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白鲜野生变家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65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中药材白鲜野生变家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低温催芽打破白鲜种子生理休眠:在当年的2月初将上年采收的白鲜种子进行除杂,然后在常温下用水浸泡24h,取出后得到浸后的白鲜种子,利用多菌灵对浸后的白鲜种子进行拌种,所述的多菌灵与浸后的白鲜种子的质量比为0.3:100,待拌均匀后得到消毒后白鲜种子,再将消毒后白鲜种子与河沙混拌均匀,所述的消毒后白鲜种子与河沙的质量比为1:3,然后将消毒后白鲜种子和河沙混合物装入催芽箱中,催芽箱中消毒后白鲜种子和河沙混合物的厚度为14cm~16cm,并在催芽箱中消毒后白鲜种子和河沙混合物的上面覆盖一层保湿层,然后放入地窖中,在温度为6~10℃下窖藏至当年的四月上旬,且窖藏过程中保持消毒后白鲜种子和河沙混合物的含水量为50%~55%,出窖后在温度为20℃下放置至催芽箱内白鲜种子有10~15%以上发芽为止,用细筛筛出种子,得到发芽白鲜种子;

步骤一中若在窖藏过程中发现白鲜种子表层有白色菌丝发霉现象,要按消毒后白鲜种子质量0.3%施加一次杀菌药,所述的杀菌药为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

二、准备育苗床: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耕地或林间隙地作畦,先按1吨/亩~1.5吨/亩施加有机肥,施肥后按旋耕深度为20cm进行旋耕,按畦宽120cm和畦深20~22cm作畦,并将畦面打平,在播种当天,将辛硫磷与细沙搅拌混匀,边施边用耙子耙入8cm~12cm的畦内,然后将畦面打平,在播种前保持畦土含水量在50%~55%,即得到育苗床;所述的辛硫磷的施加量为2g/m2;所述的细沙为8目以下的河沙;所述的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耕地中有机质含量4%~6%,土壤层厚度达到20cm以上;

三、播种:将发芽白鲜种子用横畦开沟的方法进行条播,沟深3cm,沟底宽为5~6cm,行距15cm,播种量为9kg/亩~11kg/亩,要求随播附覆土,覆土后先镇压,然后用耙子细耙一遍,再覆盖一层厚度为0.8cm~1.2cm的树叶,播种后在育苗床上方0.9m~1.1m处搭遮阴网架,在遮阴网架上加盖一层黑色遮阴网,所述的黑色遮阴网的透光度为45%~55%,即完成播种;

四、播种后育苗床管理:播种后10~20天,进行田间松土除草,并清除育苗床表面的覆盖树叶,播种后30~45天,除掉育苗床上方黑色遮阴网,在白鲜育苗生长期除草3~5次,在白鲜育苗生长期于夏末秋初育苗床喷施1~2次叶面微肥,所述的叶面微肥中磷酸二氢钾质量分数为90%以上,持续培养,得到白鲜苗;

五、移栽: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耕地作为白鲜移栽的生产田耕地,所述的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耕地中有机质含量4%~6%,土壤层厚度达到20cm以上,在移栽前白鲜移栽的生产田耕地先按2吨/亩~3吨/亩进行深耕施加有机肥,深耕深度为20cm,然后进行畦栽或垄栽,采用秋栽或春栽进行移栽,且随起随栽,移栽10天~15天后,进行查田补苗,即完成白鲜苗移栽;

所述的畦栽具体要求如下:深耕施肥后作畦,畦面宽为80cm,作道40cm,畦高为15cm~20cm,畦栽每行三株或四株,行距30cm,亩栽苗为5500株~7400株;

所述的垄栽具体要求如下:垄距为70cm,亩栽苗为3600株,株距15cm;

所述的秋载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十月中旬,先在畦上开出斜沟,斜沟坡度为30°~35°,斜沟深度为20cm,然后采用随起随栽方式将白鲜苗移栽入斜沟中,分两次覆土,第一次先覆盖质量分数为60%的土,并用脚轻踩一下,然后再覆盖剩余质量分数为40%的土,覆土完成后将畦面打平,所述的白鲜苗为1年生白鲜苗或2年生白鲜苗;

所述的春栽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四月末至五月初,此时白鲜苗为3~4片叶,先在畦上开出斜沟,斜沟坡度为30°~35°,斜沟深度为20cm,然后采用随起随栽方式将白鲜苗移栽入斜沟中,分两次覆土,第一次先覆盖质量分数为60%的土,并用脚轻踩一下,然后再覆盖剩余质量分数为40%的土,覆土完成后将畦面拉平,所述的白鲜苗为1-2年生白鲜苗;

六、田间管理方法:

白鲜移栽后大田的田间管理主要是查田补苗,防除杂草、施肥灌溉及防除病虫害;

①、白鲜移栽后,要在阴凉地方假植的预备白鲜苗,待白鲜苗移栽的第10~15天后进行查田补苗;

②、利用拿捕净或精奎禾灵除禾本科杂草,采用人工除草方式除阔业草;在移栽后第二年春季白鲜出苗前,施捕草净进行苗前的封闭除草;

