植法,在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在水草空隙处补种苦草,使全池水草覆盖率达30-40%。

5.投施肥料:水草成活后,将水深加至50-60厘米,向池内投施用0.2-0.5%EM菌发酵好的禽畜粪肥,施肥量为300公斤/亩,以培育浮游生物,为随后入池的青虾苗提供生物饵料。

6.投放青虾苗:青虾可分两次放苗。第一次于1月-2月份放养越冬虾苗,规格为1500-2000尾/公斤,密度为40-50公斤/亩;第2次于7月-8月份放养当年繁育的虾苗,规格为2000-3000尾/公斤,密度为50-60公斤/亩。

7.投放黄尾鲴鱼苗:黄尾鲴鱼苗的放养规格为2.0-2.5厘米,密度为3000-3500尾/亩,时间在5月下旬。

8.饵料投喂:青虾饵料投喂蛋白含量为30-35%的青虾颗粒饲料,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午8:00-9:00、下午16:00-17:00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60%。黄尾鲴苗入池后,每日上午7:00-8:00投喂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4-6%。

9.养殖水质调控:每隔7-10天加水1次、15-20天换水1次,保持透明度在35-40厘米。每隔15天使用生石灰10-15公斤/亩全池泼洒,以改良水质和底质。适时开启微孔增氧设备,通过微孔管至下而上的曝气作用。

10.养殖管理、病虫防治:养殖过程中,应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适时使用微孔增氧设施,保持池水溶氧充足,促进虾、鱼的健康生长,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免疫多糖等制成药饵投喂,可增强免疫力,减少发病。一旦发现虾、鱼生病,应及时诊断病因,对症下药,选用高效、低毒、价廉的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用药量,严禁使用敌百虫、敌杀死和菊酯类杀虫药物。

11.捕捞:青虾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一般虾苗经过近2个月的养殖就有部分达到5cm以上商品规格,4月下旬开始使用虾笼、地笼捕大留小上市,黄尾鲴在冬季捕捞上市。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池中安装微孔增氧设备。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第2次消毒用溴氯海因。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全池水草覆盖率达30-40%。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施用0.2-0.5%EM菌发酵禽畜粪肥。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的青虾、黄尾鲴的颗粒饲料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4-6%。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的严禁使用敌百虫、敌杀死和菊酯类杀虫药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充分把握青虾、黄尾鲴的生长、发育和生活空间,创新地利用在池塘中种植水草养殖青虾和黄尾鲴,达到了生态养殖目的,整个养殖过程操作简单、适用,养殖技术新颖,经济效益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养殖池塘要求:池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3亩,坡比为1:2.5,水深为1.5米左右,池底基本平坦,土质为沙壤土。池中安装微孔增氧设备。

2.清理池塘:冬天抽干池水,清除池边杂草,挖出池底过多淤泥,保持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冻晒池底20-30天,使池底充分干裂,增强透气性,以加速池底有机物的风化。

3.池塘消毒:采用2次消毒法。第1次用生石灰干法消毒。生石灰的用量为75公斤/亩,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不留死角。待生石灰药性消失后,向池内注水30厘米,用溴氯海因进行第2次消毒,溴氯海因1米水深用量为200克/亩,加水稀释20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以迅速、彻底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及其它敌害生物。

4.移种水草:水草种类主要有轮叶黑藻、菹草、苦草等。轮叶黑藻采用枝节插植法,以穴插为主,每穴插8株,东西向间隔1.5米,南北向间隔3.0米;菹草采用根系插植法,将草根穴插于池底,东西向间隔2.0米,南北向间隔3.0米;苦草采用种植法,在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在水草空隙处补种苦草,使全池水草覆盖率达30%。

5.投施肥料:水草成活后,将水深加至50厘米,向池内投施用0.2%EM菌发酵好的禽畜粪肥,施肥量为300公斤/亩,以培育浮游生物,为随后入池的青虾苗提供生物饵料。

6.投放青虾苗:青虾可分两次放苗。第一次于1月-2月份放养越冬虾苗,规格为1500尾/公斤,密度为40公斤/亩;第2次于7月-8月份放养当年繁育的虾苗,规格为2000尾/公斤,密度为50公斤/亩。

7.投放黄尾鲴鱼苗:黄尾鲴鱼苗的放养规格为2.0厘米,密度为3000尾/亩,时间在5月下旬。

8.饵料投喂:青虾饵料投喂蛋白含量为30-35%的青虾颗粒饲料,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午8:00-9:00、下午16:00-17:00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60%。黄尾鲴苗入池后,每日上午7:00-8:00投喂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4%。

