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生产草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7168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背景技术: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 (Bull.:Fr.) Sing.)又名兰花菇、苞脚菇起源于广东韶关的南华寺中,300年前我国已开始人工栽培,在20世纪约30年代由华侨传入世界各国,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国草菇产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 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每100g鲜菇含207.7mg维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菇蛋白质含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0.47-44.47%。此外,还含有磷、钾、钙等多种矿质元素。

草菇因常常生长在潮湿腐烂的稻草中而得名,多产于两广、福建、江西、台湾。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极美,故有“兰花菇”、“美味包脚菇”之称。 草菇性微温,味甘,具有滋养、补脾胃、除温邪、驱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可治腰腿疼痛、筋络不舒、手足麻木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草菇子实体中含有抗肿瘤细胞多糖体,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肿瘤细胞有强的抑制作用。长期食用草菇,有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含量的功能,能防止血管硬化,它对肝炎,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软胃病等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生物特性:

温度

草菇属高温性菌类,生长发育温度10-44℃,对温度的要求因品种、生长发育时期而不同。

担孢子:萌芽温度为30-40℃,40℃时萌发率最高,35℃次之,30℃以下发芽率最低,高于45℃或低于25℃均不发芽。

菌丝生长:在10-44℃温度下均可生长,但低于20℃时生长缓慢,15℃时生长极微,至10℃时几乎停止生长,5℃以下或45℃以上导致菌丝死亡。

子实体发育:子实体发育温度24-33℃,以28-32℃最适宜,低于20℃或高于35℃时,子实体难于形成。

水分

草菇适宜在较高湿度条件下生长,培养料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0-95%为适宜。空气湿度低于80%时,子实体生长缓慢,表面粗糙无光泽,高于96%时,菇体容易坏死和发病。

光照

草菇营养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不严,在无光条件下可正常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需要光的诱导,才能产生子实体。但忌强光,适宜光照50-100lx。子实体的色泽与光照强弱有关,强光下草菇颜色深黑,带光泽,弱光下色较暗淡,甚至白色。

养分

研究表明,葡萄糖、果糖、蔗糖、蛋白胨、天门冬酰胺、谷氨酰氨等都是草菇的良好碳、氮源,稻草、废棉、蔗渣等是栽培草菇的主要材料。分析表明,废棉中天门冬酰胺、谷氨酰氨较为丰富,两者含量占其氨基酸总量的1/3,可见,废棉是栽培草菇的理想材料。但废棉的含氮量不一,在0.25-1.45%之间,而草菇培养料含氮量以0.6-1%为宜。补充大豆粉可提高产量。

酸碱度(pH)

草菇对pH要求在4-10.3之间,担孢子萌发率以pH 7.5时最高,菌丝和子实体阶段,以pH 4.7-6.5和8适宜。草菇的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农户的关注,下列为检索到的部分相关专利:

中国专利1,名称:一种草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申请号:201310389950.3;申请日:2013-08-22;申请人:邬金飞;地址:315500 浙江省奉化市农业技术服务总站(岳林东路71号);摘要:一种草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以蚕豆皮为主要原料,辅以菌渣、牛粪、腐殖土、石膏粉、石灰粉等辅料。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本

技术实现要素:
还包括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是蚕豆皮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使大分子物质降解,有利于草菇菌丝的吸收,菌丝吃料快、生长旺盛;二是栽培料配比合理、营养均衡,菌料透气性好、保水性强,草菇产量高,生物学效率达35.2%-38.1%;三是实现了废弃物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

中国专利2,名称:一种利用茭白鞘叶制作草菇栽培料的方法;申请号:201310515427.0;申请日:2013-10-28;申请人:邬方成;地址: 315505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西坞街道工业园区镇南路111号;摘要:一种草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以茭白鞘叶为主要原料,辅以棉籽壳、牛粪、石灰、石膏粉等辅料,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0%-62%。本发明内容还包括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是茭白鞘叶经过日光暴晒、石灰水浸泡及堆积发酵处理,使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有利于草菇菌丝吸收的简单物质,促进了草菇菌丝的生长;二是栽培料配比合理,菌料透气性好、保水性强,草菇出菇整齐,产量高,其生物学效率达26.7%-30.4%;三是不仅为茭白鞘叶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还为草菇栽培找到了一种新的基质。

