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纹东方鲀商品鱼立体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1670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渔业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暗纹东方鲀商品鱼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1210280597.0,名称为“暗纹东方鲀三段式养殖工艺”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的“三段式”暗纹东方鲀养殖工艺,包括鱼苗室内强化培育、鱼种室外养殖池培育、幼鱼在室内模拟自然越冬这三个阶段。其中鱼种室外养殖池培育是指鱼苗经室内强化培育后,长成30mm以上且室外养殖池水温稳定在18℃~25℃时,将鱼苗转到养殖池中育肥。因此暗纹东方鲀的室外养殖池培育是中洋集团养殖暗纹东方鲀必不可少的条件。

但室外养殖池与室内的集约化养殖池不同,室内集约化养殖池养殖密度大,水温可控且可以轻易实现水体排放和不间断的水循环,而这些方面室外养殖池却不容易实现,且长时间的高密度养殖也会使残饵、粪便等聚集影响水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蓝藻。因此想要在传统室外养殖池进行单一的高密度水产养殖很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适合暗纹东方鲀鱼种室外养殖池培育阶段的规模化养殖的方法,同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和生物链。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暗纹东方鲀鱼种室外养殖池培育阶段的规模化养殖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暗纹东方鲀立体生态养殖方法,根据暗纹东方鲀、鲢鱼、鳙鱼、南美白对虾的生活习性,采用立体生态模拟的养殖方法,进行室外养殖。鲢鱼、鳙鱼生活在水体的上部,放养密度为2~3尾/m³,通过觅食浮游生物和浮游植物,有效控制水体蓝藻。南美白对虾生活在水体的底部,它主要清理残饵及鱼粪便。暗纹东方鲀生活在室外养殖池水体中间区域,养殖过程中,会有少量的南美白对虾生病后被暗纹东方鲀捕食,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养殖水系和生物链,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室外养殖池消毒水质培养

在第一年冬季的12月份左右排尽室外养殖池积水,将池底进行翻耕曝晒20天~30天后,然后全池底部及四周泼洒90g/㎡~120g/㎡生石灰进行消毒。待第二年在暗纹东方鲀投放到室外养殖池前一周,将室外养殖池注水1.2m~2m,向池内泼洒发酵并经过消毒的有机肥15g/m³~25g/m³,并保证室外养殖池水体透明度30cm~40cm。

(2)鱼种及虾苗迁移和运输

在暗纹东方鲀投放到室外养殖池之前,将经过室内强化培育的鱼苗从集约化养殖池迁移到室外,选择体重70g~150g的且具有游动活泼、体质健壮、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形态特征的暗纹东方鲀进行人工捕捞,然后装入充氧水车,控制充氧水车内水温在18℃~20℃,装载密度控制在300尾~500尾/m³。

在南美白对虾投放进室外养殖池之前,选择优质的南美白对虾苗,使用30L的氧气袋,将其中注水1/3,每袋装虾苗2万尾~3万尾,充进足够的氧气,控制袋中水温在20℃~22℃,运输时间控制在15h之内。

(3)鱼种及虾苗放养

在第二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测得室外养殖池的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先投放少量经室内强化培育的暗纹东方鲀种苗进行试水,经24小时观察无异常后,将充氧水车内的种苗投入室外养殖池,控制室外养殖池的投放密度为2尾~3尾/m³。

待暗纹东方鲀放养完成后,以10尾/1000m³~15尾/1000m³的密度投放规格为100g~150g的鲢鱼和鳙鱼,鲢鱼与鳙鱼的搭配比例为1∶1.2~1∶1.5。

在第二年的五月份之前,在已经投放了暗纹东方鲀的室外养殖池靠近池埂四周的浅水区设置4个长30m~40m,宽3m~5m的暂养区,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室外养殖池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先将虾苗装袋充氧放入到暂养区中,待充氧袋中的水温与养殖池水温一致时,解开充氧袋,投放虾苗入池,控制暂养区投放密度250尾~300尾/m³,虾苗在暂养区暂养30天~40天后,虾苗身长大于2cm后,拆除暂养区,全池放养。

(4)饲料投喂与水质监控

待投放全部完成,暗纹东方鲀选用相应的配合饲料,每日早晚各投放一次,日投放量为鱼体重的1%~3%,待暗纹东方鲀饲料投放完1h后,沿池埂四周浅水区投喂相应的南美白对虾混合饲料,日投饵量占虾体重的1%~2%。

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控,当池水透明度大于50cm时,及时施肥培饵。

(5)鱼虾捕获

当南美白对虾生长规格大于120尾/kg时,用推移抄网沿室外养殖池四周推捕,待对虾捕获完成后,在当年的10月至11月底,对暗纹东方鲀采用拉网的方式进行捕捞后转移至室内养殖池越冬。

作为优选,所述的室外养殖池的水域面积为10亩,深度为2m~3m。

有益效果:提供一种适合暗纹东方鲀鱼种室外养殖池培育阶段的规模化养殖的方法,其优点主要体现在:

