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百香果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6556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经济作物的种植技术改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硒百香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百香果,原名:鸡蛋果,【拉丁学名】Passionfora edulis f . flavicarpa Deg,【别名】洋石榴、紫果西番莲,西番莲科、西番莲属草质藤本,茎具细条纹,无毛。叶纸质,中间裂片卵形,两侧裂片卵状长圆形,裂片边缘有内弯腺尖细锯齿,外面顶端具1角状附属器;内副花冠非褶状,顶端全缘或为不规则撕裂状,淡黄绿色;子房倒卵球形,扁棒状,柱头肾形。浆果卵球形,无毛,熟时紫色;种子多数,卵形。原产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现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果可生食或作蔬菜、饲料。果瓤多汁液,加入重碳酸钙和糖,可制成芳香可口的饮料。种子榨油,可供食用和制皂、制油漆等。据科学预测,其果实含有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包括非常丰富的天然维他命C,每100克果汁中就含有维他命C为34 .6毫克,还富含维命A、B1、B2等,另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氨基酸等物质及微量元素。可溶性固形物占5%-16%,总酸量为3 .8%-4%,甜酸适中。营养价值很高,用它为原料,加工制成果汁、果露、果酱、果冻,风味独特。果皮可作饲料和提取果胶,根、茎、叶均可入药,有消炎止痛、活血强身、滋阴补肾、降脂降压、提神醒酒、消除疲劳、排毒养颜、增强免疫力等神奇保健作用。

百香果含有17 种氨基酸,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钙、磷、铁、钾、SOD 酶和超纤维等165 种对人体有益物质,更被称为水果中的VC 之王,口感独特。百香果有消炎止痛、活血强身、降脂降压、滋阴补肾、提神醒酒、消除疲劳、护肤养颜等神奇功效,制作成饮料,冷热饮皆宜,口味极佳,常饮还有消除青春痘、消除痔疮、消除肠胃炎。蚯蚓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酶类、维生素和活性物质,不但是传统的药材,可用以开发出多种保健食品、化妆品;还是家禽养殖、淡水鱼养殖饲料的动物性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特别是由于蚯蚓能以工业、农业及城乡生活有机废弃物为食,并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抗菌性有机肥料蚯蚓粪便,因此对于环保及发展有机农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用蚯蚓来处理生活垃圾和秸杆等废弃物,减少焚烧产生的烟雾,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力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资源日渐紧缺,如何能在土地上套养套种,以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百香果,又名西番莲,因其果肉可散发出香蕉、菠萝、草莓、荔枝、柠檬、芒果、酸梅等十几种水果的浓郁香味而被誉为“百香果”,百香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十七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百香果适应性广泛,在中国的南方,一年四季均适宜种植,在北方,冬季适宜采用蔬菜大棚种植。

百香果,俗称“巴西果”、“鸡蛋果”,原产于巴西,属西番莲科。因其果汁营养丰富,气味特别芳香,可散发出香蕉、菠萝、柠檬、草莓、番桃、石榴等多种水果的浓郁香味而被举为“百香果”,又有“百香果”“果汁之王”之美称,因其果汁也是其英文名“Passionfruit”的译音。百香果,因含众多水果的香味而冠名,学名西番莲,俗称“巴西果”,) 也在香港也称热情果) 它的英文名为“Passion Fruit”,“Passion”意为“热情、恋情”,故又被称为“爱情果”、“情人果”,原产地在南美洲。其果汁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百香果含有非常丰富的天然维他命C,每100 克果汁中就含有维他命C 为34.6 毫克,还富含维他命A、B1、B2等,另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氨基酸等物质。

百香果中含有菠萝、香蕉、草莓、苹果、酸梅、芒果等165 种水果香味,其果实中含有超过132 种以上的芳香物质,果汁营养丰富,气味芳香,是举世闻名的香料水果,有“果汁之王”的美誉;百香果亦有“热情之果”的雅称,它是一种多年生热带藤本攀附果树,果实甜酸可口,风味浓郁,芳香怡人;它起源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热带雨林,被西班牙的探险家、修道士认为是“圣经”中提到的人类始祖“亚当、夏娃”所吃的“神秘果”,故英文称为“PassionFruit”,意为”恋情、激情、热情之果”。

百香果属于雌雄异花,雌花结果,雄花用于授粉,其授粉媒介主要是蜜蜂和昆虫,也可通过人工授粉。春季种植的百香果,当年7 月即可开花,9 月可收果。第二年以后,每年4 月开始开花,一年可开5-6 批,每批花相隔20 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60-70 天,果实收获4 个多月。

百香果的繁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种子直接播种繁殖,另一种则是用蔓条扦插繁殖。每亩种植70-80 株主蔓,主蔓逐级分出侧蔓在棚架上攀延结果。百香果每年每亩产量达1-1.5 吨,高产的达2 吨以上。

百香果产于南美洲属多年生常绿攀缘性藤本热带水果,因其果汁具有番石榴、芒果、香蕉等多种水果的香气而得名。百香果适应性强、生长旺盛,抗病虫,投产早,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运、销路广,经济效益高,在国外有“摇钱树”之美称。百香果具有多种水果的浓郁香味,和很高的营养价值,不仅可作鲜果吃和制果汁饮料,同时也是用加工果酱,果冻,冰淇淋,糕点,饼干最理想的加工用果。百香果果汁作为一种纯天然“绿色”果汁饮料以其色香味俱佳,以及良好的保健效果,老少皆宜,正风摩世界。