9.养殖水质调控:每隔7天加水1次、15天换水1次,保持透明度在35厘米。每隔15天使用生石灰10公斤/亩全池泼洒,以改良水质和底质。适时开启微孔增氧设备,通过微孔管至下而上的曝气作用。

10.养殖管理、病虫防治:养殖过程中,应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适时使用微孔增氧设施,保持池水溶氧充足,促进虾、鱼的健康生长,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免疫多糖等制成药饵投喂,可增强免疫力,减少发病。一旦发现虾、鱼生病,应及时诊断病因,对症下药,选用高效、低毒、价廉的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用药量,严禁使用敌百虫、敌杀死和菊酯类杀虫药物。

11.捕捞:青虾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一般虾苗经过近2个月的养殖就有部分达到5cm以上商品规格,4月下旬开始使用虾笼、地笼捕大留小上市,黄尾鲴在冬季捕捞上市。

实施例2

1.养殖池塘要求:池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5亩,坡比为1∶2.5,水深为1.5米左右,池底基本平坦,土质为沙壤土。池中安装微孔增氧设备。

2.清理池塘:冬天抽干池水,清除池边杂草,挖出池底过多淤泥,保持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冻晒池底20-30天,使池底充分干裂,增强透气性,以加速池底有机物的风化。

3.池塘消毒:采用2次消毒法。第1次用生石灰干法消毒。生石灰的用量为100公斤/亩,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不留死角。待生石灰药性消失后,向池内注水40厘米,用溴氯海因进行第2次消毒,溴氯海因1米水深用量为200克/亩,加水稀释30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以迅速、彻底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及其它敌害生物。

4.移种水草:水草种类主要有轮叶黑藻、菹草、苦草等。轮叶黑藻采用枝节插植法,以穴插为主,每穴插10株,东西向间隔2.0米,南北向间隔5.0米;菹草采用根系插植法,将草根穴插于池底,东西向间隔2.0米,南北向间隔3.0米;苦草采用种植法,在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在水草空隙处补种苦草,使全池水草覆盖率达40%。

5.投施肥料:水草成活后,将水深加至50-60厘米,向池内投施用0.5%EM菌发酵好的禽畜粪肥,施肥量为300公斤/亩,以培育浮游生物,为随后入池的青虾苗提供生物饵料。

6.投放青虾苗:青虾可分两次放苗。第一次于1月-2月份放养越冬虾苗,规格为2000尾/公斤,密度为50公斤/亩;第2次于7月-8月份放养当年繁育的虾苗,规格为3000尾/公斤,密度为60公斤/亩。

7.投放黄尾鲴鱼苗:黄尾鲴鱼苗的放养规格为2.5厘米,密度为3500尾/亩,时间在5月下旬。

8.饵料投喂:青虾饵料投喂蛋白含量为30-35%的青虾颗粒饲料,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午8:00-9:00、下午16:00-17:00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60%。黄尾鲴苗入池后,每日上午7:00-8:00投喂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6%。

9.养殖水质调控:每隔10天加水1次、20天换水1次,保持透明度在40厘米。每隔15天使用生石灰15公斤/亩全池泼洒,以改良水质和底质。适时开启微孔增氧设备,通过微孔管至下而上的曝气作用。

10.养殖管理、病虫防治:养殖过程中,应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适时使用微孔增氧设施,保持池水溶氧充足,促进虾、鱼的健康生长,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免疫多糖等制成药饵投喂,可增强免疫力,减少发病。一旦发现虾、鱼生病,应及时诊断病因,对症下药,选用高效、低毒、价廉的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用药量,严禁使用敌百虫、敌杀死和菊酯类杀虫药物。

11.捕捞:青虾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一般虾苗经过近2个月的养殖就有部分达到5cm以上商品规格,4月下旬开始使用虾笼、地笼捕大留小上市,黄尾鲴在冬季捕捞上市。

本发明通过效果检验,①充分利用青虾、黄尾鲴的生长、发育及生活空间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②经济效益高,亩产青虾150-200公斤、黄尾鲴1800-2200公斤;③在养殖池中种植水草,为青虾提供了植物饵料和栖息隐蔽场所,净化了养殖水质,高温季节水草可遮挡和吸收部分光照,起到降低水温的作用,为青虾、黄尾鲴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真正达到生态养殖目的。

总而言之,本发明方法是对青虾、黄尾鲴提供了一种新的养殖方法,是青虾、黄尾鲴综合养殖的一大创新,大大提高了青虾、黄尾鲴养殖产量与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