中国专利3,名称:一种利用甘蔗叶片和叶梢制作草菇栽培料的方法;申请号:201310559268.4;申请日:2013-11-12;申请人:邬方成;地址: 315505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西坞街道工业园区镇南路111号;摘要:一种草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以甘蔗叶片和叶梢为主要原料,辅以塘泥、菌渣、石灰粉、石膏粉等辅料,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0%-62%。本发明内容还包括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是蔗叶、蔗梢经过日光暴晒、石灰水预湿及通气堆料发酵,使粗纤维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有利于草菇菌丝吸收的简单物质,促进了草菇菌丝的生长;二是栽培料配比合理,营养均衡,草菇长势好,产量高,其生物学效率达26.4%-28.5%;三是不仅为甘蔗叶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还为草菇栽培找到了一种新的基质。

从上述的文献中可以看出,目前还未见到有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作为主要原料制备草菇栽培料的方法和技术,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制备草菇栽培料,既可以变废为宝,提供桉木废料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又能为草菇栽培找到一种新的栽培料,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生产草菇的方法,通过采用混合菌对栽培料进行发酵,提高草菇抗病能力,加速降解原料有机物质的快速转化,促进有机物降解,充分利用桉木废料和桉木板中的粗纤维,提高基料利用率,缩减草菇生长周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生产草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桉木废料撕解成长度为2-5cm的桉木条备用;

(2)在预混料中加入栽培料总量的3%的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按照重量份数比1:1:1混合的混合菌后,放入隧道窑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70℃,有氧发酵30天后得到所述的备用栽培料;

(3)将上述备用栽培料在90-100℃蒸汽消毒2-5小时,得到草菇栽培料;

(4)将制备好的草菇栽培料填放至蘑菇房内的蘑菇床上,按0.4-0.5kg/㎡的播种量将菌种均匀撒在栽培料表面;

(5)将泥炭土和新鲜黄土按照重量份数比3:2混合后覆盖在播种后的栽培料上层,蘑菇房温度保持32-35℃,湿度保持70-80%,栽培15-20天后出菇。

所述的隧道窑地面上安装有纵横排列的通气管,定时对发酵料进行通氧。

所述的预混料重量份数如下:

桉木条 80-100份、

鸡粪 5-10份、

稻草或牧草 40-60份、

花生麸 1-3份、

蚕砂 10-15份。

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芽胞杆菌属的一种。单个细胞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需氧菌。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本发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分解甘蔗渣和桑杆中的粗纤维,形成草菇发菌和成长所需的蛋白和养分。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是木霉菌的一种,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腐生于木材、种子及植物残体上。绿色木霉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系,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产生的纤维素酶对作物有降解作用,效果非常好,绿色木霉又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发明利用绿色木霉配合枯草芽孢杆菌分解甘蔗渣和桑杆中的粗纤维,提高原料利用率。

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由大约80种微生物组成,EM菌由日本琉球大学的比嘉照夫教授1982年研究成功,之后投入市场。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80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作用机理是形成EM菌和病原微生物争夺营养的竞争,由于em菌在土壤中极易生存繁殖,所以能较快而稳定地占据土壤中的生态地位,形成有益的微生物菌的优势群落,从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对作物的侵袭。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发明利用EM菌解决发酵过程中栽培料易被有害菌污染的问题,保证草菇健康成长。

本发明所用的栽培料原料主要为桉木废料、稻草和蚕砂。桉木废料是制作桉木家具或生活制品时产生的废料,形状参差不齐,不能直接作为肥料,只能烧掉,利用率不高,本发明人看中其含有较高的纤维素和木质素,且生长周期较短,经过发酵后可以得到栽培草菇所需的营养成分;稻草是我国南方常用与制备草菇栽培料的基料之一,草菇发菌和生长需要纤维素,稻草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矿物质,能够提供草菇成长所需的养分;蚕砂又名蚕矢,是家蚕的干燥粪便。性味甘温,入肝、脾、胃经,有燥湿、祛风、和胃化浊、活血定痛之功,蚕砂含有机物物83.77-90.44%,灰分9.56-16.23%,总氮量1.91-3.60%,可以降低草菇患病率,且提高草菇质量;花生麸和鸡粪为草菇生长提供有机物和其他所需营养成分,增加草菇产量。

本发明的显著有益效果是:

