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中黑猪的提纯复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9792阅读:19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畜牧饲养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关中黑猪的提纯复壮方法。
背景技术
:提纯复壮是指从混杂退化的良种中选择典型的个体,恢复和提高其纯度和种性,使之达到原种标准的措施。提纯是对混杂而言,是手段;复壮是对退化而言,是目的。提纯复壮是在品种已经发生混杂之后,使其恢复原有优良种性的补救办法。一般适用于混杂程度较轻的品种。防杂保纯和提纯复壮是为保证生产用种种性和纯度而采用的两种不同的良种繁育技术。品种的提纯复壮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由来已久,并贯穿于畜牧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但是国内对该技术并没有重视,致使品种用畜与商品用畜没有分开,从而品种退化、优良性状逐渐消失;并且饲养管理、免疫模式的不统一,导致品种优良性状得不到保持。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114476.X公开了一种生产优质商品猪的配套系选育方法,其以无氟烷隐性基因皮特兰猪为第一父本,以杜洛克猪为第一母本,杂交获得优质商品猪;再选取皮杜杂种猪为第二父本,以申农1号猪为终端母本杂交获得优质商品猪。而在种猪选育过程中,皮特兰猪以瘦肉率高、肉质性状、体型外貌等多个指标为选育目标,而使得该品系不具备突出性状,杜洛克猪也是同时选择多个指标为选育目标,使得该品系同样不具备特定的突出性状;此外作为终端母本的申农1号猪并没有进行提纯复壮,容易导致品种退化、优良性状逐渐消失。目前关中黑猪生产中母猪的繁殖性能、商品猪肉质风味逐渐降低及专门化品系不具有特定的突出性状而影响商品猪生产效率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中黑猪的提纯复壮方法,旨在解决目前关中黑猪生产中母猪的繁殖性能、商品猪肉质风味逐渐降低及专门化品系不具有特定的突出性状而影响商品猪生产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关中黑猪的提纯复壮方法,所述关中黑猪的提纯复壮方法选出接近瘦肉型体型、体躯较长的关中黑猪公猪和母猪建立种猪基础群,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选育,实行多世代闭锁繁育,加快控制繁殖性能和肉品质的基因纯合,使关中黑猪的优良性能进行集中和稳定,选择后备母猪,突出亲本的优良性状,保留少数优秀个体。进一步,所述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选育包括:选择12个血统的12公猪组成父系基础群,12个血统的60头母猪组建母系基础群,父系基础群具有优异的生长性能,母系基础群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从选择基础群开始,封闭畜群,公猪和母猪基础群分开,并在封闭小群内逐代根据生产性能、体型外貌、血统来源进行相应的选种选配;在选种选配的过程中始终重视繁殖性能和肉品质性能的选择;每个世代在出生时间、饲养管理条件和选种标准上保持一致,每个世代的后代家畜在短时期内出生,并在同样的饲养管理下成长和生产,进行选种。进一步,所述实行多世代闭锁繁育方法包括:在闭锁繁育的前期,对基础群的系谱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基础群遗传结构,然后遵循扩大遗传血统、提高目标性状的改进速度等原则制备留种方案,用高产母猪的后代公猪与其他高产母猪交配,提高优秀基因频率保持品种繁殖性能优异特征,在交配体系上,采用避开全、半同胞交配的随机交配,避免高度近交;在闭锁繁育阶段的实行完全随机交配。进一步,所述实行多世代闭锁繁育方法为5个世代。进一步,所述选择后备母猪,突出亲本的优良性状从第三世代开始,每一世代进行配合力测定。本发明提供的关中黑猪的提纯复壮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实行多世代闭锁繁育,加快控制繁殖性能和肉品质的基因纯合,使关中黑猪的优良性能进行集中和稳定。本发明通过一种关中黑猪的提纯复壮方法,对关中黑猪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并以关中黑猪为基本育种材料,培育出瘦肉率高、肉质细嫩、风味独特的新配套系,其产品主要满足人们对优质风味猪肉的需求,符合猪产业的优良母本的培育,形成了完整的关中黑猪提纯复壮的育种体系,培育成具有一定数量、品种特征明显、生产性能优异的关中黑猪种猪群。对提纯复壮后的关中黑猪进行屠宰,并检测跟踪了数据结果(1)对提纯复壮后的关中黑猪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状,数据结果见表1,屠宰率为74.61±2.25%,平均瘦肉率达48.96±3.57%,比提纯复壮前显著增加,眼肌面积为24.20±10.24cm2,与早期研究结果相比有所增加,表明其胴体性状有所改善;(2)对提纯复壮关中黑猪进行肉品质检测。