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机械化稻草还田的水稻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0759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是涉及一种双季机械化稻草还田的水稻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生产约6亿吨的秸秆,水稻秸秆约占总秸秆的1/3,尤其是在双季稻区。而水稻秸秆是一种含碳丰富的能源物质,为重要的有机肥源,富含大量的氮、磷、钾、硅等矿质营养元素。推行稻草还田对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降低施肥成本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农村散户养殖的减少,稻草过腹、垫圈还田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稻草直接焚烧。焚烧秸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导致空气污染,环境破坏,土壤出现板结。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水稻机械化收获进程加剧,为稻草的循环利用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也滋生稻草就地焚烧的现象。因而国家政府部门明令禁止焚烧秸秆,提倡稻草还田。目前,关于机械化稻草还田下水稻的高产栽培方法以一季中稻居多,而南方双季稻区水稻生长时期与其有着较大的差别,早稻与晚稻稻草还田下稻草腐解特征时间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合理利用双季稻稻草资源,开展双季稻机械化稻草全量还田技术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对于促进双季稻清洁生产与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南方双季稻区稻草资源不合理利用及其还田后稻草腐解技术与后季水稻生长期间相关施肥与田间管理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季机械化稻草还田后水稻节本增效稳产高产栽培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稻草切碎还田的合理长度,早稻稻草全量还田后稻草腐解过慢,晚稻生长前期受阻,早晚稻肥料合理配施及运筹模式,土壤耕作深度等问题,达到有效减少稻草焚烧,合理利用稻草资源,改良土壤,合理培肥地力,减少化肥配施量,实现双季早晚稻高产稳产的目的。是一种双季稻清洁生产栽培与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经济效益的双季机械化稻草还田的水稻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季机械化稻草还田的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机械粉碎还田稻草:水稻成熟后经喂入式收割机收割水稻,稻草留茬15cm在田中,秸秆粉碎为5~10cm,平铺田间,炕晒腐化;(2)稻草还田:稻草还田方法根据稻草种类分为早稻稻草还田及晚稻稻草还田两种;早稻稻草还田具体步骤为:早稻收获后稻草全量还田,每亩撒施厌氧性秸秆腐熟剂2kg,灌水泡田,水深以刚好淹泡秸秆为宜,沤2~3天,然后进行翻耕,同时增施碳酸氢铵5~10kg;晚稻稻草还田具体步骤为:晚稻收获时,稻草全量还田,自然炕晒腐化,翌年早稻春耕前翻耕一次;(3)稻草还田后田间种植管理:稻草还田后田间种植管理根据稻草种类分为早稻稻草还田后田间种植管理及晚稻稻草还田后田间种植管理;所述早稻稻草还田后田间种植管理具体为:早稻稻草还田后种植的晚稻,采用减量配方施肥,每亩施肥量为:氮肥10~12kg,磷肥用量为5~6kg,钾肥用量为6~8kg;具体施肥方法为:氮肥50%作为基肥,结合土壤翻耕时施用,20%作为分蘖肥施用,30%作为穗肥施用;钾肥50%作为基肥施用,20%作为分蘖肥施用,30%作为穗肥施用,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早稻稻草还田后,在水分管理上,土壤保持饱和持水量的60%~80%,2~3天实行平整大田,促进秸秆腐解,在分蘖初期及盛期进行人工耘田,以增加土壤通透性,排除稻草腐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所述晚稻稻草还田后田间种植管理具体为:晚稻稻草还田后翌年种植早稻,采用减量配方施肥,浅水间歇勤灌,适时搁田耘田,翌年早稻每亩施肥量为:氮肥8~10kg,磷肥用量为4~5kg,钾肥用量为4~5kg,具体施肥方法为:氮肥50%作为基肥,结合土壤翻耕时施用,10%作为分蘖肥施用,40%作为穗肥施用;钾肥60%~70%作为基肥施用,30%~40%作为穗肥施用,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4)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稻草还田种植后,进行田间除草及病害、虫害防治。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为尿素、钙镁磷肥和氯化钾肥;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稻草还田过程中翻耕时翻耕深度保持在25cm以上。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田间除草采用喷施除草剂方式,除草剂具体为:早稻的除草剂选择百草枯、克无踪或草甘膦,晚稻除草剂选择百草枯、克无踪或草甘膦,除草剂用量比日常用量增加5%~10%,田间病害防治主要为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鞘腐病,虫害防治为防冶负泥虫、潜叶蝇。本发明主要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双季早晚稻机械收割时将稻草粉碎,通过原位全量还田方式,合理利用双季早晚稻两季稻草资源,稻草就地循环利用,降低劳动量,同时避免因焚烧秸秆导致的环境污染和土壤板结,改良土壤,合理培肥地力,减少化肥配施量,提高土壤质量,有利于双季早晚稻高产稳产。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双季稻区早晚稻稻草还田后稻草腐解与水稻生长关系的问题,避免早稻稻草还田后下季晚稻秧苗返青慢、僵苗的现象,实现稻草还田后下季水稻早生快发,高成穗率、高结实率、穗粒结构协调等目标,减少土壤养分径流损失,是农业走优质高效、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本发明还降低了化学肥料投入,特别是氮、钾肥的投入,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稻草与化肥的配施效果,延长地力肥效,活化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减少氮肥的挥发损失,提高固碳减排效果。本发明操作简单,效益显著。