鉴于百香果果肉美味甘甜,花朵香气袭人,还可作为观赏植物,给人以十分舒适的感觉。并且据研究,百香果对人体的保健功能也十分突出,护肤养颜 、开胃消食、提神醒脑,对咽喉炎、肠胃炎、青春痘、痔疮等症有很好的抑制、治疗作用。因此有很多学者或者公司都对百香果的种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而被称为“果汁之王”的百香果产量高,一年能收获5季。因此,生产富硒百香果已经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旨在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富硒百香果的种植方法,包括选种、选地、定植、搭架、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的步骤,每亩施用富硒发酵液700-900公斤;采果后需及时喷施富硒发酵液于果树叶面;喷洒时按照富硒发酵液:水的重量比例为1:50用水稀释。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富硒发酵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30-40重量份的剑麻废水、20-30重量份的牛粪、30-35重量份的猪粪、10-20重量份的豆饼、8-15重量份的亚硒酸钠、3-6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钾、15-20重量份的芽孢杆菌、1-3重量份的氯化铵、5-8重量份的壳聚糖、5-8重量份的腐殖酸铵和15-20重量份的植酸钠。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富硒发酵液的制作方法为:(1)按重量份数,将牛粪、猪粪、豆饼、磷酸氢二钾、氯化铵、壳聚糖和腐殖酸铵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2)在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重量份数的亚硒酸钠、植酸钠、芽孢杆菌和剑麻废水,控制水分在45%-55%,混合均匀,放入水泥制作的发酵池,加盖密封厌氧发酵 28天,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池中的物质全部取出过滤,所得液体为富硒发酵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无机硒肥利用发酵得到的富硒肥发酵液喷洒于百香果叶面及果实,即利用富硒肥发酵液中的芽孢杆菌的生命代谢活动,将无机硒肥转化为生物源的有机硒化合物,在植酸钠的强大的螯合作用下,有机硒能够协同性的被农作物叶面吸收,并积累到农产品之中,并且富硒肥发酵液中还添加了剑麻废水、牛粪、猪粪、豆饼、磷酸氢二钾、氯化铵、壳聚糖和腐殖酸铵,牛粪、猪粪和豆饼为百香果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磷酸氢二钾和氯化铵提供百香果所需的基本养分;剑麻废水含有的皂苷能起到杀菌抑菌作用,剑麻生物酶,能够络合微量元素;壳聚糖既能给植物杀虫,抗病,起到肥料的作用,又能分解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及微量金属元素,从而转化为植物的营养素,增强植物免疫力,促进植物的健康;腐殖酸铵可与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化合后成为多功能的高效复合肥料。这11种物质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得到的富硒肥发酵液,能够明显的增加农产品中硒含量,促进营养的吸收和植物新陈代谢,提高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增强植物生物抗氧化作用及对环境胁迫的抗性,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富硒百香果的种植方法,其详述如下:

步骤A,选择百香果“台农一号”品种。

步骤B,选择交通方便,富含有机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平地作为果园的种植基地。

步骤C,选用阴天或雨后晴天挖定植穴,规格为15厘米×15厘米×15厘米;每穴中心20厘米外的周围挖深10厘米宽25厘米的环沟,施足基肥,回表土与肥料拌匀,使穴土高于地表10厘米,然后再回盖一层心土;定植时,首先把苗木按高矮、大小和根系好坏进行分级,壮苗和弱苗分开待植,接着将定植穴内的土翻起捣碎,把下部土壤稍压紧,回少量土,加水搅拌成浆,每穴植一株,根舒苗正,将植株放入定值穴中,最后盖一层松碎泥土。定值初期,保持土壤湿润,直到苗木成活;若在夏天定植,阳光比较强烈时,要注意遮荫保湿。

步骤D,采用木杆材料搭成篱笆式搭架,行距为2米,株距为3米,每亩搭100-105根木杆,架高1 .8-2米,分别在90厘米,140厘米、及200厘米的位置各拉一条防腐钢线。

步骤E,:植株恢复生长后,每5天抹1次芽,促使主蔓速生、粗壮,并引导主蔓上搭架;第一年生植株主蔓到达搭架钢线后留2个主枝,沿水平铁丝伸展,从主枝上生结果枝,令结果枝下垂生长,并牵导侧蔓成螺旋状地在搭架上缠绕生长,侧蔓满架后,断顶绑扎;结果枝长满篱笆式搭架空间,靠近主干的枝条先结满果实,待这些枝条的果实都成熟掉落后,将这些枝条立即修剪至2-3节;及时剪去每批采果后的结果枝、瘦弱枝、病虫枝、残枝,每个侧蔓留3-4节进行短截,促其重新长出侧蔓,在枝蔓上留2个芽眼,及时抹去架面下主蔓及基部所发出的侧芽嫩枝,同时每年夏季必须疏剪生长过密的枝条,剪除离地面20-30厘米处的枝条,以保持通风良好。

步骤F,主要是对猝倒病、花叶病毒、炭疽病、叶斑病、疫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病害及小实蝇、螨类、介壳虫、蚜虫、飞虱、棉铃虫等虫害的防治;使用石灰防治百香果虫害,使用杀菌剂防治百香果病害。,重点是病害。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等,可在百香果休眠期喷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发芽后,每隔10-15 天喷1次1 ∶ 0.5 ∶ 200 的波尔多液或500 倍复方多菌灵溶液,一般病害即可防治。

杀菌剂采用植物源杀菌成分如松节油、丁香油和大蒜油与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多菌灵、驱虫剂木醋液混合在一起,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对猝倒病、花叶病毒、炭疽病、叶斑病、疫病、茎基腐病和根腐病等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因为多菌灵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而木醋液因含有许多酚类物质能杀菌、消毒,并趋避害虫,再加上植物源杀菌成分,共同减少农药用量,从而降低果实的农药残留量,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果实迅速增大下垂前至采果后中耕浅锄2-3次,可使土壤疏松透气和切断土壤毛细管,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养分的分解,并能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