(1)利用桉木废料和南方常用的农业废料稻草作为栽培料的主要原料,既能变废为宝,又能充分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中所含的大量粗纤维,通过加入混合菌发酵栽培料,分解粗纤维形成粗蛋白一类的营养成分,促进有机物降解,提高原料利用率。本发明还在栽培料中添加有鸡粪和花生麸,能够缩短草菇发菌和出菇的时间,使草菇栽培过程中无需再喷淋防虫防病药剂;从接种到采收只需要20-25天,栽培成本较低,明显增加经济效益。

(2)采摘后的草菇栽培料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且粗纤维含量很低,可以用于栽培双孢菇或作有机肥,使原料利用率最大化。

(3)采用泥炭土和新鲜黄土作为覆土,泥炭土有机质含量占30%以上,分解度较低的泥炭多呈浅棕色和浅褐色,含有大量植物残体;分解度较高的泥炭多呈黑褐色和黑色,质地较硬,腐殖酸含量增高,泥炭中的有机质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腐殖酸、沥青物质等,泥炭中腐殖酸含量常为10~30%,高者可达70%以上。泥炭中的无机物主要是粘土、石英和其他矿物杂质,能够促进草菇发菌;新鲜黄土中含有可溶于水的盐类成分,如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碱金属、钙、镁、碳酸盐类的含量相对较高,为草菇生长提供丰富矿物质。

(4)上述草菇种植以后的废料,虽然不能再重新种植草菇,但是可以用于栽培平菇(双孢菇)或鸡腿菇、金针菇、香菇的原料,只需要将种植草菇后的废料经消毒灭菌,就可以接种需要的蘑菇菌种,生长速度很快,产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生产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桉木废料撕解成长度为2cm的桉木条备用;

(2)在预混料中加入栽培料总量的3%的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按照重量份数比1:1:1混合的混合菌后,放入隧道窑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70℃,有氧发酵30天后得到所述的草菇栽培料;

(3)将上述备用栽培料在90℃蒸汽消毒2小时,得到草菇栽培料;

(4)将制备好的草菇栽培料填放至蘑菇房内的蘑菇床上,按0.4kg/㎡的播种量将菌种均匀撒在栽培料表面;

(5)将泥炭土和新鲜黄土按照重量份数比3:2混合后覆盖在播种后的栽培料上层,蘑菇房温度保持32℃,湿度保持70%,栽培20天后出菇。

所述预混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比混合:

桉木条 80份;

鸡粪 5份;

稻草或牧草 40份;

花生麸 1份;

蚕砂 10份。

实施例2:

一种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生产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桉木废料撕解成长度为4cm的桉木条备用;

(2)在预混料中加入栽培料总量的3%的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按照重量份数比1:1:1混合的混合菌后,放入隧道窑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70℃,有氧发酵30天后得到所述的备用栽培料;

(3)将上述备用栽培料在95℃蒸汽消毒3小时,得到草菇栽培料;

(4)将制备好的草菇栽培料填放至蘑菇房内的蘑菇床上,按0.5kg/㎡的播种量将菌种均匀撒在栽培料表面;

(5)将泥炭土和新鲜黄土按照重量份数比3:2混合后覆盖在播种后的栽培料上层,蘑菇房温度保持33℃,湿度保持75%,栽培20天后出菇。

所述预混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比混合:

桉木条 90份;

鸡粪 8份;

稻草或牧草 50份;

花生麸 2份;

蚕砂 12份。

实施例3:

一种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生产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桉木废料撕解成长度为5cm的桉木条备用;

(2)在预混料中加入栽培料总量的3%的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按照重量份数比1:1:1混合的混合菌后,放入隧道窑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70℃,有氧发酵30天后得到所述的备用栽培料;

(3)将上述备用栽培料在100℃蒸汽消毒5小时,得到草菇栽培料;

(4)将制备好的草菇栽培料填放至蘑菇房内的蘑菇床上,按0.5kg/㎡的播种量将菌种均匀撒在栽培料表面;

(5)将泥炭土和新鲜黄土按照重量份数比3:2混合后覆盖在播种后的栽培料上层,蘑菇房温度保持35℃,湿度保持80%,栽培15天后出菇。

所述预混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比混合:

桉木条 100份;

鸡粪 10份;

稻草或牧草 60份;

花生麸 3份;

蚕砂 15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