本发明适宜在包括江西省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双季稻流域的水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地点选择江西省进贤县双季稻生产区——温圳镇杨溪村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基地,位于东经116°5'29.73″,北纬28°20'7.14″。田地地势平坦,生态条件良好。土壤为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水稻土。试验土壤有机质34.16g/kg,全氮2.271g/kg,碱解氮126.0mg/kg,有效磷(P2O5)31.34mg/kg,速效钾(K2O)97.9mg/kg,pH值5.48。早晚稻供试作物品种为陆两优996和五丰优T025,试验设稻草全量还田处理(为本发明种植)、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处理,各处理氮、磷、钾用量相等,早晚稻施纯N量分别为11公斤/亩、13公斤/亩,N:P2O5:K2O=1:0.45:0.9。稻草全量还田和稻草烧灰还田的实际施肥量按扣除稻草和草木灰中输入农田的养分量来计算。早稻3月23-25日播种,4月27-29日插秧,栽插规格为4×7寸2,氮肥尿素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为5:1:4,钾肥氯化钾基肥、穗肥施用比例为7:3,磷肥过磷酸钙全部打底肥,结合土壤翻耕时施用;水分灌溉采用干湿交替灌溉。其余管理措施同早稻常规管理。早稻机械收获后留稻茬15cm,切碎5-10cm,稻草平铺田间,均匀还田,每亩撒施秸秆腐熟剂2kg,灌水泡田,增施碳酸氢铵5~10kg。晚稻6月27-30日播种,7月27-29日插秧,栽插规格为4×8寸2,氮肥尿素、钾肥氯化钾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均为5:2:3,磷肥过磷酸钙全部打底肥,结合土壤翻耕时施用;水分灌溉全程采用湿润灌溉。其它管理措施同常规管理。晚稻机械收获后留稻茬15cm,切碎5-10cm,稻草平铺田间,均匀还田,自然腐烂,翌年早稻春耕前翻耕一次。在本试验田块上已实行了6年双季机械化稻草还田的水稻生产技术模式。2、试验结果分析2.1不同处理水稻产量比较表1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公斤/亩)处理早稻晚稻周年产量稻草全量还田493.3a594.5a543.9a稻草烧灰还田482.9ab603.0a543.0a稻草不还田464.3b580.0a522.2a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在5%水平差异显著。表1可知,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早稻产量最高,比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增产2.2-6.2%,晚稻略低于稻草烧灰还田处理,但高于稻草不还田处理产量。本发明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早晚稻周年产量达到543.9公斤/亩,均高于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2.2不同处理对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表2不同处理对双季稻经济效益的影响由表2可知,本发明稻草全量还田处理的肥料成本最少,早稻平均108.7元/亩,晚稻平均136.7元/亩,周年平均122.7元/亩,最高的是稻草不还田,其次是稻草烧灰还田。稻草产值最高的是本发明稻草全量还田种植区,早、晚稻周年稻谷产值平均1393.9元/亩,比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增值0.86-4.62%。从净收益来看,最高的是本发明稻草全量还田水稻种植区,早稻平均达到792.5元/亩,晚稻平均1094.3元/亩,周年平均943.4元/亩。此外,本发明稻草全量还田水稻种植区早稻边际成本报酬率投入1元平均可得到5.0元报酬,晚稻1元平均可得到4.0元报酬,周年1元平均可得到4.5元报酬,均为最高。2.3不同处理对稻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表3不同处理对耕作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由表3看出:本发明稻草全量还田处理土壤容重最低,早稻土壤容重0.862g/cm3,晚稻土壤容重0.864g/cm3,周年土壤容重0.863g/cm3,最高的是稻草烧灰还田,其次是稻草不还田。同时稻草全量还田处理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最高,均明显高于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2.4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表4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cfu·g-1)由表4可看出:本发明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早稻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总量最高,晚稻最低,但周年土壤最高,达到1.170×106cfu·g-1,稻草烧灰还田最低,只有0.968×106cfu·g-1。本发明稻草全量还田处理土壤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低于稻草烧灰还田,但细菌的数量最高。2.5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表5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由表5可看出:本发明稻草全量还田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明显高于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高出0.343-0.385ml·g-1·d-1,而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略低于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实施例22014-2015年在江西省新干县沂江乡、进贤县温圳镇进行示范推广,早、晚稻示范推广面积分别为250万亩,具体实施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早稻3月20日播种,4月23日插秧,7月15日机械收割,供试品种为中嘉早17。早稻稻草全量还田区平均产量490公斤/亩,平均节本增效44.85元。早稻机械收获后留稻茬15cm,机械粉碎8cm,稻草平铺田间,均匀还田,每亩撒施秸秆腐熟剂2kg,灌水泡田,增施碳酸氢铵8kg。晚稻6月25日播种,7月20日插秧,10月25日机械收获,供试品种为五丰优T025。晚稻平均产量600公斤/亩,平均节本增效46.6元。晚稻机械收获后留稻茬15cm,切碎8cm,稻草平铺田间,均匀还田,自然腐烂,翌年早稻春耕前翻耕一次。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