改善肉品质是此次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对肉品质分析,发现提纯复壮之后关中黑猪具有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较低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肌内氨基酸含量和风味氨基酸含量占比较高,表明关中黑猪肌肉风味更好,同时脂肪品质好,货架期长,并且在烹饪后有更好的口感,如表2;(3)对提纯复壮关中黑猪进行繁殖性能检测,提纯复壮后,关中黑猪初产母猪产活仔数平均为8.60头,经产母猪的产活仔数为9.67头,达到预期目标。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关中黑猪的提纯复壮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关中黑猪的提纯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制定科学的关中黑猪的提纯复壮育种计划,建立种猪基础群;S102: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选育;S103:实行多世代闭锁繁育,严格测定后备猪肉质性能和繁殖性能;S104:选择后备母猪,突出亲本的优良性状;S105:保留少数优秀个体,允许充当世代重叠。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的关中黑猪的提纯复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种猪基础群:本发明的目的为经过5个世代闭锁繁育培育出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肉质好的专门化母系关中黑猪;首先选出接近瘦肉型体型、体躯较长的关中黑猪公猪8头,母猪32头建立种猪基础群。(2)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选育:从选择基础群开始,然后封闭畜群,公猪和母猪基础群分开,并在封闭小群内逐代根据生产性能、体型外貌、血统来源等进行相应的选种选配;每个世代在出生时间、饲养管理条件和选种标准上保持一致,每个世代的后代家畜尽量争取在短时期内出生,并在同样的饲养管理下成长和生产;然后,根据本身或同胞的生产性能进行严格的选种,而且在选种标准和选种方法上也代代保持一致。(3)实行多世代闭锁繁育,严格测定后备猪肉质性能和繁殖性能:在闭锁繁育前期交配体系上,采用避开全、半同胞交配的随机交配,避免高度近交;在闭锁繁育阶段的后期,猪群已逐步趋向同质时,则实行不限制全、半同胞交配的完全随机交配,结合严格的淘汰,选种目标始终一致,使基因朝着一定方向改变,促使基因型发生显著变化,加快优良性状基因的纯合,促进品系的建立。由于选种目标始终一致,基因频率可朝着同一方向改变,使变异积累而出现基因型和表型的显著变化,经过5个世代达到平衡;由于每个世代的后代家畜都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成长和生产,它们之间的经济性状的差异,显然是遗传结构上的差异。这就可以大大地提高选种的准确性。基础群经过5代的闭锁繁殖,平均近交系数达10%-15%,选择的性状符合建系的指标要求,群体遗传性又稳定,专门化品系即建成。(4)选择后备母猪,突出亲本的优良性状:从第三世代开始,每一世代进行配合力测定,以检验专门化品系的一般配合力以及专门化品系间的特殊配合力。(5)保留少数优秀个体,允许充当世代重叠:本实施例经过5个世代的提纯复壮,繁育50公300母,公猪血统10个,母猪血统12个,品种特征明显,生产性能优异的关中黑猪种猪群。下面结合实验对本发明的应用效果作详细的描述。对提纯复壮后的关中黑猪进行屠宰,并检测跟踪了数据结果,如下:(1)对提纯复壮后的关中黑猪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状,数据结果见表1,屠宰率为74.61±2.25%,平均瘦肉率达48.96±3.57%,比提纯复壮前显著增加,眼肌面积为24.20±10.24cm2,与早期研究结果相比有所增加,表明其胴体性状有所改善。表1关中黑猪胴体性状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cm2)74.61±2.2548.96±3.5724.20±10.24(2)对提纯复壮关中黑猪进行肉品质检测。改善肉品质是此次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对肉品质分析,发现提纯复壮之后关中黑猪具有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较低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肌内氨基酸含量和风味氨基酸含量占比较高,表明关中黑猪肌肉风味更好,同时脂肪品质好,货架期长,并且在烹饪后有更好的口感。表2关中黑猪肉质性状(3)对提纯复壮关中黑猪进行繁殖性能检测,提纯复壮后,关中黑猪初产母猪产活仔数平均为8.60头,经产母猪的产活仔数为9.67头,达到预期目标。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