③、白鲜苗移栽后当年夏季施用磷酸二氢钾复合微肥1~2次,将磷酸二氢钾复合微肥稀释300倍液,得到磷酸二氢钾复合微肥溶液,然后将磷酸二氢钾复合微肥溶液按80g/m2~100g/m2的喷施量喷洒;

④、检测白鲜苗大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当有机质含量低于2%以下时追施磷酸二铵,施加量为15kg/亩;

⑤、遇到干旱情况下,采用微喷方式进行灌溉;

⑥、白鲜病虫害防治:当出现黄凤蝶幼虫咬食白鲜茎叶情况时,在黄凤蝶幼龄期喷撒杀虫剂、敌杀死或敌百虫加以防除;病害分为立枯病、霜霉病、锈病和菌核病;立枯病在春季低温潮湿幼苗出土时发生,按1g/m2~2g/m2的喷施量喷洒五氯硝基苯,再喷洒清水洗叶1次;霜霉病在五月份发生,按1g/m2~2g/m2的喷施量喷洒8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或按1g/m2~2/m2的喷施量喷洒500倍液的瑞毒霉;锈病在五至六月份发生,按1g/m2~2g/m2的喷施量喷洒1000倍液的粉锈宁或按1/m2~2g/m2的喷施量喷洒500倍液的代森猛锌;菌核病在夏秋季,按1g/m2~2g/m2的施加量在耕地內施入敌克松或按1g/m2~2g/m2的施加量在耕地內施入退菌特;病虫害防治要掌握以防为主,在白鲜未发生病害时即可按前述方法施药;

七、收获:

白鲜移栽后栽培3~4年便开始结籽,4~5年生白鲜亩产籽达达到10kg~15kg;白鲜五月上旬到六月上中旬开始开花,在七月中、下旬就开始成熟,当果穗下端种子成熟时开始收获,采摘方式是将下端果穗上的蒴果採下或将上端成熟的蒴果剪下放入袋中,反复晾晒,至种籽会自行从蒴果中弹出,待全部收获后,晒干清除杂质,即得到白鲜种籽;

白鲜移栽后栽培4~5年生白鲜亩产不抽芯干根为300kg~400kg;采收方式:秋季地上部份枯萎后,先割去地上部份,从一端开始将白鲜根挖出,晾干,即得到白鲜不抽芯干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白鲜野生变家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催芽箱为清洁的木箱或清洁的塑料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白鲜野生变家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河沙是按以下方法得到的:利用8目筛对天然河沙进行筛分,得到粒径为8目以下的河沙,然后加水混匀,得到含水量为50%~55%的河沙,即为河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白鲜野生变家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叶面微肥按以下方式施加:将叶面微肥稀释300倍液,得到叶面微肥溶液,然后将叶面微肥溶液按80g/m2~100g/m2的喷施量喷洒。

5.中药材白鲜野生变家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打破休眠:利用萘乙酸配置成200ppm的萘乙酸溶液,将白鲜种子倒入200ppm的萘乙酸溶液中,混搅均匀后在常温情况下浸泡36h,在浸泡过程中每隔12h翻动一次,浸泡完成后捞出并用清水冲洗2~3次,即得到打破休眠白鲜种子;

二、准备育苗床: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耕地或林间隙地作畦,先按1吨/亩~1.5吨/亩施加有机肥,施肥后按旋耕深度为20cm进行旋耕,按畦宽120cm和畦深20~22cm作畦,并将畦面打平,在播种当天,将辛硫磷与细沙搅拌混匀,边施边用耙子耙入8cm~12cm的畦内,然后将畦面打平,在播种前保持畦土额含水量在50%~55%,即得到育苗床;所述的辛硫磷的施加量为2g/cm2;所述的细沙为8目以下的河沙;所述的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耕地中有机质含量4%~6%,土壤层厚度达到20cm以上;

三、播种:

方法1:先将打破休眠白鲜种子进行催芽,得到发芽白鲜种子,再将发芽白鲜种子用横畦开沟的方法进行条播,沟深3cm,沟底宽为5~6cm,行距15cm,播种量为9kg/亩~11kg/亩斤,要求随播附覆土,覆土后先镇压,然后用耙子细耙一遍,再覆盖一层厚度为0.8cm~1.2cm的树叶,播种后在育苗床上方0.9m~1.1m处搭遮阴网架,在遮阴网架上加盖一层黑色遮阴网,所述的黑色遮阴网的透光度为45%~55%,即完成播种;

方法2:将打破休眠白鲜种子用横畦开沟的方法进行条播,沟深3cm,沟底宽为5~6cm,行距15cm,播种量为9kg/亩~11kg/亩斤,要求随播附覆土,覆土后先镇压,然后用耙子细耙一遍,再覆盖一层厚度为0.8cm~1.2cm的树叶,播种后在育苗床上方0.9m~1.1m处搭遮阴网架,在遮阴网架上加盖一层黑色遮阴网,所述的黑色遮阴网的透光度为45%~55%,即完成播种;