①增加了室外养殖池的空间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鲢鱼和鳙鱼生活在室外养殖池上部,暗纹东方鲀主要生活在室外养殖池的中部,而南美白对虾生活在室外养殖池底部,从而形成立体化生态养殖。

②以暗纹东方鲀为主,南美白对虾、鲢鱼为辅助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可以有效的净化水质。鲢鱼和鳙鱼主要觅食上层的浮游生物及浮游植物,有效的解决了室外养殖池蓝藻的问题,下层的南美白对虾解决了残饵和鱼粪便问题。

③促进暗纹东方鲀肌肉及性腺的发育。室外养殖池广阔的水域提供给暗纹东方鲀自然生态的生长环境和无限制的游动,且暗纹东方鲀通过捕食富含高蛋白的刚死亡南美白对虾促进了发育,也使得推向市场的暗纹东方鲀肉质更加的紧致。

④有效解决了养殖池的水温问题。在每年的3月低至10月份之间,室外养殖池的水温可以稳定在18℃~24℃左右,且光照充足,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野外驯养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阐述。

在该实施例中,所选用的室外养殖池为人工挖掘的方形室外养殖池,室外养殖池水域面积约为10亩,池中间深度为3m,四周边为2m。具体实施的步骤为:

(1)室外养殖池水质培养和护坡处理

在第一年冬季的12月份下旬排尽室外养殖池积水,将池底进行翻耕曝晒30天后,然后全池底部及四周泼洒90g/㎡~120g/㎡生石灰进行消毒。待第二年在暗纹东方鲀投放到室外养殖池前一周,将室外养殖池注水1.2m~2m,注水后监测水质,水质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后,向池内泼洒发酵并经过消毒的有机肥15g/m³~25g/m³,并保证室外养殖池水体透明度30cm~40cm。

(2)鱼种及虾苗迁移和运输

在暗纹东方鲀投放到室外养殖池之前,将经过室内强化培育的鱼苗从集约化养殖池迁移到室外,选择体重70g~150g的且具有游动活泼、体质健壮、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形态特征的暗纹东方鲀进行人工捕捞,然后装入充氧水车,控制充氧水车内水温在19℃,装载密度控制在450尾/m³。

在南美白对虾投放进室外养殖池之前,选择优质的南美白对虾苗,使用30L的氧气袋,将其中注水1/3,每袋装虾苗2万尾~3万尾,充进足够的氧气,控制袋中水温在20℃~22℃,运输时间为13h。

(3)鱼种及虾苗放养

在第二年4月中下旬,测得室外养殖池的水温稳定在18℃以上,先投放少量经室内强化培育的暗纹东方鲀种苗进行试水,经24小时观察无异常后,将充氧水车内的种苗投入室外养殖池,控制室外养殖池的投放密度为2尾~3尾/m³,投放的暗纹东方鲀的总数目为26630条。

待暗纹东方鲀放养完成后,以10尾/1000m³~15尾/1000m³的密度投放规格为100g~150g的鲢鱼和鳙鱼,鲢鱼与鳙鱼的搭配比例为1∶1.2~1∶1.5,鲢鱼投放100条,鳙鱼投放130条。

在第二年的4月下旬,在已经投放了暗纹东方鲀的室外养殖池靠近池埂四周的浅水区设置4个长30m~40m,宽3m~5m的暂养区,待到5月上旬,室外养殖池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先将虾苗装袋充氧放入到暂养区中,待充氧袋中的水温与养殖池水温一致时,解开充氧袋,投放虾苗入池,控制暂养区投放密度250尾~300尾/m³,在该实施例中,投放虾苗为80000尾,虾苗在暂养区暂养30天~40天后,虾苗身长大于2cm后,拆除暂养区,全池放养。

(6)饲料投喂与水质监控

待投放全部完成,暗纹东方鲀选用相应的配合饲料,每日早晚各投放一次,日投放量为鱼体重的1%~3%,待暗纹东方鲀饲料投放完1h后,沿池埂四周浅水区投喂相应的南美白对虾混合饲料,日投饵量占虾体重的1%~2%。

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控,当池水透明度大于50cm时,及时施肥培饵。水质监测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养殖期间的水质监测

(7)鱼虾捕获

在第二年9月份,捕捞一批南美白对虾,测得南美白对虾生长规格大于120尾/kg,用推移抄网沿室外养殖池四周推捕,待对虾捕获完成后,在当年的10月至11月底,对暗纹东方鲀采用拉网的方式进行捕捞后转移至室内养殖池越冬。

全池捕捞后,实际捕捞的暗纹东方鲀数量为22103条,成活率83%,南美白对虾实际的捕捞数量为72000多尾,成活率高于90%,均高于预期。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室外养殖池水体状况良好,水体表面没有产生蓝藻问题,且水面未发现死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养殖水系和生物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1种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有各种改进、变化,包括为适应不同的鱼种,对于在本发明的原则和范围内,所做的修改、润饰、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