四、播种后育苗床管理:播种后10~20天,进行田间松土除草,并清除育苗床表面的覆盖树叶,播种后30~45天,除掉育苗床上方黑色遮阴网,在白鲜育苗生长期除草3~5次,在白鲜育苗生长期于夏末秋初育苗床喷施1~2次叶面微肥,所述的叶面微肥中磷酸二氢钾质量分数为90%以上,持续培养,得到白鲜苗;

五、移栽: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耕地作为白鲜移栽的生产田耕地,所述的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耕地中有机质含量4%~6%,土壤层厚度达到20cm以上,在移栽前白鲜移栽的生产田耕地先按2吨/亩~3吨/亩进行深耕施加有机肥,深耕深度为20cm,然后进行畦栽或垄栽,采用秋栽或春栽进行移栽,且随起随栽,移栽10天~15天后,进行查田补苗,即完成白鲜苗移栽;

所述的畦栽具体要求如下:深耕施肥后作畦,畦面宽为80cm,作道40cm,畦高为15cm~20cm,畦栽每行三株或四株,行距30cm,亩栽苗为5500株~7400株;

所述的垄栽具体要求如下:垄距为70cm,亩栽苗为3600株,株距15cm;

所述的秋载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十月中旬,先在畦上开出斜沟,斜沟坡度为30°~35°,斜沟深度为20cm,然后采用随起随栽方式将白鲜苗移栽入斜沟中,分两次覆土,第一次先覆盖质量分数为60%的土,并用脚轻踩一下,然后再覆盖剩余质量分数为40%的土,覆土完成后将畦面拉平,所述的白鲜苗为1年生白鲜苗或2年生白鲜苗;

所述的春载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四月末至五月初,此时白鲜苗为3~4片叶,先在畦上开出斜沟,斜沟坡度为30°~35°,斜沟深度为20cm,然后采用随起随栽方式将白鲜苗移栽入斜沟中,分两次覆土,第一次先覆盖质量分数为60%的土,并用脚轻踩一下,然后再覆盖剩余质量分数为40%的土,覆土完成后将畦面拉平,所述的白鲜苗为2年生白鲜苗;

六、田间管理方法:

白鲜苗大田的田间管理主要是查田补苗,防除杂草、施肥灌溉及防除病虫害;

①、白鲜移栽后,要在阴凉地方假植的预备白鲜苗,待白鲜苗移栽的第10~15天后进行查田补苗;

②、利用拿捕净或精奎禾灵除禾本科杂草,采用人工除草方式除阔业草;在移栽后第二年春季白鲜出苗前,施捕草净进行苗前的封闭除草;

③、白鲜苗移栽后当年夏季施用磷酸二氢钾复合微肥1~2次,将磷酸二氢钾复合微肥稀释300倍液,得到磷酸二氢钾复合微肥溶液,然后将磷酸二氢钾复合微肥溶液按80g/m2~100g/m2的喷施量喷洒;

④、检测白鲜苗大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当有机质含量低于2%以下时追施磷酸二铵,施加量为15kg/亩;

⑤、遇到干旱情况下,采用微喷方式进行灌溉;

⑥、白鲜病虫害防治:当出现黄凤蝶幼虫咬食白鲜茎叶情况时,在黄凤蝶幼龄期喷撒杀虫剂、敌杀死或敌百虫加以防除;病害分为立枯病、霜霉病、锈病和菌核病,立枯病在春季低温潮湿幼苗出土时发生,按1g/m2~2g/m2的喷施量喷洒五氯硝基苯,再喷洒清水洗叶1次;霜霉病在五月份发生,按1g/m2~2g/m2的喷施量喷洒8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或按1g/m2~2g/m2的喷施量喷洒500倍液的瑞毒霉;锈病在五至六月份发生,按1g/m2~2g/m2的喷施量喷洒1000倍液的粉锈宁或按1g/m2~2g/m2的喷施量喷洒500倍液的代森猛锌;菌核病在夏秋季发生,按1g/m2~2g/m2的施加量在耕地內施入敌克松或按1g/m2~2g/m2的施加量在耕地內施入退菌特;病虫害防治要掌握以防为主,在白鲜未发生病害时应参照前述方法即可施药;

七、收获:

白鲜移栽后栽培2~3年便开始结籽,4~5年生白鲜亩产籽达达到10kg~15kg;白鲜五月上旬到六月上中旬开始开花,在七月中、下旬就开始成熟,当果穗下端种子成熟时开始收获,采摘方式是将下端果穗上的蒴果採下或将上端成熟的蒴果剪下放入袋中,反复晾晒,至种籽会自行从蒴果中弹出,待全部收获后,晒干清除杂质,即得到白鲜种籽;

白鲜移栽后栽培5~6年生白鲜亩产不抽芯干根为300kg~400kg;采收方式:秋季地上部份枯萎后,先割去地上部份,从一端开始将白鲜根挖出,晾干,即得到白鲜不抽芯干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材白鲜野生变家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叶面微肥按以下方式施加:将叶面微肥稀释300倍液,得到叶面微肥溶液,然后将叶面微肥溶液按80g/m2~100g/m2的喷施量喷洒。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